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兒子?

l林爾枝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能刷到這題,老梁表示很高興。咱大華夏的地頭上打祖龍始皇帝開始,四千多年的歷史,產生的皇帝就有三百多位。這其中要說能力,乾隆這敗家子還真排不上號,但論起他的敗家能力,還有他那小八卦,不在前五他也在前十。

為嘛老梁這麼說呢?老梁捋直了手指頭給大傢伙掰扯掰扯,乾隆特喜歡逛大街,所以就有了七下江南,就那雅緻,有空就往秦淮河地頭上的花船上亂竄,結果把自己的皇后逼瘋,皇后將自己個小腦瓜剃成了小禿瓢,就這事歷史上都是獨一份。

還喜歡寫詩,活了一大把年紀,整了四萬多首詩,就這節奏,上個廁所都能整半首出來。

還特喜歡和自己的爺爺康熙比大小,康熙整了倆個千叟宴,他不多不少也來倆個。康熙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整,他倒好為了圖樂呵,大冬天的就把一幫子老頭老太太請進紫禁城。冷風一吹老頭老太太們那大鼻涕都拉的老長了,這頓粉條子吃的,好懸沒當場趴下了,要不是和珅救場玩了一出火鍋宴,這幫老頭老太太不知道要躺下多少,可他倒好自己玩的挺開心。

標榜自己是十全老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生拉硬拽上去的。由於自己個特喜歡享受,把雍正遺留下來滿滿的國庫,敗的耗子都在哭窮,摳著門縫要求放它出去,不能再呆下去了,會死老鼠的。

沒的辦法養了一個和珅,給嘉慶當新手大禮包玩去了。

哎!這要是說下去,三天三夜都整不玩。好了這話題咱先打住,咱開到題主的眼跟前把題主的問題解決一把。

那麼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兒子呢?

咋說呢?歷史學家你來我往爭論到現在都沒有個頭緒,所以這事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那麼咱就一點一點的扯吧,最後咱在瞅瞅這結論是個啥。

按照史料上的說法,福康安生在了1754年,這一年乾隆蹲在龍椅上也有十九個年頭。

福康安姓富察,他這人屬於名門之後,他們家那先祖吉旺就是個有眼珠子的人,當年努爾哈赤起兵,這吉旺帶著一家老小就跟著一起幹,得,傳到他這一輩那是高門大戶。

這門有多高呢?誇張一點說皇帝家的門第一高,到他這就第二了,就那和珅他也得靠邊站,他都沒資格。

福康安的親媽是傅恆的嫡福晉——索羅共氏,當年長的可水靈了,據說擱乾隆的後官裡那都是最閃亮的存在,有滿族第一美人的頭銜。

而福康安的姑姑正是乾隆的皇后孝賢純皇后,有了這層關係索羅共氏就經常的出入乾隆的紫禁城,這一來二去的就被乾隆給瞅見了。

既然被瞅見了,那麼下一步該乾點啥呢?這就不用老梁詳細的說明了吧。據說他倆躲小黑屋裡辦事,正開心的時候,這孝賢純皇后心血來潮一腳就踹開了這小黑屋,這事算是給撞破了。

撞破就撞破了唄,擱滿清那會,全天下就屬乾隆腦殼最大,還能把他咋樣。這孝賢純皇后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這也得講究點皇家體面不是,所以也只能憋在心裡,好吧,這一憋可就出事了,生生的把個孝賢純皇后給憋死了,年紀輕輕的就走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就要說了:“拉倒吧,老梁就又開始扯犢子了,人家皇帝一天天的乾點子啥事,都有人守著給記錄,如果真有這事,翻翻檔案就知道了,還真這麼神秘。”

別介呀,您說的沒錯,皇帝乾點啥子都應該記錄在案,心血來潮辦個宮女啥的,都會詳細的記錄在案的。但話說回來這事他好說不好聽啊,你覺得這記錄這事的太監敢寫嗎?就算是敢寫,他這腦殼夠掉幾回的,回頭乾隆就能給你擦了重新寫,畢竟乾隆玩文字獄,玩的很溜的不是。

