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悲劇究竟是誰之過?

黃應秋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講的是怕年少輕狂讀了這些俠義好漢鬧出亂子來,其實讀了《水滸傳》,我更多的是嘆息:一百零八將“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國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靈滅頂”,可到頭來卻落得個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的悲慘下場。於是不得不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梁山泊悲劇,到底是誰之過?

第一反應是宋江——她是梁山泊的領軍人物,而且拒絕了李逵“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選擇接受朝廷的詔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梁山泊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廝殺中遭到了慘痛的失敗。這麼看來,梁山眾兄弟確實是被宋江所害,如果當時不歸順朝廷,就不會是這般悽慘的結局。

其實不然,就算梁山不歸順朝廷,且內部團結,所佔地形有利,人馬也畢竟有限,經不起朝廷的輪番作戰。這可以從梁山徵方臘看出:在徵方臘的過程中,可謂是糧草充足,兵強馬壯。但打下方臘時,義軍損傷過半,其一百單八將,僅剩六十九人。不難想象,就算梁山泊不歸順朝廷,只要朝廷加強攻打力度,增加人馬,梁山泊遲早會被攻下。到那時,眾兄弟免不了都被斬首,且名為“草寇”。

而且梁山泊眾兄弟接受招安,也並不只是宋江一人的意思,也有很多人想歸順朝廷來建功立業,想報效國家,而不願世代為寇。如盧俊義,其個人志向就是能報效朝廷,建功立業。雖然戰死沙場,但那也是“精忠報國”,比起一輩子為“草寇”,孰優孰劣已無須再說。

所以,把梁山泊的悲劇歸罪於宋江一人,我是不太贊成的。

那麼,是誰造成的呢?

我以為是梁山好漢的觀念使然。他們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是歷代農民起義的一個根本的普遍的侷限,他們的造反目標是低下的。其次,宋江把自己同權臣腐朽的衝突看作是“忠”與“奸”的衝突,他不把自己排除在統治階級之外,造反只是以非常手段來實現統 治階級的正常職能,迫不得已的“權借水泊暫時避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以待日後“封妻廕子,青史留名”。

同時,起義軍的內部成員雖然大多是遭受官府迫害或地主壓榨的普通勞動者,但也不乏出於“無奈”而被逼上梁山的官府中人:原為鄆城小吏的宋江因殺了閻婆惜而不得不上了梁山,盧俊義原為一元外大戶,被其妻與管家誣陷下了死牢,被梁山好漢搭救後才上了梁山······他們“身在梁山,心向朝廷”,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再穿官衣、吃皇糧。正是有這些人的支持,宋江的歸順計劃才會成功。招安之時,他們歡呼雀躍,就像是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

無疑,梁山泊起義軍以悲劇告終,這不禁讓人扼腕嘆息。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農民起義可謂多也。從陳勝吳廣到巾軍,從李自成到洪秀全之輩,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從來沒有放棄過掙扎,但中國歷史上沒有一次農民起義成功過。至於其失敗的原因,我想與梁山泊都有些相通之處。他們都沒有革命經驗,沒有革命綱領,革命目的也不明確,他們的起義宗旨也只不過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等最初級的反抗思想。有點農民階級小生產者的意識和自身文化水平的低下,靠農民自己的力量無法推翻封建勢力,無法取得革命的成功。

雖然,身經百戰的梁山好漢們屢立戰功,但無法逃脫悲慘的結局;雖然,這一百單八將各有神通,但只能看著奸臣當道而自己無能為力。雖然各路英雄讓我震撼,但仍感到深深的遺憾······



雲1765


毛主席晚年時評點過《水滸傳》,他老人家一針見血的指出:“宋江是投降派”。“宋江投了降,就去打方臘”。因此可見:梁山的悲劇就是宋江一手策劃出來的。

宋江是北宋微宗時期山東鄆城一小吏,他才不高自視甚高,官不大野心極大。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宋江還未等到蔭妻封子的官運,確被“殺惜案”所逼,不得已奔投梁山,落草棲身。後又通過手段接過兆蓋大印,當上寨主了。

