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是如何拒絕李陵的勸降的?

飛向LAN天之後是什麼


李陵,李廣長孫。出征匈奴被俘,司馬遷仗義執言,卻被割了……小弟弟。李陵心灰意冷,投降匈奴,並娶公主為妻。蘇武,奉漢武帝之令初始匈奴,被扣留。傳說匈奴人說公羊懷孕就放他回去。蘇武不屈不饒十九年,前81年獲釋回西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蘇武傳》對衛律和李陵的勸降有記載,李陵和蘇武私交還不錯,於是單于就派李陵勸降蘇武。中國自古以來有事在飯桌上說,李陵勸降也是。李陵安排了歌舞酒宴,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于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你,單于願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迴歸本朝了,白白地鳥不拉屎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賞二百萬銅錢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齡大了,喜怒無常,被殺的大臣十幾個,你回去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李陵從各個方面替蘇武著想,並一一把蘇武的信念給一一推翻,再輔助加上自己悽慘的遭遇,能替他勸降成功增添一些砝碼,並且兩個人的關係也不差。只要這時候,蘇武動了一點雜念的話,他的精神世界就會全面淪陷。而蘇武依舊是拒絕,可見蘇武形象的高大

蘇武對李陵說,我和我父親,何德何能,都是漢武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官職為列將,爵位是通侯。我們哥仨兒都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兒。皇上有些話不敢和你們說,但是可以和我們說,你看看皇帝多看中我們。我蘇武願意為國家犧牲一切,士為知己者死。你們不管用到割我的肉還是把我煮了,我也心甘情願。沒什麼遺憾的,你不要再說了。我就沒想過要回去,讓我死在你面前吧,動手吧。李陵顏面無存,哭了一通,走了。

ps:為啥蘇武傳裡很少提他妻子,因為他妻子改嫁了


小柴歷史


單于曾放下話說,除非公羊下羊羔,才送蘇武回大漢,但蘇武依然堅持自己的氣節,絕不投降。

沒過多久李凌與匈奴作戰,力竭而降,大單于聽說二人之前應該有過交情,就派李凌來勸說蘇武。李凌給蘇武說了一下他家庭的事,你哥哥和弟弟因在皇帝身邊做事不周,被迫自殺,你父母都也因傷心過度,撒手離去,大漢已經沒啥可以讓你留戀了,咱們的皇帝年齡大了,變的越來越喜歡猜忌了,喜怒無常,長因小事,遷怒大臣,已經有十幾家被滅門了,這還值得你為他守節嗎?李凌說的這些都是實話,蘇武並沒有反駁李凌,他只是把他的漢節緊握在自己手中,李凌羞愧不已,不在勸說蘇武,他知道蘇武內心堅如磐石,也恨自己當初為啥不殺身成仁,毀掉李家的聲譽。

對於蘇武的遭遇,李白寫了一首詩。

《蘇武》

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

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

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

渴飲月窟冰,飢餐天上雪。

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

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

蘇武在匈奴吃了十九年的苦,堅持持漢節,十九年蘇武從一壯年人,變成鬚髮皆白的老者,讓大漢皇帝為之感動,十九年度日如年的生活,在蘇武這都熬的住,李凌的勸說雖然句句在理,但是打動不了一個有信仰的人,他的夢想堅持了十九年,終於夢想成真。

他的遭遇讓我想起美國一部比較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的安迪被冤枉入獄,感知無出獄希望,只能自我救贖,同樣也利用十九年的時間,逃出昇天,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


饕餮中國


漢朝李陵

  李陵出生時間不詳,只是知道他出生於隴西成紀,就是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年紀輕輕的李陵就擔任了侍中建章監一職位,他擅長於騎射,對待別人都是有禮有貌,對待下屬都很謙虛,因此,他的名聲特別的好。甚得漢武帝滿意,認為他具有李廣大將軍的風範,就讓他率領八百騎兵。李陵為人勇敢,有一次還深入到匈奴境內2千餘里,他想要越過居延來偵查那邊的地形,來回途中竟沒有一個匈奴兵,順利返還。

