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中,假猴王也有一根金箍棒,金箍棒整个龙宫只有一根,这是怎么回事?

南野笑情


因为孙悟空是个精神分裂患者,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分裂人格。

不然很多剧情没有办法解释,比如问题所述,真悟空有金箍棒,假悟空也有一根,长的一模一样也就算了,连兵器也一模一样?


类似的疑点还有很多。

比如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六耳猕猴也会七十二变。比如唐僧念起紧箍咒孙悟空会头疼,六耳猕猴也会头疼。比如孙悟空会筋斗云,六耳猕猴也会筋斗云。神话世界也不能这么巧吧,说不过去啊。

神话小说也要符合逻辑,逻辑都不通不会成为传世名著。

名著的写作手法是非常高超的,里面明线暗线丝丝入扣,绝不是信口胡诌。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就好像是一把暗锁,要打开这把锁,需要在书里找到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在第二回“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里面,这一回的内容是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道。钥匙藏在一个细节里,很容易被忽略。


孙悟空为学长生之术,参破祖师的暗语,半夜从后门去向祖师问道,原著是这么写的: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 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 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注意看,孙悟空当时就说此间更无六耳,六耳这个名字是从孙悟空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在他的心里“六耳”就是第三个人。孙悟空自己都不知道,六耳猕猴这时候已经跟着他一起学道了。


找到这把钥匙,上面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


再顺着这条线去书中寻找更多的证据。

然后我们看到,在原著目录里,作者不下十几次提到“心猿”,用“心猿”来借指孙悟空。我们就要问了,孙悟空没有名字么?还是孙悟空名字少?为什么不直接称呼悟空?为什么不称呼行者?通篇观看一下目录,你会发现“心猿”这个词贯穿首尾,出现频率非常的高。反复的强调,绝对是作者有意为之。


心猿到底是什么,心猿从哪里来,文中都有答案。


比如第7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比如第56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每当孙悟空发狂作恶的时候,“心猿”就出来了。在第56回结尾,孙悟空发狂打死几个劫匪,作者写道“这正是: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意思很明显,只有诛灭了“心猿”,才能够修成正果。


最明显的是第58回。

这一回就是写真假孙悟空,这一回的章节题目是“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作者几乎可以说是点明了,孙悟空一体二心,搅乱乾坤。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本来就是一个人,灵明石猴的“灵明”和“心猿”是孙悟空的正反两面。你说是孙悟空精神分裂也好,你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分身也好,真假孙悟空本就是一体这应该是作者的原意。


最后再补充一点,天上地下,遍天神佛,真没有人能分辨出真假孙悟空?个人觉得唐僧是真不能分辨,观音应该是能分辨,但是她不能说。因为孙悟空唐僧一行是被选定的取经人,他们的每一场劫难都是安排好的,身在体制内的观音不能乱发言。至于谛听,他也能分辨,但是他不敢说。


孙悟空就是六耳猕猴这件事,书里书外绝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真相的,书里那些少部分知道的真相的,或是不能说,或是不想说,或是不敢说。剩下书外少部分参透真相的,最多也只是在头条上讨论讨论剧情,更多的时候,面对真相,他们的选择与观音和谛听一样。


白先森Max


这件事不简单,我也是后来与菩萨喝酒时,听地藏王菩萨说的。

他告诉我,当初谛听伏耳听到的话是如来佛祖的声音,佛祖说:谛听啊,你叫那俩泼猴赶紧到我这儿来!

嘘,这事不要告诉别人额!因为……

天上有耳!

