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寶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降低母乳的質量,寶媽不要大意了

在經歷了一場耗費體力和精力的分娩之後,寶媽們並沒有因為“卸貨”了而鬆了一口氣,因為寶媽們馬上就要迎接另一個新的階段,哺乳期。在哺乳期這個階段裡,母乳餵養的寶媽就很重視母乳的質量了,因為母乳的質量關係到寶寶的發育情況。那麼,有哪些行為可能會降低母乳的質量呢?

哺乳期,寶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降低母乳的質量,寶媽不要大意了

1、飲食上不注意營養和健康

大家都知道,寶媽想要有充足的母乳,首先要從飲食上入手,母乳的質量自然就和飲食息息相關。寶寶所獲取得營養物質是從寶媽的母乳獲得的,如果寶媽飲食上不注意衛生,就可能讓寶寶吃了母乳後,肚子痛、拉肚子,如果飲食上不注意營養的話,寶寶不能獲取足夠的營養,就可能出現發育遲緩的情況。所以,如果寶媽想要提高母乳質量的話,就要在飲食上注意營養和衛生。

哺乳期,寶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降低母乳的質量,寶媽不要大意了

2、睡眠時間短、睡眠質量差

大家可能都有這種感受,就是如果睡眠時間很短,睡得不是很安穩的時候,整個人就昏昏欲睡的,很沒有精神,也提不起勁來。試想下,這種狀態下的寶媽,怎麼能有高質量的母乳呢。所以,哺乳期的媽媽,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最好要有保障。

哺乳期,寶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降低母乳的質量,寶媽不要大意了

3、情緒很不穩定

如果寶媽在哺乳期裡總是動不動就生氣,情緒很不穩定,那麼也會影響母乳的質量。雖然,母乳期寶媽可能要喂寶寶,還要照顧寶寶,還要做一些家務,難免會比較煩躁。但是寶媽還是要儘量調整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的不穩定是會降低母乳的質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