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子被拆了,拆遷款是屬於戶主一個人嗎,還是戶口本上的成員都可以分?

光輝歲月91224


從題主的問題上就看出因拆遷款引發了家庭矛盾!其實拆遷款是由房屋拆遷補償款項和安置補貼款項組成的。

也就是說房屋拆遷,按照國家標準賠償,磚房1000左右一個平方(每個地方的價格也許不一樣),這部分屬於建築面積賠償,其次是安置賠償,這個是按人頭來分的,我們重慶是12.9萬一個人。

所以人頭安置費這個是國家按照戶口上的成員來分配的,至於拆遷款,國家是按戶計算的,一般情況下是戶主領,既然是戶口成員,一家人還需要分得很清楚?說句難聽的話,很多農村房屋都是老人修建的,既然是老人修建的這個款項就不屬於年輕人的,你有戶口在這裡國家已經給你補貼了安置費了,至於拆遷款,應該由老人支配!作為後人沒有資格去瓜分這部分錢,除非老人願意把這個錢拿出來分那是另當別論!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農村來的小夥子


這個問題我們家也遇到過,不是拆遷,是賣出村集體的土地。

前兩年,鎮裡規劃在我們村農田上建個三甲醫院,每畝地是三萬八千塊錢,一次性賣了30多畝,有二十多萬收入,年底錢到帳分錢的時候吵得不可開交。不管哪一種分配方案都有人不滿意,最後沒辦法的情況下,想出個折中的辦法把錢分成了倆份,一份按村裡現有人頭分,只要你是這個村的,不管是工人農民,城市還是農村戶口都可分錢。另一份就農村有田人頭分,(前幾年重新分過一次土地,嫁出去和戶口遷出去的退田地,而娶進和新生兒補田地),這樣吵了好多天的錢才終於分下。



樓主這種情況更好辦,自家人一切按規矩辦,而拆遷補償是按家裡戶口薄上的現有人口來分。當然,一家人商量解決是最好,不要為了錢而吵得不可開交,畢竟家和萬事興。


薇香拂軒


本人從事過多年的農房拆遷工作,特結合當政策和工作實際來回答這一問題。本答覆的核心觀點如下:

農房拆遷款主要由原房屋及其構附著物等拆除直接補償、住房安置款(實行住房貨幣安置的地方才有)組成。若住房安置款是按農房拆遷戶家庭成員人頭補償的,那麼戶口本上的成員就可分這一部分住房安置款。


第一,先來直觀的,圍觀案例。

筆者一朋友的媳婦和女兒戶口都在岳父岳母家,就是和岳父岳母同一個戶口本。幾年前,筆者這朋友岳父岳母家因工業園區建設被拆遷了,農房的拆遷款除了房屋主體補償款、宅基地範圍內構附著物補償、搬家及獎勵等,這一部分主要都是農房拆除的直接補償;最重要的還有住房安置,戶口本上的農業人員每個約12萬元,全家一共獲得住房安置款60餘萬元。

筆者這一朋友的岳父就直接分給了女兒、女婿25萬元,正好就行2個人的住房安置款。



第二,再看政策規定,弄清原由。

這就是涉及農房拆遷中的安置對象確定問題,共分兩步:第一步根據產權登記確定被拆遷農房的房主,第二步根據以房主為戶主的戶口登記簿,確定其家庭成員為住房安置對象,當然已安置的不能進行第二次安置。

上述就是不少地方拆遷中對於住房安置對象確定的政策規定。這種按戶口本上的成員進行住房安置,也是大家所說的按人頭安置,其安置款按政策就應分給對應的家庭成員。



正因如此,不少地方的出嫁女不會遷出戶口,而且還儘可能把丈夫、子女的戶口也上到可能會拆的孃家,就是好分得農房拆遷中的住房安置款。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農村房子被拆後,能夠得到的拆遷補償分為三部分:一、土地補償;二、拆遷安置補償;三、地上附著物補償(地上房屋)。