你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我只能告诉你,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如今取得西经,得了个净坛使者的差使。

现在,我们再来聊聊,那真假弼马温手中的金箍棒问题吧。

传闻天地初开之时,诞生了四只灵猴,其中我猴哥大圣算一个,他手下两个大将算一个,而剩下的那只六耳猕猴却归顺了如来佛。

我怀疑,这只六耳猕猴也是佛祖派出来试炼的宠物,结果最后不小心被大师兄给打死了。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描述两猴战斗的画面: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隔架遮拦无胜败,撑持抵敌没输赢。

假猴王手中那根和猴哥打得旗鼓相当的兵器叫做“随心铁杆兵”,是一柄来历不明的神兵,虽如此,要知道猴哥的兵器可是太上老君打造,天底下有能力和他拼这个底蕴的,可不多啊。

究竟是什么师傅才能教会六耳猕猴大圣的能力,和给予他可以同大圣匹敌的兵器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菩提祖师其实也是如来佛祖变的。

咱们要注意,菩提祖师这个道家打扮的仙师,所处的位置可是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内。

这个位置是佛祖这个圈地狂人的大本营,他又怎么会放任自己的地盘,有菩提祖师这样能力高强的人存在?答案很简单,如来就是菩提祖师。

这灵台方寸和斜月三星,其实都是字谜,指的心是。

也就是说,悟空从学艺开始,便是在做关于心的修行。

六耳一词,在明代并不是什么新鲜词,它在当时代表第三者的意思。

《西游记》中,这一章节的标题很有意思“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这寂灭一词是个佛教常用的概念,《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因而,咱们不妨想想假使如来收了两只猴子为徒,教了他们一模一样的功法,想帮助他们度过三灾劫难。

只是六耳猕猴后来没忍住,看着自己师兄如此逍遥自在,马上都能成佛了,心生邪念,才做出错事,被佛祖降服。

大家好,我是沁书君,一个专注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沁书悦读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西游记中有真假美猴王那一集,假美猴王就是六耳猕猴变化的,以六耳猕猴的法力变成孙悟空一样的模样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金箍棒只有一根,六耳猕猴又是怎么变得呢?或者他到底是从哪里偷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如意金箍棒的来历说起。东海龙王说了这金箍棒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只说这是大禹治水留下的,并没有说这是谁打造的。何况大禹不是铁匠,如意金箍棒也不会是大禹打造的。


那么如此神奇的东西,谁能打造的了呢?其实我们想想太上老君就知道了,金箍棒肯定是太上老君制造的。在原著中,六耳猕猴所用的兵器确实就是金箍棒。 原文诗云:“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一些朋友误以为,六耳猕猴的武器叫做随心铁杆兵,与金箍棒不同。其实,所谓“随心”,就是随着心意变化,和“如意”意思一样,铁杆兵也只是为了对仗而对金箍棒的另一种说法。首先,原作者强调假猴王与真大圣一模一样,无论是金箍儿,还是金箍棒都一样。这两样东西都是三界唯一的至宝,其他人根本无法得到。


之所以假猴王会有金箍,是因为假猴王并非什么六耳猕猴,而就是孙悟空分身! 所谓真假美猴王之争,本就是孙悟空为了争取成佛,与观音一唱一和导演的一场戏。他们通过上天入地,找寻许多证据,来证明孙悟空对取经行动贡献颇大。三界仙人诸如玉帝、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其实都知道假猴王就是真悟空――托塔天王李靖照妖镜照出的猴子与孙悟空一模一样,谛听也说知道了真相。因为事实上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孙悟空恶的一面,所以他自然和孙悟空本领一样,自然也就有一根一样的金箍棒了,事实上也是如此. 西游记里面孙悟空还有一个代称:心猿。从他学艺开始,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都是佛语里面对心的代称,而斜月三星就是个字谜,就是心字。孙悟空是心中所化,也只有心中才有随心所欲的变化,无穷无尽的法力,心比天高的志向。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解读心经,唐僧都佩服不已。心有善恶,所以假猴王就是孙悟空恶的化身,二者当然一模一样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会出现真假美猴王,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修复唐僧师徒的关系,毕竟往后取经路上还有很多磨难,而孙悟空又是最佳人选,所以这些高层就策划了这个真假美猴王,就是让唐僧明白,离开了孙悟空取经路不成,同时也让孙悟空回到唐僧身边,给了唐僧和孙悟空都有一个台阶下。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见解,有不同意见,留言,共同探讨。


