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了足底筋膜炎,就是足底疼,求支招?

張明波


足底筋膜炎是導致人們出現足底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困擾著很多的成年人,有數據顯示,每6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人出現過足部的疼痛,如何與之對抗,咱們今天好好的聊一聊。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足底筋膜是什麼?

足底筋膜呢,是位於我們足底一層比較緻密的結締組織,它也不屬於肌腱,也不屬於韌帶,但它的作用卻非常重要,類似於韌帶。足底筋膜對於維持我們足底的張力,維持足弓的形態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我們長時間的行走或者是運動,就有可能在不停的反覆的牽拉足底筋膜的過程當中導致足底筋膜炎以及足底筋膜與骨骼,尤其是跟骨相連接的部位,出現一些細小的撕裂導致損傷。
在以往的認識當中,學者們認為是由於筋膜受到了刺激,產生了無菌性的炎症,導致人們出現疼痛,但是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在有病變的足底筋膜內並沒有明顯的炎性細胞存在,反而是存在著比較多的退變,細小的撕裂和斑痕的形成,所以按照病理的情形來講,應該稱之為足底筋膜退變或者是足底筋膜勞損更為準確一些,但是由於足底筋膜炎這個疾病的名稱已經使用了太長的時間,所以還是習以為常的稱之為足底筋膜炎吧。

除了過度勞累的原因,有時我們穿的鞋不適合我們的腳,或者是像足外翻這種先天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足底筋膜受到的壓力,導致出現疼痛,所以有一部分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使用矯正鞋墊以後疼痛有了明顯的減輕。

那麼得了足底筋膜炎有什麼樣的症狀呢?

足底筋膜炎最經典的症狀就是早上起來下地呢,第一腳真的是痛徹心扉,很多患者因為這種疼痛而懼怕早上起來下地。但是隻要忍耐一段時間以後,慢慢的行走過程當中疼痛會有明顯的減輕,甚至慢慢的疼痛就消失了,於是有一些人在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早期並沒有重視它,導致因這種疾病,多數病人到醫院去就診的時候都已經進入了慢性期,治療起來相對來講就困難一些。

有一些患者在行走過多以後會再次出現症狀,另外有一些患者在久坐以後再次起立行走的時候,症狀也會出現反覆,所以這種情況有點像是東北的一句諺語:癩蛤蟆上腳背,不咬人,膈應人。

而當症狀進一步加重,在任何時候都會疼痛的時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情以及生活質量,因為不敢行走了,一走就疼!

如何診斷呢?

其實對於足底筋膜炎的診斷相對來講是比較簡單的,根據醫生的經驗和在局部有壓痛的症狀,就大致可以給予患者做出一個相對來講比較準確的診斷。

另外通過肌骨超聲也可以發現在足底筋膜以及足底筋膜與跟骨連接的部位有細小的斑痕,有一些情況,會有比較嚴重的水腫和結構的紊亂。另外通過x線檢查可以在跟骨發現有骨刺,其實很多人都認為是跟骨骨刺導致了人們出現了足底的疼痛,其實大部分的跟骨骨刺,都是由於足底筋膜與跟骨連接的部位反覆的出現撕裂斑痕形成鈣化導致的根源往往還在於足底筋膜,以前切除過過一些頑固足底疼痛患者的跟骨骨刺,術後疼痛沒有得到任何的緩解,所以這個手術再也不做了。

個人認為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應該根據患者出現症狀的時間長短來選擇治療方式,今天謝醫生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足底筋膜炎的早期,該咋辦?

那麼到底發病多長時間,我們可以將足底筋膜炎定義為早期呢,個人認為在出現晨起下地足底疼痛的症狀,開始那一天算3~4周以內應該是屬於早期。越是早期治療效果相對來講越好,治療也越簡單。

第一,一旦出現症狀要減少對於足部的使用,不要再刺激我們足底的筋膜了,好好的休息減少對於足部的使用是治療的基礎。

第二,因為是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早期,在早期的時候,對於有問題的部位進行冰敷,可以很好的控制局部的水腫和細小的撕裂,幫助患者減輕症狀,控制症狀。具體冰敷的辦法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拿一個礦泉水瓶子裝滿水,放在冰箱裡凍一下,稍微有一點冰碴就可以,這樣呢,礦泉水的溫度是0度,是冷療的溫度,對於控制症狀效果是最好的,之後我們用腳踩著礦泉水瓶,一邊滾動礦泉水瓶,一邊冰敷我們的足底,這樣既可以起到按摩足底筋膜和作用,又起到了冰敷控制問題的作用,一次冷敷的時間在15~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時間不要過長,在早期每天堅持三次以上是可以的。


