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投资人:疫情之下,投资怎么做?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投资机构亦无法避免。

疫情之下,有些投资机构更加谨慎,有些投资机构逆势“扫货”。

投资人如何看待疫情下的投资?投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观澜财经】近日采访了赛富投资基金执行董事黄延涛、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姚锦程、荣正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郑培敏、汉理资本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钱学锋4位专业投资人,共同探讨:

1、疫情下,哪些行业有望迎来新生机?

2、疫情之后,在投资上有哪些变化?资本会如何看待因为疫情业务受到暂时影响的企业?

3、疫情对科技、影视、旅游等行业的影响和机遇?

4、创业企业如何自救?

专访投资人:疫情之下,投资怎么做?

黄延涛

赛富投资基金执行董事


赛富投资基金是一家领先的为亚太地区的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私募股权公司,目前管理总规模近700亿人民币。投资领域主要涵盖消费类的产品及服务、科技行业、传媒业、通信行业、金融服务、医疗、旅游业及制造业。

专访投资人:疫情之下,投资怎么做?

姚锦程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


英诺天使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平均有10年+经验,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专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消费/新文创、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天使轮、Pre-A投资。英诺天使已投创业项目达400+,包括柠檬微趣、推想科技、臻迪科技等。

专访投资人:疫情之下,投资怎么做?

郑培敏

荣正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


荣正投资是一家"顾问+直投"模式的投资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近十亿元,业务涵盖天使投资、VC/PE等多个投资产品线。深耕于泛文化、新消费领域10年以上,涉及影视、传媒、文旅、体育、教育等细分行业,其中开心麻花、财新传媒、洛克公园等品牌已成为业界标杆。

专访投资人:疫情之下,投资怎么做?

钱学锋

汉理资本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


汉理资本目前管理6支人民币基金,专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新零售、先进制造(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出行等科创领域。汉理资本是国内为数极少的人民币VC机构实现被投企业在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IPO“大满贯”,包括纳斯达克/宝尊电商、纽交所/一嗨租车、港交所/汇量科技、国内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紫金存储。

01

哪些行业迎来新生?

“宅经济”将回归常态

2003年的非典,加速了中国的电子商务、互联网等行业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等企业在危机中崛起。这次的新冠疫情又将催生哪些新兴行业?

汉理资本的钱学锋

认为,具体在各行各业,随着这次危机来临都会面临着拐点,将会重新洗牌和淘汰,是新的一轮弯道超车的机会。

【观澜财经】整理了投资人普遍关注一些行业以及观点。

1.线上办公领域

在疫情影响下,复工延迟,为了更好防控疫情,不少企业采取了线上办公的形式,“线上办公”站上了风口。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春期间中国远程办公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

英诺天使基金的姚锦程认为,远程办公、协同办公类产品将在本次疫情之后迎来快速迭代,并逐步根据行业的不同找到各自的定位和主攻方向。钱学锋则表示,对于线上办公等工具,如何迅速提升用户体验,迅速引流将是关键。

2.生鲜电商

疫情之下,能够送货到家的生鲜电商成为大多数足不出户的居民的选择,订单量激增,“抢菜”局面火爆。

赛富投资基金的黄延涛看来,疫情缩短了用户培育的过程,对到家服务的生鲜电商短、中长期都有利好。“生鲜电商的难点在于完成用户的导入、用户习惯的养成以及用户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3年。本次疫情中,生鲜电商一步导入大量的用户,并且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培养用户习惯,未来会带来更高的转化率。”

3.医疗健康相关产业

疫情期间,一罩难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医疗健康相关行业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更加凸显,引起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

钱学锋看来,长期来看,无论是政策要求还是对美好生活的要求都需要机构增加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

荣正投资的郑培敏认为,在这场疫情结束后,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大家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体育及相关行业应该会有更多的机会。

姚锦程则表示,长期来看,生产力革命正在发生,前线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风险意味着减少接触、自动化、智能化产业急需加速发展,包括服务类机器人、工厂自动化机械手臂、AI医疗、医疗大数据等,都将是下一阶段的刚需产业。

4.教育培训

受疫情影响较深的还有教育培训行业,广大学子们宅家“云上课”、“云培训”。教育培训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纯做线下的培训机构遭遇寒冬,线上的培训机构快速增长,而一些线下、线上兼有布局的培训机构则借此机会加速转型。

“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等以线下培训为主的教育企业,一直想要进一步拓展线上教育,但在教育市场上,家长更偏爱线下面对面辅导,线上转化的获客成本很高。这次疫情导致延期复学,家长和学生被动的接受线上教育这一形式。教育企业中长期想要达成的目标,在短期内促成了。”在黄延涛

看来,疫情对一些以线下培训为主的教育企业短期虽然带来了冲击,但中长期有所利好。

对于本次疫情期间的兴起的“宅经济”,投资人普遍表示,“宅经济”是一种极端的、不健康的状态。因为疫情,全国老百姓都“闷”在家里,企业普遍无法正常复工,生活服务、娱乐、办公、教育都全部转线上,会带来短时间的“人口红利”。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人们的时间分配不可避免地回到原先的合理状态,此时相关产业也将逐步趋于冷静,只有少数提升了社会效率的线上服务行业能够延续发展。

02

疫情后,投资的变与不变?

疫情之下,风口转换,投资人的投资偏好是否会随之变化?