不得不說,宋江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宋江一生的抱負就是封候拜相做大官,他雖然與梁山好漢時有聯繫,但上樑他想都不會想。“殺惜”事件成為了他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命運的巨浪打碎了他暢遊宦海的小船,使他最初的努力都成空了。但他不屈服,他在選擇新的途徑來實現個人野心。自他當上梁山寨主那一刻起,他就計算著如何把梁山隊伍當作一塊敲門磚,去敲開朝庭的大門。當作一艘新船,重遊他夢想的宦海。他四處打探,四處拉關係,尋招被朝庭招安的機會,他一心要用梁山這面忠義大旗實現重新升官發財的美夢。最後在風塵女子李師師的穿針引線下,終於實現了他的被“朝庭招安”大計。他自提詩為證: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

這就是梁山事業土崩瓦解的原因,也是梁山眾好漢目光短淺、看錯了人、選錯了當家人帶來的悲劇。


曉岸漫步2018


一支革命隊伍從誕生到壯大到最後覆滅整個過程,他自己的生命週期長短,是由下面幾個因素來決定的:

第一. 隊伍的結構是否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就梁山泊來說,隊伍的主幹是流氓階級,這種階層的主要訴求就是住得下、吃飽飯,在安定之後,最多再加一個成家生子的願望,至於立業是談不上的,因為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方向,上了山之後,雖然有宋江盧俊義和吳用這個領導核心團隊在領導著他們,但是小山頭林立,小團隊成風,比如魯智深、武松、楊志、孫二孃等原二龍山團伙,智劫生辰綱團伙,顧大嫂團伙等等等等,細數出來可能得有近10個,這就決定了梁山綱領的兩面性,一面是替天行道的表面綱領,這其實是宋江建立起來的,一面是江湖義氣抱團搶劫樹倒胡孫散的黑社會綱領。儘管最後被招安是宋江核心團隊力主的決策,但是其他人只是無奈之下只好追隨,因為不被招安,他們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來,最關鍵的是其他人如果不同意就從此失去了賴以服眾的領袖,其他人誰都沒有這個能力來再豎大旗,如果不同意,還會被其他團伙在宋江的授意下所孤立,因此,這樣一個隊伍構成,是不可能提出比招安更合適的革命途徑來,也不可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找出高於他們本身階層的革命方向來。宋朝當時已經開始孕育資本主義萌芽,團結工商農民這種具有徹底革命性的隊伍進行天翻地覆的社會改造,他們是完完全全做不到的。

第二.核心領導團隊的認識侷限。梁山的三大頭領中,宋江是絕對的老大,但宋江是什麼人,公務員階層裡面最低階的小吏,他連官都算不上,只是一個末等小吏,這就決定了他這個人的志向不可能真的是敢笑“黃巢不丈夫“,如果他沒有自認多讀幾筐書還好,比如李自成,本身讀的書並不多,因此李自成心目中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概念淡薄,心中是真正的睥睨天下黃巢的,而宋江顯然中的書毒不淺,一旦朝廷稍示小恩,對一個小縣城的小吏來說,真的是天恩眷顧感激涕零,感謝自己十八輩祖宗積德。他是絕對不會選擇繼續當強盜,因為駕馭著手下的一群虎狼之徒,自己一介書生,時間久了就不好辦了,況且吳用這個人作副手,是真的百無一用,不堪大用,並不能幫自己非常持久的安撫手下這幫黑社會兄弟們,宋江是很清楚這點的,所以繼續做強盜絕非自己的長久之計。除了詔安一條路,他想不出更妙的招數來。他這個路數就相當於現在有誰受了冤枉,於是在微博上連續轉發鬧騰,鬧得民眾的輿論響了,上面自然就關注了。他的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

再說二頭領盧俊義,這個人的面孔自從上了梁山之後就是模糊的,一切都唯宋江是從,因為他本來也只是一個地主階層的傑出分子,上梁山也是被陷害設計的,他只求能夠保命就行了,絕對不會再提別的什麼么蛾子決策,尤其是不同於宋江的,更不會提,施耐庵這個人是非常聰明的,上了山盧俊義也就沒法寫了,所以說乾脆就一筆帶過就得了。

還有吳用,他能夠在晁蓋死後仍然躋身領導團隊之列,主要還在於採取了和盧俊義一樣的策略,跟宋江。梁山上諸多戰役,大家可以看到吳用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倒是一些小的技巧陰謀詭計的時候他能派派用場,所以此人施耐庵給他起名叫吳用,沒有大用,絕非大智大謀之輩。

