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怎么样能上筋?

豪昊傲


和面让它有筋,要看你打算怎么吃了,可以用温水放点盐或者放鸡蛋,筋饼和面的方法:

1、将面粉先放盆内,然后用沸水冲入。

2、边冲沸水,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3、揉成面团,盖保鲜膜或者盖子,饧发20分钟,这样就完成和面了

扩展资料:

筋饼是中国东北的特色小吃,并不是草帽饼。

筋饼和北方的春饼,南方的春卷皮吃法接近,都是用来卷菜和肉。但是和春饼、春卷相比,筋饼更薄、柔软而筋道。一张筋饼铺在报纸上仍然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而且此饼很有弹性,卷菜的时候柔软不易碎裂。


带孩宝妈


技巧一:和面的水温要掌握好

  和面用水的温度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问题,但其实水温对面团是不是筋道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冬天和面要用温水,其它季节和面则要用凉水。要说的再具体一些,就是要通过调整和面用水的温度来调节面团的温度,要让和面的整个过程中,面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度左右,包括和好的面团。

  那么,为什么对温度有这样的要求呢?这是因为温度会影响到面粉中蛋白质的吸水性。据测定,面粉中的蛋白质在30度左右时,吸水性最强,可以达到150%,而且在这种温度下更容易生成高质量的面筋,面筋的生成率也是最高的。当温度超过60度时,蛋白质就会变性了,根本不会再生成面筋。

技巧二:饧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面团和好以后必须要放置一段时间再用,这个过程就叫做饧面,也叫醒面,它是进一步促使面筋生成的必备步骤。因为在和面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充分吸足了水分,而饧面就是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水分的那部分蛋白质有充足的吸水时间,从而生成更多、质量更好的面筋。

  饧面的时间长短也是有讲究的,冬季至少要饧30分钟左右,夏季则可以适当缩短些时间。

  饧面最关键的操作就是必须盖上湿布或蒙上保鲜膜,防止面团表面的水分过度蒸发而硬结。如果用湿布的话,记得要把湿布拧干水分再盖在面团上,不能有太多的水。

技巧三:越揉越筋道

  面团饧发完成后,还要经过揉制,就是用双手将面团反复地用力按压,这一步骤不仅能让整个面团的质量变得更加均匀,还能促使蛋白质生成更多的面筋。如果和的是发面,揉面还能阻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让做出的发面团更加膨松多孔。实践证明,面团越揉越筋道,所以你只要不嫌累,就尽量多揉几次吧。

  掌握上述三个技巧,如果再用上质量越好的面粉,你一定能和出最筋道的面团,做出筋道好吃的面食。





于小晴晴美食


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和面是一个需要经验和技巧的事情,要想和好面需要很多次的实践才可以掌握哦,下面我就和你说下和面的原理,和制作各种美食需要的和面技巧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喜欢的话记得点个赞哦!

和面原理:

在面粉中加入水和添加剂,通过一定时间的适当搅拌,使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逐渐吸水膨胀,互相粘结,形成一个连续的膜状基质相互交叉结合,形成立体状的并具有一定弹性、延伸性、黏性和可塑性的面筋网络结构使之能被人们进一步加以利用。\t

和面“三光”的方法和面里面有学问,仅就水和面粉调和而言,就挺复杂的,如擀面条、包饺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烧麦要用开水烫面,摊春卷皮则须把面团调稀等,方法各异。正确的和面法:和面时不能一次将水加足。面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间扒出一个凹塘,将水徐徐倒进去,用筷子慢慢搅动。待水被面粉吸干时,用手反复搓拌面,使面粉成许许多多小面片,俗称“雪花面”。这样,既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不而淌得到处都是,也不会粘得满手满盆都是面糊。而后再朝“雪花面”上洒水,用手搅拌,使之成为一团团的疙瘩状小面团,称“葡萄面”。此时面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较大,可将面团勒成块,将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面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面粉洒在“葡萄面”上,即可用双手将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种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达到“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面团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强粉为例,每500克面粉,擀面条的面团,吃水180-200毫升,包饺子的面团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发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后加足。只要这样和面就能达到“三光”。

1:常用热水面:

