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陵和李廣利同是漢朝名將,投降匈奴後,為何一個當駙馬一個被殺?

可愛365


方圓論壇觀點!

李陵和李廣利兩個人有本質的區別。兩人雖然同為漢朝名將。但是兩個人的品行卻是截然不同。李陵雖然被逼無奈投降了匈奴,但大漢的很多人對李陵充滿了同情。匈奴對李陵也充滿了敬佩。而李廣利純粹是赤裸裸的背叛。他的背叛更多的是為自己的野心買單。匈奴對然很樂意接納李廣利引起漢朝內混。但是匈奴人內心是鄙視李廣利的為人的。看歷史評價就知道,歷史對李陵的評級是漢朝名將,匈奴名將。但李廣利的介紹就是漢朝中期將領。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李陵,漢朝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當戶的遺腹子。李陵善騎射禮賢下士,有仁愛之名。漢武帝認為李陵具有其祖父李廣的風範,想要培養李陵,所以派給李陵八百騎讓他熟悉帶兵。天漢二年李廣利率軍出擊匈奴右賢王,漢武帝想要李陵作為李廣利的運輸隊。李陵跪求漢武帝希望可以獨領一軍出擊匈奴。並表示不需要馬匹,只需要五千步卒直搗匈奴王庭。漢武帝被李陵的勇氣所感動。所以就容易了李陵的請求。


李陵率軍五千出擊浚稷山遭遇匈奴主力。被匈奴三萬騎兵包圍。匈奴欺李陵兵少且是騎兵,所以主動進攻李陵。李陵從容指揮士兵還擊,以五千步卒大破匈奴三萬騎兵。並且斬殺數千匈奴騎兵。匈奴單于被李陵嚇壞了,連忙召集左右賢王,聚集八萬多騎兵圍攻李陵的五千步卒。李陵率軍且戰且走,連戰了8天8夜,後由於叛徒出賣,李陵雖力戰不能取勝。最後力竭投降。李陵五千步卒僅有400餘人突圍成功。


著名史官司馬遷就是為了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就被漢武帝施以腐刑。後來漢武帝才醒悟過來李陵是因為無援救助才會失敗,李陵投降一年之久才派兵前去救援李陵。救援無果之後,軍中風傳李陵在為匈奴訓練士兵。所以漢武帝大怒滅李陵三族。之後很久之後才搞清楚為匈奴練兵的是漢朝降將李緒,而不是李陵。李陵原本就是詐降想要找機會逃回漢朝。結果三族被滅李陵深恨漢武帝。就來匈奴單于極為重視李陵並且把公主嫁給了他。封他為右校王。

後來漢武帝去世,漢昭帝繼位,由於昭帝年幼。霍光和上官桀總領漢朝大權。他們倆勸李陵回漢朝。但李陵雖然十分想回去,但是怕再度被侮辱,所以拒絕了回去。李陵在匈奴一呆就是二十來年。最終由於思念漢朝病逝。李陵一生充滿了家國仇恨的矛盾。但是歷朝歷代不管是詩人還是君王對於李陵的評價都十分的高。認為他是一個傑出的將軍。對於李陵的投降更多的是同情。

李廣利漢朝外戚,靠著裙帶關係當上的將軍。數次出擊匈奴大宛等地,但均無任何功績。李廣利首次出擊西域無功而返。二次出戰大宛,大勝之,並且俘獲了戰馬無數。三次出戰匈奴雖有斬獲但自身損失也很大,戰損達到十之七八。四次出擊匈奴,李廣利領騎兵六萬,步卒七萬。與匈奴單于鏖戰十餘日才脫困而回。本次會戰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徵和三年李廣利領兵七萬出擊匈奴。離京之前李廣利夥同丞相劉屈氂意圖立儲之事。想把自己的侄子昌邑王立為太子。在此期間劉屈氂妻子利用巫蠱詛咒漢武帝,有人告密漢武帝說劉屈氂和李廣利利用巫蠱在詛咒漢武帝早死。漢武帝下令將劉屈氂及其全家殺死,李廣利全家也沒能倖免。李廣利為了贖罪不顧全軍將士的死活攻擊匈奴想要以軍功為自己贖罪。後來李廣利因為急功近利導致大敗,其本人也投降了匈奴。李廣利投降匈奴後匈奴單于也把一個女兒嫁給了李廣利。李廣利投降後按照漢朝法律夷滅三族。後來李廣利被同是漢朝降將的衛律設計害死。原因就是相互之間為了爭寵。


