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應用: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利器

2019年全年,“企鵝愛地球”聯合騰訊110舉報平臺接收用戶有關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舉報信息超過6000條,處置涉嫌違規的賬號近2000個。來源:騰訊科技

大數據應用: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利器

騰訊企鵝愛地球小程序處理涉及野生動植物交易舉報的流程圖

非法捕殺者揮持鐵棒,狠狠敲向一隻穿山甲的頭部,穿山甲立刻身體劇烈抽搐,蜷縮成一團,痛苦地發出淒厲的叫聲。而捕殺者嫻熟的手法,是經過成百上千次的練習而來的。

穿山甲有堅硬的鱗甲,遇到危險時縮成一團,本是抵禦天敵的利器,然而面對人類的貪婪根本不堪一擊。為了讓穿山甲展開身體,方便宰殺,捕殺者可以用棒敲、熱水燙等方式,無數穿山甲死在這種殘忍的手法之下。

穿山甲非法販賣久矣,在大量的殘忍捕殺下,穿山甲已經成為極度瀕危物種。穿山甲是世界上非法交易量最大的野生動物之一,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隻穿山甲在野外被抓捕。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數據,中國境內的穿山甲數量在過去21年裡下降了90%,目前在野外已很難發現。馬來穿山甲是穿山甲的一支,2014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度瀕危。這一危險性現在甚至比大熊貓還要高(大熊貓2016年已被從瀕危降級到易危)。第17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又將全球8種穿山甲物種的瀕危等級提升一級,從而禁止對穿山甲及其製品的一切國際商業貿易。

對犯罪分子來說,穿山甲不是一條生命,只是他們賺錢的工具。一隻穿山甲從廣西防城港接貨的價格約為700元/公斤,經過兩次轉手,價格就變成了4400元/公斤。一隻十斤重的穿山甲,到了餐桌上的價格可能要高達2萬餘元。更殘忍的是,為了給穿山甲增重可以賣更多錢,他們給穿山甲注射米粉增重,用高壓注射器通過嘴部直接插到胃裡打進去;一個5公斤的穿山甲能用這種方法增重20%以上,打米粉不會立即死亡,但被注射米粉的穿山甲最多可存活三到四天。在警方收繳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穿山甲已經當場死亡。

有的人還會向穿山甲體內注射塗料、水泥、石灰水,甚至注射鎮靜劑、興奮劑和防腐劑等,吃野味的人以為是大補,實際上沒有被毒倒就已經是萬幸了。一隻只被人上下灌注的穿山甲,看起來還活著,但內臟早已腐爛。

販賣野生動物行為猖獗

野生動物是公共生態資源,也是生態環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放任販賣野生動物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隱患。根據我國《刑法》第341條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但現實情況中,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黑色產業分工明確、鏈條嚴密。

面對嚴峻的犯罪態勢,為了利用科技更好地打擊犯罪,林業執法部門和一些社會公益組織都開通了涉及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的舉報平臺,騰訊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經過充分的調查和研究,騰訊公司決定基於兩大核心技術“平臺+內容”,結合國際權威專業的動物保護NGO的學術及科研優勢,通過大數據及互聯網安全能力驅動物種保護及研究,配合執法機關打擊販賣野生動物領域的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助力生態治理。

2019年,央視12套《一線》欄目播出了專題報道《拯救穿山甲》,在騰訊“企鵝愛地球”和騰訊110的積極配合下,森林公安將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黑色產業鏈層層掀出。

在警方偵破非法販賣穿山甲案件的過程中,犯罪團伙表現出極強的組織性和反偵查能力,給偵破案件帶來不小的難度。為了掩護非法販賣穿山甲等瀕危野生動物的行徑,犯罪團伙以經營人工養殖的蛇類為幌子,為犯罪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為了逃避警方的偵查和追捕,每一次取貨後犯罪分子都異常警惕,車開得很快,卻在路上兜兜轉轉,不走常規的路線。運輸過程中人歇車不歇,連在加油站加油的時候都不熄火,隨時可以加速逃跑。不僅如此,運送車上還有定位器,下線定位器位置異動,交易就會立即停止。為了增強隱蔽性,增大警方破案的難度,送貨的犯罪分子甚至不知道上線和接貨方的身份,僅憑一個手機號聯繫。犯罪團伙內部採用單向聯繫的方式,犯罪分子也經常變換住所,這一切都使破案面臨極大的挑戰。

