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壓榨百姓,商鞅本人死有餘辜嗎?

高陽飛雪


其實,商鞅所制定的法律就是要把秦國變成一個一直處於戰時體制的國家,讓秦國能夠實現全國總動員,將所有潛力激發出來。

在商鞅的嚴刑峻法之下,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內,秦國就變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並且奪回了失去已久的河西!

如果說商鞅在變法中有什麼錯誤,那麼始作俑者並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如果商鞅死有餘辜,秦孝公才是首犯,他應該怎麼處罰呢?

(商鞅影視形象)

第一,秦國持續衰落,秦孝公寢食難安。

秦國在春秋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當時秦穆公向西方發展滅掉了12個西戎國家,拓地千里成為東周在西部邊境的屏障,並且因此得到了周天子的犒賞,成為西方諸侯之長。

但是,秦孝公之後秦國開始衰落了,而到了戰國初期,由於他的東方鄰國魏國率先通過變法強大起來,而遭到了攻擊。而且,魏國那個時候來了一個著名的將領吳起,讓秦國的壓力更大了。

吳起這個人幫助魏國組建了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軍隊魏武卒,他率領這支軍隊攻佔了秦國大片土地,還曾經率領5萬魏武卒打敗了50萬秦軍,搞得秦國岌岌可危。

還好,後來魏文侯逼走了吳起,減輕了秦國的負擔。

但是魏國還是那麼強大,在魏國的威脅下,秦國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秦孝公時期。

秦孝公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國家變強大,不再遭受這個東方強國的侵略,整日發愁,可又找不到辦法。

第二,為了使國家能夠強大起來,秦孝公選擇了不擇手段,所以商鞅給他制定了最嚴苛的刑法。

正在秦孝公為國家如何強大不再受到欺辱而寢食難安的時候,商鞅來到了秦國。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的介紹,商鞅見到了秦孝公本人。

商鞅來自當時的天下第一強國魏國,讓秦孝公決定好好跟他聊聊。

商鞅第一次跟秦孝公講了很多國家大事,一般的政治人物應該會聽的津津有味,但秦孝公不是,睡著了。。。。

事後,秦孝公還把景舍責備一頓,認為他推薦的這個人不靠譜。

第二次,商鞅給秦孝公講的是治理國家的大道理,這次秦孝公沒睡著,但還是不滿意,又把景舍說一頓。

要說商鞅還真是有能耐,他跟景舍說,我們還可以聊別的。

景舍就再次跟秦孝公推薦了商鞅,於是秦孝公第三次接見了他。

這次,秦孝公沒睡覺,並且覺得商鞅說的有點道理,然後決定主動召見商鞅。第四次,兩人談的非常投機,一連聊了好幾天秦孝公都不覺得累,並且決定採納商鞅的建議。

景舍很奇怪,就問商鞅怎麼回事,商鞅說:我們第一次聊的是帝道,第二次聊的是王道,這兩種方法他都覺得慢,所以第三次我聊的是霸道,原來國君喜歡霸道。可惜這麼一來雖然國家可以快速實現富強,德行上就不行了。

通過商鞅和秦孝公最初的聊天可以看出,商鞅之所以在秦國推行嚴刑峻法是秦孝公的意思,本來商鞅希望秦孝公學習古代先賢的治國方式,可秦孝公不幹那。

所以,要是因為推行嚴刑峻法就壓榨百姓就說商鞅的錯,那這個錯秦孝公佔大頭!

第三,秦法在壓榨老百姓的同時也在激勵著老百姓,但得罪了權貴!