李陵的叛變起初是詐降,而且李陵失敗的原因也不是自身的過錯。而是被漢武帝誤會殺掉全族的時候才不得不真正投降。而李廣利純屬是因為自己的野心,導致觸怒了漢武帝。而之後李廣利又希望以犧牲士兵的生命來拯救自己。最後兵敗又徹底偷襲。最終也是因為爭寵導致被害身亡。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背景!

漢武帝時期,大漢朝與匈奴徹底撕破臉皮,不再用和親來換取短暫的安寧,而是選擇打打打,直到把匈奴打服打怕為止!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漢武帝決心討伐匈奴右賢王,派李廣利為帥,李陵為輔,共同出征!


一、李陵投降匈奴始末!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將門之後!只可惜他走上了爺爺李廣同樣的悲慘道路!此次出征,正值35歲的李陵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出征過程中,李陵與李廣利在行進過程中分兵兩路!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草原戈壁作戰,沒有戰馬的情況下,李陵率5000步兵孤軍深入,直插敵方深處!

哪料,在浚稽山撞上了匈奴主力大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對陣三萬匈奴鐵騎,打得匈奴損失慘重!不甘心的匈奴軍隊擔心李陵有援軍,正要撤退,沒曾想,在這關鍵時刻,李陵的部下里出現了一個叛徒,把李陵軍隊的具體情況透露給了匈奴。最終,李陵寡不敵眾,兵敗投降!(逃回400兵士)

聽聞李陵投降,漢武帝勃然大怒,他接受不了李陵投降這一事實,在他的認知裡,李陵作為飛將軍的後代,寧可戰死沙場,也決不能投降!但是,對於被俘的李陵,漢武帝還是想要解救出來的,便派公孫敖出使匈奴,看能以何種條件把李陵接回來。

結果,公孫敖誤信謠言,把李陵不但投降還替匈奴練兵的訛傳告知了漢武帝!漢武帝失去了理智,夷李氏三族,李陵母弟妻子皆被誅殺!

然而,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一年後確切消息傳來,是一位叫李緒的人在替匈奴練兵,而這個李緒就是出賣李陵的叛徒!但此時一切都太晚了,李陵在漢朝已無任何親人,或許更多的是恨!恨公孫敖,恨漢武帝,恨所有不相信他的人!李陵對漢朝再無眷戀,徹底投降了匈奴,並當了匈奴的駙馬!



二、李廣利投降匈奴始末!

李廣利是漢武帝冊封漢朝的三大戰神之一,(其他兩人為衛青、霍去病)倍受漢武帝信任。

同樣是公元前99年的這場戰爭,在李陵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李廣利沒有選擇撤退,繼續率領7萬兒郎前行!與李陵的遭遇有所相同,李廣利遭遇到了匈奴單于的8萬騎兵,雙方連戰8天8夜,李廣利戰敗被圍,投降匈奴。

繼李陵之後,李廣利也隨之投降匈奴,這時的漢武帝心裡的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繼李陵的後塵,李廣利全家也被漢武帝殺掉!

毫無牽掛的李廣利選擇全心全意服務匈奴,然而好景不長,單于的母親得病,匈奴的巫師言稱,是死去的老單于怒了!老單于為何怒呢,因為單于違背了老單于的誓言!老單于曾發誓要生擒李廣利,用來祭神。巫師此話一出,李廣利被殺!



三、李陵與李廣利的結局為何不同?

能力與氣節!

