同在一起工作,同事當選全國優秀教師,而大部分連縣優秀教師都不是,你怎麼看?

紳士人生


有些人好酸。全國優秀教師名額很少,被推薦的概率太低了,所以被推薦的教師事蹟都很突出。我們這裡是地級市,今年推薦的是轄區唯一的正高級教師,一位放棄學校中層領導職位帶著年輕教師做科研課題的教師,評上正高級不懈怠繼續做教學工作,指導的眾多科研課題都圓滿結項,口碑很好。在省裡還要再聯評公示,層層選拔後才能推薦到國家級。所以,質疑國家級別優秀教師的人,是不是心態有點問題?多開闊眼界,相信高級別優秀教師推薦評選公正性和透明性。


雪滿中條山


這不是挺正常嗎?全國優秀教師,這榮譽挺珍貴的,本校二十幾年才有過一個。我入職不久她被評,現在她離55週歲退休還有兩三年時間。是否延遲退休沒聽說,但估計學校非常希望如此。那時,很多比她入職早或和她差不多入職的老師對她獲得這一至高榮譽頗有微詞,但她確認實至名歸,當時學校領導層眼光確實很毒。

這麼長時間裡,她一直在教學一線當普通數學老師。早幾年當過班主任、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我們這裡這幾個職位都不算中層,純粹做事。作為數學組的領頭羊,她歷來重視年輕教師的培養。師傅帶徒弟,徒弟帶徒弟,到後來她成了“祖師奶”。她帶學生,可以說是學生的福氣,家長也爭著要她帶。成績一直非常出色,在本市很有名氣。

幾十年來,她始終是一個普通一線教師,從來沒有用榮譽成績去謀升官發財。幾十年來,她始終如一地用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幾十年來,她教學實績一直非常突出。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不錯的教師,但對她確實心服口服,可以說她是我多年來接觸到的最純粹教師。

所以,一個學校教師隊伍裡面出了個非常優秀的教師,應該感到高興。一個優秀教師離不開學校這個培養的溫床,而這溫床會培養更多優秀教師,更多縣、市、省甚至全國優秀教師。


Scarett


妒賢嫉能,是很多無才人的本性。

我在剛工作時,比我早一年來的同事,老是比我要好,優先出國,在科研上也領先於我。很多人都在說,為什麼你們做同樣的工作,他處處優先?

我對此問題,一直是正確地看待,所以,當時要做的,是加強業務學習,深入研究,同時強化英語,五年後,不論在業務水平上,還是英語口語交流上,都超過了那位優秀的同事。公司上新項目,我很順利地成了組長。在以後的開發中,陸續主持了工信部的專項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前獲得很高的榮譽。而先前那位優秀的同事,這些都沒參與。

所以,對待比自己表現好的優秀人才,正確的做法是找差距,通過學習,迎頭趕上。而不是抱怨他(她)為什麼有機會晉升。不提高自己,獲得的只能是平庸;嫉妒別人,更是小人之舉。


beijingwanger


全國優先秀教師是教師中的傑出代表,所以能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的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的老師肯定還是默默無聞的。如果我的同事能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我為此感到高興和自豪。我會向他學習致敬。不過我們要記住沒有評上全國優秀教師的教師中也有很多優秀傑出的教師,他們同樣是中國的脊樑。教師崗位本來就很平凡,我們為國培養人才,並不是為了什麼先進,我們的初心是育人。無數孩子在我們手中成才成人就是我們價值的體現。


一方水土一方人


這是陝西省推薦參評全國優秀教師的名單,我們渭濱區也就推薦了一人而已。雖然在不同的學校任教,但是李老師的優秀事蹟如雷貫耳,也是全區教師都認可的。再者說,李老師就是我渭濱區的教師代表,她的優秀事蹟是個人努力和組織培養的結果,但在全國而言她代表著渭濱區,“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所以作為渭濱區的全體教師都將與有榮焉。

另外說一下,教師群體大部分都是很優秀的,但是優秀本身就是個比較級,優中選優,再加上名額限制,就不足為奇了。作為同事,我想肯定能夠清楚的看到自身和她的差距吧,所以恭喜你的同事,再奮蹄揚鞭加油努力追趕就好。

另外,群體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會發現優秀的教師都不是孤軍奮戰的,都有一群足夠努力同行,如果能也希望你能加入她們,放你身處其中,你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她們的不容易。



小小師者


優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認真你就輸了!