黔北小王


这个金箍棒的确是个破绽,金箍棒是太上老君炼制,用的材料都是“绝品”,加上独一无二的炼制术,可以说,普天之下,没有人可以“仿造”出一把一模一样的金箍棒。

从“破案要诀”上来讲,只要能区分真假金箍棒,就能区分出真假美猴王,但是大家知道,这根金箍棒,难住了很多大仙,包括照妖镜、观世音菩萨,都无发区别真假,可见六耳猕猴所用的这根金箍棒,肯定有着非凡的来历。

1、先来看看原著怎么说的

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都要护持唐御弟,各施功绩立英名。真猴实受沙门教,假怪虚称佛子情。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假两相平。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隔架遮拦无胜败,撑持抵敌没输赢。

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这句话是重点。

大家从这里可以知道,六耳猕猴的兵器叫“随心铁杆兵”,虽然名字不是威武霸气,但是“随心”两个字很要命,基本上和“如意”是一个意思,就是都能随着我心里面的意思变化,可大可小,可长可长,如意随心本来就是一个意思。

2、“随心铁杆兵”是怎么来的?

在原著里面,并没有说起这件兵器,可能是作者不想让大家过多的关注这件兵器,辨别真假美猴王,还是要按照人家的剧本来,要不然处处都要解释,处处都是疑点,小说根本没法写了。

当年作者估计也是猜测到了这一点,所以就按照“如意金箍棒”这个高大上的名字,随意伪造了一个“随心铁杆兵”,大家看看,基本上是对称的,为了贬低,特意用了“铁杆”两个字,就是想低调一点,不仔细看,还真没把这个东西放眼里,意思也是让读者别揪着这件兵器不放。

但是作者这么写,有点看不起剧中的神仙了,要是连“铁杆”也分不清,拿做这个神仙还有什么用?

3、后人的解说是怎样的?

看过我上篇回答的都知道,小说这个东西,其实不在乎作者怎样写,关键是看读者怎样去解读,也许作者当年真的就是胡编乱造的,但是后世的解读却是很精彩。

我简单给大家说一下。

“随心铁杆兵”这件兵器,传说也是太上老君炼制的,还是金箍棒的“双胞胎”兄弟,总之一样的原料,一样的配方,同一个人炼制,甚至连兵器的“性格”都一样,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完美“克隆”。

话说当年太上老君弄了两根这样的棒子,一根给了大禹当定海神针,另外一个给了自己的私人好盆友,燃灯古佛。

燃灯古佛是六耳猕猴的师傅,把这件兵器传给了六耳猕猴,所以六耳猕猴兄弟就有了“金箍棒”,这个解释,姑且完美吧。

总结:真真假假,怎么不去破案了,就当图个乐,以后出门的时候,可以给别人讲点不一样的东西,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有文化的人,哈哈。

大家好,我是小强,喜欢读书和走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才有趣味,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和评论,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互交流和学习。


太行山下小小强


在《西游记》之中,有一集特别烧脑,那就是“真假美猴王”。

其实当结局出现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无法判定到底谁才是真的孙悟空,上天入地,找到观音,找到唐僧,找到阎王,找到各个佛祖,甚至玉皇大帝都找了,也没有人能分清到底谁是孙悟空。

还是最后在如来佛祖那里,被辨认了出来

这个时候很多人臆断甚至说:当时打死的是真的美猴王,那个假的孙悟空才是陪唐僧,最后取得真经的那个人。

这完全是一派胡言,只是很多人主观猜测的而已。

那么我们再回到正题,很多人说:“假美猴王或许可以伪装,但是金箍棒据说只有一根,也是在东海之中抢来的,为什么假的猴王那里也有一根同样的金箍棒呢?”