李陵用五千步兵差點打敗匈奴8萬大軍,而李廣利7萬軍隊直接被全殲!李廣利投降的實在難看,李陵深得匈奴人敬佩,而李廣利就如敗家之犬跪舔!

同時,李陵投降匈奴後,沒有放棄尋找叛徒,當得知殺李緒這個叛徒出現時,憤然殺之!且在當上駙馬後,選擇遠離匈奴的權力中心,不介入匈奴的相關決策。可以這樣理解,李陵雖投降匈奴,心中仍有漢朝!

而李廣利就不同了,一心一意報效匈奴,只求榮華富貴,在匈奴人心中就是一個待榨乾的蛆蟲,待無利用價值時,嚼之無味,棄之毫不可惜!




總結:對於英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會發自內心的敬重!李陵是一個有氣節的人,而李廣利甘當奴才,被殺毫不奇怪!


瀚海說史


李陵是“李廣”之孫,也很善騎射。

到了壯年之際,他就任“建章營羽林軍”長官。曾率800騎,深入匈奴2000餘里,過了“居延海”(今甘肅酒泉境內),沒遇到匈奴人,視察地形後返回了。被封“騎都尉”後,多年在酒泉、張掖一帶,教射5000名士兵,屯田防備匈奴。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秋,奉命配合貳師將軍李廣利攻打匈奴。歸程途中,偶遇匈奴單于,慘遭8萬匈奴兵包圍。經殊死戰鬥,射光了所有箭矢,傷亡過半。而匈奴的傷亡竟過萬了,達到1:4的比例,可見李陵部隊戰鬥力的強悍!且戰且退,連續8天,在距居延百餘里的地方,被匈奴堵住峽谷,截斷歸路。
斷糧之日,還沒等到援兵救援,“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加之匈奴誘降,李陵說道“沒臉見陛下了”,就選擇投降了。

單于向來聽聞李家善戰的名聲。在交戰中,一睹李陵的英勇善戰,很欣賞、很佩服,招為女婿,貴為駙馬。

雖然一人孤苦伶仃、苦悶惆悵,但至少地位尊貴,也算是種慰藉。

同時,貳師將軍李廣利雖有斬獲,可在歸途中受到包圍,幾乎脫不了身。

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


之後的第二年,李廣利率領6萬騎兵、10萬步兵,從朔方郡(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出發。還有3路人馬,會戰攻伐匈奴。匈奴單于領軍十餘萬和李廣利在“餘吾水”(今蒙古土拉河)南岸開打。連戰10多天,李廣利聽聞他的家族被滅,因牽扯到“巫蠱案”。

於是,為了自保,投降了匈奴。剛開始也做了一年多駙馬,遭人嫉妒陷害,被殺祭天。

在西漢的盛威下,他也號稱“一代名將”,實則勉為其難,水分居多,非忠信之人!


內求安己


  • 李陵的生平關隴李家在春秋時期就存在了,在漢文帝時期,又有“飛將軍”李廣的出現,給漢朝打了很多勝仗,匈奴人都有點害怕李廣“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亡故後,李陵秉持先祖餘烈,要打出一番功績

  • 李陵投靠匈奴原因李陵以五千人在突入匈奴腹地,在匈奴腹地被匈奴人俘虜,匈奴人憐惜他的才能,也深知他的家世,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裡面,就想收復他,把匈奴公主賞賜個了李陵,漢武帝因此滅李陵全族,李陵在知道這個消息後,憤怒之下幫匈奴打了幾場仗,就隱居北海。


  • 李廣利的生平李廣利起與微末,因為姐姐李夫人受到漢武帝的寵愛,而得以成為將軍,在領兵打仗方面平平庸庸,消滅了西域幾個小國家,


  • 李廣利倒黴後來在會戰匈奴的時候,有傳言說被李陵擊敗,後因參與立儲事件而被漢武帝所不喜,投降匈奴,被匈奴賜下一公主,待遇豐厚,被匈奴權臣所妒忌,遂加害,政治覺悟太低。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侵權請私信告知,有喜歡歷史或者對歷史感興趣的可以關注私信哦