秦法執行的是耕戰制度,不管你是種地還是打仗,地種的好會有獎勵,仗打得好也會拿軍功,體現的是一種平等,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靠出身來博取功名地位。

這樣,老百姓在被嚴刑峻法管理的時候,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上升的通道。所以,打仗的時候秦軍都特別積極。

這麼一看,商鞅之法對於老百姓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當然,這對那些依靠門第出身獲得功名地位的權貴來說可就壞了。從此之後如果他沒有軍功,沒有為這個國家作出貢獻,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他所享受的祖先庇護越來越少,怎麼能不對商鞅仇恨。

所以,真正反對商鞅的反而是那些權貴。

第四,在權貴的反對下商鞅被殺了,但秦法留下了

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繼位,就是著名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影視形象)

秦惠文王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和西方歷史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同歲!

同時,秦惠文王也是一個非常有為的君主。

由於在變法期間商鞅得罪了眾多權貴,缺少了秦孝公的庇護後商鞅就慘了,權貴們很希望秦惠文王能夠殺掉商鞅為他們出氣!

商鞅知道自己在秦國的地位不保,只好從秦國逃走,可是他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最後,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率領軍隊和秦軍作戰。

肯定是打不過的。

於是,商鞅被殺,他的屍體也被五馬分屍。

商鞅死了,但是秦法留下了。

秦惠文王知道商鞅的法律可以使國家富強,所以在殺掉商鞅平息權貴憤怒之後,把秦法留了下來。並且對秦法嚴格執行,從此秦國開始對周邊國家的不斷蠶食,秦軍也被各國恐懼稱為虎狼之師!


可見,商鞅並不是死有餘辜!


歷史風暴


商鞅並沒有壓榨百姓。至少變法之後貴族壟斷的局面被打破,窮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晉升之路!這就好比你在一個公司很努力卻沒有一點晉升希望,你能不抱怨嗎?而另一個公司有很好的公平晉升機制,大家都願意去幹!看著大家平常都很努力,每天加班到很晚,但是未來的前景卻大相徑庭,給人的感覺能一樣嗎?百姓之前在土地上累死,或者再戰場立再大的功也都是沒用的。之所以說壓榨是因為商鞅的法太詳細,比如在路上亂倒垃圾就會被罰。但是不管怎麼樣商鞅的法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跟老百姓不患不均,唯患不公的思想是一致的。大多數百姓還是認可的。

變法讓他們家有餘糧,吃的飽飯,也能通過努力奮鬥晉升爵位,還有官府的普法宣傳做得好,如果百姓犯法,是因為官府宣傳的不到位,也要治罪,做到這種程度,打個比方,假如我犯罪了我被罰心服口服毫無怨言,因為法律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並不會因為我跟別人同時犯法,他家有錢,或者他爸比較厲害他就會罰的比我輕!

所以商鞅變法不存在壓榨百姓之說,只不過百姓看到努力就有希望,大家心甘情願努力種地,努力打仗!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自然法則,我們不能說它把人都教育的只會種地跟打仗就是壓榨百姓,換誰都會去努力換來家族的榮耀,畢竟這是官府認可的。總比去搶劫致富做個土匪要好,還隨時會丟命!


古樓殘卷


東偉人說過:商鞅是中華歷史上最徹底、最偉大、最理想主義的改革家。

商鞅變法的很多政策,惠及當時,更影響了後世兩家多年。比如,商鞅推行的戶藉制度,兩千一直後來各朝代的範本。既使到了現代,小農小戶這樣農村組織形式,仍然能搜尋出商鞅制度的影子。

再比如,商鞅變法推行的縣制、統一貨幣等政策思維,直接促成了秦始皇統一中華後的一攬子政策——推郡縣制、統一文字、衡量等——這些政策的影響直到現在。

人們批評商鞅,實際上是因為;

一是,《商君書.弱民》中對如何駕馭民眾的論述。二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商鞅的貶斥。

且不說《商君書》作者是不是商鞅尚有疑問,即使“弱民”的言論,真的出自商鞅之口,那也證明不了商鞅就“刻薄寡恩”。做事比說話,更有說服力,不是嗎?

商鞅變法的舉措,以及產生的結果恰恰證明,商鞅是一個為國求強、為民求富的人。

商鞅做了些什麼讓人敬佩的事?

