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句话?

老何的慢生活


感同身受,一般是指和别人经历了一样的事情,感受到了一样的感情,也许是失去,也许是拥有,也许是快乐,也许是悲伤。

但是,即使在相同的遭遇,也有不同的感情在里面,可以说世界上真的没有相同的感同身受。

我的爸爸去世已经二十年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去给自己疗伤,哪种悲痛和愧疚,就像一根刺一样在我的心里扎着,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就会疼。

四年前,我的公公因病去世了,我老公说他终于知道当年我失去亲人的痛苦了,也理解我想起来就泪流满面的感觉了。

然而,他真的和我感同身受吗?没有,我们的相同之处就是都失去了父亲,但其中的感觉却相差太远。

我的爸爸是在工作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很快就送到了医院,但由于出血点太多,在医院三天以后,我们就回家了。

当时我才刚有孩子不到一岁,又是家里的老小,爸妈都疼爱,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有一天会失去他们。

就这么像做梦一样,我失去了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甚至连一碗饭都没有给爸爸做过,以为日子长着呢,机会多着呢,可是,一切都没有来的及做。

爸爸的突然去世,给了我沉重的打击,伤心的同时更是愧疚,一种一辈子都没地方补得遗憾。

可是公公不一样,他一直心脏不好,一年都要在医院呆上一个月的,大家都知道他的病,所以都有心理准备,当他去世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同样的失去,同样的亲人,却完全不是同样的感觉,这个真正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任何人都不能分担你的感情,也不能和你感同身受。





阿光依旧


生完孩子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严重到不但完全没有初为人母的欣喜与感动,而且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想看见。开始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忙前忙后,老公更是变着法儿地哄她开心,不见好转后老公又把她妈也接了过来照顾,可她仍是没有丝毫起色,大部分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表现的非常淡漠,偶尔还会陷入神经质般的歇斯底里。

有次在她情绪低落的时候,他老公语气十分平静的对她说,我打听过,所以理解你的感受,但到了你这,也显得太过了吧,不要矫情这几个字几乎写在了脸上。接着连她妈也烦了,说以前我生你的时候也产后抑郁,可哪像你这样没完没了啊。语气中尽是不可置信。最亲人的态度尚且如此。


事情大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实呐,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吸猫重度患者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的事情,我们很难去体会到当事人的心情和处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天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摔倒你就会对着他哈哈大笑,你很开心,但是第二天你也在同样的地方也摔倒了,站起身来看到周围的人对着你哈哈大笑,你就会明白原来尴尬要比疼痛折磨人,原来摔倒以后被别人嘲笑是怎么一种感觉,你就会想到 昂 我原来昨天嘲笑别人的时候我感觉得到他有一丝丝的不悦和愤怒,原来是这么回事,那 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了,原来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事,真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有意思的文章与正能量,谢谢!”



情感艾莎


世界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没有亲身经历,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呢?只是想象身处痛苦之中来安慰别人罢了。

即使是有同样的经历,也不能断定就是感同身受,因为人始终是单独的个体。



月来扶疏


鲁迅的《小杂感》中有这样一段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就像这次疫情中有人失业甚至破产,有人在家依然可以“躺赚”;有人无聊宅家就算是为国出力,有人把医院当战场,鞠躬尽瘁至死方休。同一场疫情,各自不同的命运与处境。

所以“同理心”才显得尤为重要,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其内心感受。

拥有同理心的人,能更好的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让愤怒、落寞这些阴暗面占据内心;

拥有同理心的人是社交场上的润滑剂,能轻易读懂对方的需求,缓解尴尬的气氛;

拥有同理心的人甚至能给自身的才华额外加分,我们都知道王菲有着非常灵性的嗓音,但是她对歌词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林夕作为她的御用作词人,从未被退过稿,只要交到王菲手里就能把他想要的氛围唱出来,可是王菲真的有歌词里那些百转千回、如泣如诉的感情经历吗,她只不过有着优秀的共情能力,才为她的歌声锦上添花。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没关系,人们从来不靠感同身受来获得温暖,靠的是父母的一句“好好吃饭”,靠的是爱人在厨房忙碌的背影,靠的是朋友从远方寄过来的快递,靠的是同事在你犯错时的一个微笑。

也许有一天,你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懂你,但请相信,永远有人为了懂你而一直努力。


海棠躲躲


感同身受,也就是只是感觉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感觉跟遭受,不可能一样啊。


而且就算遭遇一模一样,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知识背景成长环境,对同一事情的理解本来就不一样,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未必能一样吧?


举个片面的例子


一个穷人丢了身上仅剩的100块,告诉了富人。刚花了两千块吃了一顿饭的富人说,哦,我明白你的难过,感同身受!我昨天也丢了一百块。

才怪!

就算这个富人丢了一万块,可能也没办法能理解穷人此时的难过和痛苦!


感受,原本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


就像有的人觉得失恋只不过是跟一个不对的人分开,也许会有短暂的难过,但并不影响现在的生活和TA对未来的期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天,TA就可以想开了。


而有的人,天生就对感情很重视,失恋对TA来说,就像心被掏空,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变灰暗了。


所以,即使是经历同样的失恋,对不同的人来说,感觉都是千差万别。


又何来感同身受呢?