热水面团制作的食品热水面团也叫沸水面团或烫面。和面水温一般在60-100度。由于在热水的作用下,面粉中的蛋白质凝固,并分解水分,面筋质被破坏,淀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胀变成糊状并分解出单糖和双糖,因此就形成了热水面团性糯、劲小,成品呈半透明状,色泽较差,但口感细腻、富有甜味,加热也容易成熟的特点。热水面协和适宜制作蒸饺、烧麦、锅贴、油糕等。和热水面团的方法热水面团的调制方法是将面粉倒入盆内,加热水(60-100度)用面杖搅拌,边倒水,边搅拌,搅拌动作要快,特别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匀烫熟。用水量要在调制过程中一次掺完掺足,不能在成团后调制。因为成团后补加热水再揉,很难揉得均匀。如太软(掺水过多),重新掺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还影响面团性质,而且吃时粘牙,最后一次揉面时,必须洒上冷水再揉成面团,其作用是使制品吃起来糯而不粘,面团和好后,需切成小块晾开,使其热气散发,冷却后,盖上湿布条备用。

2:常用温水面:

温水面团制作的食品面粉与50度左右的适量温水调制的面团称为温水面团。由于水温高于冷水,水分子扩散加快,从而使面筋质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淀粉的吸水性却有所增加,这种面团的筋性、韧性、弹性低于冷水面,制成品种色泽次于冷水面团。温水和面的特点是柔中有劲,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后也不易走样,口感适中,色泽较白,这种特点,特别适用于制作各种花色蒸饼,如白菜饼、金鱼饼、四喜饼。温水面的调制是将面粉放入盆中或案板上,加适量的温水,水温要准确,过高会引起淀粉糊化或蛋白质明显变性,过低则淀粉膨胀,蛋白质不变性,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温水面的特点,加水量应按品种的不同要求加,使水和面充分结合,初步成团后,要在面板上摊开或切开,让热气散尽,完全冷却再和成团,揉匀揉透,盖上湿布备用。

3:常用冷水面:

冷水面团制作的食品冷水面团就是是30度以下温度的水拌合调制的水调面团,俗称冷水面。由于用冷水或温度较低的水和面,面粉中的蛋白质不能发生热变性,从而形成较多和较强的面筋。淀粉在低温下不会发生膨胀糊化,因此所形成面团结实,韧性强,拉力大,呆板,又称“死面”。冷水面的特点是成品色泽较白,吃起来爽口有筋性,不易破碎,一般适合于水煮和烙的品种,如水饺、面条、春卷皮、珍珠汤、烙饼等。和冷水面团的方法冷水面的调制方法是将面粉倒入盆中或案板上,掺入冷水或水温较低的水(夏天用冷水加点盐,防止面团“掉劲”,俗语常说:“碱是骨头盐是筋”,冬天用略高于常温的水拌和),边加水边搅拌。水不能一次掺入,因为一次掺水过多,粉料一时吸不进去,将水溢出,流失水分,反使搅拌不均匀,故要分次加水,掺入比例为2:1。但也要根据气候以及面粉的质量等情况酌情掺水。当面和水搅拌成为雪花片后,要用力捣揣,反复揉搓,揉到面团十分光滑不粘手为止。面团调制好后,一定要放在案板上,盖上干净湿布,静置一些时间,即“饧面”。饧面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有的可达半小时。面团要成形时,双手要用力“揉上劲”才能保证成品质量。

4:蛋和面:

蛋和面,是把生蛋磕开取它的液体和面,其和法总的可以分为纯蛋和面、油蛋和面、水蛋和面三类。纯蛋和面:把蛋打在碗内搅匀,倒在面粉内和成面团或把蛋清、蛋黄分别打成泡沫然后加在一起,再加面粉做成食品。如清蛋糕、槽子糕、油糕等食品。这种做法的食品,随没经发酵,但特别柔软,也富有营养价值。老年人、小孩、病人吃了没有难以消化的感觉。油蛋和面:把蛋打入碗内搅匀,再与油同时倒在面粉内搅匀,和成面团,蛋液占80%,油占20%。适合于制作炸烙食品取其松酥,如菊花酥等。水蛋和面凉水与蛋液混合使用,水与蛋液的比例各占50%,加工点心类的食品,在和面时有的需要加一定量的白糖提高食品的甜味,并且把糖揉均匀,揉好后停放一段时间,让糖全部溶化,可以做出食品的形状。另外有的不需要加糖和好揉光可以使用,如伊付面等。蛋和面可制作蒸、煮、烤、烙、炸各类食品,它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松、软、暄、酥等各种特点,并且加工出来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不变质。

5:油酥面:

油酥面的种类油酥面是油和水和成的面。酥面在制作面点当中必须有比较精细的技术,如果做得不好就不会起酥,做得好时,它的皮子层层薄如纸,即松又酥,吃时到口酥化。为此又成为“油酥”。油酥面分两种,一种是清酥,另一种是混酥。清酥在和面中分为两种方法:一种称水油面或水油酥,它是用面粉、油和水和好揉搓而成的。一种称为干油酥,它纯是用面粉和油和成的,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面粉中掺有较多的油脂。(1)干油酥的制作方法:干油酥一般用面粉500克、油250克,拌合而揉、擦成的。如做一块5000克左右的酥时,需要这样的来回擦20多分钟,才能擦透。擦透后,面团起来才有韧性。干油酥主要是做酥制品皮子,有了它才能使酥皮分成层次,入口酥化,所以必须擦透,如果擦布透,不但制成的皮子层次不清,而且发硬,吃时也不适口。(2)水油面主要是作油酥品种外面的皮子所用。它的特点是:做出的品种不裂缝,馅心不外流,色泽洁白、美观。

6:水油面的制作方法是:

用面粉和油,再加温水调和揉成。用料比例是:面粉500克,熟猪油100克,温水200-250克。做法是:将面粉加油拌和好,再加入温水(因油比水轻,如先掺水,后加油,油就不能调和均匀)和好揉均匀。揉时与揉面的方法一样,必须揉到有韧性为止。越揉越好,揉透后,做出的生胚皮子才不会裂缝露馅。

好了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各种面的和面技巧,有些自己总结的有些是网上学的,谢谢观看,喜欢的话记得点个赞哦!


猫灯涛


和面怎么样上筋?这要看您做什么了?要分两种情况,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的做法是不同的。下面来看一下吧。

1、中式面点。中式面点中很多食物都需要足够数量的面筋在支撑。如油条、拉面等。首先可以加盐。

盐可以改变面筋的物理性质,增加筋道。盐可以使面团组织结构变的更加细腻,可以抑制酵母的繁殖,调节面团发酵。

制作不同的面食,还可以通过面粉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面粉,增加对上筋度的要求。面粉有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和低筋面粉。高筋面粉一般用来做面包、面条。中筋面粉即我们平时吃的面粉,馒头,包子等。低筋面粉可以做蛋糕,饼干等。



2、西式面点。一般做面包需要很高的上筋条件。不同的面包需要不同的筋道要求。可以用盐、糖、和黄油增加面团的延展性。如果想要揉成手套膜,则需要一定的方法。

取高筋面粉,加酵母、盐、糖、揉成光滑的面团,放30度左右温度中发酵1小时,之后拿出,加黄油继续揉搓,这时要用洗衣手法,面团展开在面板上来回揉搓,十几分钟到20分钟即可以展开有韧性和弹性的手套膜。

以上是我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噢!


一缕暖暖


原料:新鲜面粉 1kg、食盐大约5g、水大约550ml

做法:

1、把面粉及盐在搅拌盆内混合均匀,在面粉中央拨个洞,倒入凉水,用筷子朝一个方向不断搅拌,让后用手搓揉10分钟成一团柔软的面团。

2、把搓揉好的面团绑在塑料袋内, 静置三四个小时,让面团内的面筋充分形成,让面团自然发酵。

3、把自然发酵好的面团浸泡在干净的水内,然后用手掌压叠的手法开始洗面团,不断的重复压叠, 直至盆内的水都变成白色的粉浆水了。(可以把洗过的水倒掉或另外留起, 等水澄清后,水底留下来的就是小麦淀粉了,可以用来蒸制凉皮。)

4、倒掉粉浆水后, 再把面盆装满水,继续用手掌压叠洗面筋。如是重复换水5、6回, 直至洗面筋的水洗到像洗米水一样的水质就行了。

5、把表面粗糙的面筋块用双手挤压粘成一团后,放进保鲜盒内,加水掩盖浸泡,静置2个小时。 浸泡了2个小时的面筋团表面会变得稍微比较光滑, 内部比较紧实。然后可以用双手把面团扯开使面筋表面光滑。

6、把表面拉光滑的面筋放进保鲜盒内浸泡凉水,冷藏三、四个小时, 最好在冰箱内浸泡隔夜让面筋团自然发酵。经过自然发酵的面筋团会产生一些细小的气孔,而且柔软度很好。

7、把发自然酵好的生面筋团剪成6至8条长条面筋块, 可以把切好的面筋条两头左右拧转成麻花打个结,或直接把面筋条放入开水内烹煮。积会稍微增大。营养丰富的面筋做好了。