  李陵肖像

  後來,李陵被任命為騎都尉,率領5千精兵,駐紮在甘肅等地,讓他來教習那些士兵們箭術,用來防衛匈奴。過了幾年之後,朝廷派李廣利率軍隊去攻打大宛,而命令李陵率領那5千兵馬斷後。行軍到邊塞的時候,漢武帝又下命令,命李陵留下手中的5千騎兵,只允許他率領5百輕騎兵出發,去迎接李廣利班師回朝,然後命他駐紮在張掖。

  在公元前99年的時候,李廣利率軍去攻打右賢王,而令李陵去給大軍護送糧食。但是李陵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去叩見漢武帝,希望他能夠讓自己率領5千兵馬,就可以直逼王廷。於是,李陵率領這些士兵孤軍深入,在浚稽山的時候,卻遭遇到單于的主力軍隊,被三萬多的人圍繞,雖然漢軍很勇猛,奈何敵軍眾多,終究一敗。沒辦法,李陵只好投降,本來李陵還想找機會迴歸故里,但是漢武帝聽信讒言,認為李陵在替匈奴人訓練士兵,於是,誅殺了李陵的三族,這也導致了李陵跟漢朝的關係徹底決裂。

  日後,漢朝還想把李陵召還回去,但是李陵覺得自己不能反覆無常,倘若回去,那就意味著再一次蒙羞。於是,他在匈奴境內待了20多年,最終病死它鄉。

  李陵投降匈奴

  在公元前99年,李陵率領著5千步兵孤軍深入到匈奴境內,與敵軍十來萬大軍戰鬥了十多天。關於這場戰役,其艱辛程度出乎常人想象,被逼無奈,其主將李陵只好投降。

  李陵和匈奴大軍激戰

  這場戰爭十分的慘烈,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漢將李廣利率三萬大軍去攻打匈奴,而李陵只是率領五千步兵,從居延出發,一直往北走,想要偷襲大廷。但是在不久之後,他遭遇了單于親自率領的3萬精兵,在李陵軍隊裡,大多都是劍客等人,平常的驍勇善戰,看到敵軍的數量遠遠超於自己的數量,也不怎麼驚慌。李陵知道這是一場硬戰,就命人以大車為營,擺好陣勢,準備迎敵。匈奴大軍覺得漢軍人少,就打算橫衝直撞,由於李陵的陣勢好,先由弓箭手射擊,使敵軍混亂,然後在他們逃跑的時候,乘勝追擊,此戰消滅了數千個匈奴人。

  單于覺得這批漢軍很善戰,就連忙就地請求支援,招到了8萬的騎兵。眼看匈奴騎兵越來越多,於是,李陵就命令士兵們向南退,一路打回去。在撤退的過程中,李陵抓住機會,多次重創敵軍,消滅了一萬左右匈奴騎兵。

  單于覺得自己軍隊受傷慘重,已經萌生了退意,但命運弄人,漢軍出了一個叛徒,由於此人對自己上級的不滿,就一氣之下投奔到了匈奴帳下。並告訴他們,漢軍是沒有後援,糧草好弓箭都早已用盡。於是,匈奴聽了之後,發動急攻,雖然漢軍又斬殺了數千匈奴人,但是帶來的弓箭已經用光了。

  到了晚上,李陵自知自己這邊沒有任何補給,糧食和弓箭也不足了,就整頓部下,還是有一千餘人。下令大家四處逃跑,能逃一個是一個。李陵率領數十個逃跑,但是沒逃多久,就遭受到了匈奴大軍的追捕,李陵就被俘虜,日後,就投降於匈奴。