我们先来看看原著里面是怎么说的,原著里面说:那一根并非是真的金箍棒,而是叫做“随意铁杆兵”。

孙悟空的叫做如意金箍棒,而这个叫做随意铁杆兵。

“如意”和“随意”,其实都有相同的意思,就是可以不断变化,可大可小。

在西游记之中,并没有详细解说这一根假的金箍棒到底是从何而来?或许也只是留一个悬念,或许作者也只是不想过多的去关注这一个事情

那么我们只能从其他的方向来猜测一下。

如意金箍棒,据说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炉中炼制出来的,那个时候大禹治水,被大禹给借走了,用完之后就放在东海,当做镇海之宝。

后来孙悟空跑到东海龙王那里,直接给抢了过来。

而如意铁杆兵,则是在太上老君炼制的时候,做了一个和金箍棒,大致相同的双胞胎“兄弟”。

如意铁杆兵可大可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作用也是一样的。

话说如意铁杆兵做好之后,就送给了燃灯古佛,而六耳猕猴,就是燃灯古佛的徒弟,后来就有了六耳猕猴拿着这件兵器去和孙悟空一决高下的一幕。

具体的真相是如何,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猜测。

既然作者没有详细解说,那么我们也不要过多的去纠结,只当小说的一个情节去看就罢了。


曾说


答:《西游记》里永远有太多糊涂账。

就拿这根金箍棒来说,就有许多根本无法掰扯清的东西。

首先我问你,这金箍棒是什么来头?

一般来说,人们会根据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里面“龙宫借宝”里面的介绍来理解。

书中,首先是龙婆、龙女说,这是海藏中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

这块神珍铁有什么用呢?

龙王认为是没有用的。他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

即在龙王的认知里,这不过是当年大禹治水里用来测江海浅深的测量工具,相当于标尺一类东西,不是孙悟空要的兵器。

但是,孙悟空走近去看,人家在紧挨箍处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想想看,九长九短十八般兵器,分: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金箍棒属于“棒”,妥妥的就是兵器好不好?

问题又来了,既然是兵器,大禹为什么拿来当标尺使用了?大禹既然拿它来当标尺使用,就说明大禹既不会造标尺,也不会造兵器,那这兵器是谁造的?

《西游记》作者在这里似乎还没想好,没有交待。

然后到了第五十回《心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孙悟空在狮驼岭遭到了青狮怪埋汰,那青狮怪说:你这泼猴,怎么提了个哭丧棒上门打人?

自己心爱的金箍棒被人家埋汰成“哭丧棒”,孙悟空一下子受不住刺激,怒赞自己的宝贝,说:你若问我这条棍,天上地下,都有名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

看,也不知是孙悟空信口胡编还是作者终于想起要在这儿交代一下金箍棒的来历——它是太上老君煅造的。

而且,名字又不叫金箍棒了,叫“灵阳棒”!

这都什么事儿嘛!

好吧,鉴于太上老君有煅造芭蕉扇、紫金葫芦、捣药玉杵等上古灵物的成绩,那金箍棒应该就是太上老君煅造的吧。

那就难怪,会在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中被太上老君的坐骑独角兕大王青牛怪用金刚琢套去了。

直接让金箍棒沦落为凡物的,莫过于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

虽然,本回书中,孙悟空也向玉华王子吹嘘卖弄,说自己的棒不是凡间等闲可有者,说什么棒是“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但是,玉华王子后来居然也把这“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的棒抡起来了。

至此,牛皮越吹越假,金箍棒的神奇色彩荡然无存。

实际上,您回头再想想,这金箍棒自现世以来,它除了重和会变化,还有什么神奇之处没有?

有人说,它能够随着主人的口诀变大变小,还不够神奇?

但是,孙悟空自己变大变小,他身上的衣服、裤子、鞋子不也都跟着变大变小吗?

那么,是不是也根据这个,该称孙悟空的衣服、裤子、鞋子为“如意衣服”、“如意裤子”、“如意鞋子”了?

还有,金箍棒被吹嘘成“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但在书中一直没体现得出这个惊人的重量,不但所有的妖精都拿得动,连玉华王子这样的凡人也拿得动。而且,孙悟空拿它打小妖,甚至,在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里追打那伙打家劫舍的凡人小喽罗,给人的感觉,哪里是“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家伙?分明就是一条普通的棍棒。

最让人大倒胃口的是,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孙悟空与诸天兵天将斗得性起,忍痛从腋窝扯断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都是金箍棒!

看傻了眼吧?这金箍棒变成了千百根,要多少根就有多少根!

那么,假猴王也有这样一根金箍棒,何奇怪之有?!