廢貴族世襲,鼓勵軍功。——這個政策損害的是世家貴族的利益,而得利的恰恰是廣大平民百姓。貴族再也不能壟斷地位和財富,平民百姓有了一個提升社會地位的相對公平的途徑,這才是百姓之福。

廢井田,鼓勵耕織,允許土地私人買賣。——這無疑是在打破貴族世家對土地的壟斷、和對農奴的控制。自此,歷史上才有機會出現身份自由的自耕農。這點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從井田制時代的農奴到自由身份的農民,農民才有資格律法層面上擁有土地,進而靠耕作擁有私人財富。

改革法律,嚴刑竣法,大賞大罰,執法不避權貴。——嚴刑竣法歷來被人們詬病,但是近代“依法制國、從嚴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維”,不正也是商鞅律法的精神嗎?罰惡揚善,杜絕特權,不正是百姓需要的嗎?

商鞅變法的大部分政策,在他死後仍然能夠被執行、被推崇,這不正是對商鞅的極大肯定嗎?變法帶來了秦國的國富民強,二十年間一躍成為當時的超級強國。即使貶斥商鞅的太史公,也不敢否認商鞅的功績,這不也是對商鞅的肯定嗎?

商鞅之死,死於利益貴族的反撲,絕不可能是民眾的反對。我們不能以現代的價值觀評價古人,畢竟我們無法感受古代百姓們的感受。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無所有的農奴和苛捐雜稅的農民,你選哪一個?

無疑畢竟他代表了當時先進的思想,推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進步。


爾朱少帥


傳統觀點認為天下財富是有一個上限的。那麼就只有分配財富的方式的區別了。不在政府就在民間。國家錢多了民間就被壓榨了。問題是上限在哪?你達到上限沒有?其實現在從經濟學來看財富是創造出來的。商鞅變法就是要把閒置的土地都利用起來閒置人口也要發揮最大財富創造力。把這兩樣搞定了國家財富自然水漲船高。但是商鞅也有自己的侷限性。重農輕商。財富有了怎麼讓貨物流動起來,發揮商品最大功效其實也是一個關鍵。也就是說重農輕商必然造成財富的浪費。而在農業社會農產品產出再多也無法長期保存。結果顯而易見長平之戰以後秦雖然在軍事上財富上已經碾壓各國但是依然要等數十年之後才能滅趙吞六國。因為農產品的量不流通其實作用只發揮了一小部分。至於另外的法令確實還有很多侷限性。但是終究對秦是功大於過的。所以不能說商鞅之死活該。如果那樣後世秦王也不會堅持商鞅的法度。那麼是不是所有秦王都該死,又何來一統六國呢?


夕惕若厲23


商鞅變法絕不是壓榨百姓,若是壓榨百姓的話,他的變法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恰恰相反,他的變法,對於百姓來說是有利的。

商鞅在變法中,明確有規定,種田越多的人,得到的獎賞就越多。戰場上殺敵越多的士兵,不但,可以得到獎賞,而且還可以晉升,直到晉升為將軍,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最底層的人來說,他們可以通過上戰場殺敵,來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這就是商鞅帶給普通民眾的最大的好處,這種好處對於最底層的民眾來說,是翻天覆地的,是古代的時候,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為那時候,都是實行的世襲制,富人家的孩子,也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窮人。

