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让学生抱着手机上网课等于让孙悟空去看蟠桃园,对此你怎么看?

灵灵九冰雪


这个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对于自制力很差的孩子,除非家长一天到晚盯着,否则他是不会主动学习的!那么,这对准父母和孩子还小的父母就敲响警钟,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习惯和一些品质不是需要的时候他就可以有的,必须从小注意培养!


宸与宸妈的搞笑生活


这个比喻很形象,它道出了学生网课期间的真实写照。

这个看潘桃园的孙猴子,我们统称为自制力差的学生。前几天有一位家长特意给我打电话,他说因为开设网课,孩子(他家孩子是女生)接触手机的时间比较多,可是却发现孩子作业都没有按时完成,听课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整天吵着要玩手机,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估计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困扰之处,打着用手机上课的旗号,实际在偷偷地用手机打游戏。

但是你也不能说这个网课没有效果,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是弯道赛车的好时机,每次上课期间能看到一些同学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作业也都是及时上交,作业正确而又美观。

总结:“停课不停学”是在疫情之下应运而生的,现在上网课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面不能出去,总不能整天让孩子关在家里无所事事吧,多少学习一下,也是对新学期知识的提前预习。

一个班级里面优秀的学生是少数,极差的学生是个别,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的,所以开设这个网课还是相当必要的,当然这不是最好的状态,还是期待疫情尽早散去,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挽江南


如果说让学生抱着手机上网,可是孙悟空看着蟠桃园的话,那根据我的判断,绝对是家里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

现在很多家庭中的父母,真的就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一样,每天就端坐在沙发上,或者是床上玩自己的手机,看自己的电视,或者是忙自己的工作,可能没有时间去监管孩子的学习,孩子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肯定会用手机玩游戏看直播,这都是人之常情,换做是你,你也会这么做。

我们要理解孩子,因为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大人也难以抵抗手机的诱惑,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诱惑摆在身边,不犯错误是很难的。

所以我们大人应该反思的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或者是家庭生活当中有没有让孩子养成自律的精神,有没有在家庭教育中丢失过自己的监管责任,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够认真的看着网课学习,而自己家的孩子却不能够做到?

手机真的就像蟠桃一样,他充满着巨大的诱惑,但是他却没有错误,真正错的永远是人,孩子有错家长更有错,这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反思自己,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多学一点,科学管理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对于以后的家庭教育来说有着极大的好处。


宇宙最好老师


首先,这个说法有其合理性。

因为这正是目前全民网课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真实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君山这里来看。现在每天要求学生打卡学习。但是打卡率其实并不高。也可以肯定,打卡的这部分学生里,也有很多是表面文章、在滥竽充数。那么,就更遑论那些连表面文章也不做、现在连打理都不来搭理你的那些学生了。他们铁定是拿着手机,在游戏的世界里、醉生梦死。

作为老师,不得不担心啊。等到开学之后,肯定又要有大批的学生沦陷在手机里了。

但是,现在谈这个说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

为什么呢?

因为疫情这么严重的当下,我们除了让学生抱着手机上网课以外,其实我们根本别无选择。

换个角度去想,我们难到不组织网课,这段时间学生在家,他无所事事,就不玩手机了么?

所以,这段时间沉不沉谜于手机,与学生个体有关、与家长的管理也有关系。

至少有一点儿吧,我们开网课的初衷总是没有问题的。

谈谈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去避免让孩子上网课却成了“孙悟空去看蟠桃园”——监守自盗的问题。

具体怎么去解决呢?说几点看法:

  • 1、学校层面,安排的课程尽量有趣些。因为网课枯燥、无趣,这是吓跑很多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孩子原先可能是想听的,但是一听就犯困,那么索性睡觉去了、或者玩游戏去了;

  • 2、老师层面,该督促的工作我们还是要做到位。可能救不了所有的学生吧。但是能挽救一位是一位嘛。照样是功德无量的;

  • 3、家长层面。有空的家长,在家多监督。没空的家长,就尽量利用网课的录播功能。在无法管控的时间里,别给孩子手机,在自己下班之后,可以安排孩子看看网课。当然,这样做对于家长的要求显然还是挺高的。

结束语:

网课是目前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

各方反馈都不好,但是,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想想解决的办法。

然后,坚持坚持、熬一熬,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第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君山老师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孩子而言,本来手机、电脑、平板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课程本身。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额叶没有发育完全,自控能力极弱,再者网课的监督性和互动性又是网课的致命弱点,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上网课分心,导致上课效果极差。也就是所说的让孩子抱着手机上网课,就想当于让孙悟空老管蟠桃园。

那么,既然知道了这个弊端,在疫情期间,孩子无法进学校上课,只能在家上网课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如果做,才能提高孩子上网课的效果呢?大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家长陪孩子一起学习

如果家长有时间,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学习网课,这样孩子从内心会对网课重视起来,同时家长可以在陪学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观察并分析孩子的学习弱项,寻找提高解决的方法,一起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做好课程计划,提前做好课程预习

在学习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做好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让孩子明确自己每天及每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提前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孩子学习起来相对就会轻松很多,孩子学会了、学懂了,孩子就会更加爱学,学习效果相对也会好很多。再者要做好课前预习,孩子胸有成竹,他会更加自信,那么也会更有动力,学习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基础,不仅需要学习环境干净、整齐,还需要安静、无外界干扰,这样孩子学习起来才会更加投入,才不容易因外界原因受到干扰而分心。

建立网课的仪式感

在上网课之前,需要给孩子建立网课的仪式感,让孩子明白上网课和在学校上课是一样重要的,而不是在完任务或者在走过场,让孩子从内心对网课重视起来,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劳逸结合,设计亲子游戏环节

在学习之余,还要让孩子劳逸结合,让孩子的大脑有休息的时间,还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环节,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及信任感。同时还需要让孩子抽时间做一些眼保健操,保护孩子的眼睛,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为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上网课是比较伤害眼睛的,所以要尽量低的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我是大刚,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喜欢请关注大刚,谢谢!


大刚课堂


第一方面,我觉得现在如果在网上上课的话,那么学生是缺少监管力的可能很多父母会很有体验,学生很喜欢听老师的话,但是不喜欢听家长的话,所以说在家里的话很多家长是完全控制不住孩子的行为而且孩子在家里也会比较随意根本就缺少了在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方面,学生在学校的话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行为,他们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虽然偶有攀比心理,但是这也真是这些问题促进了他们能更健康的学习,给你健康的进行人际关系基础的建立,让以后步入社会以后才不至于有自闭的行为,如果是天天呆在家里的话,那么由于缺乏交往,因为毕竟在家里同年龄的小孩不是很多,在学生的生长期多少都会有一些影响。

所以如果是在家里上课的话,还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当然,如果是短期的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是长期的话,那还是影响很大。现在是疫情发展期,对于在家里上课还是不得已而为之,随州我们国家对这个疫情的控制力度加强,现在这个疫情已经逐渐减弱,相信很快就可以恢复学校上课,那么孩子就可以在学校受到老师的监管,家长也就可以不用再这么担心。


A学必有用


这个比方的确很形象贴切!孩子爱玩手机就像家长爱抱着手机一个样!都是猴子🐒爱蟠桃!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防止孩子打着上网课的幌子玩手机?

一是家长要有原则性。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马狠狠掐断消灭!最好再给孩子一点教训,让他死了借口上课玩手机的心!

二是要家长重视。自觉的孩子极少,所以还是要靠大人管理。孩子上课自觉,做作业主动,家长一定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律的幸福和满足感。孩子不自觉,做作业拖拉,家长更要重视,及时干涉,保证孩子改正缺点为止!而不是嘴上叨叨几句或者打骂一下,然后有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

三是家长要做好榜样。孩子在上课,家长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请问给孩子树立什么榜样?孩子能安心学习吗?能听你的话,乖乖听课吗?能服气你的管教,认真上课吗?都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努力认真的,那么你就要放下手机,去工作,去晕家务,去那本书看,去练练字,或者,去找点健身项目都可以!反正,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也在努力!!


yeyuyuan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一不小心就陷进去无法自拔了。

一,孩子用手机上网课,自制力太差。

这次的网课,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总比让孩子在家完全不顾学习的要好一点,但是这也让许多家长叫苦不迭,很多家长表示好不容易用尽办法使尽招数,才让孩子远离手机,可是现在却让孩子每天拿着手机。虽然是要做正经事,但是有很多学生是会动歪心思的。