而除了地上附著物補償是屬於房主一人的之外,土地補償以及拆遷安置補償都是按照每戶村民人數進行補償的。也就是說一戶當中的所有村民都可以平分大部分的拆遷補償款。

而對於補償的形式我們一般可以選擇下列三種:

一、可以實行貨幣補償。

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方應當向被拆遷方支付補償款。具體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位補償價確定。

二、可以採取房屋安置。

以國有土地上房屋安置的,應先確定拆遷補償款,並與安置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款結算差價。以經濟適用房安置的除外。

三、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並讓被拆遷人自行建造房屋。對於被拆除的房屋,可以按重置成新價進行補償。


東友律師團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拆遷款、賠償款的分配有很多種方式,並不一定是農民想怎麼分就怎麼分的。

現在很多地方搞拆遷,農民看著有拆遷項目或者有佔地項目那可都高興壞了,因為拆遷或者佔地都會給農民一定的經濟補償。但是呢,相關的項目把補償給村裡了,新的問題又紛紛出現了。很多村子在補償款怎麼分配上出現了問題,這讓很多村幹部不知所措,感覺怎樣整都有人會覺得不公平。

簡單來講,農村拆遷款或者補償的分配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村級層面(就是一戶能分多少錢,怎麼分),一個是戶級層面(就是家庭成員之間該怎麼分)。

我們先來看看村級層面。

一般如果村裡有相關的拆遷、徵地、佔地等項目的話,村委會應該在分配經濟補償的時候拿出相關的分配方案,當然這個方案應該是全體村民都同意的。方案一般會規定領取補償的對象、補償的分配方式(按人頭分或按人均土地面積分或按戶分等等)等等內容。這種情況下的分配基本都是把錢分配到整戶戶下的。

在這裡需要提的農村的一個實際問題是,比如有的村子共10個村民小組,但是佔地只佔了1組、2組的地,有的村子會直接把補償分配權下放到組裡,由組裡進行分配,只要組裡群眾同意分配方案即可進行分配。

我們再來看看戶級層面。

如果村級層面的分配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戶級層面的事情了,按照問主問的情況,這個事情還是要看情況的。因為是家庭內部的事情,要看家庭內部是怎麼解決的,小焦在這裡僅僅將可能的情況描述一下,具體怎麼分還要看家裡的情況,畢竟這會兒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事情了。

第一,如果村級分配方案規定家中的某些成員不能領取補償。如果是按人頭或者按土地分配的話,那有的農村家庭成員就可能會分不到(比如入贅卻不入戶口的女婿、沒有土地的農村家庭成員),那這個時候從理論上來說就是家中部分成員佔有補償的權益了,主要要看家裡成員願不願意給不能領取的人分配了。

第二,如果村級分配方案規定家中成員都可以領取補償。這個時候基本上全家所有人都有分配補償的權力。但因為錢都在一起,分配的話,還是要看家裡人是怎麼商量的。

綜上所述,一般來講農村裡徵地拆遷的補償款都不會是屬於戶主一個人的,而是屬於家庭成員共有的,只不過在家庭內部分配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分歧,這個時候就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商議,拿出一個合適的辦法(當然也可以不分配)。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農村房子被拆了,首先,恭喜你成為了拆遷戶,會分到安置費和拆遷款。如果是城郊,獲賠的金額會大些,如果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因為高速公路、高鐵建設或者其它的什麼工程被拆,獲賠的金額相對較小,一般都是根據當地的人均收入水平來界定的。

這個拆遷款的分配方法,一般都是按照農業戶口來分配的,這也就是說,你家裡有幾個農業戶口,就會獲得幾個人的拆遷賠償款。不過,簽字是由戶主來完成的,這也就是說,拆遷賠償款也是打到戶主的名頭下面。

按道理講,一家人的收入支出是由戶主來分配的,大項開支則由全家人商量決定,除非是大家庭,才會開家庭會議舉手表決。

既然你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的家庭關係比較複雜,其實,再複雜的家庭,只要親情不變,就沒有處理不好的,在親情面前,錢算什麼?





