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金庸小说哪几部是经典?

宛若清兮


一般认为金庸的小说长篇的比中短篇的好,后期的比早期的好。按照这个标准评判下来,符合要求的就只有《鹿鼎记》、《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了。《鹿鼎记》和《天龙八部》是金庸最长的两部小说,而鹿鼎记是其收官之作,因此通常说鹿鼎记是金庸写得最好的武侠小说。
但我个人不太喜欢《鹿鼎记》,因为韦小宝基本不会武功,并且其就是一个小混混,因此《鹿鼎记》我重看的次数比较少。
这样的话按照开头的标准,应该就是《天龙八部》了。但《天龙八部》写了三个主角,萧峰本来是最符合我等普通人的英雄、主角的定位的,但其结局很悲惨(自杀)了,武功也逐渐被他二弟、三弟超过了,感觉不爽。段誉其实应该是第一主角,但是其从头到尾都非常窝囊,不管是武功还是个人感情,读了始终让人觉得堵得慌,因此也不喜欢。虚竹运气非常好,最后武功在天下排名数一数二(除了扫地僧,也就段誉和他属于同一段位),同时抱得美人过。但虚竹从头到尾迂腐得要命,让人每每看到都替他着急,因此也不喜欢。最后,《天龙八部》三大主角,前四十回分别描写三大主角,最后十回写他们汇合过后的故事发展,感觉三个人都没有平摊小说的笔墨,不过瘾,时常让人不知道该喜欢谁(我等俗人看武侠小说时喜欢把自己代入主角,跟随故事情节发展过过干瘾)。因此《天龙八部》也pass掉。
最后是《笑傲江湖》,我本人是最喜欢笑傲的,原因如下:
1. 《笑傲江湖》没有把具体的历史朝代作为故事背景,虽然都说这是金庸写得好的地方,但我不喜欢。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让我们YY一把的,代入到具体朝代就不过瘾了,^-^.
2. 令狐冲的武功很早就到了很高的境界,不像射雕,郭靖一直到结尾才勉强追上五绝的水平。在小说中,其刚刚学会独孤九剑,就连败田伯光,风不平,到后来还打败冲虚。内力先是通过吸星大法迅速提升,后面又通过易筋经改进加强,无论是剑法还是内力都是天下无双。一个字,爽。
3. 令狐冲得到了任盈盈的倾心,任盈盈无论是才貌、武功都是超一流水准,爽。
4. 故事情节构思吸引人,从林平之家中遭遇巨变,到后来陆大有被谋杀,令狐冲被冤枉偷了辟邪剑谱,定闲师太之死等等,从头到尾到牢牢地吸引住读者,有看头。
5. 《笑傲江湖》暗喻了一些政治上的黑暗阴险处,推崇令狐冲、任盈盈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完全符合小说的名称,用我们写作文的要求来书就是非常“切题”,^-^
令狐冲虽然在事业上无野心,性格上有缺陷(例如对岳不群),对个人感情也看不准,还好最后给他安排了任盈盈。但这些都瑕不掩瑜了,基本符合我对一个武侠小说主角的要求了。而小说的故事情节设定吸引读者,读起来酣畅琉璃,让人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觉得不过瘾。虽然书中还有存在一些bug,当年我在读小说的时候曾经一边读一边记录发现的bug(例如令狐冲在西湖底脱困而出竟然直接从铁门的门洞钻出),大概有几十处吧,但这些对我喜欢这部小说都没有什么影响了。如今距离第一次读《笑傲江湖》已经差不多三十年了,一直都是我最喜欢读的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我最喜欢读的小说之一。

TigerC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爱。

这么说吧,感觉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这五部小说比较受读者欢迎。也就是人气比较高了。还有鹿鼎记,连城诀,书剑恩仇录也还行,不过不及这五部的人气。

非要比较这五部书的话,

首先,我不太喜欢笑傲江湖了。

令狐冲好像总面壁呀,思过呀。我讨厌令狐冲被逐出师门后,一见岳不群立马认错呀,下跪呀什么的。贱刷刷的跟在人家后边道歉!这不知是懦弱还是怎么的。既然选择不听师傅的话,就不要祈求他的原谅!反正岳不群是个伪君子,男子汉大丈夫当断则断。不理他便是!

贱刷刷!!!

