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炒股作为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可行吗?可行的话,运作思路是怎样的?

不知人也


将炒股作为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可行。

我们所说的普通人,一般是指扣除房产家庭资产在100万元以下的人群,资产可投资的房产。

这一部分人财富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将本人的资产投向风险较高的股市。一旦亏损,就会出现辛辛苦苦一辈子的资产打水漂的情况。比如上一次的股市顶点5178点,很多散户4000点左右开始蜂拥而至,一开始可能挣了一些钱,但是,没有及时止盈,结果现在股市回到3000点左右了,还处于亏损状态。更有的散户是亏损的害怕了,直接割肉离开,这样的亏损就更无法弥补了。


风险和收益又是正相关的。风险越高,收益就越高。并不是说国家不让大家发财,而是国家想让大家的财产安全有保障。同样的富人和穷人,富人有200万,亏损一半,还有100万。穷人有2万,亏损一半,还有1万元。可是穷人的2万元,对于它的用途可能会更多一些,主要维持生活的基本保障,这样一旦亏损,就会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富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原先可以买50万的车,现在买10万的就可以。

所以说:

只要你资本够大,将炒股作为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是可行的。

我们股票最根本的目的是投资公司,让公司的盈利分红给我们,而不是通过股票的低买高卖,获取差价盈利。

比如工商银行2018年对2017年度进行分红,每股收益0.2408元。如果我们购买交通银行的股票成本是5元,相当于当年获取的股份收益是4.8%。这也是相当不错的收益了。

也就是说我们投资200万元可以获得分红96000元,这笔钱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家庭基本生活了。

如果是想单纯通过股票的低买高卖差价获利,这是属于赌的思想。因为股票的价格一方面主要跟企业的经营情况,也跟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有关。非常复杂,任何人都不做不到逢赌必赢的。


所以,要想通过投资股票来让家庭的生活基本满足,那么应当通过选择高分红的企业,来实现家庭的基本收支平衡。


暖心人社


凡是支持你炒股当家庭收入唯一来源的就是在坑你,以我十多年炒股经历给你提个醒吧。2007年由于各种原因失业在家,当时心情极差,不想出去找工作,不想见任何人,曾一度开始炒股。也幻想过专职炒股,也曾饱读诗书(炒股的书籍),但是一旦实战,书上学的全是纸上谈兵。一直到2014年,炒股战绩平平(期间曾换了几个工作)。2015年在股市大赚,还疯狂融资。15年股市暴跌,没有逃脱被宰割命运。股市资金剩余1/4,其中融资账户由于融资杠杠,巨亏。2015年整体把赚的钱亏进去又亏了一部分本钱。本钱大概剩余60-70%,融资账户亏到惨不忍睹,我就不再说多少了。2015年到2017年曾经几次妄想抄底,结果抄在半山腰,所以也是这个原因,一直亏到2017年。2018年基本上没有什么操作,套牢股一直死死拿着,平时一个月也不看股市。2019年行情转好,稳健操作,四个月赚了100%,但是还没有完全回本。炒股12年,整体没有回本。这也代表中国大部分股民的一个整体水平吧。如果你想专职炒股作为唯一来源,想想我的经历吧。没有十多年的血亏血赚,没有十多年的股市沉浮,你不会看透股票本质,也不会理智约束自己操作,赚钱难。劝朋友慎重,有一个职业,有一份收入,即使股市血亏,起码你还有口饭吃,有个床睡觉。



股市孤独客456


可行,但是条件也比较苛刻。如果你拥有一两套房产,再加上200万现金,可以过上勤俭型生活,如果想过上品质生活,那么最少要1000万现金以上。下面来分析一下。

过上勤俭型生活

如果想通过投资股市过上勤俭型生活,那么最少一两套大点的房产,还需要200万的现金。也就是说,200万的现金投资股市,就可以过上比较好点的勤俭型生活了。

200万投资股市,一定要求稳,也就是说要坚持价值投资,坚持长期持有,这样风险较小,而且长期来看,获得的收益也较为稳健。

比如现在200万投资股市,可以考虑长期持有高分红绩优股,自己可以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去选择内在价值较高的高分红绩优股。比如现在可以考虑四大银行的股票,现在股价低于净资产不少,而且每年分红率在4.5%左右,每年净资产还能够增值10%左右。

如果是持有四大行股票,200万投资每年可以分红9万元,这些分红可以用作日常生活用。每年净资产增长10%左右,意味着股价也能够增长10%左右。而且持有股票,还可以打新股,如果中了新股,也能够赚到一些钱的。

一年如果是9万分红,这个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每个月平均有7500元,这样的收入足够勤俭型生活的花销了。当然了,这个收入稍微奢侈一点,肯定就不够了。


过上品质型生活

如果想通过投资股市过上品质型生活,那么最少需要一两套大点的房产,1000万的现金。同样,1000万也必须持有高分红绩优股,才能够让你的投资风险稍微小一点,然后长期持有可以让你的收益更加的稳健。

