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我们是否该考虑分餐制了呢,你有何看法?

劉百万123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新冠肺炎之后,我们的确应该提倡一下分餐制了。

一、首先来说一下我们大中国的饮食文化

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适量的肉食。我们国家的“吃文化”比较悠久,很早我们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考古工作者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器皿,类似于今天的餐具,可以推想出那时人们进餐,是分餐制,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了很多个朝代。到了清代时期,异族入主中原,这些都标志着饮食文化的发展,我们的分餐制被正式同化,一种延续至今的“合餐传统”,便逐渐形成并流传了下来。

二、分餐制与合餐制的优缺点

分餐就是用餐器具分开,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吃多少就要多少。我国大多采用合餐制,而西方发达国家多用分餐制,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人们也在不断改良各自的生活方式。

合餐制,其优点就是节省餐具,大家可以在一起分享很多菜肴,现场气氛热烈,因而特别适合庆典场面,缺点就是会传染疾病,易造成食物浪费。

分餐制的优点:

1、在于满足家庭成员的不同口味,同样的饭菜,老人,小孩喜欢吃软烂清淡一些的,年轻人喜欢吃硬和辣一些的饭菜,比较容易控制。

2、每人一份的饭量,根据每个人所需来盛饭菜的多少,不容易剩饭菜。

3、分餐制更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大家庭人口多,家庭中的老人和孩子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一人一筷一碗一盘的分餐制,更有利于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缺点是餐具使用量大,不能分享很多菜肴,吃饭气氛不够热烈

三、提倡分餐制

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还处在紧张的局势中。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手触摸的物品被含病毒的飞沫污染,病毒可能会经手进入口腔,鼻腔,眼睛的黏膜。宅在家的我们,对饮食方面的健康也要更加严格,除了合理的膳食荤素搭配以外,分餐饮食这个习惯,就从现在开始吧

综上所述,分餐有利于卫生,可以减少消化道疾病的传染几率,为了你我和家人的健康,赶紧行动起来吧。方芳美食欢迎你的留言加关注,感谢支持


方芳美食


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吧。

2017年我刚毕业去到广州,当时入职的一家公司有次大老板请客吃饭,都上了公筷、公勺,大家吃饭取菜也都用公筷。

这件事给我感触挺深的,之前我一直呆在江西,从来不知道有这些规矩。

后来回老家聚餐发现大家不但不用公筷,还鄙视用的人,觉得做作,深感观念的落后。

以下见大,公筷公勺尚不能普及,更别提分餐了。

西方国家推行的就是分餐制,我国民众要普及还要很长时间。

但是我个人还是很赞成的,因为分餐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特别对于一些传播力强的疾病来说。



飞行的向日葵


二十年前的事了。

当时去一个多年未见的下海朋友公司吃饭。一张大桌,七八个员工,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碗,碟,筷,装菜的盘边放了几个夹,专供夹菜用。那扭劲,一坐下就备感难受。那是我至今,唯一一次这样吃饭。主人是某校高材生,接触的人,都是不一般,同学群更是不得了,上千万的身价都不算事,他(她)们外表体面,说话文明,做事也特胆大,都是群,按他(她)们当时的话叫:犯法的事不做,犯利的事,都可以考虑。所以胆子特大,不过也真是利害,出过很大的事,也摆平了。在我看来,他(她)们就是一群垃圾,当然,他(她)们看我可能还不如垃圾。后来渐行渐远,他(她)们混的都很好,围着关系,建立财富,之后,我甚至没有再念想起他(她)们。

到是今日,偶遇这样的话题,让人猛然回首。

卫生的内容,应当以个人为主。饮食属传统文化范畴,两者不相干。古人有训,吃不语,夹菜更是面前事,不可乱翻。举手投足,怀揣热心,暗藏家风,日后行事,自当光明磊落。

在中国,分餐制,不合适!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是!



娄200736793


我们春节去成都,初二疫情严重被迫结束行程,回家自我隔离14天,从第一顿饭开始我就开始给家人分餐了,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出门在外接触的人有没有感染病毒的。在乐山市的高铁站亲眼看到一家四口被带走,真的很恐惧。目前全家已经分餐40多天了,打算买些分餐的餐具,将分餐进行到底。也提倡全民分餐,防止传染病传播。


娜姐4580


分餐制这个模式其实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但是由于地方的特性,导致这种模式一直无法操作,这是为什么呢?

1. 首先咱们先说说新冠肺炎的传染方式,它是通过空气,体液进行传播,大家就餐的时候基本都在密闭的环境下,所以是否改为分餐制没有多大的效果

2. 国家特色,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餐饮大国,而且最有名的就是酒桌文化,商务合作、沟通洽谈、朋友聚会等等都是通过酒桌,大家一直吃饭喝酒,这样会认为感情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改为分餐制,首先,自身心里就不是很能接受

3. 餐具,既然选择了分餐制所有餐品都需要配备一个公筷或者公勺,但是这种情况下,大家在正常吃饭时候会造成很多不便,假设某个人在吃饭过程中忘了使用公筷,用了自己筷子夹菜,那这种机制瞬间就消失