小鬼筆錄


李陵和李廣利雖然都投降了匈奴,但是二人投降的動機卻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二人投降後的結局也大相徑庭。



李陵以五千步卒抵禦匈奴數萬人的輪番攻擊,硬是沒讓匈奴人佔到任何便宜。最後,李陵在兵力損失殆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詐降匈奴。實際上直到這個時候,李陵並沒有真心投降匈奴,一直在待機而動。而漢武帝起初也並不相信李陵是真心投降匈奴,於是派公孫敖前往接應。可是,公孫敖卻稀裡糊塗地把幫助匈奴人練兵的降將李緒當成了李陵,回來對漢武帝說:“聽俘虜講,李陵在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所以我們接不到他了。真是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於是,盛怒之下的漢武帝夷滅了李陵全族。在得到全家被漢武帝誅殺的消息之後,對漢廷寒心、迴歸無望的李陵正式投降匈奴。之後,李陵受到了匈奴單于的善待,被封為右校王,成為匈奴貴族,而且還被召為了駙馬。匈奴之所以善待李陵,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李陵的名頭太大,他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廣雖然一生未能封侯,戰績多少也有些名不副實。但是,在匈奴人眼中,“飛將軍”卻是如同戰神一般的存在。“飛將軍”的孫子投降匈奴了,這對於匈奴單于而言,是一個絕佳的輿論宣傳契機。對內、對外,大樹特樹李陵,都是頗有裨益的。既可以增強本國軍民的自信心,又可以給漢軍其他將領樹立一個“繳槍投降、金票大大的”的標杆、榜樣。



二、李陵以五千步卒抵禦匈奴數萬軍隊的輪番攻擊,硬是讓匈奴人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從這一點來看,李陵的軍事素養還是頗為強悍的。匈奴單于之所以善待李陵,既是希望李陵能為己所用,同時也是防止李陵受到排擠、虐待而一心歸漢,重新給自己增加一個強勁的對手。



三、李陵本身只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將領,對政治興趣不大,更加沒有什麼野心。留下並善待李陵,並不會對匈奴國內的政治造成太大的影響,更加不會出現挑撥匈奴內部派系內鬥或者尾大不掉、威脅匈奴內部政治安全的情況。



四、李陵出身將門,一表人才、軍事才能更是一等一的。匈奴單于出於私心,給公主找一個這樣的駙馬,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李廣利則不同,李廣利這個人雖然也是一員武將。但是,身為外戚的李廣利在政治上卻並不安分。早在“巫蠱之亂”發生時,李廣利就夥同自己的兒女親家、漢武帝的親侄子劉屈氂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在戾太子劉據兵敗伏誅、“巫蠱之亂”平息之後,又夥同劉屈氂陰謀扶自己的外甥、昌邑哀王劉髆爭儲。不久,東窗事發,劉屈氂被叔叔漢武帝腰斬,李廣利全族也被下獄。李廣利聞訊後想以軍功贖罪,貪功冒進導致兵敗,最後不得已投降匈奴。在李廣利投降匈奴之後,其全族被漢武帝夷滅。一年多之後,李廣利受衛律陷害,被匈奴單于誅殺。李廣利投降匈奴後為何短短一年就被殺了,原因或許不僅僅是衛律陷害那麼簡單。



首先,李廣利這個人利慾薰心、野心勃勃,不是一個安分之人。讓這樣的人在投降匈奴之後安分守己、老實做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加上全族被夷滅、報仇心切,李廣利煽動、挑唆匈奴對漢開戰幾乎是必然的。一個降將干預匈奴內部事務,煽動、挑唆匈漢開戰,本身就已經犯了大忌了。