1000万也可以研究一下四大行股票,每年分红可以分到45万元左右,每年打新股,也可以中一些新股。

每年45万分红,平均每个月3.75万元,平均每天是1233元,这样的收入足够你过上较好的品质生活了。如果稍微省一点,每年可以出国旅游一趟,国内游可以玩两趟。然后可以偶尔去吃一顿大餐,这样的生活还是相当好了。

当然了,这样的收入也需要节俭,绝对不能奢侈,否则一辆豪车两百万就花完了,几件奢侈品包包,可能几十万就花完了。


综上所述,通过投资股市可以让你过上较好的生活。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一两套房子,然后有最少200万以上的资金,然后通过股市就能够过上勤俭型以上的生活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当然可行,目前市场上职业股民很多,有兴趣地可以去百度稍微搜一搜,中国资产千万以上的富豪里有10-15%是职业股民。对于这些股民来说,炒股就是唯一的家庭收入来源。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觉得不可行呢?原因很尴尬,大部分人的资产量都达不到能职业炒股的门槛。

高分红股的分红保障日常开支,其余股票专注保值增值是很多职业股民的选择

炒股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股价波动带来的资产波动,如果你的所有资产都处于大幅波动之中,又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动不动就要卖股票用于日常开支,这种类型的炒股是没有办法作为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的。

但是,一旦你的资金到达某个量级,炒股就可以成为一个终身的职业。这个钱大概需要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

目前A股市场上,构建一个每年分红4%以上的组合是很容易的,只要打开股票软件,搜下股息率大于4%的股票,我们就能找到24支:



在这些股票里稍加研究,挑选出4-5支能每年稳定分红的股票,我们就能构建出一个4%左右稳定分红的组合。

如果每年拿出500万买这些股票,那么每年我们至少能拿到的分红是20万。这个金额支撑一个三四线小城市三口之家的日常开支绰绰有余了。

持有这些高分红股票后就不要轻易动它们,跌的多了就补点仓。剩余的钱,就按照正常炒股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就能解决一个职业投资经常会碰到的问题:经常需要卖股票来维持生活。

只要能有稳定的收入作为日常生活的来源,以炒股为生就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了,只是要达到这个门槛太难,起码要有500万以上才会让职业炒股变得有安全感。


金融笔记


个人不建议职业。但是如果你还年轻(30岁以下),输得起,有闲钱,立志在金融投资方面出人头地的话可尝试。前提你得有好身体,有天赋,有超强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也有足够的毅力;至少有5年的生存资金储备。并且你非常热爱股票交易,你已做好职业化的准备,你就可以尝试。首先实盘经历至少一轮股市牛熊轮回,实盘要做够1万小时,那么你将会训练出卓越的操盘能力和盘感。因为所有普通人成长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少数天才除外。而此定律是英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所以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所以,每天你至少8小时用来干和股票相关的事,看盘、复盘,研读交易类书籍,去股市论坛上交流,再自己悟道。另外入市前根据自己性格先找下自己的交易风格、入市后慢慢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交易策略,操盘手法。在实盘前可以先操盘模拟盘训练半年,若能盈利开始稳定,建议再实盘从1万元左右开始,以后随收益稳定逐渐加大投入。个人认为:小资金要快速成长为大资金,你必须做超短线,做价格投机者。研究游资的操盘手法,关注龙虎榜,关注市场热点,题材龙头个股,市场情绪。当然资金充足的话,起步时:一般开两个账户最好。一个短线账户操作小资金练手,稳定获利后逐渐加大操盘资金。另一个长线账户,拿部分资金,在这轮牛市买1~2只低价,题材概念叠加,市值小于50亿,市盈率小于20倍,能破净,低估值绩优股按5%比例分批低吸建仓后,根据个股波段形态分散定投,中长线持有,效果较好。上述交流,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警慎,一入股市深似海,再回首已是白头人!慎重!慎重!


股海取金人


可行的是,有些人就是一直在玩资本,住着大房子,养着娇妻,出入高级场所,到处给人成功人士的感觉。

不行的是,有些人炒股十年,钱越炒越少,债越来越多,媳妇跑了,家庭散了,到处给人留下不务正业的懒汉形象。

思路决定命运,成功不成功关键还在自己,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呢?

炒股必须有盈利模式,如果没有很难成功。比如基金、私募,炒股的获利其实并不是主要的盈利手段,能够获得资金是主要的,换句话说能够把别人的钱放在自己口袋才叫成功。

然后有一个团队去运行,钱够多,就可以制定盈利模式,然后稳定的达到,这中间套路很多,如果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原班人马,既定方针,换个名字可以再来一次。

如果是个人炒股,就有很大的风险,首先资金是自己的,失去了资金就失去了生活保障,他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投资不能出现大的失败,就是资金流不能断。