还有,《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里,当真假孙悟空拼力厮杀时,书中有交代:“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

即孙悟空使的是如意金箍棒,六耳猕猴使的是随心铁杆兵,二者是不同的!

最后补充一下,现在很多人剖析“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情节,一个劲地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变的;还有人骇人听闻地说孙悟空后来被如来佛打死,保护唐僧上西天的就是六耳猕猴。

这些说法很新颖,很有趣,但绝不是《西游记》创作者的原意,可一笑而已。


覃仕勇说史


金箍棒只有一根,另一根是假的。真假美猴王是孙悟空联合六耳猕猴演的一场戏,六耳是被利用的,孙悟空是心机BOY。我们来看疑点。

最大的破绽就是金箍棒。金箍棒只有一根,六耳的那一根是“如意铁杆兵”变的。所谓变化,必须有实物做参照。神通如孙悟空,也必须要见到“小钻风”腰牌才能变出一个一样的“总钻风”腰牌。金箍棒乃定海神针,有复杂的纹饰和雕刻,平时藏在孙悟空耳朵里见不着,六耳如何能变得一模一样的一条出来?

行者头箍也是一大破绽。头箍是观音法宝,观音法宝虽然不止一件,但也不像旅游区纪念品一般常见,六耳从未见过,如果能变成一模一样?

捂脑袋还是捂肚子---念经时头痛的反应是另一破绽。六耳一个十八线小妖,就算听说了一线当红妖怪孙悟空去西天取经了,他又如何得知取经团队的内部掌控手段?唐僧念经时,究竟是该捂脑袋还是捂肚子?

六耳如此恐怖的战斗力,跟他的名气不配。孙悟空是何许人?论战力值,天上地下,除如来之外,无人是其对手,一言不合,可以单挑整个天宫的天兵天将。在取经过程中,各路妖怪,如果不是凭法宝,无一是他对手。六耳居然能跟他打成平手!按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原则,这样一个六界里并列第二的高手,居然会寂寂无名,这太不正常。除非孙悟空故意放水,配合演戏。

我们来试着还原事情的真相。

取经团队里,降妖除魔的业务能力,孙悟空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有一个外行管内行的领导,啥也不懂,整天拿着鸡毛当令箭,一言不合就惩罚。

孙悟空一心想要混进编制内,位列仙班,对于一个有污点的妖怪,取经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必须要搞定外行领导,树立自己的业务权威,建立在团队的话语权。对方是有高层关系的“金蝉子”,这并不容易,需要周密的计划。

孙悟空找到了未成名前一起喝酒的小妖怪---六耳猕猴。六耳碌碌无为,如今的一线妖怪能来看望自己,他很是感动,二人回忆了一番往日嬉戏的种种,酒酣耳热之际,孙悟空假意称自己不愿西去取经,诱使六耳假冒自己,陪同唐僧西行,他配合六耳以瞒过众人。如若成功,六耳立即从十八线小妖跃升为神。六耳是一个失意的中年妖怪,明知这个计划有风险,也只有一搏。

于是孙悟空用1:1的比例复刻(变化)了一根金箍棒与头箍,同时详细的与他讲解了同行的唐僧、八戒、沙僧、白龙马的特征与性格,并现场演示了紧箍咒时的反应。一切安排妥当,孙悟空吩咐好生练习,然后返回取经队伍。

万事具备,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孙悟空故意杀生,激怒唐僧,借故离去,通知六耳。

后来的事情西游记中均有记载。孙悟空在争斗现场与六耳配合,瞒过了师徒。但还是瞒不过神仙的。李靖,观音,谛听,一眼便能分辨谁真谁假,但是大家都不是年轻神仙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看破不说破。谛听更是直言能分辨,但不敢说。所畏惧的,当然不是六耳,而是孙悟空。因孙悟空毕竟是大闹过地府的人,能闹一次,自然也能闹两次。所以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如来。

以如来之智慧,自然明白事情的原委,同时自己弟子的业务能力是什么样子的,一清二楚,西行孙悟空必不可少。所以便给孙悟空台阶下,胡侃了个四灵猴的故事,还编了个“如意铁杆兵”的兵器名。试想凡人的普通兵器尚且威风凛凛,什么“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如果真是有能耐的妖怪, 有神通的兵器,怎会如此不堪的名字?

