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要恢复已被汉朝废除的丞相制度?

作者按:在汉朝不设相国之后,丞相作为相国的副手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百官之首。汉朝为了遏制外朝的势力,巩固皇权,便逐步废除了丞相,曹操按照荀彧给他制定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指导方针,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便恢复了丞相一职。那么,在汉朝,丞相一职都有怎样的经历,曹操恢复了丞相之后具体都获得了哪些好处?


在西汉初期,丞相是作为相国的副手出现的,西汉的第一任相国便是韩信,但在吕产之后就无人担任相国一职,因此丞相便成为了统领百官的首选。也正是丞相这个官职的地位如此特殊,便成为阻挡在中央集权道路上的一块大石。

负有雄心壮志的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巩固大一统的成果,便首先对丞相这一职位下手,为了架空丞相的权利,他设置了超越相权的职位——大将军,由自己的外戚卫青担任,而后又加强了自己的幕僚集团尚书台,组建了中朝系统,用来制衡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系统。


为什么曹操要恢复已被汉朝废除的丞相制度?

汉武帝

后来,王莽又根据《周礼》的记载,将原有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并且在此之上设立了号称“上公”的太师、太傅和太保,从礼法上限制了新三公的实权。到了刘秀时期,直接把“大”去掉,改为了司徒、太尉和司空。

去了“大”之后的三公,权利再次遭到了挤压,本应掌管民政的司徒和掌管经济和监察的司空,手上的权利被尚书台和御史台瓜分,而本应掌管军事的太尉,军队却控制在大将军手中。东汉时期的三公,逐渐变为了虚职,想要参与中枢的决策,必须先兼职“录尚书事”之后才可以。

为什么曹操要恢复已被汉朝废除的丞相制度?

何进

所以东汉时期的外戚,想通过掌握军队,保护到手的权利,都担任了大将军的职位,比如粱冀和何进。那么,作为新晋外戚的曹操,为什么不像那些外戚一样,直接当大将军,而是选择了更麻烦的方式,重新设了丞相呢?这里就要具体说一下,这两个职位的职能有什么不同。

虽然大将军在名义上的地位比丞相高,但毕竟是一个武职,只有军权,名义上是没有政权的,如果直接执政的话其实是一种越权的行为。而丞相作为政府的首脑,可以看做是皇帝的大管家,不仅可以执政、任免官吏,如果得到皇帝的允许和授权之下,是可以执掌军权的,这样便可以看出,对于曹操来说,成为丞相的收益要大于大将军的。

为什么曹操要恢复已被汉朝废除的丞相制度?

曹操

就像丰臣秀吉,不是源氏出身的他做不了将军,但是担任关白,对于他来说就等同于获得了将军的权利。而曹操也一样,毕竟在当时的情况向下,汉献帝已成为了一个傀儡,所以怎样最大限度的遵守规则,保住自己的脸面,并且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取更大的权利才是曹操最关心的问题。而重设丞相一职,就是曹操最好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