但是为什么国外很流行的分餐制到了中国不行呢,也有几点原因

1. 套餐,国外的一些餐品都会定制个人套餐,每份的菜品量比较小,这样一个人也可以品尝到很多菜品,但是中国呢,一端上来一大盘,一个人一个菜一碗米饭都未必吃的完

2. 专人分餐,外国的一些餐厅提供分餐服务,让你方便就餐不用担心餐具的问题,而中国呢,端上来服务人员就走开了

所以综上所论,分餐制在中国流行起来还是不是很合适


五花肉SAS


新冠肺炎后,应该不会考虑到分餐制,尤其是一家人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

第一,在新冠肺炎期间,大部分的家庭都没有考虑过分餐制。就算在菜盘上放几个公筷,也不太容易实现,夹着夹着,就用自己的筷子夹菜了,尤其是家里人多的时候。

第二,在新冠肺炎后,如果要在外面吃饭,除非吃快餐类的食物,餐厅一般是没有分餐制这一说法,在外面吃饭,可以选择用一次性筷子。

最后,我认为新冠肺炎后,分餐制在国内不会就行起来,跟亲密的人一起吃饭,用一双筷子都无所谓,跟朋友一起在外面吃饭,用一次性筷子,跟不熟的人,不会一起吃饭。





桂圆柚呀


分筷都难做到吧,更甭说分餐制啦😄

(顺便分享几幅画作,谢谢')






艺往情生


很高兴能回答题主的问题!

新冠肺炎结束后,我们是否该考虑分餐制?我也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是否实行分餐制应按场所来决定,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可以使用分餐制、有的可以使用公筷制。

以下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1、酒店、酒席用餐时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有讲究菜肴的美感的传统,特别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等方面。在酒席上,每一道上桌的菜肴都是品行具备,它是无法分割分离的一道佳肴,难以实现分餐制。在酒席这种场所比较适合公筷制,能保证卫生的同时,又能保证菜肴的品行。

2、朋友、亲戚聚餐时

聚餐的意义就在于大家聚在一起用餐,这种时候如果使用分餐制,各吃各的,失去了聚餐的意义,毫无聚餐的氛围。这种聚餐的环境也是适合使用公筷制,这样又卫生,又能体现出聚餐的气氛。

3、食堂的工作餐

无论是在学校的食堂,还是在公司的食堂,都非常的适用分餐制,既卫生又环保。

4、家庭餐

在自己家里一家人一起用餐,很难做到分餐制,像现在的生活节奏,大家白天都在上班,晚上回来自己做饭的时间少的可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分餐,去清洗多余的碗碟。在家里比较适合提倡用公勺舀汤,这样会干净卫生一些。

在疫情结束后,在外就餐最好能分餐就分餐,能公筷就公筷,提高全民饮食卫生意识。


酱酱食记


赞同分飺制。



足球迷迷足球


您好,很高兴参与讨论回答您这个问题,新冠肺炎后,我们是否该考虑分餐制了呢,你有何看法!

首先我们聊一聊分餐制合餐制的起源,相信大家都看过古装剧,在许多场合大家都是一人一桌,分餐而食的。

大部分人认为分餐制乃是舶来品,是西方的用餐方式,其实我国早在周秦汉晋时代,就已实行过分餐制了。

在有着森严等级制度的西周,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在室内铺席,人们进餐时习惯于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每个人的案前都摆放着属于他自己的食物,跟现代的分餐制并无二致。

《儒林外史》中也有:主宾六人,每人一席,共是六席。

《史记·项羽本纪》对“鸿门宴”作了这样的描写,“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可以看出这里描述的依然是一种分餐制。

到了魏晋、隋唐、五代,这一时期中原文化深受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社会风气开始变得开放、兼容 ,社会动荡使得礼乐制度的约束渐缓,衣食住行各方面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许多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形成。

在饮食方面,就餐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原地区建筑技术进步较大,木架结构和斗拱体系逐渐成熟,造成室内空间的拔高与扩展。高足家具的出现和传播,改变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席地而坐的习俗,人们从跽坐改为更轻松的悬足而坐,从而也直接影响了进食方式的变化。

唐中期,食材的多元化、烹饪样式的多变极大地丰富了餐桌的菜色,教坊酒楼、勾栏瓦舍等公共饮食空间的出现,促使饮食文化走向商业化,烹调技术的进化和用餐环境的提升,使得合餐制成为了用餐日常,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合餐制和分餐制究竟孰优孰劣呢?其实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先说“合餐制”,从经济角度上讲“合餐制”节省了普通家庭的部分开支(毕竟分餐的话需要很多盘子啊),更重要的一点是节省了饭店的成本,为什么普遍来讲西餐成本高,服务成本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样一顿饭,10个人吃,合餐制一两个人负责上菜就行了,分餐制那工程量就大了,10道菜10个人吃,饭店要刷至少100个盘子;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从感情方面讲,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度的提升(形容古代军人情谊有句话叫“一个锅里搅马勺”);一轮明月,满桌佳肴,一家老少围桌而坐,举箸共食,这是在中国常见的用餐形式,从日常三食到节庆喜宴,大多如此。

有时为了表示亲近,大家还相互夹菜。最多为了盛汤方便,会放一个公用的汤勺。

但是合餐制的缺点也很致命,会传染疾病,易造成食物浪费且很难分清责任等。还会造成孩子挑食的问题。

再说分餐制,主要优点是卫生,不易传播疾病,浪费饭菜者很容易被发现,利于节约;

缺点是餐具使用量大,不能分享很多菜肴,吃饭气氛不够热烈等。

但是分餐制这个优点就加分很高了,现在什么最重要,健康最重要,所以这也是越来越多人呼吁实行分餐制的根本原因。

那么在这种孰优孰劣分辨不清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做呢,我觉得家庭里我们可以从专筷专用,专碗专用开始,用颜色区分个人,

公共场所,公筷的实行,势在必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欢迎互相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