它只不过,是我们向受伤的,难过的,痛苦的人所表达的一种安慰。我们在告诉他们,我理解你的难过和痛苦,我们很在意,我们更希望你能扛过去。



即使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又怎么样?


可能,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真的去承受同样的负面情绪,只是需要知道,我们还在!



就像,


我们没有办法对被封在武汉市内那么多的同胞所承受的恐慌,压抑,不安甚至痛苦感同身受。我们跟他们说,我们对你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只是在告诉他们,城外的同胞们都在关注你们,为你们加油!


这样的感同身受,可能就够了吧!


钟茶茶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首先我是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的。就像陪产的丈夫看到妻子因为阵痛而痛苦无比的表情,紧握着妻子的手关切紧张的说:“老婆你辛苦了,你现在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丈夫的关切是真实的,但妻子的痛苦丈夫真的能感同身受吗?我们都知道,女人分娩的时候忍受的是12级的疼痛,现代科技发达,有模拟疼痛的电子设备可以让男人体验,但是有多少人能坚持到12级……

再比如,两个情同姐妹的闺蜜,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两个人的发展都挺好的,其中一个最近被自己努力很久的国外一所大学录取读研究生,欣喜若狂,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的闺蜜,闺蜜平时也把她的努力看在眼里,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也是真心为自己的闺蜜感到高兴,说:“你的喜悦我感同身受。”可是不是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就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体会到对方的那种欣喜程度。

再比如,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武汉的朋友发的疫情期间的武汉城,虽说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新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也不停的有援助的医疗团队到达武汉,有良知的国人都知道疫情的严重,形势的严峻,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可我们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护士的疲惫感和对逝去的病人的无力感,我们没办法体会到那些被感染病毒的病人家属的想要得到救治的迫切感,我们也没办法感受到封城之后还留在武汉的那几百万人的无助感。(幸好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奋战在一线的勇士,疫情在慢慢得到控制)

所以,无论疼痛、欢喜还是忧伤,每个人的心理、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感觉、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多旺吉


这句话说的很客观也很现实

”人不可能二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大师尼采也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句话是正确的。


一、生活环境不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人不同的性格,赋予了人不同的秉性。有的人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他可能就会有高高在上说话办事总想高人一等的想法,总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身上有一种所谓的贵族气质。有的人生活在比较贫寒的家庭里,吃不饱穿不暖天天为生活奔波,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对于别人的帮助或者馈赠有一种感恩的心里。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的人,他们对同样一件事情能会”真正的感同身受“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生活阅历不同。有的人接触面比较广,生活经验比较丰富,那么他对人对事的看法可能就会比较全面客观;而有的人接触面比较狭窄,不愿意与人交流更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么他对人对事的看法可能就会比较固执,甚至走向极端。生活阅历不同的这二种人当然对同一种事物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三、个人”三观“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人的”三观“。”三观“不同的人很难在一起交流更不用说对同一件人或事有着”真正的感同身受“了。

感同身受,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一种美好的祝福。外人能够感觉到他(她)表面上的现象,比如说哭、笑、发怒等,但是他(她)内心里的那种真正的感觉,外人是无法亲身感受到的。


天马行空WD


这个世界上 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论你陷入怎样的境地 一定一定要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生活很糟糕 要自己学着笑

要强大 要无畏 还要无谓

死结的存在或许一时半会无法挣脱

但是千万千万别让它困住自己

旁观者只能把最好最好的祈祷和祝福送上去

希望未来的每一天你都能比今天好过一些

别难过 打起精神 未来总会更好的

世上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

我们所经历的惨痛事故在他人耳闻目睹里,不过是风轻云淡的故事

你哭得昏天暗地别人觉得矫情不已

你发奋图强地努力别人觉得你故作姿态

就如《百年酒馆》里的那句台词当你真的想要表露感情的时候却发现如此艰难

人与人之间有难以逾越的沟壑

一些事情如果说不清那不如不说自己扛下去后总有解决之道

一些不快乐如果找不到人倾诉,不如自己咽下消化掉,明天又是雨过天晴的一天



芸希小姐姐


置身事外又如何感同身受?

世界上当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当局者的遭遇只能自己感受和消化。

亲人会心疼你,朋友会陪伴你,但没有人能真的代替你。

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他人为了安慰你,而自己进行的善意的想象,可能会对这件事有大致的认识,但和自己的感受完全是两回事。

就比如夫妻两个吵架,你们歇斯底里,闹到要离婚的地步,但在朋友那里也只会得到一句“你老公其实挺好的了,平时也不这样,你别太夸张了”。

虽然朋友是好心,但他们不知道两个人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吵架的过程中又触发了你的哪些雷点。

所以他们只能处于好意的尽量理解你们吵架的这件事,然后再善意的劝解。

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所有悲喜欢乐故事的主角也只有你自己。

所以,好好爱自己吧,别人永远没有办法替你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