其次,我不太喜欢天龙八部。

人物太多,主线不够明显。段正淳老婆太多,好几个女儿偏偏嫁段誉?段誉有这样的爹真的不愁没老婆。连大哥的老婆也是爹的女儿。还有段誉一直追一个心有所属的女孩,这是不是有点污。虚竹一生怎么那么顺,过于顺。白白得到武功,属下,地位,甚至老婆。乔峰怎么那么背,失去亲人,失去国家,被天下人骂,打死老婆,最后自杀?有人说天龙八部主角是段誉,有人说是他们三兄弟,我看天龙八部多个出场人物身上都有故事。段正纯的爱情故事就是一条主线。

射雕三部曲,是我最喜欢的。

以蒙汉之争为背景,恢宏大气。射雕时,蒙古帝国崛起。神雕时,蒙古帝国中兴,倚天时,蒙古帝国衰败。天下乱世,不过如此。其间穿插,儿女情长,江湖侠义。每一部主线都很清晰,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紧扣主线,没有一点牵强感。最后始于蒙古,终于蒙古的安排,为这三段荡气回肠的故事画上了句号。不禁让人感叹内涵深邃,格局之大!







喵先生703


查老先生的十五部小说都拜读过,要说那部最经典,真不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嘛,不过自己的看法的话,我觉得是笑傲江湖。

为什么是笑傲江湖?第一,笑傲江湖是和我想象中江湖最吻合的一部小说。小说的主角是一个浪子,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侠客,令狐冲的迷惘,身不由己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令狐冲谈不上蠢笨,但在那些老江湖的运筹面前,显然还不够看,很多时候都是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无论是面对感情的无能为力,还是面对江湖的恩怨情仇,他都无能为力。而笑傲江湖一曲和琴棋书画的故事,也明显揭示入江湖易,离开江湖难。

第二,人物性格的多样化。小说中各个人物都不简单,高冷的任盈盈,单纯的依琳,不着调的六仙,阴损毒辣的岳不群,唯我独尊的任我行,桀骜不驯的莫大先生,心胸开阔的恒山定闲,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偏偏又给人理所当然的感觉。而且每个人物也不是简单的脸谱化,往往有明显的多面性。即便是十足的龙套,比如开始出现的那个卖烧饼的高手,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第三,情节的曲折。笑傲江湖是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当中男主角出现最晚的。对令狐冲的刻画,是从别人口中引述开始的,在我还以为主角是林平之的时候,却已经被令狐冲的故事所吸引,等到令狐冲真的出场的时候,感觉一些都是顺理成章。此后各种大人物登场,敌友关系不断转化,整个笑傲,看完以后,几乎不知道谁代表正义,谁又代表邪恶,只有立场不同。

第四,笑傲江湖电影的影响。电影版的笑傲江湖可以说除了人物性格和名字,基本上改的不剩什么了,偏偏两者在江湖的豪情和无奈情感表达上,却是无比的统一和契合。江湖的浪漫与艰辛就这样统一起来了。无论是沧海一声笑,还是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又怎么能退出江湖”,都把这种感觉抒发到了至高境界。

所以我感觉,查老先生笑傲江湖是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再无可与之比拟者。


南柯子迹潦



[首先,数量上]

金庸的小说共有15部,他取每部作品的首个字,组成了下面这句: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仅有14个字,每个字都对应一部作品。还有一部是短篇小说《越女剑》。具体为:《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短篇小说)。

[其二,时间上]

1955年《书剑恩仇录》

1956年《碧血剑》

1957年到1959年《射雕英雄传》

1959年《雪山飞狐》

1959年到1961年《神雕侠侣》

1960年到1961年《飞狐外传》

1961年《白马啸西风》

1961年《倚天屠龙记》

1961年《鸳鸯刀》

1963年《连城诀》

1963年到1966年《天龙八部》

1965年《侠客行》

1967年《笑傲江湖》

1969年到1972年《鹿鼎记》

1970年《越女剑》

[一个用来参考的看法】

有个说法是一个作家在年轻时写的作品不如中年时写的作品,中年时写的作品不如老年后的作品。这句话不一定准确,但我们要是以这句话的出发点,即它所认为的年龄越长,阅历越丰富,文笔也越娴熟,视野也更宽阔来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以做为评判的一个参考。

【射雕三部曲】

射雕三部曲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其中《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中期的代表作,也是这部作品奠定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这三部因为时间连续,情节有承接,故为三部曲,大多数人都看过电视剧版的,也是推动了这三部的知名程度,经典自不必多说。

【鹿鼎记】(封笔之作)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他是一部很特殊的作品,主人公并没有绝世武功,里面更多的是人际关系,作为最后一部作品,不再以绝世武功为描写,而是描写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我想是很有深意的。

【天龙八部】(能入教材,可算经典?)

