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不嫁帝王家:隆裕太后慘遭家暴,被迫頒佈退位詔書成亡國禍首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有權勢的女人,她直接干預了三代帝王(同治、光緒、宣統)的人生。1908年執掌大清多年的慈禧終於離世,而她親手指定的繼承人隆裕太后繼續維持葉赫那拉的榮耀。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小名喜子,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光緒帝到大婚年齡的時候,慈禧太后為了更好的掌控光緒,同時也為了續寫葉赫那拉氏榮耀,因此欽點靜芬為皇后。

大婚盛典定在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像是預兆隆裕太后的悲慘人生,在正月十五日之時,雪花紛飛的寒冷冬夜,紫禁城突然起火,燒燬了太和殿太和門。

來生不嫁帝王家:隆裕太后慘遭家暴,被迫頒佈退位詔書成亡國禍首

不管九城水龍如何奮力撲救,太和門就這樣被燒的乾乾淨淨。《翁同龢日記》:“此災奇也,驚心動魄,奈何奈何!”

按照清朝規定,皇帝大婚,皇后必須經由太和門入內。如今太和門被燒燬了,慈禧太后大手一揮,命扎紙塗彩的工匠們做了一道假門,靜芬最後便是從這道假門進入了後宮。

糊紙紮紙人、房屋這些,一般都是給死人的。靜芬由這道門入,正應了後來被權利傾軋埋葬的花樣人生。

來生不嫁帝王家:隆裕太后慘遭家暴,被迫頒佈退位詔書成亡國禍首

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矛盾極深,但是本身卻無法反抗慈禧。靜芬是慈禧欽點的皇后,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光緒帝的發洩。光是冷落不算,靜芬還遭到了家暴。

光緒帝有一寵妃珍妃,對其十分憐愛,兩人經常膩在一起,光緒帝總是儘可能的滿足珍妃。據傳有一次珍妃想要試穿龍袍,光緒帝於是脫了給她穿。

這事兒不知道後來怎麼傳到了慈禧的耳中,將光緒和珍妃都叫過去責罵了一頓。光緒帝窩了一肚子火,又誤會是靜芬打的小報告,竟然下令當眾杖責靜芬。

來生不嫁帝王家:隆裕太后慘遭家暴,被迫頒佈退位詔書成亡國禍首

一國國母被如此對待,靜芬受到如此委屈,最後大病了一場。你說為何慈禧不給靜芬出氣?其實在慈禧那兒,靜芬也不怎麼得寵。

老太監信修明說:““因為她性質仁懦,不僅未受光緒的恩寵,就是慈禧太后也對她沒有特恩。在宮廷里名有六宮之權,其實上既受制於太后和皇帝,對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對太監,也不敢驕傲自尊。”

甚至於因為宮中不得寵,沒有多餘的賞賜,只靠月錢過日子,連打賞家中僕人的銀錢都沒有。1891年光緒帝生父去世,靜芬本應該前往致祭,但因為拿不出賞錢,只能“偽為有病,不往”。

來生不嫁帝王家:隆裕太后慘遭家暴,被迫頒佈退位詔書成亡國禍首

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之後,靜芬升為太后,也就是隆裕太后。宣統帝溥儀繼位,載灃掌權。雖然她不像慈禧太后那般掌權,但地位也是高高在上。可是命運再次對她開了個玩笑,三年後武昌起義爆發,清朝危矣。

外有起義軍勢力逼迫,內裡本應該幫扶大清的袁世凱倒頭逼宮。一切已成定局,隆裕太后最終代宣統帝簽下《退位詔書》,成為一手送走大清江山的人。

史料記載,當時有大臣不願意退位,隆裕太后哭訴道:“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

來生不嫁帝王家:隆裕太后慘遭家暴,被迫頒佈退位詔書成亡國禍首

其後一些清朝遺臣,每每想要復國之時,都不免責怪隆裕太后。真當隆裕太后願意埋葬大清江山?孤兒寡母,身邊沒有一個靠的住的人,起義革命火焰熊熊燃燒。隆裕太后再苦苦堅持,又有何意義?

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裡說:“隆裕皇后長得一點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她十分和善,毫無傲慢之舉。”這哪是養尊處優之人的相貌?

總之雖然隆裕太后從皇后到太后,看似地位尊貴,是慈禧太后繼承人,但實際上一生過的都十分不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