其次,李廣利是貪功冒進、兵敗投降的,和李陵的激烈抵抗、五千對數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可否認,李廣利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在衛青、霍去病、甚至李陵的光環之下,李廣利的軍事才能就顯得有點兒其實難副了。更何況,在其投降之前已經有李陵、衛律等人投入了匈奴麾下,李廣利的作用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再其次,李廣利是在漢朝因為煽動、製造內亂被漢武帝追究而被迫投降匈奴的。這樣的人,即便什麼也不幹,也很難讓匈奴單于放心,他的結局實際上早已註定了。更何況,如果留下或者重用李廣利,勢必會引起漢朝的強烈不滿。雖然匈奴與漢朝一直打打停停,摩擦不斷。但是,畢竟實力對比擺在那裡,匈奴也不得不盡量避免過分激怒漢朝。



說到底,衛律的陷害僅僅是一個導火索,實際上匈奴單于也不想留著李廣利。衛律所做的,無非是幫匈奴單于遞上了一個口實、話把兒而已。否則,單憑衛律一個降將的陷害,匈奴單于就這麼聽話地殺了李廣利,也太說不過去了,畢竟降臣始終是無法讓人完全信任的。雖然衛律本身是匈奴種姓,但卻歸漢已久,而且還是一個漢朝投降來的降臣,匈奴單于憑什麼就對他的話深信不疑?這不符合邏輯,不是嗎?


農民工歪說歷史


是人才在哪裡都有發光的機會。即便是敵人也是渴望得到優秀人才,因為只要優秀人才在自己手裡就削弱了對手。優秀人才如果能夠在自己這裡發光發熱。不僅能給自己實現夢想增添了很大的機會,同時也是打擊對手的利刃。優秀人才不管在哪裡都會被重視,重用除非那個皇帝是昏君。

李陵和李廣利都是漢朝名將。但李廣利。顯然就是一個庸才。他的有名是因為和漢武帝有裙帶關係。李廣利沒有真才實學。兩個人都是戰敗被俘,但是李凌打到彈盡糧絕給匈奴以重創。如果匈奴不是以絕對優勢。或者沒有人陷害李凌。匈奴是根本不可能贏他的。這樣優秀的人才。殺了他。會遭到殘酷的報復。不殺他,就會讓對手種了離間計。事實上,漢武帝中了離間計,殺了李玲一家。醴陵市當了駙馬。同時漢朝也少了一員猛將。因為因為李陵的冤屈,司馬遷為其深淵。也受到宮行。漢武帝攻打匈奴。也是離心離德,從而啟用了李廣利。漢朝內部對醴陵站工也是次肯定態度。如果李凌帶兵打漢朝。漢朝覆滅也是有可能的。李廣利本可取勝但是能力太差,全軍被殲滅。這樣的人對手不會尊重。殺李廣利證明匈奴取勝。漢武帝攻打匈奴失敗。

如果沒有李陵被招為駙馬。漢武帝也不會中離間計。也就不會啟用和自己有裙帶關係的李廣利。也不會有後面的戰敗。司馬遷不會受宮刑,也就沒有後來的史記。殺了李廣利實際是證明匈奴勝利了。漢武帝在處理醴陵的這件事情上是個昏君。如果不是漢武帝處理失誤。打匈奴用不了30年。


西遊評論


李陵和李廣利都是漢武帝時期漢朝的著名將領,後來也都投降了匈奴,但是他們倆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首先,李陵能夠率領漢朝部隊出征匈奴,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他與匈奴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戰就是他的最後一戰。當時他率領五千步兵,與匈奴八萬騎兵主力展開了持久戰,取得的戰績是“殺數千人……斬首三千餘級……復殺數千人,復傷殺虜二千餘人”,並且,此時的漢朝軍隊“尚三千餘人”。兩千步兵消滅近萬匈奴騎兵,完美詮釋了什麼是“一漢敵五胡”。在沒有可以使用的兵器、沒有援兵又被困山谷之中的情況下,李陵選擇了投降,在自己“母弟妻子皆伏誅”之後,李陵非常生氣,說:“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於漢而誅吾家”,此後他徹底成為了匈奴的人,甚至還曾經勸北海牧羊的蘇武不要再傻呵呵地效忠於沒良心的漢朝了。

