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夏季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在沃羅涅日首次受挫?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在1942年德軍的“藍色方案”中,沃羅涅日是第一個戰略目標,只有在佔領沃羅涅日建立其堅強的側翼掩護後,德軍“魏克斯集團軍級支隊”的強大裝甲部隊才能向南沿頓河繼續進攻,進而和更靠南翼的德軍一起合圍頓涅茨河一線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主力。依靠裝甲部隊的快速進攻,德軍迅速擊潰了沃羅涅日當面的蘇軍野戰集團軍,並佔領了沃羅涅日,但是不久德軍卻在這裡陷入了一場艱苦的防禦作戰中,其裝甲部隊受到了嚴重損失,更加致命的是導致了德軍下一階段進攻的延誤,讓頓涅茨河和頓河之間的蘇軍主力得以逃脫。



不得不承認德軍在沃羅涅日以西確實打敗了該區域的蘇軍,儘管沒能俘虜大量的蘇軍,但是逃出去的蘇軍不僅失去了建制而且丟失了大部分的武器和彈藥,至少短時間內這些蘇軍無法再次投入作戰,這也解釋了德軍為何能輕而易舉的佔領沃羅涅日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前線的崩潰使得蘇軍來不及加強沃羅涅日的防禦,等德軍裝甲部隊發起進攻時,守衛該城的只有蘇軍內務部部隊和一些後勤單位,迅速失守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蘇軍最高統帥部為了挽回沃羅涅日的態勢,向這裡調集了大量的預備隊,尤其是坦克部隊。包括強大的坦克第5集團軍(641輛坦克)和3個預備隊步兵集團軍以及數個獨立的坦克軍等單位,還有1個預備隊集團軍在後方隨時支援之用。沃羅涅日當面的蘇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得到了23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5個摩托化步兵旅和16個坦克旅的加強,共1000多輛坦克。即便蘇軍的戰鬥力再差,在數量上也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斷的反擊就是耗也夠德軍受的,德軍的裝甲部隊被牽制在了這裡。


不過希特勒的陸軍總司令部並不認為蘇軍在這裡的反擊有多嚴重,認為這只是蘇軍一些孤立的坦克部隊的反擊,完全沒有意識到蘇軍向這裡投入了數個滿編集團軍的強大兵力。他們急於要求博克將沃羅涅日的德軍裝甲單位撤出來以準備南翼的攻勢,但是介於蘇軍的反攻博克無法做到。希特勒認為這是博克指揮上的失誤所導致的,最終在不久之後解除了博克的集團軍群司令職務。實際上是博克的指揮並無失誤,如果聽從陸總命令不顧蘇軍的反擊將裝甲部隊調出,那麼德軍在沃羅涅日真的要出現巨大的危機了,無論如何,由於蘇軍的反擊使德軍裝甲部隊在沃羅涅日被牽制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使得德軍的攻勢出現了停頓,為南翼蘇軍的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戰略論


德軍在沃羅涅日並沒有受挫,僅僅是耽誤了繼續南下的時間而已,博克讓攻佔沃羅涅日的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原地轉入防禦,是為了等待後續跟進的維克斯第2集團軍,只有讓步兵接替佔領,裝甲部隊才能繼續南下作戰!

為此霍特的裝甲集團軍耽誤了2天時間,正是這兩天的延誤,以及南下的德軍多次因為道路不暢、補給不足而終止進攻,保盧斯甚至停留在頓河岸邊長達半個多月,才讓蘇軍有時間加強頓河下游和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禦力量!



(德軍攻佔沃羅涅日示意圖)

保盧斯跨過奇爾河進入到頓河大河灣後,面對的是嚴陣以待的蘇聯第62集團軍,雖然成功打了一場卡拉奇包圍戰,殲滅了蘇聯紅軍9個步兵師、兩2個摩托化師和7個坦克旅,但也再一次耽誤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日程,讓鐵木辛哥率領的蘇軍及時趕到,有了更多時間加固這個方向上的防禦。

在沃羅涅日的延誤也讓希特勒不再容忍博克元帥的老成持重,元首認為裝甲部隊作為閃電戰主力,不能因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放慢進攻速度,對B集團軍來說,趕在鐵木辛哥援兵之前,儘快到達斯大林格勒,轉而進攻伏爾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建立起掩護A集團軍的頓河--伏爾加河防線,才是B集團軍的當務之急,

這一切都需要與時間賽跑!因為意識到德軍主攻方向在南俄的斯大林,正盡一切可能向南調兵,原本這個地區的只部署了全國10%的蘇聯紅軍,留給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時間不多了!

可見,藍色行動開打第一戰、沃羅涅日戰役對德軍來說並不算受挫,它僅僅是耽誤了幾天行程而已,如果耽誤了幾天行程就算是挫敗的話,那二戰期間你的找不到一個大獲全勝的戰例,

要說挫敗,沃羅涅日對面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雲集重兵,牽制對面的德軍第2集團軍不讓它南下,這對蘇軍來說本身也是一種挫敗。因為,蘇軍自己也耗費重兵集團在沃羅涅日方向,這又給了保盧斯突襲斯大林格勒的機會。



(蘇軍的連續反攻)

直到1943年小土星戰役發起時,這兩個方面軍才加入反攻,並一舉殲滅了頓河上游的意大利第8集團軍,打垮了德國第2集團軍,掃除了頓涅茨克河東部的德軍兵力,將曼施坦因聚集在奇爾河南岸準備解圍斯大林格勒的兵力盡數殲滅,曼施坦因由此放棄救援保盧斯,退守羅斯托夫。

因此說,在沃羅涅日留下一些部隊、耽擱一些時間,牽制住對面的兩個蘇聯方面軍,為突襲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減輕壓力,是再所難免的戰略選擇,這不算挫敗。



(高加索蘇軍兵力空虛,德軍長驅直入)

當藍色行動發起時,蘇軍也不知道德軍的主攻方向,斯大林和他的將軍們一開始認為德軍想借道沃羅涅日從南面包抄莫斯科,這就在無意中減弱了斯大林格勒和整個南俄方向上的兵力,因此,在沃羅涅日耽擱一些時間做做樣子迷惑蘇軍,是非常必要的,這怎麼能算是挫敗呢?


兵器世界


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可資借鑑之處是,戰役準備期限很短(僅4晝夜),而戰役本身則是偉大衛國戰爭年代最初連續實施的進攻戰役之一。戰役是在嚴冬多雪的困難條件下實施的,戰役中首次使用摩托雪橇營。這次合圍戰役的特點是,同時沿向心方向實施了數個突擊,以便割裂敵正面,分割其集團,各個殲滅,在距合圍對內正面相當遠的距離上構成了移動的合圍對外正面。戰役經驗證明明:對殲滅被圍集團的軍隊,必須統一指揮。

大量黨政工作促進了戰役的勝利。開展這項工作時考慮到了要在複雜的冬季條件下於短期間內完成戰役準備。政治機關和黨團組織積極而目的明確的工作保證了軍隊的高昂進攻銳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