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事件給司馬遷帶來了什麼影響?是成就了司馬遷嗎?

田七姐姐愛喝茶


李陵事件帶給司馬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在一篇很有名的書信,《報任安書》中談到他接受宮刑以後的那個痛苦。

"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說腸子一天不知道要轉動多少次。坐到家裡頭,就精神恍惚,出去以後,不知道往哪裡去。一想起接受宮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馬上就滲出來,把他的衣服,後背的衣服全部給浸溼了,溼透了。可想而知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生活帶來了多麼大的創傷和痛苦。

司馬遷,字子長,我國古代傑出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漢武帝派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然後投降。

李陵兵敗投降匈奴的消息傳回長安後,所有人都在指責李凌,漢武帝詢問司馬遷的意見,司馬遷因不滿朝堂上那些趨炎附勢的人,極力為李陵辯護,相信李凌肯定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苦衷,而最後當謠言說李陵為匈奴抵抗大漢,漢武帝因此遷怒於司馬遷,最終司馬遷被判死刑。而當時的漢朝有兩種方法能夠減免死刑。司馬遷家沒有錢就只能接受宮刑。

這件事對司馬遷以後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沒了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

接受宮刑之後就意味著他變成了一個不是太監的太監。成了一個擁有男人外貌卻沒有男人的能力的不是男人的男人,還是一個像女人一般沒有鬍鬚的的男人。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言: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又有言: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以汙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

一個人活在世上,你作的最大的錯事,莫過於侮辱了你的祖宗。說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你被人指責的最大的過失,莫過於你接受了宮刑,可想而知這個刑法帶來的羞辱對他來說有多麼的痛苦,而在他接下來的人生中這個羞辱會伴他一生。

二,社會地位和社會形象坍塌

古人有,另為玉碎不為瓦全。士可殺不可辱。那時司馬遷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而他的才華卻在他接受宮刑後將不被這個社會所承認。就是不管你做了什麼所有人都會看不起你。即“終不可以為榮”所有人都會把你和你的作品看的一錢不值。他曾經所屬的文人圈子會將他排除開來。他會成為一個不是文人的文人。

所以司馬遷保全自己生命的代價,是付出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這是一個慘痛的代價。所以接受宮刑以後,作為男人的司馬遷死掉了,作為一個士大夫的司馬遷也死掉了,但是在《史記》中間激揚文字的那個太史公卻獲得了新生。

三,李陵事件在莫種意義上是成就了司馬遷

我們對司馬遷成就的認知是從《史記》中獲知的。

司馬遷始終記著老父對己所言:“餘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這是他苟且偷生的一個重大原因。

司馬遷在獄中想到了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等等,頓時思想大徹大悟。就總結出了:“人總會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

在經歷過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摧殘之後,司馬遷學會了從那個社會最底層的角度看待人世的一切,才有了後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在的司馬遷對待歷史的認知有了不一樣的見解和認知。不在只是為記錄而記錄。而是在記錄的同時加入了自己獨到的理解,使事件本身能更豐滿。

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伍子胥的評價:“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一個人在遭到無辜的迫害以後,通常有兩種選擇: 要麼悲觀消沉,要麼發憤圖強。而司馬遷選擇了後一條路。

他秉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將自己心中所有的"憤"全部傾注到史記的創作中去。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記錄《史記》最終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記傳體裁。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閃亮的珠璣,誕生在血肉與岩石的刮擦之間;耀眼的金鑽,出現在高溫與強壓的作用之下。一個人的成就只有在經過生活的錘鍊之後才會有大作為。


田七姐姐愛喝茶


漢武帝時期,李陵攻打匈奴失敗,並且投降了匈奴。漢武帝知道李陵戰敗投降後,頓時大怒,朝中無人敢替李陵說好話,此時司馬遷卻挺身而出替李陵辯解。

司馬遷的直言給自已帶來了的橫禍,沒多久,漢武帝便將司馬遷下獄並處以宮刑。陷入人生低谷的司馬遷卻完成了歷史鉅作《史記》,魯迅將此書稱為“史家之絕唱”,可見司馬遷成就之高。

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影響非常巨大,司馬遷因此受官刑,一方面,身份開始尷尬,不再合群。

由於司馬遷受官刑,已經不再是一個正常男人,因此原來同僚也不可能接受司馬遷身份的變化,並逐漸被士大夫的階層邊緣化;古代讀書人受儒家薰陶,提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官刑之人很難接納,司馬遷成了一個文化人的另類。

司馬遷原本是一位官員和讀書人,但是,李陵事件後,一切全變了,原來的同僚和讀書人群體不再認同司馬遷身份,因為司馬遷受了官刑。

另一方面,身體上的痛苦影響深遠。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書信中曾寫到宮刑後痛苦,如“腸一日而九回”,腸子一天不知道要轉動多少次;“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一想起接受宮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馬上就滲出來,把他的衣服,後背的衣服全部給浸溼了,溼透了。

所以,司馬遷受宮刑後,身體上的痛苦一直影響其生活。

總之,司馬遷接受宮刑後,不但身體痛苦,而且身份尷尬,被迫以另類身份去看待歷史,詮釋歷史,並完成了傳世之作《史記》。


凝沙學史


說“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著實有些詭辯。

史記與李陵事件

一、《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二十四史之首之《史記》是司馬遷於公元前104年起稿,歷經十四年方完成的歷史性鉅作,其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聞名天下,其作者司馬遷也隨之聞名天下,因此,可以說司馬遷創造了《史記》,而《史記》則成就了司馬遷。

二、李陵事件

公元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被匈奴單于率領十萬鐵騎圍攻,終因寡不敵眾而被匈奴所擒。

李陵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大怒,朝中群臣也是牽強附會,數落李陵的種種不是。而這時司馬遷卻上前向漢武帝為李陵求情,說其中必有隱情,漢武帝大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判處司馬遷死刑。

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司馬遷家中並不富裕,無法選擇第一種,而好死不如賴活,司馬遷便只好選擇了第二種減免方式——接受“腐刑”。

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影響

身體:

說話聲音變的“尖銳”、“陰氣”,鬍鬚掉落而不再生長,上廁所不便,由一個好端端的男人變成了一個“太監”,你說難受不難受。

心理:

身體上的變化必然導致心理上的變化,越是知識淵博、越是有理想信念的人,越難以接受這種現實。司馬遷被腐刑後,很少出現在世人眼前,這便是心理上的一種抗拒吧。

事業:

成為了“太監”,在官場上就是被判以死刑,難進寸步,自然也談不上什麼事業了。

綜上,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並非“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

之前我們說過,是《史記》成就了司馬遷,司馬遷是於公元前104年開始撰寫《史記》,而李陵事件發生在公元前99年,在其後。

也就是說,沒有李陵事件,司馬遷也會撰寫《史記》,所以,便談不上是“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因為沒有“李陵事件”。司馬遷還會是司馬遷。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