而李廣利之所以能夠成為漢武帝時期的“名將”,完全是漢武帝不計後果地捧

出來的,原因是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有寵於上”。而李廣利第一次出征就遭遇了慘敗——他率領六千騎兵和數萬步兵討伐大宛,漢武帝給他定的目標非常簡單,到貳師城奪取優良馬匹就行了,啥也沒幹呢就給他一個“貳師將軍”的稱號。但是呢,李廣利實在是不爭氣啊,基本上沒打仗就損傷慘重(往來二歲,至敦煌,士不過什一二),決定撤軍了。漢武帝得知之後大怒,實在是太丟人了啊,於是下令“軍有敢入,斬之”。李廣利這才嚇得不敢入玉門關了,老老實實在敦煌待著。

後來的李廣利也確實曾經立下過功勞,主要還是因為李夫人受寵啊,漢武帝給他的兵力足足的。正在此時,“巫蠱之禍”爆發了,太子劉據自殺,李廣利瞅準機會,與自己的親家丞相劉屈氂籌劃,他們一文一武共同努力,讓自己的外甥劉髆當上新的太子。但是劉屈氂本人也被捲入了巫蠱之禍,最後被腰斬,同時,李廣利一家也都被囚禁。

此時在外出徵的李廣利慌了,急著在外立功(欲深入要功),卻被匈奴擊敗,最終選擇了投降。

由此可見,李陵的投降多少有點不得已,而李廣利則根本就不是當將軍的料,他的投降,完全是被漢武帝逼出來的啊,人家本來可能跟著哥哥學學音樂,是漢武帝非得要給他封侯,讓他當將軍的啊。

另外補充一下,李陵和李廣利都是匈奴單于的女婿。《史記》中記載:“單于既得(李)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書》中記載:“單于素知其漢大將貴臣,以女妻之”。


國史通論


李陵與李廣利算是漢朝名將?兩人都是裙帶關係上位罷了。李陵是得封先祖父李廣的蔭德所至,李廣利是當時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這算是皇帝的大舅子,這裙帶關係攀起來那可高起點,高平臺。

在當時西漢朝韓信,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的盛名之下,這兩位李陵與李廣利可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一、裙帶關係戶李廣利的發家史與滅亡歷程

1.李廣利作為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大哥,二哥李延年這一大幫李家人作為外戚受重視起來,或是漢武帝為了制衡衛家的勢力而扶持,保持這個漢朝朝廷的勢力平衡。從名將衛青與霍去病死後,貳師將軍李廣利可是大大的熱門人物被炒作起來。被炒作起來的流量明星李廣利,翻看他二徵大宛,三打匈奴這樣的戰績真的沒法看,當然這是跟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名將相提並論。

2.照看作為外戚與大將軍就不要更多的干涉朝政,不然在漢武帝這樣千古一帝的眼中,那可是犯大忌。想跟丞相劉屈氂一起合夥把自己妹妹的兒子劉髆扶上漢朝皇帝的寶座,這單生意做成了,那是一筆大賺錢與權勢的買賣。但他們沒有想到這筆生意“高風險零收益”的性質,也不看自己的對手是漢武帝,這人一生都在這樣的漩渦中走走出出,這手段可是熟悉的不行。

3.最可恨的是作為國家將領為了一己私慾而贖罪,沒有軍事策略,沒有作戰計劃,沒有保存漢軍的血脈,把七八萬漢軍帶入一條不歸路,全部被殺身亡。這是不顧國家利益,不顧手足之情,簡直就是一位“叛逃者”,最後也連累到自己的家族被滅族。