  李陵勸降

  在《蘇武傳》中曾有過記載,講述李陵在投降匈奴之後,跟蘇武的交情依舊很好,但他受命為單于,希望他去勸降蘇武。

  牧羊人蘇武

  李陵作為他交情甚篤的朋友,李陵深知他的性格,以死來威脅他,用金錢來誘惑他,或者是斷其食來逼迫他,這些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好友蘇武屈服。他認為,想要讓蘇武這樣堅毅和擁有堅定信念的人屈服的話,只能從精神上著手。李陵從外界打聽了一些消息,知道蘇武的兄弟因為犯了一些錯事,而都自殺身亡,他的老母早已去世,他的原配妻子因為蘇武的離去,早已改嫁他人,他雖然有3名子女,但都下落不明。如果這一系列的變故,讓蘇武知道的話,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如果說蘇武為了保留自己的名節的話,在北海牧羊而無法迴歸大漢的話,他必定會感慨。如果說蘇武是留戀身在漢朝的家庭,而拒絕投降的話,如今他的家庭已經可以說是家破人亡了,已經沒有什麼顧忌了。如果蘇武是為了效忠皇帝的話,那麼也已經不用效忠了,因為蘇武的家人的死,都跟皇帝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今的皇帝殘暴不仁。

  李陵從各個方面替蘇武著想,並一一把蘇武的信念給一一推翻,再輔助加上自己悽慘的遭遇,能替他勸降成功增添一些砝碼,並且兩個人的關係也不差。只要這時候,蘇武動了一點雜念的話,他的精神世界就會全面淪陷。而蘇武依舊是拒絕,可見蘇武形象的高大,而李陵的勸降失敗,更能襯托出蘇武精神層次之高。

  李陵答蘇武書

  李陵在投降於匈奴之後,跟蘇武依舊有聯繫,在他迴歸大漢之後,曾寫過一封書信,表達自己內心的悲傷以及對好友的懷念之情和傷感之情。

  李陵蘇武訣別圖

  您來匈奴這裡,辛辛苦苦地宣傳大漢的美德,在太平盛世的情況下為官,可以說你的美名會流傳四方,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我流落於他鄉,這真的是一件悲痛的事情。遙看南方,那就是大漢江山,我就能想到曾經的故人,怎麼可能不會內含深情呢?以前你都不拋棄我,還經常給我回音,對我細心的安慰,這份感情早已超過了骨肉之情,我雖然比較愚鈍,但是我早已感慨萬分。

  從公元前99年,我投降於匈奴至今,我每天都很難受,常常一個人坐在那裡,整日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每天所看見的沒有別的,也就只是那些異族的人。我從來不用皮袖套,這些東西我都用不習慣,以及那些食物,都是我吃不慣和喝不慣的,只不過是拿來充飢解渴罷了。眼看四周,竟沒有一件可以開心的事情。現已經是深秋九月,我常常坐在床前,夜不能寐,半坐著傾聽周邊的馬聲,聆聽那些大自然的聲音,我竟然不知不覺得流下了眼淚。哎,子卿啊,難道我以前是鐵石心腸嗎?怎麼可能會不悲傷啊!

  自從跟你分別之後,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無聊。一想到那些被殺戮了的家人,明明他們都是無辜,卻慘遭殺害。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辜負了國家對我的恩惠,被世人所悲憐。你回國之後可以享受到屬於你的榮譽,而我依舊待在這裡蒙受屈辱,這就是我們兩個不同的命運,又有何辦法呢?

  我們兩個人彼此相隔甚遠,所走的人生道路也不一樣。活著的時候都是不同世界的人,死了之那還不是異國的鬼魂嗎?我將與你永別。希望你能夠多寫回信給我。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睿睿美食記


衛律和李陵都勸過,首先,衛律與李陵和蘇武的關係不同。衛律原來是漢人,但已經投降,成為國家民族的罪人,可恥的叛徒,對於熱愛祖國的蘇武而言是敵人,所以不用客氣。李陵雖然也已投降,但原來與蘇武“俱為侍中”“陵與子卿素厚”,是亦敵亦友的關係。二人勸降的方式不同,蘇武的回答方式也不相同。衛律手段卑鄙,態度傲慢,蘇武對其威逼“不動”,對其利誘則“不應”,表現對其為人的鄙夷。當他說出“與君為兄弟”的話後,蘇武終於忍無可忍,“罵律”,自始至終都以強硬的姿態抵抗。李陵則採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蘇武全然不為所動,稱李陵為“王”,劃清二人的關係,表明自己的立場。採用的是綿裡藏針、有理有節的方式。對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現了蘇武愛憎分明、立場堅定、大義凜然的品格。