有那倔脾氣的估計還是要問上一句:“這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就這事,野史上能整出一籮筐,正史上到沒有,要說真假不好定論,但咱可以當個參考放在這裡。

所以這事咱先打住,接著往下聊。

後來的事

這後來索羅共氏就懷上了福康安,這到了時間點可就生下來了。這生下兒子當然是一家最開心的時候,作為一家的頂樑柱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給孩子起名字,結果福康安的老爹這權利就被乾隆給剝奪了,親自下旨整了三個字——福康安。於是這名字就伴隨了福康安一輩子。

這劇情到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皇帝給大臣家的孩子賜個名字,這有啥可疑的?這腦洞有點大發了吧!”

不是腦洞大發了,因為福康安是傅恆的第三個兒子,前倆咋就沒這待遇?而且福康安他的這倆哥哥,一水的駙馬爺,咋到了福康安這裡,按照乾隆老爺子的恩寵咋不踹下一個給他當福晉?

就這嫌疑不老小啊!

而且,這福康安出生沒多久,乾隆一傢伙就竄到傅恆的眼跟前撈起福康安就跑,跑到紫禁城裡,擱自己家裡養。

就這事,就有點子可疑了。這不是侄子,這當親兒子來養的。這一頓細心調教下來,福康安可真就成了乾隆朝的救火隊長。

乾隆那十全老人中的戰鬥名額都有福康安的身影,這可就飛黃騰達了。

老梁在這裡再加一檔子事,當年滿清開國依靠那些個明朝的叛徒打下了天下,接著就封了老多的異姓王,比方說那臭了大天的三番。結果這些個異姓王,明裡暗裡的就膨脹了,被康熙拽著脖子按在地上好一頓的摩擦,才平了事。

至此以後滿清就沒有啥異姓王了,可到了福康安這裡,就封了貝子,死後還封了郡王,這就是妥妥的異姓王啊!這又咋解釋?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又要提出反對意見:“說人家乾隆是賊喜歡孝賢純皇后,而孝賢純皇后生了倆大胖小子都掛了,而福康安長的特像這倆小小子,所以乾隆就移情別戀的喜歡上了福康安。”

當然您非要這麼說,他也能挨著邊算一個道理。但這理他有點子牽強是吧?他乾隆自己的兒子前前後後就整了十七個,到了愣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繼承皇位的,勉勉強強的把個嘉慶給推了上去。

那他乾隆咋不培養自己的兒子,偏要培養福康安?這是不是有毛病啊!

這不是有人就懷疑,要不是福康安死的早,乾隆都有心將皇位傳給福康安。當然這話老梁是絕對不相信的,如果真來這麼一出,滿清到乾隆這可真的要玩完了。乾隆雖然敗家,但他的腦瓜子還沒這麼糊塗,這麼缺心眼的事還真辦不出來。

所以綜上所述,讓老梁感覺這事很有可能是真的,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福康安本是大學士傅恆的第三子,可是民間卻一直傳聞他是乾隆的兒子,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這事是真的嗎?

(福康安劇照 )

說起來,福康安還真是特別得乾隆的恩寵。

他不光在年幼時,就被乾隆帶入內廷親自教養,還享有和其他皇子在上書房讀書的資格,就連他的名字也是在他滿月時,乾隆親賜的。

福康安成年後,乾隆對他多次委以重任,並不斷給他加官晉職,封賞更是層出不窮,所以他年紀輕輕,已經是朝中權勢顯赫的重臣了。

如此,乾隆還嫌不夠,一心想封他為王,苦於清廷有“異姓不得封王”的祖制,再加上朝中大臣阻撓,所以只好先封為貝子,就這也已經是清朝宗室之外,活著受封顯爵的第一例了。

結果,福康安無福,沒能等到封王就病逝了。

乾隆非常悲痛,不顧眾臣反對,將他追封為嘉勇郡王,並讓他配享太廟。

可見,乾隆對福康安的確是特別偏愛。

除此外,乾隆和福康安之間還有頗多不能讓人理解的地方。

比如,傅恆病逝後,乾隆親自到傅恆府中弔唁,事後他曾寫下一首弔唁詩,其中有一句:“平生忠勇家聲繼,汝子吾兒定教培。”