《天龙八部》有一回入选中学课本中,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没有时代背景的设定,是各大门派争霸夺权的故事。

【三个短篇】

三个短篇:《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

【作者自己评价】

作者曾经自己评价自己:“后期比前期好,长篇比短篇好。”

综上,我们可以说,《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三部曲》为经典。

【最后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典】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经典都有自己的评价,喜欢就好。


学文识势


金庸笔下的每一部小说我都觉得超级的经典,超级的好看!啊,可能这样讲会被大家觉得我是个托,但是真的不是啊,因为目前我还没有梦到金庸老先生托梦说要给我钱帮他推小说呀。

哈哈哈,跟大家开个小小的玩笑,不过真的在我心里,金庸先生的书,真的是很经典的。

对于我来说,看了不下八百遍,可能八百遍有点夸张了,就是我看过好多次的,我自己都数不清的那部,绝对非天龙八部莫属!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剧情真的安排的特别好,金庸先生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觉得他已经到了文笔上升的时刻了,这故事情节是写的相当的不错啊,让人回味。

整个情节也是跌宕起伏,让人看的胆战心惊,就是让人猜不透他接下来要写什么,而且人物形象刻画的非常好,乔峰的那种侠客形象,段誉那种优柔寡断小白脸的痴情形象都拿捏的非常好。

段,王,慕容家的恩恩怨怨,三大家的悲惨经历,深刻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无奈,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无奈。

里面每个人的想法得不到肯定,自己的踌躇满志得不到实现,在自己得不到的时候,又心心念念,直到自己死去,得到了是不懂得去珍惜。

之前有人说天龙八部这部小说里面带着比较浓重一点的佛家味道,刚开始没读出来,越到后面这种味道越是浓重。

不管怎么样,我最喜欢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力挺它!


趣闻早知晓


《天龙八部》里面有不少佛学哲思,同时写主人公萧峰的感情也非常感人。《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比《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  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若还有人怀疑“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的八字解语,不必再与之辩论了。《天龙八部》中,金庸将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透彻。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会有私生子。这种写法,在以后两部极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复得到了发挥,而终于在《鹿  鼎记》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观念。“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会受任何桎梏而改变。虚竹和尚对神的崇仰,无人会加以怀疑,但是他终于还是做不成和尚,那无关于环境,而是虚竹根本上是一个人!

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萨的地位之上,就算将之目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变人的地位。论故事之离奇曲折,人物之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想象力之丰富,天龙八部在金庸所有其他作品之上。所不明者是金庸何以在“释名”中保留了“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这句话。整部小说,云南大理,至多只占了五分之一的地位。由此也可以证明,创作前的意念计划,和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泉涌是两回事。

用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龙八部》。“星宿派”是在隐  喻什么组织,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后,还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同样性质的隐喻,在《笑傲江湖》中又出现了一次,如果将创作的年代,和当时在中国大陆上发生的事结合起来看,更加有趣。


求之


大家都知道金庸的小说可以概括为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每一部都是经典之作,但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两部分别是《连城诀》和《笑傲江湖》。

《连城诀》写尽了人性的丑恶,面对财富和权利,情义还是那么的重要吗?

《笑傲江湖》又是大多数人追求的境界,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像令狐冲那样打破所谓的门户之见,正邪之分?

所以通过这两部小说我们可以反思,财富和情义哪个更重要;是听从父母长辈的安排一帆风顺,还是笑傲江湖活出真实的自己!


啊计时开始快点快点啃


金庸先生金庸先生的小说可以说是部部经典,必须挑出最经典的几部的话,“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金庸先生最经典的作品。我下面主要说一下这6部作品:《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因为这几部被翻拍次数最多,大家最为熟知。



1、首先说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可以说是金庸先生武侠作品中的巅峰之作。曾经陈世骧先生用“有情皆孽,无人不冤。”这八个字评论《天龙八部》。其中数萧峰最为悲壮,虽然可以说是英雄一世,但他在与命运抗争之后,最终还是敌不过命运,不但他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竟然惨死在自己手中,而且他自己最后又成为家国斗争最大的牺牲者。天龙中的每一个人的欲望、痴念、悲欢,竟一切是空,一切是幻。