李陵勸降蘇武時,曾對他訴說過漢武帝的刻薄寡恩,這一點在這段材料中得到印證。以“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之功卻“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同時,李陵在衡量人生價值時是以個人利益得失為標準的,而蘇武則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蘇武明知漢武帝的刻薄寡恩,還是要歸漢,是因為在他心中,君國一家,他抵死也要作漢臣,其實是忠於祖國。所以,漢帝給他多少賞賜他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終於完成了使命,維護了國家民族尊嚴。這樣,兩人的境界高下便很分明瞭,更能說明蘇武的偉大。




孤狼—人生百味


蘇武沒有張騫那麼好命,他前往西域的時候,漢武帝已經歲數很大了。所以19年以後,蘇武看到的不是漢武帝,而是漢昭帝時期,當時正值霍光輔政。

蘇武在匈奴放羊19年,期間父母兄弟全部死去,連老婆都改嫁了,很多人就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蘇武能夠堅持拒絕投降匈奴?

李陵作為大漢朝的將領,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這樣赫赫有名的將領,也已經選擇投降了匈奴,蘇武有什麼牽掛呢?

01李陵曾經勸說蘇武投降,可惜被拒絕了。

李陵投降匈奴以後,被封為了右校王,甚至娶了匈奴公主。可以說李陵在匈奴這邊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李廣利也選擇投降匈奴的重要原因。

李陵和蘇武是有過一段交情的,但是他卻羞於和蘇武見面。因為李陵投降匈奴,實乃權宜之計,可惜漢武帝殺光了他全家,使得李陵再也了無牽掛了。

這個時候匈奴單于一直勸說蘇武變節,可惜蘇武始終沒有動搖過自己的想法。所以單于就想到讓李陵去勸說蘇武。

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漢書》

只要蘇武選擇投降,那麼大漢朝那些所謂意志力堅強的人,都會不攻自破。心向大漢的那種氣節,也就蕩然無存了。

李陵烹牛宰羊,為蘇武舉辦了一場豐盛的宴會,期間他便按照單于的意思,前來勸降蘇武,不過他的說法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1. 首先,李陵告訴蘇武,單于是真心欣賞他的才能,希望蘇武能夠成為匈奴的臣子。反正現在蘇武的性命握在單于手裡,一輩子都不可能回去漢朝,在這裡吃苦也不會有人知道。
  2. 其次,李陵開始陳述漢武帝的不是,他幫蘇武回憶,當年蘇武的哥哥蘇嘉做奉車都尉的時候,因為漢武帝下車的時候,車子撞到了柱子,蘇嘉就被漢武帝給賜死了。蘇武的弟弟蘇賢因為沒有抓到殺害駙馬的宦騎,也被漢武帝給逼死了。
  3. 再者,李陵陳述蘇武家庭的慘況。李陵說他剛來匈奴的時候,蘇武的母親已經去世了,蘇武的老婆年紀小也改嫁了。當時家裡只剩下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人生只有幾十年,何必讓自己這麼受苦呢?
  4. 最後,李陵開始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李陵說他剛投降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全家被朝廷殺了,只有老母親被關著。漢武帝歲數大了,動不動就要滅族,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全,哪裡還顧得上別人呢?

可以說李陵的這些話,非常有說服力。從匈奴單于的惜才到漢武帝的暴虐,從蘇武家境的慘淡到李陵自身的悲劇,蘇武根本不可能不動容。

02非常之人,才會有非常之氣節。

蘇武聽了這個故鄉之人的一番勸說,心裡不可能沒有波動。長期在北海放羊,蘇武已經很少能夠聽到故鄉的聲音了。

再加上李陵強有力的說辭,使得蘇武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處境。那麼蘇武有沒有選擇投降呢?並沒有,蘇武的理由也有這麼幾條。

  1. 第一,蘇武認為,他們蘇家父子對國家沒有什麼功勞,可是漢武帝卻將他們封為侯爵,而且位列將帥,這是漢武帝對他們的無上恩情。
  2. 第二,蘇武覺得自己應該報答漢武帝的恩情。所以寧可殺身報恩,那也是非常幸運的事情,蘇武面對死亡,只會燦爛地微笑。
  3. 第三,蘇武認為,臣子對待自己的君主,這就跟兒子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必須要忠孝。兒子為父親去死,這有什麼不行的呢?