并暗示悟空“你的心机我已知晓,只要好生保护唐僧西行,论功行赏,必让你成佛”。悟空目的已达到,便一棍子打死了六耳,以免留活口。

通过后来的故事我们知道,孙悟空策划的此次事件成功的树立了他在取经团队中的业务权威,此后的降妖之路,再也没有招到唐僧的质疑。最终成功封佛。

只可惜了六耳,怀揣着一步登天的富贵梦,最终做了棒下亡魂。江湖还是从前的江湖,只是兄弟再也不是当年的兄弟了。


骑牛自耕


一个穿黑衣的中年人站在泰山山顶,遥望着远方,嘴里不停的念叨什么,看样子他在等人,不久后,另一个穿着白色衣裳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没人跟来吧”

“没有”

“团队出了问题”

“我知道,人是莽撞了些,本事还是有的”

“我的线人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的线人?本事不大,告密可是一等”

“我们可是说好的”

“对,土地归你,人归我”

“团队现在有矛盾了,怎么办?”

“除掉一个人吧”

“除掉?我前期感化,武器,装备都砸进去了,你现在说除掉?”

“不除掉?好,本来就是陪你们演戏”

“演戏?我们是合作,要共赢”

“共赢?现在内讧,事闹大了,谁能共赢”

“我知道,手上选人,掺杂了私情”

“私情可以,但是话还是要听的”

“话没点透,人还是缺点悟性”

“前面十三个国,要不是我手下在国都辛苦设难,让团队解除国王之难,国王国民才信这个团队,才从心里打底信你们的书”

“前期确实你费心了”

“现在团队要崩,哪个国家还信我们,我们的威严,脸面何在?”

“团队要继续,人不能变”

“人不变,好,那就在那个地方实行备选方案吧”

“什么备选方案?”

“把人换掉”

“怎么换?”

“人,我是选好了,团队开始之初,我就备选了人”

“相貌,能力,装备 可是一摸一样?”

“相貌,能力,后天可塑造,人,我要听话的”

“好,只能这样了”

“装备,我有二等,虽不是一等,但可以坚持几个回合”

“之后呢?”

“还是需要你帮忙,我会安排几个人,从中推波助澜,两人最后会到你那”

“你要让我出黑手?”

“你把真的制服,让假的出手,不会脏了你的手”

“我考虑考虑吧”

“时间紧急,需尽快处理”

黑衣人眉头一皱,下山了

白衣人站在山顶,面部平静

不久,飞来一个纸鹤,飞到白衣人手上

解开后,纸上写着 “同意,执行备选方案”

白衣人笑了笑,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上“鱼已上钩”,写完后,双手一比化,纸变成飞鸽飞走了。

相隔千里的团队线人接收到一份信,他看罢,看着起风的天,诡异的笑到“起风了,要变天了!”





瓦特的工科男


首先感谢题主的提问,问的非常好,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再次谢谢。

《西游记》中,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与他并肩齐名的还有三个神猴。他们和孙悟空一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第一种猴是灵明石猴善于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孙悟空就是灵明石猴,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的本事大家都知道了不必细讲。主要看看六耳猕猴有啥通天的本领。

六耳猕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本领可不小了。

再说说他手里的兵器,来头也不小,叫随心铁杆兵。玄铁打造的,因为六耳猕猴能察理,知前后,把兵器变成和如意金箍棒一模一样而已。《西游记》中没有详细解释随心铁杆兵的来历,但纵观西游记里,装备打造王是太上老君,不出意外应该是打造金箍棒的试验品。

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的话点个赞和关注!



文化快递员


1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从东海拿来的,是东海的定海神针。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根金箍棒的创造者为太上老君。在《西游记》中的第七十五回有这样的记载:“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炼。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也就是说,六耳猕猴手中的这根金箍棒,或许跟太上老君也有一定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