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誇獎孩子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寶貝,你真棒”“寶貝兒,你太棒了”“這次你考了100分,真聰明”,作為父母的你這樣的語言你是否也是張口就來呢?然而,你的孩子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表揚呢?

那些被表揚為“棒”“聰明”的孩子實際上已經被我們坑了。“棒”“聰明”似乎成了這類孩子的標籤。殊不知,孩子們正被家長貼上的標籤壓得喘不過氣。難道我考100分僅僅是因為我聰明嗎?如果我沒有考第一名就不棒了嗎?難道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嗎?

你真的會誇獎孩子嗎?

看吧,這就是評價性的表揚。什麼是評價性的表揚?就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一種評價,是一種注重成果忽視過程的結論性評價。大家可能並不知道這樣的評價長此以往對孩子起到的不是鼓勵性的作用,時間一長,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隨機把孩子分為兩組,完成相同的任務——拼圖,任務並不是很難,兩組學生很快完成,孩子完成後都會得到一句表揚的話,第一組學生得到的表揚是這樣的:“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真聰明!”,另外一組得到的表揚是:“你在完成任務的時候一定非常努力才會表現得如此出色!”很顯然,第一組得到的表揚是對結果的肯定,從結果中得出“你很聰明”的結論,第二組得到的是對學生本身的一種鼓勵,重視的是過程,因為你的“努力”所以才會成功,你的努力是關鍵!家長們,換位思考,你更傾向於哪種表揚?我想99.99%的人會傾向於第二種吧!

有的家長可能還會有疑問,你怎麼證明第二種鼓勵性的表揚就更智慧?德韋克

的實驗並沒有結束,實驗繼續。同樣還是這兩組學生,又接受了第三輪的考驗——很難的考試。考驗過程兩組學生的表現很有意思:被誇“聰明”的學生表現得很緊張,抓耳撓腮,失敗了就顯得很沮喪;被誇“努力”的學生在測試中一直很投入,努力尋找辦法,解決問題。

德韋克給出的結論是:誇獎孩子努力,是對孩子的付出的肯定,不管他成功與否,他知道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失敗就是自己不夠努力,就會越挫越勇,努力一定會有收穫。而被誇聰明的孩子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所以,多些鼓勵性的誇獎,少些評價性的表揚。

怎樣才能做到鼓勵性的誇獎呢?

美國家庭教育專家阿戴爾·費伯提出一個描述性的表揚公式:

描述性表揚=以讚賞的口吻描述你的所見+你的感受

舉個例子:孩子考了100分

“寶貝兒,你真棒,你考了100分!”(錯!評價性表揚)

“寶貝兒,你每天都很努力,考試的時候一定也很認真,所以你才能考100分,我們真為你驕傲!”(對孩子的付出和正確的態度的表揚,這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描述性的表揚)

你真的會誇獎孩子嗎?

做智慧型家長,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誇獎孩子,相信你的孩子會越來越自信,有這樣的家長,你的孩子就比別人向前了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