李陵聽了這些話,面無人色,他知道自己的所有行為都違背了蘇武所說的一切,他也羞於活在這個世上。

此後李陵又與蘇武痛飲了幾天,接連勸說都沒有什麼成效。李陵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勸說成功的,所以他便離開了蘇武。

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漢書》

李陵再次前往北海的時候,帶來了一個令人悲傷的消息,漢武帝死了。得知漢武帝去世的消息後,蘇武面朝南方大哭不止,甚至吐了血,可見有多麼傷心。


03蘇武在匈奴娶妻生子,歸國後兒子更是造反被殺。

蘇武是漢昭帝始元6年回來的,距離他離開漢朝已經有了19年之久的時間。回來以後,蘇武受到了漢昭帝的各種禮遇,可以說蘇武已經成為大漢朝的靈魂人物,那是氣節的象徵。

為了保護這種氣節的象徵,霍光可以說已經做得非常厚道的,他給蘇武加官進爵,賞賜金銀,表彰他的這種氣節。

可是僅僅過了一年時間,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左將軍上官桀父子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打算推翻霍光,掌握權力。結果事情敗露,全部被霍光誅殺。

關鍵問題是蘇武的兒子蘇元也參與其中,所以蘇元也被霍光給誅殺了。這麼一來蘇武不僅絕嗣,而且面臨被殺的危險。

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餘財。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漢書》

霍光猶豫再三,覺得蘇武這種有氣節的人,應該被打造成一塊金字招牌,而不是淪落到被殺的厄運,所以只是免去了蘇武的官職。

漢宣帝上臺以後,為了讓大家都要學習蘇武的氣節,所以再次賜爵蘇武為關內侯。此後因為蘇武年紀太大了,又沒有兒子養老送終,漢宣帝於心不忍便找岳父許廣漢打聽。

原來蘇武在匈奴19年,不僅娶了老婆,而且還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蘇通國。蘇武希望兒子回來,卻又難以啟齒。最終漢宣帝派人將蘇通國召回漢朝做官,了卻了蘇武的心願。

總結:點到為止的氣節,是再好不過的了。

為什麼蘇武在匈奴娶妻生子的事情,很少有人瞭解呢?其實理由很簡單,按照廣大老百姓們的意思,蘇武這樣的氣節招牌,就應該在匈奴天天受苦,每天只想著回到漢朝,其他什麼都不做。

但是這可能嗎?當然不可能,除非蘇武是神仙。蘇武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喜怒哀樂。

在匈奴已經處於如此艱難的狀態了,難道就不能滿足一下他個人的感情問題?他沒有出賣過國家的利益,沒有像匈奴投降,這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人無完人,在宣傳一個英雄的時候,我們習慣於將他打造成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其實這是不對的。如果你看不到這個人的缺點,那說明你沒有看到真相。


江湖小曉生


大家好,我是歷史的影像,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蘇武是如何拒絕李陵的勸降的?

蘇武是直接拒絕李陵勸降人。具體過程,我這裡由李陵開始分析事情的始末。

蘇武像《晩笑堂竹荘畫傳》


李陵勸降蘇武經過

李陵與蘇武是曾經在一同在漢朝宮廷中擔任侍中的好友。李陵兵敗投降匈奴的前一年,蘇武出使匈奴遭到扣留,單于想要逼迫其歸順,遭到了嚴辭拒絕。李陵投降後出於愧疚一開始並不敢主動去見蘇武,過了很久,單于聽說了二人的關係,便派遣他前往北海(位於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去勸降被放逐在那裡牧羊的蘇武。