是商鞅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來了改變這一傳承製度的措施。

正是這一措施的實施,讓百姓得到了實惠,百姓支持商鞅,所以商鞅的變法,才得以在秦國實現的。

商鞅變法對舊貴族的打擊是最大的,若是說商鞅的變法,動了誰的奶酪,那肯定是動了貴族的奶酪。

因為他的變法裡涉及到,貴族不能世襲爵位了。這也就意味著,那些對秦國沒有貢獻的貴族們,不能繼續當社會的蛀蟲了。

只要對秦國沒有貢獻的貴族,他們就會淪落成普通百姓。

這是所有的貴族,都不想看到的,所以,他們才是最仇恨商鞅的人。

原來的貴族,淪落成普通的百姓越多,就會給普通的優秀的百姓,留出更多晉升位置來。

所以,這就是貴族們不喜歡商鞅,要置商鞅於死地的原因。

其實商鞅的死,正是和舊貴族勢力以及秦惠文王有關。

秦孝公就是支持商鞅變法的一代明君,秦孝公的存在,是商鞅變法可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但是,秦孝公一死,商鞅也就危險了。

因為商鞅在變法的時候,得罪了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當時的他還是太子。

商鞅執行法律很嚴格,即使秦孝公的兒子犯了法,也是要嚴格執行的。

雖然當時商鞅不是處罰的秦惠文王,而是讓他的老師替他受的過。

可是,對於商鞅的一點顏面都不給,秦惠文王還是很生氣的。再加上商鞅處罰過他的老師,待秦孝公去世之後,他的老師就要復仇了。

秦惠文王的老師為了報仇,就聯合舊貴族,一起來到秦惠文王這裡告商鞅謀反。

正好秦惠文王看商鞅也不順眼,這時候也就順勢可以除掉商鞅了。

因為商鞅的變法,在秦國已經得到了徹底的執行,商鞅的存在,已經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這也是秦惠文王敢處死商鞅的根本原因。

就這樣商鞅變成了逃犯,雖然當時他逃出了秦國,回到了魏國。

但是,因為他在秦國變法的時候,對魏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魏王很痛恨他。於是,魏王就把商鞅給抓了起來,送到了秦惠文王那裡。

不得已,秦惠文王就把商鞅給五馬分屍了。

所以說商鞅的死,也不能算是死有餘辜。

正是因為他執法嚴明,所以,才讓他的變法得以成功的。正是因為變法成功,才讓秦國富裕起來的,最後,才讓商鞅的大名永垂宇宙的。


漢史趣聞


你這種觀點太狹隘了,商鞅變法獎勵耕戰,使秦國從二流國家變得強大起來,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商鞅之死,一方面與他太自信了,沒有及時激流勇退、隱居有關,他應在秦孝公還未死前就離開秦國政壇。另一方面與秦孝公有關,秦孝公完全可以立文武雙全的庶子贏疾(樗裡疾)為儲君,而不是讓贏駟這個與商鞅有矛盾的人為儲君。

秦孝公本人就不是秦獻公的嫡長子,秦獻公的嫡長子是贏虔。


跪射俑


說商鞅變法壓榨百姓,應該是指《商君書》裡的“民弱國強,民強國弱”觀點。這個觀點翻譯成白話就是:要想使國家強盛,就必須讓百姓弱,如果百姓太強了,那麼這個國家對外就沒有戰鬥力。

我們之前講過,商鞅變法當中內容主要是在經濟和軍事。經濟上重農抑商,獎勵開墾,後來甚至法令規定誰開墾的荒地歸誰種。那麼這必然導致競爭,而且會出現有些人競爭不過沒有地可耕的結果,所以從另外一面來說這實際上是對勞動力的一種壓榨,讓百姓無暇顧及其他。而且因為商鞅是法家,在刑法方面也規定的很嚴酷,比如什伍連坐,所以導致底下的群眾有很多不滿。

歷史教科書上說商鞅觸犯地主階級的利益,可是法家本身是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一套學說,如果你讀《資治通鑑》,會發現商鞅的死很大程度和他以前得罪太子的老師有關,而非其他。


鼓樓博牛志


首先我們說一下“死有餘辜”的意思,在百度百科裡解釋為:罪大惡極,即使處以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那麼商鞅是不是這樣一個人呢?史實勝於雄辯,讓我們看看商鞅變法究竟給秦國帶來了什麼,是非功過任由大家評說吧。


