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有多难治?

说起病毒性肺炎传播,给我最早的印象是十七年前的那场“非典”。据说当年北京一对医生情侣,女生因工作被感染,为了留住她的命,抢救的时候她的爱人竟然摘下口罩对她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想用自己的命去从死神手里换爱人的命,围观者当时无不潸然泪下。可惜,女生最后还是走了。病毒性肺炎,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噩梦,它离我们很近,为什么又很难治愈呢?

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和病毒博弈的历史,各种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记忆。远的有天花,它掠杀了约3亿人的生命,是人类史上杀人最多的病毒,远超人类大小战争带来的伤亡,还有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近的有埃博拉、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病毒性肺炎有多难治?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造成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数字永远是是数字,如果把它具体到个人,那就很恐怖了。在2018年,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它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事实,看似不以为然的流感不仅难治,而且花费巨大,还有可能要了人命。

病毒性肺炎有多难治?

无论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还是今天的新冠状病毒肺炎,尽管病原体不同,但它们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这三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类似,都是咳痰、头疼、肌肉酸痛、腹泻与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这时候就需要送入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原因有二。

对于病毒,人类没有特效药。不是缺少,而是压根没有。为什么没有特效药?我们首先要了解病毒和细菌的区别。多数细菌具有独立的营养代谢系统,可以独立生存,所以它进入人体后不用侵入细胞,很容易被自身抗体或药物杀灭。

但病毒不同了,所有的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只能侵入其它物种的细胞内,借助其它物种的细胞加工遗传物质,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这就好比《异形》里的抱脸虫,需要宿主才能生存。理解了这一点,咱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严重的病毒性肺炎难治了。

所以目前我们人类对病毒最好的药物,起到的效果也只是“抑制”。那么病毒性肺炎是靠什么治愈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自身的防御力——咳嗽、咳痰。咳痰,意味着人体启动了应激机制,要把病毒或坏死物质排出体外,顺便提一句,咳痰恰恰又满足了病毒繁衍的本能,极易造成更大面积传播,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所以病人咳嗽一定要用捂住口鼻,做无害化处理。

回到主题,病人如果咳不出来,同时人体的防御部队——同时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又在减少,那么病毒就会不断复制侵犯细胞,严重的病例,仅在几天内就将大部分肺泡细胞侵占,恐怖的“白肺”出现了。这时候,医生该如何治疗呢?

病毒性肺炎有多难治?

所有这些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跑赢病毒的复制速度,让人体的免疫系统重新获得优势。换句话说,就是先保住性命,再给自我修复赢得时间。在ICU,人拼的是什么?就是人体免疫,说白了,就是身体素质。而在特殊时期,迅速提升身体免疫的方法只有:加强防护、好好睡觉、平和心态。

所以说抵抗病毒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自身建设。除了加强自身免疫,还有保护好自己,口罩、洗手和礼貌的交流距离,最后,放松心态,既然病毒没有特效药,那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心态吧,做好防护、放松心态,认真活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延伸话题: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是一篇2018年网上挺火的文章,作者记录了亲人从流行感冒到肺炎、ICU、插管、人工肺、直到最后去世的经过。看了文章以后确实触动很大,对于一般人来说,太多不具备主人公的经济实力和家庭背景,疯狂的流感病毒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感冒后自我隔离、勤洗手、勤消毒、远离感冒患者,这篇文章非常的长,有2.6万字,大家有时间可以耐心看看,起码要给自己提个醒,也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文章具体内容可自行百度,本文就不在赘述。

病毒性肺炎有多难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