在这个问题上,投资人的态度大致相同。对于投资来说,永远都是要去找到有发展潜力的好企业,这点肯定是不变的。投资机构各自对行业的长期看法也不会因为一场疫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能够自主拥有健康现金流、长远来看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也就是将技术、模式与商业更好地结合,为行业变革带来利好的产业仍是资本偏爱的香饽饽。

在交流过程中,黄延涛多次强调,疫情之后,对于已投或者未投正在评估中的企业,会更加关注创始人在疫情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包括他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更具有凝聚力,在特殊情况下,发展更具韧性。”

姚锦程则表示会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多地纳入考虑的范围,以此综合评估企业的实力,避免像本次疫情这样措手不及的情况带来的损失。

钱学锋认为,疫情以后,在线上领域(包括线上零售、线上教育、线上娱乐等),医疗健康领域、移动办公领域、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都可能是2020年资本比较关注的领域。

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投资机构仍然舍得“出手”。近日,红杉一个月投资了25家企业的消息在创投圈刷屏。

姚锦程告诉观澜财经,英诺天使基金投资的派宝机器人就于2月10日率先完成千万级新一轮融资,投资方看好的就是疫情拉动的对服务机器人场景需求,英诺本轮也继续坚定投资。

03

因疫情业务受到暂时影响的

企业,还能投吗?

在疫情冲击下,有的企业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对于这些企业,资本怎么看呢?还能继续投吗?

对此,投资人表示要区分对待,要看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不是可逆的,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业务只是“受到暂时影响”,行业向好,企业管理团队也很不错,只是因为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展开营业,那么这些企业的长期内在价值是不会受到伤害的。资本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就对某个行业、某家企业产生偏见,而是会用长期发展的眼光审视疫情前的发展、疫情中主要影响的原因,并推断疫情过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此作为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

“对于中长期看好的企业,如果短期因疫情面临现金流问题,基金公司会通过新一轮的融资或者短期借款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这段艰难时期。”黄延涛告诉观澜财经,赛富基金从大年初六就开始戴着口罩走访已投的相关企业,与企业探讨一些应对方案和举措。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的疫情,企业对于财务、现金流的敏感度、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提升一个层次。

04

科技助力抗疫

人工智能、大数据未来可期

在这次疫情中,科技行业受到冲击较小,有的科技行业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让投资人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空间。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本次疫情中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人们每日可以精确得知各地新增人数、治愈人数,甚至通过这些数据预测拐点的时间,都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功劳。”

姚锦程告诉观澜财经,英诺天使基金投资的一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的项目都在本次疫情中发挥了作用,比如推想科技的肺部CT筛查AI能够辅助医生快速确诊;睿沿的人脸识别技术配合测温模组可以快速建立企业、学校、工厂的人员健康档案……这些都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疫情带来的持续伤害了。

黄延涛也肯定了大数据的作用及未来前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5G建设、移动支付等技术在全球领先,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更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协助各个领域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决策,减少拍脑袋决策。”

疫情的发生让云协作、服务机器人、无人机、辅助诊疗AI等科技领域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价值,但也有很多科技行业没有在这次的疫情中发挥作用。姚锦程认为,疫情会促进其他科技企业的自我思考,思考项目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让项目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长远来说,对于科技行业是一件好事。

05

线下的体验是线上完全不能取代的

影视、旅游行业下半年预计火爆

电影撤档,春节档颗粒无收,剧组暂停拍摄、影视基本处于停摆的状态,景区关门,全国旅游人数同期锐减……旅游、影视行业在本次疫情“受伤”严重。

“本次疫情短期对影视和旅游的冲击非常大,收入几乎是降到零。”被誉为“文化投资的狙击手”的郑培敏认为,这两个领域中的好企业的困难是暂时的,因为大家不能外出导致行业休克,这两个领域的企业要通过各种办法“节省粮食”或者“借粮食”渡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对于这两个行业的未来,郑培敏表示乐观,“疫情结束后,预计这两个行业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如果疫情上半年完全结束,我相信下半年的影视和旅游都会很火爆,因为大家需求现在被压抑,线下的体验是线上完全不能取代的。”

疫情也给影视、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郑培敏告诉观澜财经,这次春节,电影《囧妈》撤档后改网络发行,未来网络发行很可能会成为一些电影的选择。对于旅游行业,越来越多的景区会注重文创产品开发,在这方面故宫已经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典范。

06

创业者如何自救?

疫情持续发酵的这段时间里,许多创业者已经开始积极地自救,借贷、缓薪、业务转型……对于创业者的自救与融资,投资人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认识疫情的严重性,用尽办法活下去,活下来才有未来的机会。

2.开源节流:争取政府政策,和自己的管理团队、员工去坦诚地沟通,发布员工缓薪方案,找到合理合法增加现金流的方式。

3.利用这个时间窗口期,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培训。

4.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外部融资机会并不多,建议以发行可转债或者低价配股的方式向老股东展开一轮小规模的快速融资,增强企业的“免疫力”。

5.股权投融资是一个圈子,创业者要尽快进圈,包括投资人圈、创业者圈,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股权融资知识。

疫情的冲击威力之大,在于它的异常和反预期。疫情亦可以看成是企业的试金石,考验着企业在反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韧性。对于好企业而言,疫情是危也是机,及时调整,修炼好“内功”,期待转危为机,涅槃起飞。

投资赋能 携手抗疫

投资赋能,携手抗疫!观澜财经和古地石基金小镇联合发起创投圈助力创业企业2020开局行动计划火热进行中!

专访投资人:疫情之下,投资怎么做?

遴选30+创业企业

线上路演、投资对接、专家支招

我们帮创业者找钱,找资源,找解决方案

和创业企业共同破解2020年开局难题!

线上互动公开课

行业干货文章

创业企业线上路演

多维度为企业赋能

50+创投机构已加入助力行动,

继续向广大创业者发出线上路演征集令,

诚挚邀请创业项目参与线上路演

融资对接、问道解惑

优秀项目我们将推荐至《创业英雄汇》线上路演

将有机会登上央视舞台!

创投大佬已集结,你还在等什么?

1.关注观澜财经公号,填写线上路演报名表并上传B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