這裡的“汝子吾兒”指的正是福康安。

乾隆是天子,他怎麼會稱福康安為“吾兒”呢?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所以野史中就有了這樣一個傳說。

在《滿清外史》中,有過這樣一個記載:“乾隆漁色甚至。傅恆之妻,孝賢皇后嫂也。以淑房戚,得出入宮掖。弘曆趁間逼幸之,傅恆妻不敢拒,遂有娠。未幾,生一男,即福康安也。”

(傅恆劇照)

說起來,傅恆的家世非常顯貴,祖上一直是朝中重臣。他的姐姐富察氏早在乾隆還是寶親王時,便被雍正一眼相中,並指婚給乾隆為嫡福晉。而生性賢良的富察氏深得乾隆寵愛,因此在他繼位後,富察氏順理成章被封為皇后。而富察氏的孃家也跟著飛黃騰達。

傅恆本就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乾隆對他非常器重,再加上又有富察皇后美言,因此他在25歲時,便被提拔為軍機大臣,可謂前途無限。

傅恆的妻子瓜爾佳氏,逢年過節便要入宮向太后請安,同時也陪富察皇后說說話。

結果,乾隆見瓜爾佳氏美貌動人,便找機會寵幸了她,不久後,瓜爾佳氏生下一子,正是福康安。

因此還有人附會說,富察皇后的死,正是因為她發現乾隆和瓜爾佳氏的私情後,羞憤之下,再加上喪子之痛,才命喪黃泉的。

其實,這則野史漏洞百出,比如福康安是乾隆十七年生,而富察皇后則死於乾隆十三年,隔了好幾年呢。

另外,乾隆身為天子,傅恆是朝中重臣,且才因平定金川土司之亂,因功得封一等忠勇公。

乾隆正是用人之際,要的是忠臣勇將,而傅恆正好符合他的要求,因此他犯不著為了一個女人,和傅恆之間起齷齪。

(瓜爾佳氏劇照)

那麼,乾隆為何獨獨對福康安青眼相待呢?

乾隆和富察皇后曾生育過兩個皇子,他們分別是皇次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這兩個皇子出生後,乾隆都曾將他們的名字寫在傳位密詔中,結果他們都夭折了。

因此,乾隆頗為感傷。當福康安滿月時,乾隆看到他,便想到他和富察氏所生的這兩個早夭的皇子。所以,他便將福康安帶到內廷撫養,以慰藉多年來的喪子之痛。

對於福康安來說,乾隆對他視如己出,在文武上對他多有教導。而他也沒有辜負乾隆對他的期待,不光通曉軍事,很有才略,在處理政務時,他還有著成熟穩重,辦事老道的作派,因此深得乾隆器重。

福康安15歲時便承襲了雲騎尉,並被授予三等侍衛。先在乾清宮行走,後來便做了御前侍衛。到他18歲時已經累遷為戶部右侍郎,兼鑲藍旗蒙古副都統了。

其實,在乾隆晚年,清王朝並非太平盛世。

先是大小金川再次發動叛亂,由於阿桂等武將遲遲不能平定,乾隆一怒之下,派福康安前往督戰。

福康安雖說出身貴胄,但他在軍事上很有才略,並能與將士同甘共同,因此士氣大漲,在他的指揮下,大小金川叛亂得以平定。

一向重視武功的乾隆自然也因此愈發器重福康安,官職一升再升,封賞也極為豐厚。

(乾隆劇照)