老师在屏幕的那端上课,看不到孩子真实的一个状态,到底是什么样?老师是不能有效的去监督孩子。有老师反映,一节课几十个学生却有上万的点赞量。


并且由于网络授课这种方式并不直接,所以有时候孩子听不懂,可能听着听着就不想听了,睡着了或者打个小差看个直播。这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很挑战。父母能够在身边陪伴,监督可能还会好一点。很多父母无法时刻的陪在孩子身边,所以效果可能并不太好。

二,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先吃苦后享受的思想。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说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律我们才会面对问题,知道如何从学习成长中获得益处,我们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们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痛苦的简单。主要包括4个方面,对此延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此序。对于孩子来说,他现在就要好好上课,避免去玩游戏,享受这一时的快乐,而让自己以后的人生痛苦
其实在小时候我们就可以学会自律的原则,比如幼儿园的时候做游戏需要轮流参与,让同伴先玩游戏,最后自己在玩,放学的时候父母告诉孩子先做功课,再去看电视。

但是有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先吃苦后享受,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很大部分的迹象表明,家庭教育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所以父母在小学的时候就应该给孩子灌输先吃苦,后享受的思想,必须做完作业才可以去看电视,或者是和孩子进行游戏,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吃巧克力,那么就可以告诉如果他可以每天坚持只吃一颗,坚持三天之后,可以多吃两颗。但是如果他一天就把三颗吃完了,那么以后3天就没有巧克力可以吃。


在疫情期间虽然有很多学生无法认真听课,但是同样也有一批学生,他们家庭可能没有网络,但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去上网课。
三,父母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

如果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游戏或者是短视频的吸引,那么家长可以把这些软件都卸载掉,只留学生需要用的到的上课软件。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能够认真听课,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让孩子体验到先吃苦后享受的好处。认真上一节课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相信孩子应该会很乐意吧。

如果父母现在还没有复工,那么就要尽量的陪伴孩子监督孩子在孩子学习期间。


父母要做好榜样,可以自己办公或者是在旁边看书,切记千万不要打游戏,看抖音。这样是会给孩子做一个坏榜样,孩子心里会不平衡,为什么你就可以玩,我就要在这里学习呢,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


小鹿教育观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上网课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好的那面我们也应该认真对待。

现在是疫情时期,学生不能到校上学,也是为了学生好。国家鼓励停课不停学,这是有它必要的一面,但是效果下来不怎么好,很多家长反应很多问题,这是正常的。每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它必须有一个过程,网课也是一样。刚开始手机本就学生有很大的诱惑,手机里面的游戏更是在吸引学生,但是网课也有好的一面。

第一、初三、高三的学生马上面对中考和高考,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引导,那么他们自学的效果不一定好。

第二、对于那些有自制力的学生,其实也能学很多知识的,有些学生还做作业上交,这个要比他们在家玩一天要好很多。

第三、可以根据孩子的上网课情况,来有差异的培养孩子的习惯,有时间你慢慢的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等。发现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

困难总是有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不能一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就说他不好,每种教育方式都让孩子接收一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那么才能终身学习。

就算网课学不好也没关系,开学了教师也会给孩子们补课的。



孤独中成长ty


凡事具有两面性,不能这么绝对。

首先,要肯定的是——线上教学确实在本次疫情期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停课不停学”,既保证了大家的生命健康,也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再者,线上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家里学习,环境更加安静,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自制力比较强或者有家长监督的学生来说,线上学习会有不错的效果。

当然,线上学习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是由于疫情期间,耽误的是整个教学周期,学生在家学习,课程安排较多,用眼过度,容易疲劳或者近视,虽然每个学校都缩短了课程时间,增加了活动时间,但依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视力。

二是部分制止力差的学生,容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跑神或者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得不到有效管制,课程学习效果大大折扣。尤其是程度较好但是自制力差的学生,开学后成绩必定会有大幅下降。

三是线上教学互动要弱于线下教学,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日积月累,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线下学习至少还可以和老师、同学当面交流,及时解决,现在只能问家长,家长解决不了,有的学生就不了了之。

综上,我认为,这次疫情,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开学后,必定会有很多黑马诞生,也会有一些巨星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