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近些年,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很多,其中關於八路軍的不在少數。儘管大家都認為抗戰是十分艱難的,但是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卻並沒有體現出來,乃至於近些年的影視作品比幾十年前的老作品都差之甚遠。

其中關於武器方面,我們且不說一些作品有沒有深入瞭解當年的戰鬥記錄及實際統計,就連基本的武器道具搞錯的都很常見。

一些人可能覺得,不就是電視劇嘛,至於這麼較真嗎?但筆者想說的是,抗戰的背後浸染著千千萬萬軍民的鮮血,認真對待和考證要比胡亂編造更嚴肅。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同時即便是影視作品,對道具及細節的考證,如果還原度高的話,反而容易造就經典作品。如《兄弟連》等作品即是如此,即便在今天來看依舊還是很不錯的;國內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和《亮劍》也不錯——請注意這些作品也並非完美,但已足夠堪稱經典。

當然,我們不是影視工作者,而是文字工作者。那麼我們不妨從文字和數字入手,給大家展現出真實抗戰中的一些情況。

本文我們就談談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武器和彈藥消耗,以讓大家對抗戰之艱難有一個具體的認識。

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20日打響的,一直到當年12月初才基本結束,一些根據地的反掃蕩作戰持續到了1941年初,有的統計也將其歸入百團大戰。

一:八路軍的武器狀況

在正式談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武器、彈藥消耗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下當時八路軍的人員及武器情況。

八路軍是1937年由紅軍主力編成的,下轄115師、120師和129師,共計45000人;其中除留一部分留守外,3萬餘人開赴抗日前線。

當時八路軍雖然是國軍編制序列,但是在武器彈藥的供應方面是受到限制的。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如120師開赴前線的武器彈藥數為: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178挺、花機關和手提槍68支;馬步槍4091支;駁殼槍/手槍779支;子彈276955發;馬刀2把,刺刀117把。

第129師開赴前線部隊的武器彈藥數為:迫擊炮6門;輕重機槍122挺、花機關和手提槍75支;馬步槍4136支;駁殼槍/手槍632支;子彈102828發、迫擊炮彈67發;刺刀55把。

八路軍全軍只有1個山炮連,裝備數門繳獲的火炮,但炮彈極少。而且上述不少武器屬於土製的,如數量不少的手槍,很多都只是勉強能打幾發子彈而已。

部隊開赴前線後,因閻錫山希望八路軍幫助其保住山西,故而送給八路軍120挺機槍/晉造湯姆遜,同時供應了八路軍部分子彈;與八路軍關係較好的衛立煌也曾送給八路軍部分子彈,至於其他武器和彈藥的發放就非常少了。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正是因為武器彈藥比較拮据,因此八路軍在最初對日軍作戰時,普遍出現了為節省彈藥而儘早衝鋒的情況,部隊作戰的犧牲是很大的。到1938年5月,八路軍出師不過8個多月,即已經有4432人犧牲、8102人負傷,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老紅軍。

當時華北的國民黨軍大部已經潰散,河北、山西、山東大片區域被日軍佔領。八路軍所挺進的是日佔區,所謂的敵後亦是如此。現如今一些人認為敵後是安全的,實在是毫無常識的軍盲言論。

日軍在佔領區大肆燒殺搶掠,激發了河北等地民眾的無比憤恨,大量青壯年積極參加八路軍。如在河北省平山縣一地,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有1700多人參軍,其中1500多人被編為了八路軍120師718團,稱為是平山團。

一些人說八路軍在日軍屁股後面發展,多有譏諷之意。如前所述,這些對軍事極其無知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敵後是什麼意思,更低估了當地人抗日的熱情。難道說平山的老百姓積極要求抗日,八路軍說我們的編制有限,不讓參軍嗎?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倒是國民政府不承認這些抗日武裝,不發武器彈藥也就罷了,連基本的經費都沒有。

沒有經費怎麼辦?省!

在1938年12月公佈的八路軍津貼規定中,師旅級幹部每月津貼是5元,此後遞減,基層戰士是1元。發的是大洋?想多了,法幣。

而當時國民黨軍中軍餉最低的是二等兵,即便發國難薪,每月都有7元,比八路軍總指揮的津貼還高。

就這麼點津貼,參加八路軍的人卻多得很,他們是衝著軍餉去的嗎?顯然不是。

而制約八路軍規模的關鍵是武器,也就是說當時參軍的人很多,但武器卻不太夠用。

在1937年底,八路軍發展到了92000餘人。其中步槍2萬餘支、短槍2000餘支、花機關和手提槍514支、輕機槍520挺、重機槍74挺。

儘管當時軍隊編制中並非人人都配槍,但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的八路軍戰士都是徒手狀態。因此之後關於八路軍擴軍的問題,一再強調要控制好人槍比例,最好達到五成比例有槍。