福康安成了乾隆的消防員。但凡有民變起義等,乾隆便派他率兵前往平定。

回民民變、剿匪、臺灣林爽文起義、越南滋擾廣西問題、廓爾喀戰役……無不活躍著他的身影,而他也從未讓乾隆失望過。

到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再次剿滅以吳八月為首的苗疆叛亂,並生擒苗王吳八月。

此時,福康安早就加官進爵,各種恩寵不斷。乾隆認為,只有封他為王,才算得上是最好的嘉獎。然而,他這個想法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於是他只好退一步,封福康安為貝子,想以後等福康安再立些軍功後,再封他為王。

誰知,由於長年在外征戰,福康安積勞成疾,竟病逝于軍營中。

這一消息讓乾隆悲痛不已,追封他為嘉勇郡王,並配享太廟。如此尚覺不夠,又為他建立祠堂,專門讓人來祭奠他。

由此可見,乾隆之所以對福康安聖寵不斷,一方面的確他和福康安在感情上形如父子;另一方面也是福康安憑能力所得。所以說福康安是乾隆的兒子,應該是無稽之談。

(參考史料:《清史稿》《滿清外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向敬之

先不論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兒子,而先結合福康安出生時間看他受孕時的歷史背景。

福康安生於乾隆十九年,也就是說其生母在十八年懷孕。此時,其父傅恆正是乾隆最為倚信的重臣,為保和殿大學士,被明確為內閣首揆,且兼軍機處領班大臣,爵封一等忠勇公,賞寶石頂、四團龍補服,享受親王的待遇。

傅恆最初被起用,源於他是乾隆元后孝賢皇后的親弟,但傅恆自身頗有能耐,文武雙全。乾隆十一年,金川叛亂,川陝總督張廣泗、保和殿大學士訥親平叛失利,是傅恆臨危受命,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理川陝總督,經略軍務,歷時兩年徹底平定金川之亂,對穩定西北戰局厥功至偉。

福康安生母懷孕時,傅恆正在京城。西北迴疆問題並未徹底穩定,乾隆急需傅恆這樣的名將為之徵戰,故而給其和其家族頂級禮遇恩賞,使之幫助平準噶爾。傅恆對乾隆極其重要,乾隆斷然不敢染指其妻妾,給他戴一頂綠帽子,使之受辱分心。

更何況,此時的乾隆正與繼皇后輝發那拉氏在蜜月期,身邊還有一位柔嘉可人的令妃,自然無暇偷腥。繼皇后後來能夠因為乾隆晉升令妃,而以剪髮以對,又怎會容許乾隆光顧內弟媳婦。

乾隆寵愛內侄福康安,格外重用,生前破例封爵貝子,死後追封郡王,無非是因其父子都是征戰主將,功勞卓著罷了。

故而說,福康安為乾隆私生子,純為野史杜撰,如同盛傳乾隆為漢人子一般荒唐。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與《雪山飛狐》,津津樂道,那是一種藝術創作需要而已。


以禮觀書


很多影視劇和小說中都把福康安描述為乾隆的私生子,因為乾隆對他實在太好了,年紀輕輕就位極人臣。可從各種史料證據看,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福康安是誰呢?他的父親是傅恆,是乾隆最愛的富察皇后的弟弟。也就是說,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父。

野史中說富察皇后生病期間,福康安的母親進宮探望被乾隆給看到了,乾隆對福康安的母親一見鍾情,就發生了關係,於是有了福康安。還說富察皇后的死,也是因為撞破了乾隆與她妹妹的好事,一氣之下生病死的。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說法中的漏洞。

首先按照清朝皇室的規矩,宮中妃子的孃家人是不能隨便進宮探望的,只能在規定的日子,規定的場合入宮。而且這個場合皇帝是不能出面的,所以乾隆在宮中遇到福康安母親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其次,福康安是富察皇后死了六年以後才出生的,富察皇后都死了那麼久了,福康安的母親也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進宮。所以上面那個說法不管這麼看都是說不通的。

而且按照清朝皇室當時的規定,同族之間是不允許通婚的。

福康安幾名後代後來都與皇室進行了通婚,如果他真是乾隆的私生子的話,乾隆也不會眼看著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所以說,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傳言,可信度很低。