面對嚴峻的破案難度,騰訊“企鵝愛地球”攜手騰訊110利用“網絡販賣野生動物及製品舉報工具”,從網友的舉報中梳理出有用的線索並移交協助偵查。在廣大網友的支持下,騰訊助力湖南省森林公安破獲此案。

科技力量助力自然生態保護

騰訊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長期關注自然生態保護等公益、社會責任問題。“企鵝愛地球”公益項目自2015年啟動,致力於用科技力量助力自然生態保護,並打造安全和諧的互聯網生態環境。項目開通了舉報非法野生物貿易信息的渠道,建立了一個快速處置舉報信息、聯動執法機關打擊的治理機制,有效抵制野生物非法貿易現象的蔓延,保護生態環境。

在騰訊“企鵝愛地球”團隊協助下,打擊非法販賣野生動物行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績。在國家和湖南森林公安破獲的特大跨國互聯網販賣瀕危野生動物案件中,查證了非法交易的穿山甲5萬餘隻,案件累計拘留208人,相關犯罪人員陸續被判刑,最高刑期13.5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繳獲穿山甲最多的案件,生態環境及社會危害影響極大。

騰訊“企鵝愛地球”110舉報平臺打造了嚴肅、便捷的舉報體系,從而嘗試構建一種新的網絡安全治理模式。“企鵝愛地球”舉報平臺是網絡上保護野生物的小工具,看似簡單的流程背後,有大量技術和人力的投入。舉報平臺是基於安全大數據、底層技術和服務海量用戶,並藉助國內外知名權威自然生態保護組織的一線行業專家的協助搭建的“物種鑑別知識庫”,為客服人員提供法律法規及物種鑑別的支持,幫助平臺更加高效運作。

在該系統機制下,進一步有效提升了線索的準確性。用戶只要通過“企鵝愛地球”公眾號進入小程序,按提示輸入相關網絡非法野生物交易違法信息,數據就會經由“物種鑑別知識庫”篩查,客服人員對每個舉報信息進行審理鑑定,建立了一套高效、嚴謹的舉報受理模式,實現了便捷的舉報閉環體驗,用戶在72小時之內,通過微信就可收到系統發出的舉報反饋。騰訊安全團隊會通過舉報線索對販賣野生物產業鏈進行深入挖掘,並輸出有效信息,及時移交執法部門推進落案。

在用戶的積極參與下,騰訊的舉報平臺在發現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犯罪線索環節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騰訊也注重經驗總結,合理分配資源,持續優化系統配置。據2019年數據顯示,涉及虎豹、犀牛、大象等物種製品的違規信息較其餘物種多,佔總體舉報量的一半,其餘物種還有龜、盔犀鳥、羚羊、玳瑁、穿山甲、狼、紅珊瑚、熊、鯨魚等。這些數據不僅給騰訊帶來了平臺優化的經驗,也給執法機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具有顯著的實踐和研究作用。

對於數據的核實和處理,騰訊公司也有嚴厲且清晰的制度措施。據統計,2019年全年,“企鵝愛地球”聯合騰訊110舉報平臺接收用戶有關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舉報信息超過6000宗,處置涉嫌違規的賬號近2000個,涉嫌違規賬號根據平臺規則,分別處封停7天、封停1個月以及永久封停等階梯處置,處置信息通過“騰訊企鵝愛地球”公眾號定期公示,對用戶和犯罪分子起到有效的教育及震懾作用。


大數據應用: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利器

網絡平臺協助破案

“企鵝愛地球”舉報入口成立以來,積極協助公安機關開展偵辦野生動植物等違法犯罪活動,主動定期梳理並移交有效的網友舉報線索,供公安機關研判。在2018年12月,騰訊公司進一步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通過安全技術和能力打擊網絡非法野生動植物違法交易行為,在協議框架內,國家林草局也將大力支持騰訊公司在互聯網領域保護生態資源的工作,支持騰訊公司發揮互聯網龍頭企業優勢,全方位參與打擊非法交易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工作,淨化網絡環境,傳播生態文明。

2018年,騰訊“企鵝愛地球”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部署的“春雷2018”“綠劍2018”等專項工作,先後協助森林公安成功地偵破了湖南販賣穿山甲案件,雲南昆明販賣虎骨、犀牛角等製品案件,北京販賣象牙製品案以及河南販賣犀牛角、象牙製品案件等一大批重大的案件。案件涉及多種國際公約附錄Ⅰ、Ⅱ收錄的瀕危動植物,以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涉案金額超過3000萬元,打掉多個犯罪團伙。