沒有槍也要抗日,從日軍手中奪槍。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如陳賡旅長指揮的神頭嶺伏擊戰中,一些八路軍新戰士就是用梭鏢參戰的。此戰繳獲了長短槍550餘支、輕機槍11挺,使得新成立部隊的武器得到了很大改善。

到1940年3月,八路軍全軍發展到了約36萬人,其中武器數為馬步槍90534支、手槍4957支、輕重機槍1590挺、自動步槍127支、手提機槍680挺、信號槍172支、迫擊炮156門、平射炮9門、山炮38門。

很明顯,儘管有著控制人槍比例的規定,但到1940年時八路軍的武器裝備比例還是不容樂觀。但是從武器數量的增長上,我們不看看出,已經比出師時的情況有了極大的改善。其中,國府武器補充忽略不計,其餘武器增長中一方面是收集民間武器和國民黨潰軍遺棄的,其餘大部分則是作戰繳獲。

相較於武器的數量,真正令人憂心的是武器的質量和彈藥情況。

關於武器,朱老總和彭總的報告中稱:八路軍的輕武器“百分之八十使用過度,來復線已磨平,口徑已松,射擊已失效”,而“自動火器(輕重機槍)平均每連不及一挺”。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彈藥方面,1940年一二月份,八路軍消耗了子彈404850發、迫擊炮彈556發、山炮彈78發、手榴彈78500枚。

而當時八路軍彈藥庫存僅剩各類彈藥2022153發(顆)。

從這組數字我們不難看出,八路軍即便彈藥窘迫,但是抗戰的決心是很大的,一些人別有用心的所謂遊而不擊在具體數字勉強是不值一駁的。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八路軍此時武器彈藥的情況極不樂觀。

二:百團大戰中的彈藥消耗

但即便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當年8月,八路軍依然對日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

其實百團大戰最初並沒有設想的規模那麼大,一開始打算投入的兵力是不少於22個團,當時也考慮到了過大的消耗會造成不利影響。但戰役發起後,戰果很大,一些部隊主動參戰,最後一統計有105個團參戰。而日軍遭受重創後,隨即展開大規模掃蕩,因此百團大戰的實際規模很大。

不同於八路軍以往的作戰方式,百團大戰中有很多作戰都是強攻,彈藥消耗會大些。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如129師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中消耗子彈339007發、手榴彈8065枚、炮彈575發(大多為擲彈筒/迫擊炮彈);第二階段消耗子彈152707發、手榴彈7404枚、炮彈1130發;第三階段消耗子彈268004發、手榴彈5900枚、炮彈1290發。

合計129師在百團大戰中消耗子彈759718發、手榴彈21369枚、炮彈2995發。

當時在129師系統的參戰部隊超過了40個團,平均每個團在整個戰役期間平均消耗不到20000發子彈,平均每名戰士只能打出不到10發子彈。

晉察冀軍區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中消耗子彈96437發、手榴彈4831枚、炮彈431發(大多為擲彈筒/迫擊炮彈);第二階段消耗子彈81501發、手榴彈7683枚、炮彈185發;第三階段消耗子彈82390發、手榴彈5238枚、炮彈45發。

合計晉察冀軍區部隊在百團大戰中消耗子彈260328發、手榴彈17752枚、炮彈661發。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晉察冀系統的參戰部隊約36個團,平均每個團消耗的子彈只有約7000發,平均每名戰士消耗子彈不過3發多。

而當年的八路軍戰士們就是這樣跟武裝到牙齒的日軍作戰的,當時華北日軍雖然在數量上略少於八路軍,但輕機槍配置卻是八路軍的8.5倍、重機槍是八路軍的7.4倍、擲彈筒是八路軍的67倍、迫擊炮是八路軍的23倍、其他炮亦為八路軍的24倍。

在武器質量方面,日軍都是制式武器,不存在無法使用的情況;在彈藥供給上,日軍雖然不比其他工業化國家,但子彈是能充分保證的。

而1940年度,日本華北方面軍消耗了多少子彈呢?

步機槍彈36044352發、手槍彈175299發、擲彈筒彈342690枚、手榴彈221800枚、各式炮彈357934發。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到1940年,日軍在華北的主要對手就是八路軍,而百團大戰是該年度八路軍與日軍交戰的高潮。即便日軍有一半子彈消耗在了百團大戰期間,其火力強度也遠超八路軍。另外當時華北區域內除了日軍外,還有大量偽軍和偽保安團等地方部隊。