李陵到達北海後,為蘇武置辦了宴席,席間李陵向蘇武透露了單于希望勸降的誠意,並勸說他:“你終歸是不可能回到漢朝的,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即使堅守信義,也不會被知曉,只是白白讓自己受苦罷了。你的兩位兄弟早就死了,母親也已經去世,妻子聽說也改嫁了。即使你還掛念著妹妹和子女,十幾年過去也不知他們是死是活。人生就如同早上的露珠一樣短促,何必在這裡長時間的折磨自己!況且漢武帝年事已高恩威無常,大臣無罪被殺的已有十幾家,你的家人也未必倖免。”蘇武不為所動,表示自家歷代受國家恩養,必當不辱使命效忠國家,自己對於漢武帝的忠誠就如同兒子對父親的忠誠一樣不需要回報,並表示自己已有必死的決心。李陵被蘇武的堅貞不屈所感動,長嘆:“唉!真是義士!我和衛律的罪過簡直比天還高。”然後流淚與蘇武告別。他自己羞於向蘇武禮物,因為這會顯得像是在誇耀財富,便讓妻子出面賜給了蘇武牛羊。

武帝后元二年(前86年),李陵再次回到北海見到蘇武,帶去了漢武帝已死的消息,蘇武聞後對南哭拜,悲哀過度以至吐血。

宋 陳居中:蘇李別意圖


始元三年(前85年),狐鹿姑單于去世。因為子嗣年幼,狐鹿姑單于生前本有意實行兄終弟及,母閼氏與顓渠閼氏為了保全地位,前者謀殺了人心所向的單于異母兄弟左大都尉,後者與衛律合謀排擠掉單于遺言指定的繼承人右谷蠡王,強行擁立其子左谷蠡王繼位為壺衍鞮單于。致使匈奴內訌,不承認新單于繼承合法性的匈奴貴族紛紛出走,不願意再參加龍城會盟。基於自身的不穩定,匈奴害怕漢朝趁機進攻,於是開始考慮與之結善。為表誠意,匈奴主動提出將之前扣押不降的漢朝使節蘇武、馬宏二人送還漢朝。

蘇武在始元六年(前81年)返回漢朝,李陵擺酒宴與他送別,席間他表白自己的內心道:“如果漢朝沒有誅殺我的家人,我原本也一直希望能像曹沫、荊軻那樣劫持單于立功贖罪。但皇上用世間最嚴苛的刑罰殺戮了我的全家,我已經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如今說這些只是想讓你瞭解我的本心,你我一分手,再沒有相見之日了。”並親自作起舞唱道:

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催,士眾滅兮名已潰。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之後,二人訣別。蘇武回到漢朝,大獲讚揚,被後世譽為忠臣的典範,李陵則終老於漠北。

明 陳洪綬 蘇李泣別圖


延伸閱讀


蘇武


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漢郎中、栘中廄監、中郎將、典屬國、右曹典屬國。


出使匈奴

漢武帝時期漢朝不斷討伐匈奴,雙方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漢朝也扣留匈奴使節以相抵。

天漢元年(前100年),且鞮侯單于即位,害怕受到漢朝攻擊,於是說:“漢朝天子是我的長輩。”送還了之前扣押的漢使路充國等。武帝為了讚許之,於是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並贈送單于禮物,以答謝單于。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常惠等,並臨時招募士卒、斥候百餘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贈送財物給單于。單于越發傲慢,這不是漢所期望的。

單于正派使者護送蘇武等,適逢緱王與虞常等在匈奴謀反,暗中策劃綁架單于的母閼氏投奔漢朝。正好蘇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朝的時候,與張勝有舊,私下拜訪張勝,說:“聽說漢朝皇帝很恨衛律,我能替漢朝用暗箭射殺他。我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希望他們能得到漢朝的賞賜。”張勝答應了他,並送給虞常許多財物。