蟹王酱


怎么让面能上筋:首先和面水温一定是热水,水温对面筋不筋很关键,可以在水里加些咸盐,也会促进面团的筋道。其次是醒面,面团和好后必须放置一段时间,它进一步促使面筋生成的过程,因为和面过程中,不是所以蛋白质都吸足了水分的,而醒面就是让没来得及吸水的那部分蛋白质有充分时间吸水,从而生成更好的面筋。醒面时间也有讲究,冬天醒30分钟,夏天适当缩短点。醒面时盖上湿布或蒙保鲜膜,记住湿布不要太湿。最后是揉面,醒好的面团用双手反复用力按压,这一步也能更好的让蛋白质生成面筋,面团越揉越筋道,可以多揉几次。

好了,面团上筋的方法我就介绍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匠心美食胖刚


1.面粉要挑高筋面粉;

2.面粉里加入少许盐和食用碱;

3.加入适量清水,用筷子搅拌成面絮,面絮稍晾一下,判断干湿;

4.将干湿程度恰好的面絮和成面团,面团快成型时,可用手蘸少许水,把面盆壁上粘着的面一并和入面团中,盆光、面光后,盖上盖子醒面;

5.三十分钟后再一次揉面团,揉至圆光,盖上盖子再次醒;

6.三十分钟后再揉面团,如此反复,面团的筋道就足够了。



蜜蜂与花宁


技巧一:和面的水温要掌握好

  和面用水的温度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问题,但其实水温对面团是不是筋道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冬天和面要用温水,其它季节和面则要用凉水。要说的再具体一些,就是要通过调整和面用水的温度来调节面团的温度,要让和面的整个过程中,面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度左右,包括和好的面团。

  那么,为什么对温度有这样的要求呢?这是因为温度会影响到面粉中蛋白质的吸水性。据测定,面粉中的蛋白质在30度左右时,吸水性最强,可以达到150%,而且在这种温度下更容易生成高质量的面筋,面筋的生成率也是最高的。当温度超过60度时,蛋白质就会变性了,根本不会再生成面筋。

技巧二:饧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面团和好以后必须要放置一段时间再用,这个过程就叫做饧面,也叫醒面,它是进一步促使面筋生成的必备步骤。因为在和面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充分吸足了水分,而饧面就是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水分的那部分蛋白质有充足的吸水时间,从而生成更多、质量更好的面筋。

  饧面的时间长短也是有讲究的,冬季至少要饧30分钟左右,夏季则可以适当缩短些时间。

  饧面最关键的操作就是必须盖上湿布或蒙上保鲜膜,防止面团表面的水分过度蒸发而硬结。如果用湿布的话,记得要把湿布拧干水分再盖在面团上,不能有太多的水。

技巧三:越揉越筋道

  面团饧发完成后,还要经过揉制,就是用双手将面团反复地用力按压,这一步骤不仅能让整个面团的质量变得更加均匀,还能促使蛋白质生成更多的面筋。如果和的是发面,揉面还能阻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让做出的发面团更加膨松多孔。实践证明,面团越揉越筋道,所以你只要不嫌累,就尽量多揉几次吧。


二哥记录生活


和面用水的温度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问题,但其实水温对面团是不是筋道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冬天和面要用温水,其它季节和面则要用凉水。要说的再具体一些,就是要通过调整和面用水的温度来调节面团的温度,要让和面的整个过程中,面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度左右,包括和好的面团。

那么,为什么对温度有这样的要求呢?这是因为温度会影响到面粉中蛋白质的吸水性。据测定,面粉中的蛋白质在30度左右时,吸水性最强,可以达到150%,而且在这种温度下更容易生成高质量的面筋,面筋的生成率也是最高的。当温度超过60度时,蛋白质就会变性了,根本不会再生成面筋。

技巧二:饧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面团和好以后必须要放置一段时间再用,这个过程就叫做饧面,也叫醒面,它是进一步促使面筋生成的必备步骤。因为在和面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充分吸足了水分,而饧面就是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水分的那部分蛋白质有充足的吸水时间,从而生成更多、质量更好的面筋。

饧面的时间长短也是有讲究的,冬季至少要饧30分钟左右,夏季则可以适当缩短些时间。

饧面最关键的操作就是必须盖上湿布或蒙上保鲜膜,防止面团表面的水分过度蒸发而硬结。如果用湿布的话,记得要把湿布拧干水分再盖在面团上,不能有太多的水。

面团饧发完成后,还要经过揉制,就是用双手将面团反复地用力按压,这一步骤不仅能让整个面团的质量变得更加均匀,还能促使蛋白质生成更多的面筋。如果和的是发面,揉面还能阻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让做出的发面团更加膨松多孔。实践证明,面团越揉越筋道,所以你只要不嫌累,就尽量多揉几次吧。

