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炭疽病用什么药?

只为__的杜雯洁


【西瓜炭疽病是该瓜果生长期间重要的病害之一,搞好炭疽病的防治对提高西瓜产量和商品性很重要!】



感染西瓜植株并引起炭疽病的病原菌是葫芦科刺盘孢子,是一种真菌,属半知菌亚门。

1.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的形式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条件合适就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落到西瓜植株或瓜果上发病!

其次是种子也可能带菌,病原菌能在种子上存活2年!播了带菌种子,在西瓜出苗后病原菌可能侵染并产生分生孢子,趁着水流、风雨等途径传播,交叉重复感染!

2.病症。当气温10℃至30℃,感染了病原菌的西瓜植株或瓜果就可能发病!其中,20℃至24℃、相对湿度90%至95%适宜发病;气温高于28℃,相对湿度低于54%时发病轻或不发病!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重茬种植都可能导致发病重!从发病重的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贮运过程中也可能致果实发病!



在植株上发病时,叶子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通常有一圈黄褐色晕圈,病斑上有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粘稠物。有时病斑干燥时易破碎穿孔或出现龟裂!如果是果实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凹陷褐色病斑,凹陷处可能出现皲裂,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稠物。

严重致病会出现连片腐烂,未成熟西瓜瓜果会呈现水渍状淡绿色圆形病斑,导致幼瓜畸形或脱落!

3.防、治办法。a.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播前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冷却,有利于清洗灭掉一般病原菌;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3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洁净冷水浸5小时;或20%种衣剂对瓜种包衣。(西瓜不同品种种子可能对福地马林敏感,可能需要先了解品种特性进行试验后选择,以免产生药害!)

b. 注意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宜。沙性土质好种西瓜,注意平整土地,开沟取垄,搞好通风排水,合理密植,及时除草!



c. 及时用药。保护地栽培时,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在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者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还可以到当地农资门市部咨询能够用于西瓜炭疽病施治的药剂及科学的用药方法!

发现西瓜地有发病情况后,选好防治药剂,隔7至10天打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基本能防住西瓜炭疽病的加重或蔓延!


原生态乡村


问题:西瓜炭疽病用什么药?


答案:西瓜炭疽病的病原为葫芦科刺盘孢,是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炭疽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寄生在病残体上在土壤内面越冬。西瓜种子也可携带病菌传播。在土壤里越冬后的菌丝体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新的侵染源。在西瓜田间,炭疽病分生孢子凭风雨和昆虫以及农业操作进行大量传播。炭疽病孢子萌发最适宜气温在22~27℃间,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4℃。炭疽病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侵入西瓜幼苗只要3天,就能表现出症状。温度超过30℃,相对湿度低于60%,病势发展缓慢。温度高出32℃,或相对湿度在54%以下,炭疽病不能发生。


炭疽病除了农业防治外,还可以药剂防治。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粉剂400~600倍溶液,或者用25%三唑酮粉剂1000~1500倍溶液,或者用40%福美双粉剂600~800倍溶液,或者用50%苯菌灵粉剂1200~1500倍溶液,或者使用70%甲基硫菌灵粉剂800~1000倍溶液,或者使用75%百菌清粉剂400~600倍溶液等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使用2%抗菌素生物制剂200倍溶液,每周一次,连续用药2~3次。

总之,西瓜炭疽病除了农业防治外,可以使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或生物制剂防治,效果良好。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西瓜炭疽病对西瓜的产量影响很大,而且卖相不好看,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所以,我们要了解西瓜炭疽病的发生特征并加以防治。

西瓜炭疽病发生规律及特征!

①染病特点:西瓜炭疽病发生时间段覆盖较广,可影响西瓜的全生育期。叶片、嫩茎、果实是其主要侵染目标。苗期染病,子叶边缘出现黑褐色病斑,边缘部位褪绿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其上有淡红色粘稠物质,后期出现分生孢子呈黑色。嫩茎染病病部呈黑褐色,嫩茎变细,以致幼苗猝倒。叶片染病,则出现水渍斑,天气高温干燥时,病斑会很容易就破裂穿孔。果实染病之后会出现病部凹陷,随病情加重,病斑中间位置产生粉红色粘稠物,并病斑成群相连,进而导致果实腐烂。如幼果染病,则很容易出现畸形、脱落。

②染病规律:炭疽病的病原菌喜高温高湿,通常在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发病。同时过度密植、通风透光性能差的瓜田容易染病。往往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开始侵染,成为初始病源。并可借由空气、雨水、灌溉水等方式传播,形成重复来回侵染。瓜田低洼积水、大棚高温高湿、过度密植、重茬、植株长势不佳都有利于发病。

防治做好这四步!

第一步:选用无病种,或播种前浸种消毒。播种后应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低洼地形的瓜田,更是要避免积水。

并建议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第二步:及时的修剪病叶,集中烧毁,防止扩大;不要密植,保持通风通光。

第三步:肥水结合管理。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尽量采用高垄或高畦覆盖栽培。把控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讲究小水勤浇。

第四步: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700至800倍液,或者30%苯醚甲环唑咪1500-2000倍进行灌根涂抹来做好病前预防,如果已经发病,则使用30%苯醚甲环唑咪500-800倍进行喷雾或涂抹;还有47%春雷王铜,也同样可以用于炭疽病的治理,效果也相当不错。


三农星探


阿米妙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