“4·26”特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案——在騰訊“企鵝愛地球”的協助下,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局掛牌督辦的“4·26”特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案告破,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9名,收繳穿山甲216只、穿山甲鱗片66公斤、藏羚羊角20只、其他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一批,扣押贓款1800多萬元,一舉摧毀了一個由境外走私到廣西,由廣西運輸至廣州市,再由廣州市向全國分銷的穿山甲非法貿易網絡。這是目前為止全國森林公安機關抓獲人員最多、查證非法交易的穿山甲數量最大的野生動物案件。

雲南省森林公安局破獲“4·12”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在騰訊“企鵝愛地球”的協助下,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亞洲象象皮、象牙製品、《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物種犀牛角製品,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樹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榧木製品等一級野生動植物製品,其中亞洲象象皮382.5克,象牙製品37件,淨重3.63公斤,高仿象牙原牙5支;犀牛角製品46件,淨重2.93公斤,犀牛角碎片310餘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物種盔犀鳥製品5件;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穿山甲甲片2400克,總涉案價值177.68萬元。

騰訊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以及百度,阿里巴巴、eBay、Google、Microsoft等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科技和社交媒體公司,還有北美、亞洲、歐州和非洲的21家互聯網公司,宣佈成立“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的全球聯盟”。聯盟成員利用各自的網絡平臺和移動端應用App,共同打擊網絡野生物的非法交易,並以豐富形式教育影響用戶。

2018年,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導下,騰訊在京舉辦了“科技向善-共建野生動植物美好未來,企鵝愛地球合作伙伴大會”。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七家全球知名生態保護公益組織發起“創造人與自然更美好的連接”的倡議,共同探索用數字技術助力生態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打擊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解決方案。

為了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騰訊還通過豐富的流量矩陣,以及搭建由權威生物多樣性專家組成的首個“自然生態保護顧問團”,向用戶普及教育保護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各類知識。在世界大象日,“企鵝愛地球”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聯合發起主題為“讓象牙只屬於大象 ”的抵制非法象牙貿易活動。2019年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騰訊在國家瀕管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野生動物協會的指導下,“企鵝愛地球”聯合“自然生態保護顧問團”成員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海洋世界》雜誌,發起“生命比虛榮更重要,保護海洋瀕危物種”主題線上倡導活動。除此之外,騰訊還致力於推動行業發展,建立行業標準,促進行業合作,跨界保護生態,牽頭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WWF、美團點評等11家機構、NGO,發起首個“互聯網野保標準”——《網絡平臺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控制要求》團體標準。一系列宣傳活動加強了保護野生動物理唸的影響力,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

利用技術保護野生動植物

野生動物是重要的生態資源,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販賣野生動物不僅違法,也很盲目。販賣野生動物之所以有很大的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吃“野味”的需求。事實上,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並不比家禽高。不僅如此,野生動物沒有被納入食品監管範圍,體內不僅有旋毛蟲、肺吸蟲、弓形蟲、絛蟲等寄生蟲,還有大量細菌和病毒,例如沙門氏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和B病毒等,對人體有極大危害,食用非常不安全。穿山甲更是攜帶多種病毒及生物和毒素,肉毒桿菌甚至可直接致人死亡。而對裝飾品和工藝品的需求,生命大於虛榮,我們完全可以用其他不殺害野生動物的工藝品代替,沒有必要把我們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的哀嚎之上。這種野生動植物的死亡本可以避免,是一部分人的貪婪和無知釀成了悲劇。

中國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為履行國際公約一直不懈努力。通過網絡進行的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行為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安全以及人類福祉,網絡平臺在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工作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因為部分公眾缺乏正確認知,野生動物仍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打擊非法販賣野生動植物的工作仍然面臨很大壓力。騰訊公司積極踐行“科技向善”理念,利用技術保護野生動植物,也鼓勵號召用戶加入這一隊伍。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企鵝愛地球”進入舉報平臺,根據提示來提交舉報信息,為警方破案提供重要線索。同時,從根源上消滅販賣野生動植物,要靠大眾的自覺行動。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拒絕購買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保護野生動植物,需要每個人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