漂浮菌


為什麼說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因為乾隆對他異乎尋常的寵愛。

福康安從小被乾隆接進宮中扶養,十三歲任三等侍衛,十五歲任二等侍衛,十六歲任一等侍衛,十七歲任戶部右侍郎,廂藍旗副都統。高中生的年齡,已經是國家正二品大員了。

然後他不斷被派出去打仗,都是別人出力他撿功勞,直到被培養成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一生被異常提拔十三次之多,最終被封為郡王。這是三番之亂以來,滿清唯一的非皇族而封王的特例。他父親傅恆被追封為郡王還是佔了他的光。

而且他榮寵遠遜的兩個哥哥都當了額駙,他卻沒能娶公主。乾隆皇帝在為自己的女兒選女婿的時候,準確而堅決的繞過了他。此事令人大跌眼鏡,聯想不止。

於是,坊間開始傳聞乾隆和他母親瓜爾佳氏之間的風流韻事。不過要我猜的話,乾隆和瓜爾佳氏應該沒有什麼關係,福康安一定不是瓜爾佳氏生的。

聯想一下當年,乾隆十八年乾隆皇帝四十幾歲,倘若他泡妞泡了個夏雨荷回來,應該正常的吧?漢女入不了宮,小腳又無法冒充,只能另置別館安置,不久有喜。皇帝左思右想無計可施,只能去找小舅子傅恆。

傅恆一聽,天上掉下個大餡餅,可有為姐夫兩肋插刀的機會了。於是他秘密派瓜爾佳氏親自去照顧夏雨荷,直到孩子生下來再接回府。滿府下人只知道夫人沒在家裡生產,回孃家生下三少爺。

傅恆給孩子起名叫福康安。前兩個孩子的名字他都寄予了未來的期望,只有這個孩子,他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千萬別死了。後來福康安被接進宮,一生榮華富貴遠勝傅恆。

你看,這樣故事是不是就完美了?😜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民間確實有種說法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理由是乾隆太喜歡福康安了,他受寵的程度超過了乾隆的兒子,這在當時看來很不正常。

福康安是乾隆大舅子傅恆的兒子,傅恆是乾隆孝賢皇后富察氏的哥哥。按輩分福康安叫乾隆姑父。

乾隆帝很好色。傅恆之妻、孝賢皇后的嫂嫂瓜爾佳氏是滿洲第一美女,乾隆對其美色垂涎欲滴,乘一次進宮時,乾隆帝找機會寵幸了她。



傅恆的妻子不敢抗拒,遂懷了孕,不多久生下福康安。

傅恆其他三個兒子雖都身為額附,但都不如福康安受寵。乾隆帝十分疼愛福康安,多次想封他為王,使他和皇子一樣,但礙於家法,沒如願。於是打算讓他在得軍功之後,封他為王。

因此常派得力干將陪同福康安出兵作戰,比如和珅的弟弟和琳就是福康安最後的陪伴者。這些將領心領神會,後來福康安終於晉封為貝勒,但是還未來得及封王就死了,當時和琳接替了他的軍權。

由於歷史書上沒有記載,這些說法都是民間傳聞,具體情況誰也說不清。




秉燭讀春秋


如果有人把電視劇當著正史來看待的話,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沒有任何一部影視劇是可以百分百符合歷史的,而現在的歷史劇可以說絕大多數都嚴重不符合歷史,《延禧攻略》則可以說有部分內容還是符合歷史的。

至於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正規的史料肯定是不會記載的,但是確實有許多野史認為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而野史雖然大部分都荒誕不經,但是也有部分是符合歷史史實的真實內容,因此正常來說福康安應該是傅恆的兒子,但是也不能排除其真的是乾隆私生子的可能,所以唯一可以終結疑問的就是給他們驗DNA了。
影視劇裡的福康安