第三,因為是問題的早期,適當的用抗炎鎮痛藥是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減輕症狀的,比較推薦的是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和氟比洛芬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就可以了,建議外用藥的時候每天塗抹的次數一定要超過6次,千萬不要想起來就抹一次,這樣起不到非常好的作用,只要您能堅持每天6次用藥,那麼症狀慢慢的就會有緩解甚至消失。

第四,鞋。我們的鞋是距離我們足底最近的,所以當足底筋膜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換一雙底比較厚而且略軟的鞋,這樣才可能減少足底筋膜承受的壓力。有很多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換了一雙適合的鞋,以後症狀就會有明顯的減輕,這裡面也包括謝醫生自己,本人也曾經出現過足底筋膜炎,因為正好是自己專業範圍內的疾病,所以發現的特別早,及時的採用了以上的這4個措施,症狀有了很好的緩解,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治療,症狀消失了。

在足底筋膜炎的早期,一般經過這4種措施,因為控制的比較早,介入的比較早,所以治療效果往往特別好。當然也可以進行足底的拉伸訓練,在文章的最後,謝先生會將具體康復鍛鍊的辦法交給大家。

足底疼痛很久了,應該怎麼辦?

在前面謝醫生也說了,足底筋膜的問題在於有些患者在早期往往沒有給予重視,因為一般也就早上起來疼一下,或者是勞累的時候疼一下,所以很多人都不在乎,但是當問題累積的越來越久之後,開始嚴重困擾患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了,想要到醫院來解決問題了,這種時候往往治療就比較複雜了。

第一,休息、換鞋!

第二,冰敷or熱敷。因為症狀時間已經久了,此時採用冰敷可能效果並不是特別好,但是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在這個階段也不反對熱敷,但是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冰敷的時候要採用冰水混合物,熱敷的時候溫度不要超過45度,無論冰敷或者是熱敷,哪一個舒服做哪個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次數一般建議每天2~3次。

第三,衝擊波治療,衝擊波治療是最近這些年比較火熱,而且確實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尤其是對於肌腱炎,足底筋膜炎這一類慢性的勞損性的問題,效果還真的不錯。這種治療方式現在在全國各地的疼痛科康復科都有開展,花費的時間在10分鐘到15分鐘左右,主要的治療原理是通過聲波能量將發生嚴重退變、勞損的組織,在微觀層面擊碎,利用我們身體自己的自愈能力,慢慢形成新的組織,自然也就解決了患者的問題。一般一週進行一次治療,3~4周為一個療程。


第四,貼布治療。這種技術在各大醫院的康復科朋友們可以找到,我們稱之為肌內效貼貼扎治療。主要是通過肌內效貼給予局部進行專業的貼布治療,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結部的淋巴循環提拉筋膜組織,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減輕症狀。

第五,可以考慮使用專業治療足底筋膜炎的足跟墊。這種足弓墊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減輕足底筋膜所承受的拉力,給足底筋膜一個自我修復休息的機會。就如同我們長時間的工作壓力過大,以後需要去旅個遊休息一段時間,放鬆放鬆一樣。

第六,局部封閉治療。對於頑固性的足跟疼痛,我們可能要考慮進行局部封閉治療,將麻醉藥物以及少量的激素注射到足底筋膜與跟骨連接的部位周邊來控制疼痛。但是自從有了衝擊波治療以後,局部封閉的辦法,個人做的越來越少了,因為這種治療有時候會出現反覆,另外還要冒一定的風險,那就是感染。

局部封閉,操作起來雖然比較簡單,可能花不上一兩分鐘就完事了,但是這種有創的治療方式是伴隨著風險的,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辦法,尤其是對於有糖尿病的病人,或者是平時足部有真菌感染的病人,進行這種治療,一定要慎重。

發生足底筋膜炎,康復鍛鍊非常的重要。

●專業的足底按摩球、網球鬆解足底筋膜:這個動作對於緩解主體經驗的症狀效果非常的好,每天沒事的時候就拿出網球或者是按摩球來練一練,另外在民間有很多偏方,比如採胡椒粒、踩石子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足底筋膜拉伸:這個動作隨便找個臺階或者是找個牆角就可以做了,每組動作5~15次,每天做2~3組。

●足底肌肉鍛鍊:在地上放一塊毛巾,嘗試用腳趾來回的抓毛巾這個動作可以訓練足底的肌肉,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對於緩解足底筋膜的症狀也是有輔助作用的●小腿訓練:




總結

足底筋膜炎的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其實這個問題如果能早期的進行治療恢復的是比較快的,就怕我們早期不給予重視,拖延,慢慢變成慢性的足底筋膜炎,治療起來效果其實不是特別的好。有些患者需要治療很長時間才能慢慢的症狀消失,甚至還有一些患者特別的頑固,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治療辦法,都無效!