三:八路軍抗戰很艱難

綜上所述,即便是八路軍主動進攻日軍,火力強度也是遠遠不如後者的,但是八路軍敢於主動進攻,本身就是非常積極的。

在談及百團大戰時,很多人總是拿著大戰後期的關家堖之戰來說事。

其實此戰八路軍圍攻部隊的火力未必就有日軍一個準大隊的火力強度高,尤其後者還佔據地形優勢。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所謂的八路軍2萬參戰部隊也是瞎扯,把所有參戰番號部隊加起來滿編人數都未必有2萬人,而且當時百團大戰都打2個多月了,部隊都是缺員狀態,其中還有很多部隊是打援的。如果把日軍援軍也算上,那日軍參戰部隊就是幾千人。

另外,請大家注意,關家堖之戰持續時間不到2天,整個抗日戰爭中日軍準大隊級兵力據險固守的話,似乎還沒有哪支部隊能在2天內將其全殲的。而八路軍參戰部隊在作戰期間擊斃了該部指揮官,即便日軍方面的記錄(大家都懂的)都顯示至少死傷了149人,其損失也是不小的。

而根據《八路軍表冊》統計,八路軍參戰部隊在關家堖戰鬥中傷亡是600餘人。一些人張口就來的陣亡2000餘人完全就是瞎扯,犧牲都這麼多了,再加上負傷的,那被圍的就不是日軍了。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實際上在百團大戰第三階段,129師指揮的部隊犧牲753人、受傷1586人、失蹤201人,三者合計為2540人。很多人將這個數字套用到了關家堖戰鬥上,還將受傷者也替換為了犧牲,也算是頗費心思了,只不過是為了侵華日軍在招魂罷了。

同時,我們參照下松山之戰,日軍守軍也是準大隊級兵力及傷病員、後勤人員組成,總兵力是近1300人。

國軍有制空權,且不用擔心日軍的援軍,結果用了2個軍的部隊打了3個多月才最終收復松山。松山陣地的防禦工事固然比關家堖要強若干倍,但毫無疑問,當時日軍的防守作戰是有一套的。

而參照第8軍松山戰役的彈藥消耗:子彈4859498發、手榴彈79380枚、各式炮彈202145發。再看看八路軍整個百團大戰的彈藥消耗,便不難明白當時的作戰該有多艱苦了。

所以筆者認為關家堖這種仗,按照當時參戰部隊的實力(不滿編且部隊連續作戰很疲勞)、武器(彈藥消耗大、攻堅火力弱)、地形(日軍居高臨下且地勢易守難攻)、態勢(日軍周邊有大批援軍),在2天內打不下來很正常。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但強弩之末的八路軍依然在此擊斃了日軍指揮官,並重創了這支部隊。以雙方各自公佈的戰損來看,為1比4,八路軍犧牲固然大,但在那種情況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我們還不說日軍戰報的問題。

很多人問,百團大戰這樣的仗為什麼不多打幾次?這句話就相當於是問沒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戶,吃不起飯了為什麼不多吃點烤肉一樣。

百團大戰這種攻堅作戰,彈藥消耗比繳獲多,如果國府給八路軍補充彈藥,筆者相信這樣的仗肯定還會打上很多。

但是國民黨幹了什麼呢?不光彈藥不發,連區區那幾十萬法幣的經費都不給了,還唆使國民黨軍攻擊和殺害八路軍、新四軍。

而百團大戰後,日軍集結重兵不斷對八路軍進行大規模掃蕩,在彈藥極其窘迫的情況下,抗擊日軍掃蕩已經很艱難,更別說其他的了。

但艱難就不抗日了嗎?不是的!

之後八路軍精兵簡政,化整為零,同時開展大生產運動並加強根據地兵工製造,一方面自力更生,另一方面繼續打擊日軍。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有的人還瞧不上八路軍三兩個人的游擊戰,試問在當時如此極端的情況下,這些人都在誓死抗日,有他們的存在,日本人侵佔中國的野心能得逞嗎?

所以儘管日軍對根據地的掃蕩很殘酷,但八路軍依舊頑強地抗擊了下來。

到1943年,八路軍再度開始發展;到1944年,八路軍已經開始局部反攻;1945年初,八路軍僅步槍就擁有37萬支,這些槍總不會是充話費送的,而是八路軍付出了超過34萬人傷亡的犧牲換回來的(抗戰路軍/集團軍級部隊中,八路軍的犧牲和戰果最大的)。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彈藥消耗:真實的抗戰,比想象中更艱難

同時,八路軍在極為艱難的情況下還發展了軍事工業,如八路軍軍工部在抗戰期間即生產了9758支步槍、擲彈筒2500個、迫擊炮改裝平射炮近100門、復裝和新造子彈223萬發、迫擊炮彈3.8萬發、擲彈筒彈19.8萬發、手榴彈58萬枚,指導、協助地方生產手榴彈、地雷1000萬枚以上。

在日軍的佔領區內,八路軍建立根據地,生存、壯大並消滅敵人,收復失地,利用極其有限的資源艱苦抗戰,這便是中國人抗戰不朽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