第三. 作者的安排。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水滸傳》的作者,你會怎麼安排他們後續的章節呢?難道就讓他們一路造反下去?那後面還有什麼精彩可言呢?還有什麼熱鬧可看呢?大宋朝又不是他們推翻的,他們最後還不是牢牢的被朝廷給鎮壓了,施耐庵他沒有那個創新意識,非要去改寫歷史,整一個荒誕版的非現實作品。因此除了安排他們被招安,徵方臘死的死亡的亡,傷的傷跑的跑,一個故事以悲劇收官,當然會讓讀者念念不忘。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一笑了之的事情誰會提不起放不下呢。








八風吹一一老獸


一、時代的必然。所謂的108好漢聚義,就起本質而言,大多數並不是“逼上梁山”,多數在上梁山之前也不是最底層的人,這群人聚集在一起,靠的是忠義。忠,在那個時代,就是忠於朝廷,忠於皇帝,是現代眼光看來的所謂的“愚忠”,這必然決定了他們的造反是不徹底的,所以招安雖然是妥協的結果,但卻成為必然的選擇。

二、宋江的奴性。作為梁山好漢領導人的宋江,具有傳統的“忠君”觀念,他的忠,使他骨子裡少了另立爐灶的血性,他自始至終都沒有造反的念頭,他上梁山,不是被迫,而是無奈,正是他骨子裡的封建正統思想,讓他多了太多的奴性。

三、綠林江湖義氣的末路。梁山好漢身上的江湖義氣,讓他們沒有理性分析問題的頭腦,而是選擇了一種對帶頭大哥的盲從,為了這個義氣,甚至可以一忍再忍,哪怕家破人亡,人頭落地。這種義氣,讓他們的命運根本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後只能走向窮途末路。




洪樓過客


梁山本來就是很多的小利益集團組合到一起,梁山土著,官兵入夥,其他黑社會勢力,大資本家。入夥的時候心根本不齊,宋江自己琢磨出來一個革命誓言:替天行道。有時候真覺著好多人不一定能認識這四個字。

有人躲避官司,有人在那裡苟且偷生,有人好不快活,梁山之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建立新的王朝?還是替天行道逍遙自在?

真如武松所言:提前散夥。可能悲劇會晚些發生。




電影優先巴士


梁山的悲劇無疑是那個時代造成的,時代才是這出悲劇的編劇和導演。當然,宋江這廝也難逃“幫兇”之責。

一 社會黑暗,官逼民反

當時的情況是,社會上層:奸臣當道,勾陷忠良;社會中層:社會底層:惡霸橫行,欺良凌弱。水滸傳濃墨重彩描述的幾位主要人物林沖、魯智深、武松、楊志等等,莫不是被這個社會的各種黑暗逼上了梁山。

宋江入獄說不上被逼,但其個人的所作所為本身就是當時基層官場昏庸黑暗、濫用公權、營私舞弊的一個縮影,正因為他的劣跡斑斑,帶累了戴宗、李逵、阮氏兄弟、張氏兄弟等一大幫人跟著上了賊船。

二 精英階層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梁山接受招安,使得悲劇定型。但若只是宋江一人提出應招,此事難成。

梁山上有一群中下層武官和基層“公務員”出身的人,他們本來屬於國家體制內的人物,權且將這群人稱之為“精英階層”,代表人物為宋江、關勝、呼延灼、秦明、董平等等。這些人從小讀書習武,他們的理想是在體制內通過立功建業不斷晉升、出人頭地,最終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他們從骨子裡不屑於落草為寇,窩在梁山只是被逼無奈下的權宜之計。這裡不得不說,宋江雖為區區小吏,但其光耀門楣的野心最大;林沖雖貴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卻已心如死灰。

這群人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大多數佔據著梁山的高位,具有至關重要的發言權。尤其是宋江,更是群龍之首。正因為如此,一旦朝廷拋出橄欖枝,宋江登高一呼,常委響應(除了林沖),招安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我甚至懷疑,宋江一開始便將精英階層安置在重要位置,就是在為後來佈局。

三 個人命運難逃政治棋局

應該認識到,被招安後的梁山人馬,就是朝廷借刀殺人、鞏固統治的棋子而已。無論是否有高俅、童貫之流從中作梗,朝廷都絕不可能讓這支有“不良記錄”的隊伍完整地留著成為心腹之患。在政治這盤大棋中,所有人都難逃棋子的厄運。

宋江聰明一世,機關算盡,卻沒能悟出這個道理來。他既是悲劇中的人物,也是釀造悲劇的幫兇。


一劍lxd


大多數人認為是宋江的原因,我基本上也是認同的!