具體出現了足底筋膜炎應該怎麼辦?在本文當中給大家寫了一個比較詳細的方案,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足底筋膜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中藥外敷能治好


AI堃嶽AI


足底筋膜炎是無菌性炎症,很多人都得過,沒有特別好的藥,只能慢慢養。

主要原因是足底筋膜之間的潤滑液減少或者變得濃稠,導致筋膜之間出現黏連,不夠潤滑,就像是發動機缺乏潤滑油,只要筋膜之間的潤滑液變得正常,就不疼了。

我得筋膜炎的時候吃過好兩個來月筋膜炎片,效果不明顯。如果去醫院確診,醫生會根據並且開藥,聽醫生的就行,別亂吃藥。

還可以在睡覺前泡腳,泡到渾身出汗。最好加一些活血的東西,藥店應該有賣的。

按摩足底,用按摩球,按摩棒均可。

還可以拉伸足底。動態拉伸10-20秒左右,靜態拉伸20-30秒左右,拉伸10-20次,重複3-4組,提問者可以試試哪種拉伸效果更好。

如果疼痛程度較大,可以購買硅膠腳套。

一般情況下,足底筋膜炎在晨起後剛開始走路的時候最疼,走一會就好了。晨起後不要立刻走路,可以按摩或者輕柔一下腳底,走路時速度不要太快,慢慢適應。穿著跑鞋,儘量少穿皮鞋之類鞋底較硬的鞋。


行遠健身


您好,足底筋膜炎主要表現在腳底的僵硬不適感,自從“每天一萬步”的行動在民間流傳以後,此病就變得常見,發生於中年,但是最近的數據表明,該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先天性的足部畸形,或長期肥胖、長時間穿不合適的鞋子,都會導致該病發作。

足底筋膜炎常常有哪些表現?

1、尖銳的刺痛感

2、足跟部腫脹發紅

3、常發生於晨起或休息後

4、常伴隨抑鬱或免疫力降低

5、活動後疼痛加劇

既然足底筋膜炎發病率如此之高,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正確認識

腳底下方的筋膜於後跟處撕裂而產生疼痛,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

大多數足底筋膜炎患者,在起床時下地第一步或久坐後開始行走的第一步都容易感到疼痛,接下來的幾步有些僵硬和疼痛。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和休息,這些疼痛會漸漸加重,而且在爬樓梯或長時間站立後疼痛加劇。


二、專業診治

專業的來講,引起足底部疼痛的疾病有很多,如:痛風,骨刺等常見的骨科疾病。因此,在您積極康復治療之前,建議您到專業的醫院進行診治,在醫生的指導方案下進行治療。

筆者十分建議,在醫生對您的病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後,再適度鍛鍊。

三、居家適度鍛鍊

因為大多數的足底筋膜炎是過度活動導致的,那麼我每天走多少步合適呢?

既達到運動量,又保證腳腿不受傷呢?

因人而異,應該根據自身的年齡和體質,


其實,不是每天走幾萬步,就會讓身體更健康。

走路來健身,

最好是選擇在清晨或晚飯後1個小時,

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

每天走5000步至8000步比較適合。

•青壯年每天7000-8000步是正常步行量;

•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每天5000-6000步可達到運動效果。

那麼平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是我總結的康復動作,適度的鍛鍊可以減輕疼痛,還能延緩疾病的進展。

① 放鬆足底筋膜:足下滾網球或實心球(沒有也可以用聽裝飲料替代)

② 牽拉足底筋膜:坐位,一手握住足跟,另一手使足趾背屈,牽拉足底筋膜。

③牽拉跟腱及小腿三頭肌:牽拉腓腸肌及跟腱:兩手伸直推牆,腰背挺直,前腿屈曲,後腿伸直,感受小腿後肌群的牽拉。牽拉比目魚肌及跟腱:將後腿稍屈曲進行。

④ 增強背屈肌力:半坐位,中立位彈力帶抗阻,緩慢勾腳尖,到達最大角度後保持兩秒,再緩慢回到中立位。

⑤ 增大足底筋膜柔韌度:坐位,腳下放一毛巾,利用足趾的抓力往後抓毛巾

⑥ 踮腳尖停留兩秒,然後緩慢落下,重複多次


平時鍛鍊的時候儘量避免穿著軟的薄底布鞋。也可以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疼痛部位,以提高生活質量。

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寫在後面的話:醫生常用的治療方案有很多,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量身定製矯正鞋墊、專業的康復理療師、封閉針治療等。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根據您的情況制定適合您的治療方案,妥善的幫您治癒。


最後,打字不易,如果您覺得有所受益,歡迎點贊支持我也歡迎將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需要它的人。


耿碩說骨


足底筋膜炎是西醫病名,中醫病名是足底疼。病因大概有三個,一、勞累過度,奔走太多,也是腳疲勞症,二、長時間的在潮溼地面站立行走,寒溼外侵所至,三,肝經絡病,因為在中醫學中肝主筋。具體的病因要用四診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