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辭職,合同規定無故辭職要賠償公司,可以拿到薪水嗎?

錒謠


不管是試用期辭職還是正常辭職,我們都是應當依法依規來辦事。

勞動者賠償公司的情況,一般這叫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規定,除了勞動合同法第22條和23條規定的情形外。

第22條指的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專職培訓費用,勞動合同尚在服務期內。

第23條指的是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如果是顯示公平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勞動合同第28條,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部分或全部無效。

這種情況約定試用期辭職給違約金是屬於脅迫行為,用人單位脅迫勞動者求職的意願,屬於不公平的勞動合同。

根據1995年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什麼情況下才可以扣工資呢?因勞動者本人原因被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試用期辭職,只要給用人單位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是不能夠扣工資的。

因此這也對勞動者是一種告誡,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申請辭職。試用期內提前三天,普通勞動者提前30天,向用人單位提出申請,這種情況下才可以離職。

用人單位向職工索賠的話,也必須要有證據,不可能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一般來說,是不可以隨意剋扣職工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隨意剋扣職工工資,勞動者應當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維權。而且剋扣職工工資,應當支付25%的額外經濟補償金。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用人單位給職工繳納社保,應當繳納到辭職當月。這也是職工可以申請維權的權力。


暖心人社


公司所有合同條款和規章制度不能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如果違反,該條屬無效條款。《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離職需要對用人單位賠償的情況有兩種:1、因該員工未提前書面離職告知(試用期提前三天,正式期提前一個月)而離職,導致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2、企業為提高員工工作技能安排了專業技術培訓,員工在培訓服務期未滿前要求離職的(此培訓不在試用期內)。如果不是這兩種情形之一,都不用賠償。


履霜影視


試用期辭職,應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工作期間如無損壞公物或人為造成損失等情況,單位無權要求賠償。勞動合同中規定試用期員工無故辭職要賠償的條款違反法律規定,所以是無效的。但有些單位招人不易,員工流動過頻也影響正常經營或日常工作,所以對招來的人員要求不輕易離職,其情可諒。如果您的單位確實一時找不到您的替代者,可與您商量緩辭,如果可以,您也應答應。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