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專注三農,洞察商機!三農洞察致力於為您分享農業道路上的致富商機、實用技術、市場趨勢,關注我們,三農路上不迷路!

今天的主人公叫陶鑫,他養的魚,叫跑道魚。準確來說,跑道魚並不是一個特殊的魚種,而是指“跑道養殖”的魚。傳統的養魚方式都是將魚苗放在靜水的魚池裡,陶鑫的養法,卻是給魚修跑道,讓魚“跑”起來。這是什麼新操作?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原來,每條跑道其實就是一條水泥槽,槽的四周用PC板覆蓋,魚就被漁網隔在水槽內。水泥槽的一端在水下安裝有一臺“增氧推水”裝置,通過風機鼓風推送水流由一方向另一方不停流動,魚有頂水的習性,充足的水流剛好將魚兒頂得不停“跑步”。

一方面,24小時的有氧運動使魚的體魄更健康,肉質更緊實。另一方面,源源不斷的水流保證了充足的溶解氧,在高密度養殖環境下也能提供充足氧氣,保持高存活率。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調整和嘗試,多賺200萬

2016年4月,陶鑫修建了十條跑道開始養魚。可是,陶鑫在市場上精心挑選活蹦亂跳的魚苗,一放進自家魚池,不到一個月全死了,最多的時候,一天死了2000多斤。

陶鑫一頭霧水,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四處找專家請教,最終魚苗死亡的原因讓他哭笑不得。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按常理來說,買魚苗的時候都偏好又大又胖的魚,這樣將來長勢才好。陶鑫也是這麼做的,問題也正出在這裡。

陶鑫的跑道養殖對魚的運動量要求特別高,24小時不間斷地“跑步”,算下來每天要跑近170公里。如此高強度的運動量,對於胖魚來說完全吃不消,跟不上水的流速,魚活活累死了!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經過不斷地調整水槽流速,和嘗試不同的魚種,最終發現,鯽魚、長春鯿、加州鱸這三種比較適合跑道里養殖;最初下跑道的小魚苗,水速要調節到0.2米/秒,而六兩以上的成魚,才適合通常2米/秒的流速。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2017年年初,陶鑫養殖的跑步魚終於可以上市銷售了。這種跑道里養殖的魚種,活力好、品質高,一斤魚平均比市場上高4元錢左右,陶鑫年產60多萬斤魚,一年就能比當地別的養殖戶多賺了200多萬元。

打造生態養殖體系

嚐到了甜頭,陶鑫一心想著擴大產業,又趁熱打鐵擴建了10條跑道,卻忘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跑道多了,魚多了,水面上漂起了厚厚一層肥水,讓水質變差了。研究一番後,他決定增加生物淨化的力量——引入白鰱。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白鰱號稱“清道夫”,專門消納肥水和浮游生物,對淨化水質起到了重要作用。可魚塘內的水質暫時緩解了,白鰱的加入也帶來了新問題:魚糞增多了。

水槽的吸汙泵,每天可以吸出600斤魚糞,從魚塘裡抽出的廢棄物全部在岸邊的集汙池堆積著,這些廢棄物能不能有效利用起來呢?

2017年6月,陶鑫正在四處轉悠找靈感的時候,看見許多人都在養殖螃蟹。陶鑫一打聽,螃蟹的養殖環境跟人工沼澤差不多。如果我們把魚塘的廢棄物二次淨化,是不是也能造一個人工溼地來養螃蟹?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通過建造螃蟹池,陶鑫終於打造出了自己的生態養殖體系,不僅解決了魚塘的水質淨化難題,還發掘出一個新財富:100畝螃蟹,一年為他帶來了100多萬元。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現在,陶鑫總共擁有300畝的魚塘, 22條跑道,每條跑道能容納20萬斤魚。跑道里的魚一年為他帶來

800多萬元的財富,淨賺300多萬元。白鰱養殖能賺20多萬,加上螃蟹養殖的收入,一年的總利潤近500萬元。

小編觀點:陶鑫並沒有被先進的理念禁錮,而是依託“跑道魚”理念,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路。通過引入其他物種,不僅淨化了水質,還帶了額外的效益。可以說,陶鑫的做法,才是真正地有機養殖。

能在市場不斷變化時做出反應,引進先進技術,應對市場並取得成功,可以說是創業英雄了。如您農業創業道路上有想法,有思路,歡迎關注由正大集團等企業聯合冠名的2020年國內首檔大型三農創業幫扶欄目《三農創客英雄匯》。眾多創業達人匯聚,講述自己的農創思路,刨析三農創業問題,規避投資風險,尋求農業創新之道,只要參與都有機會獲得創業幫扶,敬請期待!

養魚養出500萬,只因用了一條“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