至於福康安為什麼會被野史傳為乾隆皇帝的私生子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福康安倍受乾隆皇帝寵愛不僅年幼時被養在皇宮而且死後還被追封為可以繼承的嘉勇郡王,二是富康安的其他三兄弟都娶了公主可是戰功赫赫的福康安卻沒有娶上公主,於是有人就傳傅恆美貌的妻子瓜爾佳氏一次入宮時被乾隆看上霸王硬上弓因此生下了福康安。
延禧攻略裡的瓜爾佳氏

所以對於福康安到底是傅恆之子還是乾隆皇帝私生子確實存在疑點,但是個人認為福康安是傅恆之子的可能性還是更大,要知道傅恆死後也被封為郡王而且他一家都備受尊榮,只不過他的這個郡王不能像福康安那樣可以降爵世襲下去,而福康安不娶公主也有可能是有了自己中意的對象。


身著戎裝
的乾隆皇帝

所以乾隆皇帝之所以格外寵信福安康也許並不是因為其是自己的私生子,有可能是因為其戰功赫赫和長的比較像自己和富察皇后兩個兒子中的一個,但是對於這個歷史疑案我們也只能進行一些推測而已,具體真相我們也只有給他們驗DNA才能最終蓋棺定論!


執斧談史說事


最近的熱播劇《延禧攻略》,把一段歷史公案再次炒熱——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兒子?

根據《延禧攻略》的情節,大學士傅恆之妻爾晴,趁乾隆醉酒,假裝送醒酒湯,與乾隆發生一夜情,此後便生下福康安。乾隆的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因此最終而死,爾晴則被毒殺……

那麼,歷史上的福康安與乾隆到底是什麼關係?

1、對於福康安受寵,史學界是如何解讀的

《清史稿》載,福康安字瑤林,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大學士傅恆的三子,是乾隆髮妻孝賢純皇后的侄子。對於這個妻侄,乾隆這個做姑夫的確實超乎尋常的關愛,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福康安的任職履歷表:

13歲三等侍衛,15歲二等侍衛,16歲一等侍衛,可自由出入皇宮。17歲戶部右侍郎、鑲籃旗蒙古副都統;18歲戶部侍郎、滿洲鑲黃旗副都統;21歲獲賞“嘉勇巴圖魯”;23歲吉林將軍;24歲盛京將軍;26歲雲貴總督;28歲御前大臣、太子太保;30歲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陝甘總督、封嘉勇侯;34歲閩浙總督、詔命建生祠;35歲兩廣總督;37歲武英殿大學士、忠銳嘉勇公;41歲貝子;42歲郡王。

福康安壽年42歲,生前已達人臣頂峰。按滿制,皇帝之下設親王,分十二級,只授給愛新覺羅的子孫;親王之下是郡王,專封皇族宗室貴戚;清八旗的旗主稱為貝勒,由愛新覺羅子侄擔任;貝勒之下就是貝子,專授皇室後世子孫。

作為非愛新覺羅氏,福康安生前獲封貝子,後死追封郡王,待遇之高確實令人咋舌。原因是什麼呢?目前史學界的解讀原因有三:

原因一:乾隆鍾愛的髮妻孝賢純皇后,在福康安出生前6年死去,他們兩名愛子夭亡,乾隆把對愛妻、愛子的遺愛給予福康安,以回報孝賢純皇后。

原因二:福康安的先祖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曾祖父、祖父、父親傅恆均對清朝建有奇功,乾隆把對功臣家族的關心、關愛給予福康安,以回報富察氏家族

原因三:福康安繼承家族的馬上雄風,定金川、戰臺灣、督師廓爾喀之戰……武功卓著,乾隆破格提拔、嘉獎這位“休慼相關、實心任事之大臣”,也是理所當然。

2、對於福康安受寵,野史、民間則有另一套說法

對於福康安深受乾隆寵愛,野史、民間則有另一套說法:福康安是乾隆親兒子。這種說的起源已不可考,只是隨著清末民初的各種野史、文史筆記開始廣泛流傳。其中以天嘏所著《滿清外史》最具代表性:

書中稱:傅恆之妻是孝賢純皇的嫂子,因此得以經常出入宮室。因姿容秀美,被乾隆強行臨幸,傅恆妻“遂有娠”,生福康安。傅恆有4個兒子,其他3個都被招為駙馬,尊寵卻趕不上福康安。只有福康安不是駙馬,原因可想而知了。

此書稱:乾隆多次想封福康安為王,和其他皇子一樣,因祖宗家法不能如願。就重用他,讓他立功,打下封王基礎。福康安領兵均安排“名將勁旅”輔助。別人深知原由,全部讓功於福康安。最終獲封貝子,沒來得及封王福康安就死了,只好追贈他。

寫於民初的《石屋續瀋》一書,半文半白的語言做了記載,讓更多讀不通古文的人看了個明白:

清乾隆時,傅恆兒子福康安,30多歲就“大拜”,當過16省總督,封王,死後乾隆下詔“配享太廟”,自古沒有。相傳其母因是皇后嫂子,“入宮,被幸”,福康安實為乾隆所生。《清宮詞》中“龍種無端降下方”一句,就是指的這件事。

《延禧攻略》編劇一定是熟知上述故事,才編出傅恆之妻“爾晴”這樣一個人來,趁著乾隆醉酒,生下了福康安。不過,酒後懷孕生下的孩子,按現代人理解應該智商不高,為何福康安完全相反呢?難道乾隆早有預謀,假裝醉酒,就等著“爾晴”上鉤?

3、對於福康安受寵,相關傳說還有哪些

《延禧攻略》說,傅恆之妻即福康安生母叫“爾晴”,顯然這個名字是編劇自造的。因為查閱各種史料,作為領班軍機大臣、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的傅恆,竟然沒有對他妻子的任何記載。

很多史料中,不厭其煩介紹傅恆的曾祖、祖父、父親、弟弟、妹妹、兒子、兒媳婦、女兒、孫子、孫女,甚至伯父和侄子,奇怪的是——就是查不到他妻子的資料。難道真得當時有個“爾晴”因為出軌皇帝最終被殺?

《延禧攻略》中還提到,乾隆的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之死,也與爾晴出軌皇帝有關。這個說法何來?最早記載的是清末的《賓退隨筆》一書,大意如下: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是傅恆的妹妹。因傅恆的夫人與乾隆私通,原本感情極好的乾隆、富察氏反目成仇,乾隆“積不能平”。南巡返回路過濟南,在山東境內二人“同宿御舟中,偶論及舊事”,富察氏嚴厲責問,乾隆大怒,逼迫富察氏跳水自盡。

該書稱:回京後乾隆稱富察氏病死,終覺內疚心愧,賜諡號“孝賢”。有天夜裡在便殿休息,召來學士汪由敦,講述孝賢純皇后生前的事情,讓汪由敦撰寫碑文。很快寫好,文辭極美:“憶昔宮庭相對之日,適當慧賢定諡之初,後忽哽咽以陳詞,朕為欷而聳聽……興懷及此,悲慟如何!”只讀這篇誦文,還以為兩個人“情愛諄摯”。

對於這段故事,清史稿的記載是:乾隆南巡,富察氏隨駕伴陪,回京的路上,船到德州,富察氏暴亡,年僅37歲。原因是富察氏與乾隆所生的兩個兒子先後夭折,富察氏身心倍受打擊,因此染病,路過山東境內感風寒而亡。

不過,正是因為富察氏之後太過突然,因此野史、民間就有了多種說法。因此,所謂的乾隆私通傅恆夫人、並逼死富察氏的故事也就有依託。

最後,再來講講寫於清末的《批隨園詩話》是如何解釋福康安身世的:

福康安為法和尚後身。法和尚者,乾隆初年惡僧也,以地窖藏妓女,交通貴家眷屬。為提督阿里袞奏請斬決,伏法之日,福康安之母,白晝見一和尚入內,遂生福康安。然則或即法和尚所生耳。

不知道各位看懂了嗎?