当你有钱的时候去借钱,谁都愿意借给你,如果没钱的时候去借钱,谁都不会觉得你能翻盘。刻意的控制风险,投资就会趋于稳健或保守,与之对应的就是收入会保守。

这对于生活一样是一个威胁,首先你必须明白两个概念,获利率和投资回收期,搞清楚这两者的关系,才能使的生活有可持续性。

炒股单靠意念是不能成功的,股票就是火中取栗,火势、栗子的位置、自己的反应时间都要有合理的认识。

大盘是很好的指标,如果你可以跑赢大盘,我觉得将股票作为收入来源是可以的,熊市也是很好的指标,如果在熊市还能有持续性收入,那么你就不需要有疑问了。

做正确的事,如果三次还不能成功,那就放弃,市场不会给你太多机会,生活也不会。




徐徐成翔


可行,但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需要刚性的现金流与股市涨跌之间的矛盾。

股市牛熊转换很快,大盘如此,个股更甚。在所持个股涨势中,帐户资产处于膨胀状态,提取生活刚性现金流,相当于止盈,不成问题。但在所持个股下跌中,资产处于“收缩中”,提取生活刚性现金流,意味着“割肉”与“止损”。

2.生活需要的确定性与股市不确定性的矛盾。

生活开支,随时间、空间具有非常固定的下调空间极小。如多一个小孩的生活开支、教育开支,如亲朋好友间的社交开支,如旅游开支。

股市,个股股价何时上涨下跌、持续多久,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靠自己打理自己的资产,炒股,存在股市或持下跌时生活经费提取的困难。尤其,遇上所持个股长时间持续暴跌,可能引发致命危机。

为此,转型,才可能以股为生:

其一,私募化资产管理,获取无风险资管费。

如果条件允许,成立私募机构,代理理财,获取“时间刚性”的“资产管理费”(简称资管费),这实质是持续而可靠的“工资”。这也是大佬们如林园、但斌等,为什么要帮人“理财”的原因:获取无风险的现金流。

其二,结构化自己的资产配置,充分取得持续的现金流。

个股分红,基金分红,存在不确定性。那些现金分红的白马,也是一年一度,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靠分红生活,几乎不可能。

因此,有没有一种资产,每月能够固定提供“增长的 孽息”?就是本问题的关键!

有,现在还真有这样的标的,至少当下如此。这就是期权,以2019-7-30收盘为例,50ETF收盘2.988元,8月购3000报收0.0599,9月购3000报收0.0903,12月购3000报收0.1579,明年3月购3000报收0.2174。

所以,8月展期9月,每2.988万元50ETF资产,可得增值的时间价值304元。按此标准,可测算不同生活水平家庭的“炒股力生的资本投入量”。

既然是以炒股为生,已转换为“50ETF+备兑”策略。期权,t+0,因此日常操作中,能够获取正向短线收益,应可期待。这样,资本金投入可以下降一些。




涌现凌


首先,我认为答案取决于你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

1- 你的家庭开支多大?你的本金有多少?个人建议本金不要少于100万,家庭年开支不要超过24万。

2- 你炒股经验有没有超过十年?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是肯定的,否则不要玩。

3- 能否忍受甚至享受孤独?一个月不见人,反而很开心,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如果对以上问题都是肯定的答案,我认为可以职业炒股了。那么运作思路是怎么样的呢?闲话少说,直接上干货。

1- 牛市初期介入。要判断目前大盘运行的状态,一定要选择牛市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开局,这样比较容易积累财富,增强信心。

2- 集中持股。最好是操作一只,观察2只,在操作的那只出现异常时,就换股操作。但同时操作的股票最好就一只。操作方式:先逢低建一部分底仓,然后涨高了就出点货,回调了就加点仓,滚动操作。既然是职业操盘,就要想办法多盈利,可以考虑做T。当然,这就要对这只股的股性很熟悉,所以不能分散持股。

3- 获取每月的现金流这点是最难的

。首先,建议选取每年都可以固定分红的股票,股息最好大于6%,这样可以保证基本的收入;第二,有盈利的时候要及时提取部分现金到银行账户,优先保证每月的固定开支,这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因为贪婪,搞到要用本金来支付每月开支。

4- 还有,最后一点,必须每日记账。每日记账,了解账户的盈亏情况,复盘总结,及时调整操作方法,这个绝不可懈怠。

针对我的建议,希望大家多加评论,提出宝贵意见,实现共同进步!

如果觉得有帮助,希望评论、点赞、收藏与关注。感恩!我们终将富有!


股市现金流


炒股作为家庭收入唯一来源,除非是极少数的投资高手,否则并不建议这种投资策略,因为这种投资方式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稍有不慎,则可能会导致盈利不成,反而导致本金损失的问题。至于股票投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式,要么是在估值底部中长期定投核心ETF或指数基金,要么就是长期定投五大核心银行股,通过长期股息分红再投资的策略不断压缩持股的成本。但是,对于这种投资策略,一方面需要讲究足够庞大的持股数量,持股规模越大,现金分红金额规模越大,实现盈利的空间越可观;另一方面则需要具有坚定的持股耐心,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实际上更适合这样的投资方式。


郭施亮


不可行,股票只是资产配置的一种,属于风险收益并存最高的象限,并不具备持续增涨的特性。投资股票投资的其实是一家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公司是有寿命的,所以股票也是有寿命的,社会在进步,产业也在不断的优化,公司在迭代,股票也会优胜劣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