領導帶頭作用。他是帶頭大哥,不管結果如何,對是你宋江之功,錯也是你宋江的過錯。這就是功過是非必須有人來頂替。

開始便註定了結果不好。聚義廳,既然有聚,那就散,註定會有一個不好的結果。一幫混混流氓,俠肝義膽聚眾佔山頭,不管被逼迫上梁山也好,還是自願,終究要有一個結果!

自古黑不勝白,這是一個至理名言。眾人是土匪,宋江是土匪頭子,他當然知道做土匪是沒有前途的!只有另謀出路了,一條反,一條順。

接下來路就好走了。選反吧,姓氏搞不定啊!大宋皇帝姓趙,你宋江突然改名這有點瞞不了世間眾人啊!那就只能順從吧!

對於白道來說,想要順從,可以,但是有條件!幫我乾點事情,讓我看看你的斤兩。

幹完差事之後,那就好辦了!商量一下咱們之間的事,你現在威望過高啊,我這個皇帝都沒你牛呢,眾人知宋不知趙,那咋辦呢,你知道吧,那就好!

結果就眾人皆知了!其實吧!總得來說還是宋江,更進一步來說那就是皇帝的錯了!


路漫漫且遠兮


梁山的悲劇,就是一頭羊帶偏一群羊的故事!

羊落虎口不傷也亡!

歸根結底,宋江就是一場悲劇的主導,更是一隻替罪羊。




顏如玉8799450735


梁山的悲劇應該不是一人之過,從開始到結束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原因造成這個失敗的結局,從而形成一系列的因果關係,就像歷史長河一樣,沒辦法從來,都要為每個決定承擔相應的後果,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重要的幾點原因和人物的決定導致的結局走向。

梁山剛開始是王倫一夥人落草為寇,佔山為王,完全是強盜土匪的性質,沒有什麼口號和標誌,也是個不顯眼,沒人管,政府看不上眼的小窩窩,這時只是一個地理位置和根據地的存在,為以後的發展做鋪墊。

當禁軍八十萬教頭來了以後,不得不說讓這個小窩窩增色不少,但是因為王倫的心胸狹窄,容不下林沖,百般刁難,讓這個老好人忍無可忍,殺了王倫,而這一殺不當緊,第一個重要的決定來了,那就是擁護晁蓋當了梁山第一把交椅。這個決定為以後梁山的壯大提供了有利條件,本來晁蓋一幫兄弟都是各路的豪傑,再加上他名聲在外,來投奔的人自然如滔滔江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這樣發展壯大下去,樹大招風,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朝廷的重視,這就為他的悲劇埋下了因的種子。這個果是怎樣,就要根據下面的人物所做的決定來看走向。

這個人物就是宋江,由於這人從小到上梁山之前,都是以好學生,好公務員,好兒子的身份混跡於社會,這就導致他的思想傳統而固執,心裡自由一套正義的東西,上了梁山打出替天行道的招牌,這樣更加深了和朝廷的矛盾,什麼是天,朝廷就是天,你替天行道,把朝廷置於何地,不是明擺對著幹,本來不想搭理你,非要給個理由來收拾你,真是自作自受,自封退路。這個因所造成的後果是梁山註定要失敗,要走向滅亡的開始。

兄弟情義無可厚非,但過於重視和偏向就會感情用事。這個因就是晁蓋過於看中宋江,來就把他放在二號人物的位置。雖然還想把老一的位置讓出,但是眾兄弟顯然只認晁蓋這一個老大,所以只好作罷。但結果卻導致當晁蓋不在的時候,顯然宋江成了一號人物,前面說過他的一個決定已經導致梁山必然的失敗,要真讓他當老大,那麼只會消亡的更快。可晁蓋知道這一點時也為時已晚,最終的決定是誰為他報了仇,誰就做老大,顯然不像剛開始一樣宋江成了板上釘釘的接班人了。可結局又怎樣那,即使不是宋江報的仇,但是由於以前晁蓋的過於推崇,又加上盧俊義的新來乍到,養成了兄弟們聽慣了宋江的話,於是乎陰差陽錯,又命裡註定的走向,宋江如願的當上了梁山的頭把交椅,這個因造成了梁山的絕對控制權落到了投降派的手中,怎麼能夠不走向失敗的惡果。

