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應該怎麼補充營養?

為了抗擊疫情,全國人民響應號召宅在家中,好比全民 “坐月子”。而真正產褥期的媽媽除了產後自身身體康復所需,還要面臨母乳餵養的重任,為寶寶提供充足營養的乳汁。所以,她們對多種營養素的需求都有所增加。

那麼產褥期、哺乳期媽媽在家中應注意哪些飲食問題呢?

今天有請和睦家康復醫院臨床營養師成帛,告訴哺乳期媽媽怎樣吃才能科學康復,並且還有豐富營養的奶水?來看看送給產後媽媽的營養錦囊。


營養均衡勝過“大補”

哺乳媽媽的膳食應是由多樣化食物組成的營養均衡的膳食,除保證哺乳期的營養需要外,還通過乳汁的口感和氣味,潛移默化地影響嬰兒對輔食的接受和後續多樣化膳食結構的建立。


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應該怎麼補充營養?

每天比孕前增加約80-100g的魚、禽、蛋、瘦肉、大豆製品。

如果沒有脹氣、乳糖不耐受等腸道問題,每日飲用乳製品400-500 ml。每週吃1-2次動物肝臟,至少每週攝入1次海魚、海帶、紫菜、貝類等海產品。

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應該怎麼補充營養?

溫馨提示

1.油鹽適量,不必過於“清淡”

月子飲食並非油鹽不進,每日加碘鹽不多於6g,烹調油25-30g,並且油要換著吃,避免動物油做烹調油。

2.蔬菜水果絕不是產後“禁忌”

乳汁中的某些微量營養素,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受媽媽個人飲食影響較大,新鮮蔬果正是多種維生素的最佳來源。

3.吃好正餐,適量加餐

哺乳期媽媽對熱量及營養素的需求雙雙增加,相較孕前每日增加300-500kcal的食物。需要在正餐間適量2-3次加餐。可選擇牛奶麥片,紅棗銀耳羹,五穀雜糧粥等營養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

喝湯有講究,充足不過量

普通成年人每日推薦飲水量1200-1500ml,而哺乳期媽媽因泌乳、出汗等對水分的需求更多,可達每日2500ml-3000ml。

大多數葷湯只會使媽媽膳食結構中的脂肪含量增加。所以,適量增加一些湯品以增進新媽媽食慾補充液體攝入是可以的,但是應注意不要過量。


疫情期間食品安全尤為重要

不僅是哺乳期媽媽,應建議家人避免生食或半生食,不吃野味。除新鮮水果外,其它海鮮、肉類、蔬菜均建議完全熟制後食用。

餐具最好按照不同用途標記分類使用,同時注意使用過程中的清潔與消毒。製備餐品豐富適量,避免隔夜飯菜及不必要的浪費。

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應該怎麼補充營養?

孕期營養補充劑還要繼續吃嗎?

1. 推薦選用一份適合產後含有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B2、B6、鐵、鋅、硒以及DHA的複合營養素補充劑。

2. 除非確診有缺鐵性貧血,哺乳期媽媽不必再單獨補充鐵劑。

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應該怎麼補充營養?

3. 推薦每日攝入400-500ml乳製品以保證鈣的攝入,如果不能達到可以選擇鈣劑補充300-600mg/d。

疫情期間由於戶外活動減少,哺乳期媽媽可以單獨補充維生素D以幫助鈣的吸收,結合其他複合製劑,維生素D每日推薦劑量為400IU(10μg)。

參考文獻:

《哺乳期膳食指南(2016)》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婦幼人群居家膳食/餵養指導建議》


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應該怎麼補充營養?

分享專家

成帛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擁有多年臨床實踐經驗

擅長孕產期營養評估及干預

擅長糖尿病、神經康復等營養支持

多個母嬰平臺授課專家

她的臨床營養科普深受爸爸媽媽們認可和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