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每天一本书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

原著 | 星云大师

解读 | 初小轨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人生就要不断精进》,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虽然有千万种答案,但是相同的是每一个人梦想中人生的样子一定是美好的。不同的是,现实中每个人的人生都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不满。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而世间那些真正的高手,都把人生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当下,当成一种修行。


从修行中,看到自己需要不断精进的地方,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许人生的美好就在某一刻不期而至。


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我们很多年的职场,在很多人看来,职场就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而又功利的战场,但星云大师却强调说,职场生涯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是一段必不可少的修行旅程。


是的,“修行”,这是星云大师的比喻,在《人生就要不断精进》这本书中,他用佛家的智慧详解职场提升之道。


星云大师12岁剃度出家,后赴台湾创建佛光山,广设道场和佛教学院,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职场生涯作为人生重要阶段,也必将不断学习。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来学习如何在职场中获得提升,实现自我突破和人生理想。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人生不设限,勇于挑战自己


每个人无论在什么职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我设限,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专业所限,造成职业的界限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心理上的原因。


所以真正让大多数人在成功路上止步的,不是才能,也不是环境,而是自我设限的信念。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42岁时,宣布辞职,离开了工作18年的央视。


她说,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如今张泉灵转型做互联网的投资人,一路所向披靡,也许未来某一天她的成就会远远超过主持人这个角色。


人的一生,要接受的挑战数不胜数。我们要有接受挑战的精神与勇气,先从自己开始,提升个人能力,打破发展瓶颈。


内心不设限,你处处是优势;一旦你给自己内心设限,再优秀的你,永远不过是职场的一颗流星,稍瞬即逝。


用行动定义生命,正如《超级演说家》的冠军刘媛媛所说: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


突破自我局限,要有重新洗牌和突出重围的勇气。


打麻将,一局结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下一局。人生,很多时候也要重新来过,才能走出人生的新局面。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人不自我设限,则无人能限之。懂得对人生不设限,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即使生活不如人意,也要试着去改变。


不将就的人生才无愧于自己,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改变比抱怨更有用。只有对人生不设限,未来才尤可期。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处理好职场人家关系,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工作中,不管你想与不想,都不可避免的要与人打交道。处理好这些关系能让职场生活轻松很多。


要主动培养自己的职场优势,要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同样的工作,你是否能更高效的完成,是否拥有比其他人更厉害的专业技能。


软实力就包括沟通能力、展示能力、谈判能力等等,这些都跟一个人情商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何在职场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分寸感是很重要的。


在芬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乘坐公交车时,大家哪怕旁边还有一个空位,都不会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排队等车也是,一条长队,彼此几乎隔个一米距离。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看报纸、书、手机或是放空。


在芬兰人看来,人和人之间保持私有空间,不贸然侵入,是起码的礼仪。做人处事,如果失了分寸感,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产生更大的隔阂。


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在职场上更是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好的相处模式是彼此保持着一定距离,既不疏远,也不过于亲密,言行举止间有分寸,不越界。


懂得与不同利害关系的人保持适度距离,将为你的职场发展助一臂之力。


反之,如果把握不好职场距离的分寸,则可能影响你的职场形象,甚至影响你的职业前途。


就如同叔本华哲学著作中的刺猬效应: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会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我们与他人相处时,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别人的边界在哪,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让工作变得快乐起来,打造好人际关系对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甚至关系到职业前途。


会做事,上级喜欢,会做人,上级和同事都喜欢,职场中使人受益最大的往往就是人际关系。


我们要像星云大师那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要用真诚和服务的态度打造自己的人际关系圈。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生命的价值在于有意义


我们工作,最终是为了活命也好,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也好,往往会跟成功两个字挂钩。


可是成功是什么?别人眼中认定的成功才算成功吗?社会大多数人认为的成功才算成功吗?


杨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我也想成功,也想证明自己。


所以她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她采访了上千位精英人士,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


很多在我们看来都很成功的成功人士分享成功经验,即便是他们说了很多,但是最后归为一句话,就是做自己。


1957年星云大师写出《释迦牟尼佛传》,以此申请进入日本大正大学深造,没想到竟获该校审核通过,通知他去就读博士班。


就在他一切就绪,准备去日本时,一位居士前来拜访时一脸疑惑地对他说,师父,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师父,地位比博士还要崇高,为什么还要到日本去做别人的学生呢?


星云大师当下汗颜,觉得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他已弃俗出家,以弘扬真理、净化人心为己任,他的地位使命的确非比寻常,而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博士。


虽然在世间的人看来,学历是越高越好,也算是成功的一种。但是对星云大师来说,这种成功并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一件事就能衡量的,重要的是将自己做好。


其实所谓的成功,是了解自己该走的路,而不是做别人的梦,或者去实现他人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对成功的想法,人的一生,不一定要活出什么亮丽的成绩,但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如果你一定要成功,那么就活出你要的成功来。


人生,就是要不断精进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其实,这本写给职场人士的人生精进之书,不仅对于身处职场的人很大启发,它也同样普适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它让我们看到,人生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人生还值得我们全力去拼搏。


本来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修行的是自己的一颗心而已,心若向阳便都是晴天。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追寻我们想要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诠释完美,让人生可以无悔。


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是有自省能力的,谁的人生都不是一个圆满的闭环,生活的缺陷会让我们不断的重新审视自己,不断的改进自己,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是不可以不进步。


遇到新的挑战和困难我们才会去改变自己,在一些痛苦的背后往往能让我们看清自己,认透事物的本质。


现在承受的所有痛苦和疲惫都是一种值得,因为我们会越来越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去达成心中所愿。

当人生不断精进,一切也不过是水到渠成。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与Pexels


*文:初小轨,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山东水瓶女一枚,小说、随笔作者,新书《你可以哭,但不能怂》温情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