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楊家將後代的故事

楊家將的故事,80年代以前的人都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山西楊家將以北宋時代楊繼業(令公)、楊延昭(六郎)、楊文廣等為代表,抗擊遼軍,為大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可其後代何去何從,今天小編根據相關史料、民間傳說,和大家說一說。

探尋楊家將後代的故事

唐至北宋,楊家人才輩出,發展由南往北、再回南方。

楊家將起源於唐末“飛山蠻”楊再思部落,楊再思是湖南靖州人,唐末割據誠州(今湖南靖州縣渠水灘頭一帶),自署刺史。接下來便是楊正約,世襲湘黔邊界諸宣撫使、總管、長官司。到楊通麟這一代,楊家發生了變故,因為楊通麟“入後唐為質”,被後唐抓住做人質,後因時局變幻無常,無法返回誠州,便留在中原擔任後唐將領。造化弄人,這也無意中完成了楊家將從南方偏僻之地到北方中原的大轉移。

之後,楊家出了五代名將楊光遠、世襲麟州節度使楊弘信等大人物。在接下來,大家都知道了,楊業、楊延昭、楊文廣,在《楊家將演義》中有許多他們的故事。楊文廣在宋神宗時期他因抗擊西夏建功,先後升任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都虞侯。其子楊邦懷隨楊文廣南征依智高,後回故居錦屏敦寨定居。錦屏敦寨隸屬於貴州省錦屏縣,地處錦屏縣東南部,和誠州大致是一塊地方。

探尋楊家將後代的故事

據《說岳全傳》,楊邦懷兒子是楊政,楊政傳楊再興。按照楊家將的幾代人算來,楊業和佘賽花是第一代,楊延昭就是第二代,楊宗保和穆桂英是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而第四代就是楊文廣。楊再興人如其名,南宋抗金名將,跟隨岳飛四處殺敵,實現了楊家將的再次興旺。

南宋楊再興,楊再思第八世孫,生於楚南極地城步,岳飛軍前統制,實現楊家中興。

楊再興於北宋四年(1081年)出生在武岡郡石井圖(今城步西巖鎮水東村),紹興元年(1131年)匈奴奴部將曹成自北方入湘,再興苗軍被擄入曹軍,令他率部把守莫邪關(今雪峰山一帶)。據《岳飛全傳》記載,紹興二年,岳飛代理判州湖南路安撫使,奉朝廷之命攻打曹成。英邪關一戰,岳家軍勢如破竹,再興被嶽軍圍追,寡不敵眾,墜澗被摘。岳飛十分賞識楊再興的將才膽識,對他說:“吾不繫汝,汝當忠義報國”。楊再興被岳飛不計前嫌之義舉所感動,當即率苗軍隨岳飛北伐抗金。

探尋楊家將後代的故事

楊再興統率苗軍奮勇殺敵,所向披廊,被岳飛重用為軍前統制(即前鋒將軍),屢立戰功。紹興10年(1140年)11月,20萬金兵聚攻河南臨穎,楊再興率苗軍300人馬在小商橋迎敵,奮勇拼殺,再興揮刀在前,一舉殺死金兵四名先鋒主將。金兵見主將落馬,紛紛而逃,再興騎馬抄近路追殺。因漫天大雪掩蓋小商河河道,再興部將人馬均陷入汙泥河道中不能自拔。潰退金兵所見其景,遂萬箭齊發,再興苗軍全部壯烈獻身。岳飛率授軍趕到,方解重圍。見再興陣亡,撫尸慟哭。再興殉國後,將其屍焚之,得箭鏃2升嶽軍將士慟哭三日致哀。現城步西巖鎮水東村龍井再興故里仍有再興當年墓葬遺址。

探尋楊家將後代的故事

元代楊通貫,又名楊完者,楊再思第十八世孫,被元史稱為“苗帥”。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初,徐壽輝攻陷武昌,元帝威順王子被俘,元廷大驚,急令各地“勤王鎮亂”,得恩於元延的通貫父子兄弟應率萬餘苗軍出征,大敗徐壽輝守軍,收復武昌,王子獲救,苗軍由此聲威大震,元廷對通貫父子大加封賞。其父楊正衡封為譚州路同知(三品)。旋即又加封為隆興省行樞密院副使、湖廣右丞相(二品),特進榮祿大夫(一品)。楊通貫授湖廣副都元帥(一品),通貫叔父楊正仁授湖廣副都元帥副使(二品),苗軍壯大到20餘萬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通貫在集慶(今南京)大敗朱元璋部將郭天敘、張天佑,後又大敗準軍首領張士誠。元順帝嘉其戰功,封通貫為浙江省右丞相,加授驃騎大將軍,並以其“克全忠義”賜名楊完者。

明代楊洪,鎮守宣府,名震一方。

楊洪於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五月出生於城步大竹坪,為明代著名武將,明景泰年間“四大臣”之一,因功封授昌平候,死後追封穎國公,諡武襄。《明史・列傳六十ー》記載:“洪父子兄弟皆佩將軍印,一門皆候伯,其時稱名將者,推楊氏。”楊洪長子楊萬朝,沿襲父親職務,封殿前侍郎,後來官至總兵。

探尋楊家將後代的故事

楊家一門忠烈,在城步留下系列特色風俗,“苗族烏飯節”便是其一。

據傳,在城步儒林鎮大竹坪村有楊文廣墓葬,地名曰“整魚沖天”。解放後,有當地村民上山砍柴放牛時發現過殘缺留存的墓碑。城步楊姓苗人吃“鳥飯”故事即來源於楊文廣。傳說楊文廣南征時被敵所俘關在大牢裡,妹妹楊金花去送飯,但常被獄卒拿去吃了。聰明的金花便想了一個辦法,用山裡採來的烏泡樹葉子搗成汁煮糯米飯,然後將寫好的字條放入飯糰裡,送去年中。獄卒見飯糰是烏黑的,以為飯裡放了毒,就不敢吃了。楊文廣吃飯糰時,發現裡面有一張字條,得知楊家軍已埋伏在四周,於是裡應外合,衝出牢籠。楊文廣走出牢獄這天是農曆四月初八日,城步楊姓族眾為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便將每年四月八日作為“苗族鳥飯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