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仁,决不是仁慈

说到“妇人之仁”,历史上,有一个人可以完美阐释,他就是宋襄公。

妇人之仁,决不是仁慈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老大,向来以“仁义”著称天下。当时他率领的宋国军队与楚国进行了一场大战,楚国要想攻打宋国必须渡过泓水,就在楚军渡河之时,宋襄公的手下建议他利用楚国渡河这一绝佳机会对其进行突袭,以便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岂料宋襄公勃然大怒斥责道:“如果这样干,全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我这个向来以仁义著称天下的国君呢?打就要公公平平地等楚军过河之后再打,突袭这种做法太不仁义了!”于是,宋襄公就等着楚军安全渡河并休整之后才对其发起战争,以求所谓的堂堂正正决一死战。无奈,这次过了河的楚军的人数远远大于宋襄公的部队,结果可想而知,宋国军队,却因此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大腿受伤,可谓损失惨重。

泓水之战,宋襄公很仁义,后果很严重。宋国的精锐军队在这场荒唐的战役中,几乎全部一次性赔光,宋国这样一个小国,一旦经历了这样的惨败,也就意味着几代都恢复不过来。在宋襄公之前,宋国好歹还能保持一个老二的地位,这样一来,就彻底沦落成弱者了。

“妇人之仁”这个词语,从网络百科上查询到的是:姑息优柔,不识大体。从这个解释上来看,“妇人之仁”与“仁慈”没有关系,“妇人之仁”决不能简单理解为“仁慈”。一个妇人想要吃鸡,于是就把一只活鸡抓在手,当她要杀的时候,又下去手,这个情况叫做妇人之仁,实际上是一种假仁慈。如果该妇女是“真仁慈”的话,她就发自内心地不会想要吃鸡,更不会把活鸡捉到手中试图进行“杀害”。

这个那妇人的问题是,她很想吃鸡,更想杀鸡,只不过是想要动手的时候因为胆量小下不了手而已,试问,如果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一个惯于杀鸡宰猪的人,她肯定会让人家帮忙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想杀生但是又犹犹豫豫不敢痛下杀手的过程,绝对不是发自内心的没有杀机的善人,所以,该妇人属于“妇人之仁”,但是并不是“仁慈”。所以用“姑息优柔,不识大体”来诠释“妇人之仁”是正确的。如果用于指导我们的职场的话,无非就是要告诉我们自己: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要姑息优柔,要具备从大局观的角度来指导自己的做事细节。

在职场中,一个人内心是不是真狠与表面上是不是很彪悍没有关系,与是不是能够有胆量杀人也没有关系。老百姓有句俗话,咬人的狗不叫唤,叫唤的狗不咬人,研究过动物心理学的都知道,狗龇牙狂吠很大程度上源自恐惧。

在现实生活和职场中,如果你是一个不想吃肉的素食主义者,我想所有的人包括老天爷都会对你心生敬意;如果你是一个想吃鸡肉的人,偏偏又优柔寡断于要不要杀鸡,不好意思,可能你无法在职场中混到风生水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