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纳粹德国出动200万大军为何却最终兵败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前为了实现“蓝色行动”计划,纳粹德国对南线兵力进行了重组,撤消了原南方集团军群番号,新组建了A、B两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指挥,下辖克莱斯特上将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鲁夫上将的第17集团军,由空军第4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其任务是攻占高加索地区;B集团军群由博克元帅指挥,下辖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魏克斯上将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由空军顿河地区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其任务是攻占斯大林格勒,掩护A集团军群的北翼。在A、B两个集团军群的后方,又有第二线兵力,由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组成。

在A、B两个集团军群的后方,又有第二线兵力,由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组成。此外,在克里米亚地区,还有曼施泰因上将的第11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总兵力计60个德国师,其中10个装甲师、6个摩托化师,还有有43个师的附庸国部队,共有12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7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640架作战飞机。

从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纳粹德军与苏军为了争夺斯大林格勒,进行了6个月的大战,德国方面参战兵力达200万,苏联方面则高达300万人。最终纳粹德国大败,损失150万大军。苏军则大获全胜,改变了苏德战场上此前双方力量对比中苏联处于弱势的局面,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不过此战苏联也付出了200万人伤亡的代价。

那二战纳粹德国出动200万大军为何最终兵败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第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独断专行,临阵换将,犯了兵家大忌。临阵换将就是战场上指挥战斗的指挥官被撤旧换新,这样的弊端就是由于彼此不熟悉会 导致新的高级指挥官与下层之间的配合短期内会缺乏默契,另外战术思想也会随着领导的更换而改变,但开战之际,彼此又没有时间来熟悉,这将导致跟不上将领的战术打法。希特勒频繁的临阵换将,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的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战役中,当霍特第4装甲军的前锋逼近沃罗涅日时,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而博克元帅却与希特勒发生了分歧,他力主占领该城,以彻底歼灭该地域内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销了博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由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上将来接任。

在高加索方向,李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快速前进。8月9日,隶属于A集团军群的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占领了迈柯普油田。此时德军距格罗兹尼周边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英里,距里海也只有100英里。8月31日,希特勒要求A集团军群司令李斯特元帅倾其所有的力量向格罗兹尼作最后进攻,尽快拿下油田。但德军进展缓慢,原因是缺少燃油。

二战纳粹德国出动200万大军为何却最终兵败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李斯特

当A集团军群司令利斯特元帅拿下油田进展缓慢时,急不可耐的希特勒免去李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司令职务,由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元帅接任。

希特勒曾对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说过:“如果我拿不到迈柯普和格罗尼兹的油田,那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克莱斯特接任后,虽然竭尽全力,却也还是无法再前进一步,因为纳粹德军冲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燃油缺乏,希特勒换将除了扰乱军心、制造指挥混乱外没起到任何用处。

二战纳粹德国出动200万大军为何却最终兵败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李斯特

当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对德军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表示忧虑和异议,认为斯大林格勒是不可陷入的,力主放弃这个作战计划向西撤退时,希特勒免去了哈尔德陆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任命原驻法国的德军总司令库尔特·蔡茨勒上将为新一任陆军总参谋长。

第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纳粹德军两次不合时宜的分兵,也是其败因之一。

在这次战役中,起初德军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军后撤二三百公里,把顿河和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地区拱手送给了德军。这时希特勒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分兵。

二战纳粹德国出动200万大军为何却最终兵败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士兵

由于德第6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使希特勒改变了计划。他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到了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相反的决定。他宣布:“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之必要”。于是霍特的第4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

这次朝令夕改,耽误了德军的部署,给斯大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资料《二战德军为何败在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陆上霸主终易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