一個多月後,單于出外打獵,只有閼氏和單于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起事前,一人趁夜逃跑,揭發了他們的計劃。單于子弟與他們交戰,緱王等戰死;虞常被活捉。單于派衛律審理此案。張勝聽到消息,擔心和虞常所說的話被揭發,便把事情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已經發生了,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我受到了侵害,就更加對不起國家了。”於是想自殺。張勝、常惠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張勝。單于大怒,召集貴族商議,想殺漢使。左伊秩訾說:“如果有人謀害單于,那要怎麼加刑?應該全部招降。”單于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屈節辱命,即使活著,有什麼面目歸漢!”說著拔刀自刺,衛律大驚,抱住蘇武,派人騎快馬找醫生。醫生在地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火,把蘇武放在坑上,敲他的背讓淤血流出。蘇武本已斷氣,過了半天才有氣息。常惠等人哭泣,用車把蘇武載回營帳。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把張勝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轉。單于派使者勸降蘇武,並同時審判虞常,想借此使蘇武投降。衛律親手用劍斬殺虞常後,說:“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應當是死罪,但是單于招募願意投降的人,赦免其罪。”舉劍要砍張勝,張勝請降。衛律對蘇武說:“副官有罪,主管也應當連坐。”蘇武說:“我本來就沒參與計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憑什麼連坐?”衛律又舉劍對著蘇武,蘇武不動。衛律說:“蘇君,我之前背棄漢朝歸順匈奴,有幸受到了單于的恩寵,賜予了爵位和財富,管理數萬民眾,牛馬牲口堆滿山,才有像今天這樣富貴。蘇君今日投降,明日也會跟我一樣。否則是白白拿身體去做野草的肥料,誰會知道啊!”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你要是順著我投降了,我就能和你做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建議,以後就算想再見我也沒這麼容易了。”蘇武罵衛律說:“你為人臣子,不顧恩義,背叛君主和父母,投降蠻夷去做俘虜,我見你做什麼?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他人的死生,你不公平執法,反而想挑起兩個君主的矛盾,自己坐觀成敗。南越國曾經殺漢朝使者,最後被漢朝消滅,南越國也成了漢朝的九個郡;宛王曾經殺漢使者,最後被漢朝消滅,他的人頭也被懸在北門示眾;朝鮮殺漢使者,立即就被滅國了。只有匈奴還沒遭到這樣的下場罷了。你明知我不降,就是要殺我,令兩國開戰,匈奴的覆滅就從我開始吧。”

衛律知道蘇武不可脅迫,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使他投降,就囚禁蘇武,置於大地窖內,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幾日不死。匈奴以為他是神人,就將蘇武流放至北海(位於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才可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常惠等人安置到別的地方。


牧羊北海

蘇武到了北海,沒有供應糧食,只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蘇武拄著漢節牧羊,起居都拿著,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蘇武會編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物。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大病,賜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於靬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冬天,丁靈人盜走了蘇武的羊馬,蘇武再度陷入困境。

蘇武在漢朝時,與李陵都擔任侍中的官職。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後單于派李陵去北海,為蘇武設酒宴和歌舞。李陵對蘇武說:“單于聽說我和子卿你交情深厚,所以讓我來勸說你,他真心想讓你成為匈奴的臣子。你到死也不能歸漢,白白在沒有人的地方讓自己受苦,即使堅守信義又有誰能看見呢?先前長君(蘇嘉的字)做奉車都尉,隨從聖駕至雍的棫陽宮,皇帝扶輦下除,撞到柱子折斷車轅,被指控為大不敬,伏劍自刎,皇帝賜錢二百萬作為喪葬費。孺卿(蘇賢的字)隨從聖駕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把駙馬推到河裡淹死了。宦騎逃亡,皇帝下詔讓孺卿追捕,沒抓到,孺卿惶恐服毒自殺。我來的時候,你的母親已不幸去世,我送葬至陽陵。你的妻子年少,聽說已經改嫁了。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從你離家至今已經十幾年了,是不是還活著也不知道。人生如朝露一般短,為什麼要讓自己受這麼久的苦呢!我剛投降的時候,也痛苦的像發瘋一樣,恨自己背叛了漢朝,加上老母被收留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難道比得過我當初?況且陛下年齡大了,法令無常,大臣們沒有犯罪就被滅族的有數十家,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證,你還顧得上別人麼?請聽從我的建議,不要再說別的了。”蘇武說:“我們蘇家父子沒有什麼功勞,都是因為陛下才能位列將帥,獲爵封侯,兄弟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腦塗地來報答他的恩情。現在能夠殺身報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覺得快樂。臣子事奉君主,就如同兒子事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就聽從我的話吧!”蘇武說:“我早就已經死了!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的爵位)如果一定要讓我投降,就請停下今日的歡宴,我直接死在你面前!”李陵見蘇武如此真誠,喟然長嘆道:“真是義士啊!我和衛律的罪過上通於天!”說著流下眼淚浸溼了衣襟,訣別蘇武而去。