商鞅,我國先秦法家的傑出代表,戰國中期衛國公室諸公子,名鞅。因稱公孫鞅或衛鞅。入秦後變法有功,封為“商君”,史稱“商鞅”。《太史公自序》雲:“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作《商君列傳》第八。”作為一名儒者,司馬遷作《商君列傳》就是肯定“商鞅變法”。

評判商鞅變法的功過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按照變革的法令,以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互相監督、揭發,一家有罪,九家檢舉。不告發壞人壞事的人,處於腰斬的刑罰,告發壞人壞事的人,與殺敵一人的功勞同等,享受一樣的獎勵;藏匿壞人的人與投敵的人同罪,受一樣的刑罰。百姓家中有兩個成年男性不分家的人,加倍徵收人頭稅。有軍功的人,各按功勞大小受封爵祿;因私事鬥毆的人,各按情節的輕重量刑懲處。努力農業,耕田織帛獲得豐收的免除本人的勞役。從事工商業以及懶惰而貧困的,把他們設入官府做奴婢。秦王宗室子弟,沒有立下軍功受賞的人,不能列入貴族名冊。明確規定尊卑爵秩的等級,按照等級差別佔有土地、房屋、家臣、侍妾的衣服隨主人的地位高低相應穿戴。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人,即使富有也不光彩。


很多人看了上面的話,可能會認為商鞅刻薄寡恩,沒有人情,把秦國百姓當成了犧牲品。但是我們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和見識去評價古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為了強秦,而不是富民。秦孝公需要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能讓秦國恢復穆公霸業,商鞅變法針對這一目標十分合適。至於壓榨百姓這一說法,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有那一代不壓榨百姓。歷朝歷代的強國之策都建立在弱民的基礎之上,且商鞅之死是死於權力鬥爭,而非死於民憤。

因此我的看法是商鞅之法於民刻薄寡恩,於秦國則是一劑良藥,正是商鞅變法拉開了秦“奮六世之餘烈、歸天下於一統”的帷幕。因此太史公司馬遷儘管對於商鞅的人品持尖銳的批評態度,但是對於商鞅變法本身並沒有否定,而是選擇了認同。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商鞅變法在當時的社會實際是開通了社會底層向上的通道,在當時半奴隸半封建的社會中社會底層根本就沒有上升的通道,不管商鞅出於什麼目的這也是一個進步的地方,至於剝削壓榨老百姓重農輕商也是因為當時的勞動力低下,秦國缺吃少穿再說了商鞅變法是為了強秦是為了助秦國早日強大一統六國而非富民。商鞅制定的秦法嚴厲,不分貴賤犯之皆要入刑,僅此一點現在就很難做到。至於弱民、愚民難道你們認為現在就不弱民、愚民了嗎?都說美國的制度完善每個人都有上升的機會,可是美國也是玻璃天花板制度你能看得到卻上不去的。在兩千多年前商鞅能把一個國家治理的人人奮公戰而怯私鬥、人人掙交公糧、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能不是個奇蹟嗎?對商鞅變法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如果商鞅的法制精髓能延續至今,中國還用看美國的臉色嗎?怕是全世界都要看中國的臉色吧!


看不到希望卻相信希望


1.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非凡,可以說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只要有變法就會涉及利益,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流血,所以歷史上變法的人沒有好下場!

2.商鞅變法為什麼能成功?商鞅為什麼會被秦惠文王車裂?秦為什麼能由孱弱走向富強,從而統一六國?跟商鞅變法都有關係!①商鞅變法初期能破重重阻力,那是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其他勢力不敢造次!②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國內勢力錯綜複雜,老士族卷頭重來,局勢動盪,以甘龍為首的老士族,第一個要殺的就是商鞅,不然就有亡國之危!秦惠文王含淚車裂商鞅,反手搞死老士族,國內政權鞏固!③秦惠文王以及後續君王繼續維持變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經濟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