掌握上述三个技巧,如果再用上质量越好的面粉,你一定能和出最筋道的面团,做出筋道好吃的面食


是小天先生啊


和面里面有学问,仅就水和面粉调和而言,就挺复杂的,如擀面条、包饺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烧麦要用开水烫面,摊春卷皮则须把面团调稀等,方法各异。

正确的和面法:和面时不能一次将水加足。面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间扒出一个凹塘,将水徐徐倒进去,用筷子慢慢搅动。待水被面粉吸干时,用手反复搓拌面,使面粉成许许多多小面片,俗称“雪花面”。这样,既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不而淌得到处都是,也不会粘得满手满盆都是面糊。而后再朝“雪花面”上洒水,用手搅拌,使之成为一团团的疙瘩状小面团,称“葡萄面”。此时面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较大,可将面团勒成块,将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面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面粉洒在“葡萄面”上,即可用双手将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种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达到“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面团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强粉为例,每500克面粉,擀面条的面团,吃水180-200毫升,包饺子的面团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发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后加足。只要这样和面就能达到“三光”。

常用热水面团制作的食品

热水面团也叫沸水面团或烫面。和面水温一般在60-100度。由于在热水的作用下,面粉中的蛋白质凝固,并分解水分,面筋质被破坏,淀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胀变成糊状并分解出单糖和双糖,因此就形成了热水面团性糯、劲小,成品呈半透明状,色泽较差,但口感细腻、富有甜味,加热也容易成熟的特点。

热水面协和适宜制作蒸饺、烧麦、锅贴、油糕等。

和热水面团的方法

热水面团的调制方法是将面粉倒入盆内,加热水(60-100度)用面杖搅拌,边倒水,边搅拌,搅拌动作要快,特别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匀烫熟。用水量要在调制过程中一次掺完掺足,不能在成团后调制。因为成团后补加热水再揉,很难揉得均匀。如太软(掺水过多),重新掺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还影响面团性质,而且吃时粘牙,最后一次揉面时,必须洒上冷水再揉成面团,其作用是使制品吃起来糯而不粘,面团和好后,需切成小块晾开,使其热气散发,冷却后,盖上湿布条备用。

常用温水面团制作的食品

面粉与50度左右的适量温水调制的面团称为温水面团。由于水温高于冷水,水分子扩散加快,从而使面筋质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淀粉的吸水性却有所增加,这种面团的筋性、韧性、弹性低于冷水面,制成品种色泽次于冷水面团。

温水和面的特点是柔中有劲,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后也不易走样,口感适中,色泽较白,这种特点,特别适用于制作各种花色蒸饼,如白菜饼、金鱼饼、四喜饼。

和温水面团的方法

温水面的调制是将面粉放入盆中或案板上,加适量的温水,水温要准确,过高会引起淀粉糊化或蛋白质明显变性,过低则淀粉膨胀,蛋白质不变性,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温水面的特点,加水量应按品种的不同要求加,使水和面充分结合,初步成团后,要在面板上摊开或切开,让热气散尽,完全冷却再和成团,揉匀揉透,盖上湿布备用。

常用冷水面团制作的食品

冷水面团就是是30度以下温度的水拌合调制的水调面团,俗称冷水面。由于用冷水或温度较低的水和面,面粉中的蛋白质不能发生热变性,从而形成较多和较强的面筋。淀粉在低温下不会发生膨胀糊化,因此所形成面团结实,韧性强,拉力大,呆板,又称“死面”。

冷水面的特点是成品色泽较白,吃起来爽口有筋性,不易破碎,一般适合于水煮和烙的品种,如水饺、面条、春卷皮、珍珠汤、烙饼等。

和冷水面团的方法

冷水面的调制方法是将面粉倒入盆中或案板上,掺入冷水或水温较低的水(夏天用冷水加点盐,防止面团“掉劲”,俗语常说:“碱是骨头盐是筋”,冬天用略高于常温的水拌和),边加水边搅拌。水不能一次掺入,因为一次掺水过多,粉料一时吸不进去,将水溢出,流失水分,反使搅拌不均匀,故要分次加水,掺入比例为2:1。但也要根据气候以及面粉的质量等情况酌情掺水。当面和水搅拌成为雪花片后,要用力捣揣,反复揉搓,揉到面团十分光滑不粘手为止。面团调制好后,一定要放在案板上,盖上干净湿布,静置一些时间,即“饧面”。饧面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有的可达半小时。面团要成形时,双手要用力“揉上劲”才能保证成品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