指動濟南




乾隆四十五年福康安二十六歲就任雲貴總督成為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隨後又升任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受到乾隆極度寵信,不斷加官晉爵至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裡可以經常看到福康安作為馬前卒忙碌的身影。

福康安一生戎馬倥傯,為乾隆效犬馬之勞,南征北戰四處征討,乾隆六十年在鎮壓湘黔苗民起義後被破格封為貝子,第二年嘉慶元年五月逝世,乾隆又追封他嘉勇郡王,身為異姓臣子福康安算是倍極哀榮了。

福康安年輕有為忠勇能幹,受到乾隆極大的寵信,最後又異姓封貝子又封王,這在滿清歷史上所罕見,所以就引起別人猜測,說福康安是乾隆和他小舅子傅恆老婆瓜爾佳氏的私生子。

這種說法當然出自野史叟言,捕風捉影說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第一次東巡泰山,隨行的有富察氏皇后和皇太后等皇親貴族。行船至山東地界乾隆和傅恆的夫人瓜爾佳氏苟合,事後被皇后富察氏發現,富察氏極其憤慨隨後投水自盡。


事實上富察氏是在自己兩位嫡子早亡後身心俱疲,體力不支身體贏弱死於去德州的青鵲舫船上,而福康安出生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乾隆第一次東巡六年以後的事了。清朝皇族的隱秘野史特別多,後人樂得編排這些事,不然現在的清宮影視劇也少了些佐料。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我們來分析一下兩人的關係。

從乾隆與福康安的互動中可以看出,兩人的感情就是父子之情,絕對不是君臣之情。

1.乾隆皇帝特別器重福康安

在福康安小時候,乾隆便將他接進宮裡,與皇子們一起學習。或許乾隆很想直接給福康安封官,但是沒有什麼成就,年紀又小,根本不合理。沒有辦法,乾隆只能讓他與皇子們一起學習,找機會立功。當福康安成年後,立刻被送進軍營。並且經常被委派做一些功勞大的工作,並且沒有什麼危險性。因此,福康安進入軍營沒多久,多次立功,官職也越來越大。

2. 乾隆對福康安的感情,已經遠遠超過君臣之情

乾隆對福康安特別寵愛,也十分縱容。因此,福康安的家人開始仗勢欺人,打著福康安的名號,在外面做了很多喪盡天良的事情。對於他家人的所作所為,百姓們都有一些怨言。可是又沒有辦法,人家的後臺是皇帝,任何人都動不了。這些事情,皇帝不是不知道。天子腳下,什麼事情是皇帝不知道的呢?即便皇帝知道了,也不會插手。可見他對福康安縱容,對他的家人也很縱容。

有一次,一個與福康安的關係不大的人,打著他的名號做了很多壞事兒。終於被告上了朝堂,令皇帝也很難無奈。估計皇帝也不想管,但是在文武大臣的面前,不可能沒有表示。於是,面對各種確鑿證據,皇帝將此人治罪。並且封賞了舉報之人,可是舉報之人在闡述的過程中說到了福康安。這令皇帝的臉色立即變了,舉報的大臣立刻閉嘴,這件事情不了了之。

3.福康安的母親是爾晴,她與皇后富察氏的關係特別好

各自成婚之後,也會偶爾在宮中小聚。可是自從爾晴懷孕之後,她與富察皇后的姐妹情變得越來越淡薄,不像以前那麼親密。而且,沒多久富察皇后病逝。通過這件事情,大家猜測爾晴的孩子就是皇帝的。富察皇后得知真相後,覺得自己被愛人與姐妹背叛了,抑鬱而終。

通過這些原因,說不定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再說,乾隆無比風流,有福康安這個私生子,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是他的親兒子,怎麼可能多次提拔,讓他有個好前程?如果不是親兒子,怎麼可能容忍他的家人做壞事兒,更不允許大臣狀告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