評先進,評優秀,懂嗎?

很多幹了優秀工作的評不上優秀,不少並不優秀的評上了優秀。

掌控評優秀的,最終是為了達到一種效應:以最少的投入,調動儘可能多的人欽佩、追逐,達到最大的管理效益。說白了,就是每人乾的工作都優秀,評出的也只能是那幾個,因為氾濫了就沒有"高尚"的效益了,最好的是要達到向天空僅拋一分硬,就能使千萬人群起爭搶。可以先進行宣傳,這一枚硬幣與一般的多麼不同。

嘻嘻嘻嘻!認真你必輸!


用戶5614402935689


我們這裡也有一個女教師,近10年以來,每年都有嘉獎一類的獎項,據傳和校長睡過了,最後老頭和她離婚了,同事從心底看不起她。


行唐老趙18001


《高考,均科全才和優科專才,你選擇誰?》

郝峰濤

這有可能是一篇改變中國教育命運的文章。

一個小問題: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90、語文90,誰更具潛能?這不是一個分數多少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人才觀念的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B生為優秀人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所以一位小學校長就敢這樣說:“我這裡沒有天才,我只要考試的分數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應試困境!錢學森老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老希望培養出大師級的人才:一個孫子,勝過千萬趙括。

正是這種落後的人才觀念,是造成中國教育改革停滯的根本原因。

人才,你在哪裡?A生具有優科(數學)優勢,B生具有均科(均衡)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優勢,哪一種最具潛能?

論一:天才優於專才,專才優於全才,全才只能算是個人才。植物有頂端優勢,才成其高;動物也各有特長,故能生存。再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專才(天才是更加卓越的專才),而非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論二:專才(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全才(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論三:孩子們各有天賦,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專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而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所以,專才(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天才源於自覺,專才源於興趣,全才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我們要不要打破主副科,打破文理科,打破快慢班,打破填鴨式,打破應試觀?要不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不要給天才、專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要!但如何做到呢?

一,高考是指揮棒,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A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B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中學和中考可以讓學生自選2-3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參試科目作為參考,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

三,小學階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逐步建立1-2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改變填鴨式的主科均衡發展觀。

我們的育才觀念要從均科全才觀向優科專才觀轉變,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和高度,實現人的專業化成長,這是人的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規律。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致敬:你我皆是微不足道的塵埃,只是希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若覺得此文不錯,請惠心推送轉載,舉手之善,或將成為教育改革的最大動力!


大道者至簡


怎麼看?完全由個體對世界,社會,人生的認知程度和價值走向所決定。

想想,全國優秀教師名額何其少也,未必所有教師都會為這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整日胡思亂想,寢食難安嗎?

同為教師,某種機遇有人擁之,有人失之,如果有人整日深陷這種計較之中,人生將會何等悲摧,無趣?

再想想,同為人,可一所學校只有一位校長,一座城市只有一位市長,一個國家,幾千萬甚至數億之民眾,只有一位國家元首,諸如此類,實在太多,如果以提問中所秉之思維,讓人們整日糾結於自己怎麼看之人生探討中,身上之承載會日趨沉重,內心之枷鎖會愈發緊酷,何以度日?何以寄世?

並不是所有的天空都屬於我,但我有我的位置,我迎著太陽,大地就留下我的投影。


飛鳥留痕2O16


現在的教育行當,和任何行業一樣,也不是純潔無汙染的,所以,各種評優選模就不可能徹底公平公正。一些人為了評上優秀模範,基本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上得檯面的,上不得檯面的,都用上了。名不符實的大有人在,見怪不怪了。名師成績倒數、能手居於下游,專家不能勝任、模範無力任教……雖然一直被詬病,卻從未被杜絕。作為一個教師,已經看破紅塵、淡薄名利了,無愧於心就好,其他的順其自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