2、再说《笑傲江湖》,这部作品属于金庸先生的后期作品之一,他的叙事手法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地。这部小说塑造出很多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比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再如娇艳聪慧、挚情任性、敢爱敢恨的任盈盈…人物太多就不一一列举。在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恩怨不止、纷争不断,人在江湖,命若悬丝。而且金庸先生通过这部作品赋予了武侠江湖以现实意义,劝解世人江湖中险恶,人心难测,这是金庸先生的过人之处。



3、《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先生塑造了一很多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比如:七子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全真七子等等。整部小说之中正邪忠奸清晰可辨,而且体现了郭靖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4、 在金庸先生所有的作品当中,《神雕侠侣》是唯一一部着重写“情”的武侠小说,同时也是被翻拍次数最多、最受观众喜爱的金庸作品。通过主人公杨过,道出了一种好似古代道家文化中比较理想的人格:“至情至性,顺其自然。”小说将背景设在中国历史中现实存在的金兵入侵的那段历史之下,使得整部小说的历史厚重感更深,让读者更加的感觉到真实,而且逻辑也非常的严谨。



5、《倚天屠龙记》是以主人公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以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个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这部小说是金庸先生想象力更加丰富,感情更加浪漫的一部作品。

小说中被名门正派所唾弃的魔头们,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有情有义,而有些所谓的正派君子却给我们太多留下卑鄙小人的印象。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大肆渲染了正非正,邪非邪的观点,这可能是金庸先生第一次这么明确的表达出来。



6、《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他借助韦小宝的口,说出了:“老子不干了”。小说里的主人公韦小宝不是侠士,武功也不是很好,而且油嘴滑舌,溜须拍马,坏了武林的规矩,但懂得察言观色、重情重义,却让很多喜欢他。这部小说的文笔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故事情节也驾驭纯熟。


心头诗


这个完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家国情怀之人更喜欢天龙八部。

玩世不恭之人更喜欢鹿鼎记。

洒脱不羁之人更喜欢笑傲江湖。

天生情种更喜欢神雕侠侣。

豪杰之士喜欢射雕英雄。

.....

论艺术水准和影响力的话,个人意见如下

天射鹿笑神倚,为第一等。

飞雪连书侠,为第二等。

白碧鸳第三等。

祝好!



丹宝的江湖


我觉得最经典的当属《天龙八部》!

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离不开三点:一是武,最基本的要素;二是侠,最基本的人物;三是情义,内容深度的展现!

《天龙八部》的武是最棒的,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段誉的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凌波微步;虚竹的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慕容复的斗转星移;鸠摩智的小无相功;少林寺易筋经,七十二绝技,等等!这些武功无论是招式之巧妙,名字之魅力,威力之显赫都远远超过其它几本小说的武功,(当然其它几本小说也有经典的武功,如独孤九剑,葵花宝典,九阴,九阳,乾坤大挪移,黯然销魂掌,弹指神通等等,但明显逊色好多)光这些武功就让人品味意犹未尽!


再看侠!金庸的所有小说无非两个半个大侠,郭靖一个,杨过半个,而萧峰一出,豪气顿生,气冲轩宇,其它侠士黯然褪色不少!虽万千人吾往矣,燕云十八骑气吞万里如虎!萧峰的豪迈,义气,民族观,都是每个读者最理想的大侠!而其他的段誉虚竹岳老二等等也算得上小侠,也有一些侠义精神!

再说情义!

爱情:萧峰的爱情凄婉断肠,段誉的爱情峰回路转,虚竹的爱情命中注定,游坦之的爱情痴恨绵绵,叶二娘的爱情惊天动地,每一段都让人动容!

义气:少林寺一战,三兄弟当天下英豪之面结拜,并肩作战对抗天下英雄,足够让人震撼!萧峰为了成全大辽皇帝和天下百姓,舍生取义,毅然牺牲自己性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民族观:萧峰是契丹人,慕容复是鲜卑人,段誉是大理人,鸠摩智是吐蕃僧,虚竹是汉人,完颜阿骨打是女真人,银川公主是西夏人等等,各种民族,各种矛盾,融合在一起都是复杂的冲突!但金庸也把这些整合在一起,造就恢宏的场面,成就伟大的史诗!

当然,天龙八部还包含很多人生哲理,佛学,道家,围棋,医术,赏花,等等!每个细节都引人入胜,又能启发人生!天龙八部包容了太多太多,但并不让人感觉很乱,反而条理非常清晰,真的佩服金庸老先生的文笔!

所以个人觉得,天龙最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