雲清視記


在農村戶口本實行一戶一主,並不是你是戶主你就說了算,設立戶主制僅僅是方便戶口管理而已。

農村的房子產權實行的是一戶一宅,並不是你是戶主產權就是你的。一戶一宅就是一戶人家一個宅基地,只要是在這戶屋簷下,只要是在這個宅基地上,全家人對房子的產權是共有的。

房子被拆了後,所獲得的拆遷款,也是全家人共有的。

針對農村房子拆遷款的處理,建議大家都別打歪主意,用這筆錢去買商品房還是去買自建房,希望全家人都開個會,協商一致才作決定。不要因為有了錢,把一個原本和睦的家庭搞得四分五裂、烏煙瘴氣。


農民長弓


農村房子拆除後,拆遷補償款屬於戶主,還是所有家庭成員都可以分,這其實屬於家庭財產分配問題,由家庭內部成員協商解決,外人無權干涉。

我認為家庭財產分配,要以和為貴,不要因為拆遷款的分配問題而影響家庭和睦。我最近經手過一起房屋拆遷款兌現的事情,期間有幾例情況可以和大家分享下:

一、有一戶拆遷戶,房屋的產權及拆遷合同寫的是男方的名字,在兌現時,他找到我們說不將拆遷補償款兌現給他,而是兌現給他老婆。

由於我和他不熟悉,不知道他的家庭情況,也不知道他說兌現給他老婆的人到底是不是他老婆,怕兌現錯了,事後他再找我麻煩,所以我就說按照房屋的產權登記人和拆遷合同簽字人的名字來兌現,只能兌現給你,他不同意,支支吾吾的說出了原因,原來是他懼內,當不住家,老婆怕拆遷款兌現給他不放心,所以讓他來找我把拆遷款打到老婆的名下。

經不住他一再要求,我只好讓他把結婚證複印給我,經過他的同意,把拆遷款打到了他老婆的名下。拆遷款打後,至於他們怎麼分配是他們的事,至今他也沒有找過我。

二、還有一戶拆遷戶,房屋的產權是母親的名字,但是母親去世了,女兒想來領拆遷款,我對她說父母的遺產子女都可以繼承,你一個來領不行,還要徵得你其他兄弟姐妹的同意才行,最後她將其他兄弟姐妹的授權同意她領的授權書拿給我了,我才把拆遷補償打到了她的名下。當然,她領取母親的拆遷款後怎麼分配,由她的和她兄弟姐妹們協商,與我無關。

能過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拆遷補償款兌現後,屬於家庭內部財產分配,外人無權干涉,由家庭成員共同協商決定,我只不過想說的是,家庭以團結和睦為貴,在這一前提下,來分配家庭財產再好不過。


農村一山貨


戶口本上的人都會被通知到,少一個人簽字都不會給你拿補償款!大量的家庭,戶主其實都是父母,拿到錢咋處理一般也都是他們說了算!所以才有這個提問吧?!如果認為自己被不公正待遇,建議和父母多商量!畢竟父母把你養大也不容易!以前窮日子過了沒事,拿到補償款了,好日子指日可待,難道還給父母添堵嗎?


小宇97818


根據現在農村一戶一宅政策一戶只允許擁有一處宅基地,房屋的拆遷補償款應當屬於擁有宅基地使用權人(戶主和其他家庭成員)所得。

拆遷款雖然不屬於戶主一個人所有,但是大多數戶主都是父母。

農村的房屋(也就是宅基地)是由父母(戶主)辛勤勞作給一家老小建的安身之處,宅基地是父母(戶主)的勞動成果,所以戶主有權自由合理分配拆遷所得賠償款(應當遵循按人均分原則)。作為兒女道德上無權去和父母(戶主)平分拆遷款。百善孝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