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临汾:蒲县军地村与汉赵开国皇帝刘渊

蒲县山中塬上有个村庄叫“军地”,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原来,这里还有一段与汉王刘渊有关的故事。

刘渊是西汉冒顿(du)单于的后代,本姓挛鞮,由于匈奴人自西汉年间起,就一直分散居住在北方的边远郡县。公元前52年,到汉宣帝时,匈奴各部族归汉,成为大汉族的臣民。到东汉时期,匈奴部落逐渐发展到塞内,与汉族军民相处久了,也就接受了汉族文化。加之汉高祖刘邦嫁公主给冒顿单于和亲,挛鞮氏匈奴后人就与汉刘邦的后人成为姑表弟兄,受汉文化影响,姑家子弟为与大汉民族搞好关系,一些匈奴贵族就主张改随姥娘家的刘姓。刘渊的曾祖父就叫刘宣。

曹操统一北方后,把匈奴三万个部落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每个部都设有部帅,匈奴贵族刘豹便是其中一部的部帅,刘渊就是刘豹的儿子。刘豹死后,刘渊便接替其父做了部帅。刘渊做了部帅后,推诚接士,轻财好施,很会笼络人心。后又升为五部大都督。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爆发后,成都王司马颖执政镇邺,又让刘渊执掌五部军事。

公元304年,由于中原战乱,并州境内的汉族居民大部流徙江南,在并、胡、汉势力的分布与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匈奴刘氏贵族见有机可乘,开始策划“兴邦复业”,起兵反晋。他们认为刘渊就是最理想的首领人物,并派呼延攸前往邺城与刘渊联系,刘渊本人也正有此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刘渊还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说他母亲跟他说,怀他之前,曾到龙门去求子,刚在那里烧上香,磕罢头,就看见从外面进来一条大鱼,鱼头上竟顶着两个角,浑身的鳞片耀眼闪光,半响才从龙门祭所离去。

当晩回去后,他母亲就梦见有鱼变人。随后就怀上了他,十三个月后,生下他,取名叫元海。“刘渊”是他读书后改的名。少年时期的刘渊就醋爱读书,在上党拜崔游为师,遍习《诗经》《周易》《尚书》,又博览《史记》《汉书》等,稍长,又精熟射艺,臂力过人,且生的体貌伟岸,姿仪不凡,备受他人推崇。

而当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安北将军王浚联合进攻司马颖时,司马颖自感兵力不足,想以匈奴为外授,遂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与丞相议事。刘渊托称愿回并州招募五部匈奴前来援战,司马颖自然也就答应了。刘渊离开邺城,于是便回到左国城离石。二十多天后,刘渊麾下便拥兵五万。并州刺史司马腾闻讯,派兵镇压,反被打得落花流水。很快,从现在的晋中地区、晋东南地区到晋南地区统统都被刘渊拿下。

公元308年,刘渊攻克了平阳郡治所平阳,随即在蒲子初建汉国,于当年十月即位称帝。

在光绪六年版《蒲县志》中都有“永嘉末,为刘渊所据,邑入于汉”这样的记载。建都蒲子以后,刘渊便在现在的山中塬上布防重军把守,这里居高临下,南面可防大宁方向的敌人,西面可防午城方面的敌人。“军地”这个村名也就随之产生了。随着势力的增强,刘渊统领的地盘也在日渐扩张,都城蒲子闭塞,指挥多有不便,部将也上奏“蒲子非可久安”,又言平阳乃“陶唐旧都,气象万昌”,建议迁都于此。

尽管公元309年正月,就迁都古平阳,即现在的金殿,并在那里建起了金銮殿,这里的留守部队已经不多了,以致到后来,这里再没有军队驻防了,“军地”这个村名却一直保留着。(蒲县地方志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