可是作為享受過漢朝高官厚祿的將軍即使投降匈奴這樣的苦寒之地,他也是難受而且野心從不消逝。最後又是在“權力的遊戲”下,被曾經一起作戰的兄弟衛律誣陷被殺。

二、家族恩蔭戶李陵,沒出頭就結束

1.作為飛將軍李廣之孫的李陵,本身起點就跟普通的軍士所不同,最主要他的外在表現跟自己的祖父有得一拼。年輕人總想獨自外出拼搏“撈世界”。作為先鋒軍李陵率領五千兵馬開始一路深入匈奴境內,打的匈奴幾乎無還手之力。可是這人一出名就麻煩了,本來可以瀟灑在匈奴境內走一回,回到漢朝就可以“封侯”,打破自己祖父一生不能封侯的魔咒。臨門一刻,匈奴單于調撥八萬匈奴大軍在浚稽山與李陵“相會”,最後李陵五千對八萬的人馬,寡不得眾,兵敗投降匈奴。

2.李陵與李廣利一樣都是娶得了匈奴的媳婦,可是他懂得低調與不爭不搶的行事風格,使得他一生在匈奴境內獲得平靜的一生,但也連累到自己家族被滅族。

李陵是愛國者,不是叛逃者,是最後的武俠,不是封建社會體制下的奴僕,自此之後,再也沒有“李陵式”人物存活這封建社會下。可悲可嘆。

故小二認為李陵與李廣利這兩位都是“裙帶關係上位”,不過李廣利升得快,坐的久,不過死的也快;李陵是剛冒頭就被抹平,軍事戰績都不明顯,只是他獲得善終罷了。


歷史伴讀小二


阿呆覺得,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看看兩個人的身世。

李陵,李廣的孫子。李廣的名氣多大啊,抗擊匈奴的名將啊。“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千古留名。遺憾的是,李廣的爵位與戰績不符合,一直沒能“封侯”。李廣也一直為封侯在努力,但是由於戰爭中迷路失去機會,自殺了。

李陵的爵位是比較低的,在漢代等級森嚴的制度下,他只是個拼命殺敵建功立業來完成祖父的遺願“萬里覓封侯”。

李廣利呢?漢武帝的大舅哥,寵妃李夫人的哥哥,寵臣李延年的哥哥。李廣利就是貳師將軍。他最大的功勞不是打匈奴,而是遠征大宛國。前後兩次,第一次還沒到就被人給滅了。第二次是帶領全國的死囚犯,去報仇,順利地收拾了大宛,帶回了汗血寶馬。

那麼,從地位上看,李陵是個在一線戰鬥的將軍。李廣利是皇帝身邊的親信。

天漢二年(前99年10月),李廣利為主帥,帶著李陵等和八萬漢兵,出征匈奴。李陵的五千步兵在浚稽山被匈奴圍困,李陵詐降匈奴。漢武帝聽別人說李陵幫匈奴操練兵馬,於是大怒,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絕望了,真的投降了匈奴。

徵和四年,李廣利在出徵匈奴。又傳來長安城中的消息,李廣利的妻兒受到皇位爭奪的牽連,遭逮捕囚禁。李廣利心思不定,遭遇大敗,七萬漢軍損失。李廣利投降匈奴。

李陵被匈奴召為駙馬,那是李陵沒了退路,絕望了,加上李陵的才能。

李廣利的身份和地位高,為人又圓滑,實際才能一般,匈奴對他始終不放心。加上衛律的嫉妒和誣陷,被殺死自然的。


阿呆夢話


李陵與李廣利是漢武帝后期兩位重要將領,後來均投降匈奴。在匈奴,兩人的命運又是不同的,李陵得以善終,而李廣利死得很慘,這是什麼呢?