108好漢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神通,但是軍師吳用顯然是個特例。一個教書先生成了一群好漢的最強大腦,能行麼,二軍師公孫勝早已看出這一點,所以早早地就溜了,顛了,我不跟你們胡鬧了,不跟你們玩了,什麼兄弟情義,什麼劫富濟貧,根本不是走的這條路嘛,明明是為狗朝廷賣命,為正規軍當冤魂,你們怎麼就看不出來呢。顯然吳用的軍師所做出的決策也是不對的,什麼出謀劃策,連朝廷這點伎倆都看不出來,也沒有解決方案,只是順著朝廷,順著老大的意思一味的硬著頭皮幹,最後就只能吃個眼睜睜的看著兄弟們死的死,走的走,自己回梁山上吊謝罪的惡果。

最後就是和方臘的對決。本來朝廷打不下樑山,因為地理位置也好,人員調配也好,反正就是攻不下嘛,那你就好好過日子唄,雖然以後還是要被剿滅,但是至少在朝廷沒有必勝的把握下不會再次動手,因為他不會再影響國威,大傷元氣了。而方臘那邊自立為王,手下高手眾多,顯然朝廷應該更偏向於攻打這個稱王稱霸的威脅所在,正好打了勝仗卻投降了的梁山成了最好的工具,這個坐收漁翁之利的決定實在高明。不費一兵一卒,只許你個官職就打發的土匪實在好騙。最後直接導致梁山因此徹底失敗,悲劇就此釀成。







滄海一隅之一字九口


天罡36,地煞72,他們都是天庭的衛兵、保安。這108個兵,專長就是打架。在天庭是安保,在人間就是禍患。因此,有道行的人把他們關在伏魔之殿。不讓他們肆意胡為。

北宋仁宗年間,欽差洪信用權力逼迫主持,打開了伏魔殿的門,108個天兵獲得自由,竄入人間。

這看似是迫不得已的偶然事故,但是卻是順應天道的機緣巧合。

因為,雖然當時朝庭奸臣當道,匪患四處,但是,宋朝在天道的氣運不該此時滅亡。可是,當時起義大軍聲勢日漸壯大,這樣下去推翻朝庭指日可待。而這些人中,並沒有天道授予的真命天子。所以,108天兵,化作梁山108個好漢,在天魁星(天罡地煞的隊長)宋江的率領下,最終幫助朝庭去剿匪、平亂。讓宋朝氣命合天道之運。

人間的108將,必須聽頭領宋江的。宋江在破廟被九天玄女夢授玄機,所以他明瞭自己天魁星的身份與職責。他必須聽天庭的。但天機不可洩露,他不能挑明瞭說。

天罡地煞,他們只是天庭衛兵、保安中身手、功夫俱佳的一批。但除了打架,他們沒有別的所長。中間,更不可能有真命天子。因此,梁山好漢們只能幫朝庭去打仗。幫天道中要傳真命天子的一方去打仗。否則,還有許多人事的劫命就都要錯亂了。

從108將被放出,到九天玄女激活了宋江,他們的命運就已經被確定了。剩下的僅是去一步步按人間規矩實現、完成。

真正的悲劇,是亂世中的百姓。但起義大軍中若沒有真命天子,這些征戰又不知要延續多少年?無辜受苦受害的人會更多!而運道一變,一批不在閻王生死簿上的生命會出世;而一批本應為人經歷生死的卻沒了。地府亂了。天庭也亂了。整個世界都亂了套。這是更大的悲劇與災難!

天庭的主管玉皇大帝本尊,歷劫久遠無數,才被天道選中在東皇之後掌管天庭。因此,歷劫也是國之宿命、人之宿命。該歷的,一點不能減短、錯漏。不該歷的,也不能亂更胡為。

108梁山好漢的命運不以悲喜來定,而是合天道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