後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區脫地區捕得雲中的活口,說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著白衣,說皇帝駕崩了。”蘇武聽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數月之久。


歸漢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昭帝即位。幾年後,匈奴和漢朝達成和議。漢朝尋求蘇武等,匈奴謊稱蘇武已死。後漢使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員同他前往,夜晚見了漢使,原本地述說了這幾年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要對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繫著帛書,上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萬分高興,照常惠所說的話去責問單于。單于看身邊的人非常驚訝,向漢使道歉說:“武等實在。” 於是李陵設酒筵向蘇武祝賀,說:“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李陵起舞,唱道:“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李陵淚下縱橫,與蘇武絕別。單于召集蘇武的屬下,除了已經投降和死亡的,隨蘇武歸國者有九人。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蘇武回到長安。昭帝下令蘇武帶一份祭品拜謁武帝園廟。官拜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聖、趙終根都官拜中郎,賜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因年老而返鄉,各賜錢十萬,終身免徭役。


李陵


李陵(前2世紀?-前74年),字少卿,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西漢將領李廣之孫,中國歷史上富有爭議的人物。

李陵原為漢朝將領,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在浚稽山與數萬匈奴騎兵英勇作戰,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其後漢武帝下令將其全家處死,令他斷絕了迴歸漢朝的念想,最終埋骨異域。他為漢朝貢獻的唯一一次戰鬥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這次以少戰多的戰鬥被詳細載於《漢書》之中。

在過去的一段時期裡,李陵也曾被認為是一位文學家。被譽為漢詩鼻祖的《蘇武李陵贈答詩》,便是以他的名義流傳於世。不過現今學術界主要認為這些文學作品並非李陵所作,但出於習慣仍然在題目中保留了李陵的名字。


歷史的影像


蘇武拒降得非常乾脆,這全因其忠於漢朝,感念漢武帝對其的恩德。\r當時李陵前往北海,精心設下酒宴及歌舞,勸說蘇武投降。蘇武心中感念漢武帝的恩德,毅然拒絕了投降之事。他表示臣子之於君主,就應當如同兒子對待父親那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李陵在北海待了好幾天,也沒能改變蘇武的決心。見此情況,李陵也知曉蘇武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於是他流下眼淚,最終羞愧不已地回去了。這就是蘇武在匈奴一直拒不投降的經過,等他回到西漢已經是十九年後了。這長達十九年的時間,蘇武所受之苦何其無辜,但他仍然堅守著自己心中的信念,忠於漢朝,其高尚無比的氣節令人敬佩。



希爾大大


蘇武北海牧羊期間,身處飢寒交迫、走投無路窘境之時,當初與他同朝為官、現已戰敗降匈奴的李陵奉單于令勸降蘇武。

李陵先軟化蘇武鬥志,特意“為武置酒設樂”,暢敘當年友情後,告知他被困匈奴後家人家破人亡的遭遇:哥與弟均因小罪而被皇帝逼得自殺、老母病逝、妻子改嫁、只剩兩個妹妹未知嫁否、蘇武的兩女一兒亦不知生死。李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辭懇切。

蘇武以忠孝之義拒絕勸降:“我蘇氏父子無德無能,卻被皇上重用,此恩必報,故願為皇帝盡忠!臣子侍奉君王,恰似兒子孝敬父親,子為父死無憾!故願為父親盡孝!”

李陵反覆勸說,蘇武寧死不屈:“大王非要逼我投降,請馬上結束宴會,讓我死在你面前!”

故,蘇武以忠孝之心置生死於度外,拒絕了李陵勸降。李陵良心發現,尊稱他“義士”,自感罪大惡極,訣別蘇武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