第一,李廣利威脅到衛律的地位

當時匈奴對待漢朝降將的政策是不錯的,一般都會加以重用。在投降匈奴的將領中,除了李陵與李廣利之外,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這個人就是衛律。李廣利之死,就是被衛律陷害。


我先來說說衛律這個人。衛律的父親本是長水胡人,他打小生活在漢帝國,與著名音樂樂李延年是好朋友。後來衛律作為大漢使團成員,出使匈奴。從匈奴回來後,他聽到李延年被誅殺的消息,他擔心受牽連,索性逃走了,投降匈奴。衛律這個人是挺有本事的,匈奴單于很重用他,封為丁靈王,成為匈奴手握實權的人物之一。

李廣利投降匈奴前,是大漢帝國軍隊的一號人物。李廣利當時謀立外甥劉髆(李廣利妹妹李夫人與漢武帝所生)為皇太子,犯了大忌,又被告巫蠱,全家下獄。當時他正指揮七萬大軍與匈奴作戰,得知全族下獄的消息,方寸大亂,被匈奴打得大敗。想到回去也是死,李廣利最終選擇投降匈奴。

李廣利的投降,使狐鹿姑單于大喜過望,因為他乃是中國降將中地位最高的,他在中國軍界屬最高級別。李廣利投降後,家人盡遭屠戮,他與李陵一樣,歸路堵死了。狐鹿姑單于因此大膽重用李廣利,將女兒嫁給他,並且將李廣利的地位,提升到李陵與衛律之上。李陵行事低調倒無妨,衛律怎麼咽得下這口氣呢?

第二,衛律設計剷除李廣利

李廣利嚴重威脅到衛律在匈奴的地位,衛律決心除掉李廣利。

李廣利投降一年後,匈奴太后(大閼氏)染上疾病。衛律便以太后的病為由,想出一條致李廣利於死地的毒計。

匈奴人比較迷信,狐鹿姑單于也不例外。衛律買通巫師裝神弄鬼,說大閼氏之所以得病,是因為前任單于且鞮侯發怒了,他的靈魂附在巫師身上,對狐鹿姑單于發怒說:“我們匈奴人以前在進行戰爭祭祀時,經常說要活捉漢朝的貳師將軍,殺之以祭天,現在你為何忘了呢?”貳師將軍就是指李廣利。

狐鹿姑單于聽巫師一番胡說八道,當真以為是父親的亡魂降臨來責備自己,嚇得臉色蒼白,忙叫人把衛律喚來來商議。衛律假惺惺地說:“看來是先王發怒了,單于還是要了卻先王的心願,殺李廣利以祭天。”

狐鹿姑單于忙下令逮捕李廣利。李廣利倒黴透了,躲過漢帝國的巫蠱之禍,卻躲不過匈奴人的巫蠱之禍。他被綁赴匈奴人的祭壇上,塗上牛油羊血,象牲畜一樣被宰殺。堂堂大漢貳師將軍,這種結,真是令人長嘆。李廣利死前最後一句話是:“我死後必滅匈奴!”早知如此受辱而死,何必投降,不如在戰場上往脖子上一刀,成就英雄結局,豈不痛快!

第三,李陵得以善終,主要是低調

李陵投降後,匈奴單于把女兒嫁給她,封他為右校王。他的地位,與丁靈王衛律相當,不過,他與衛律的矛盾並不大。

其實匈奴單于也知道,李陵投降匈奴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是此時的匈奴是個大國,單于還是很有胸襟的,明知你李陵不是真心歸降,但還是給予無上的尊榮,以博取招賢納士的美名。李陵與衛律雖然地位相同,但衛律是直接參與國政,而李陵則是居王庭之外,只是有大事時才入議。

對於投降這件事,李陵一直內心充滿慚愧與內疚。特別是在見到蘇武後,他更是無顏以對。單于派他去勸降蘇武,遭到蘇武的斷然拒絕,李陵深深自責說:“李陵與衛律所犯下的罪行,上通於天!”

投降匈奴後的李陵,形同行屍走肉,既不與人爭權,也不與人逐利。也正因這個原因,他與衛律的關係還是可以的。

在漢武帝去世後,大將軍霍光派任立政出使匈奴,希望勸說李陵回國。任立政抵達匈奴後,衛律還當著任立政的面說“李少卿賢者”,李少卿就是李陵,說李陵是個賢能之人。可見衛律對待李陵,與對待李廣利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