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在我们的印象中,司马懿就是阴险狡诈的小人。其实不然,正史中的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连毛zhuxu都夸他有些地方比曹操还高明。司马懿是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大臣,善谋奇策,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而且他对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非常高,受众人敬仰。就连史书上都说司马懿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后,灭掉东吴,继而一统天下。他采取一些措施恢复经济和生产,西晋初年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天下无穷人,史称“太康之治”。司马炎的孙子司马遹就是因为长得像司马懿,就能在当时“誉流天下” 。由此可见,司马懿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那么司马懿的名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败坏呢?答案是是从永嘉之乱以后开始。大家可能对永嘉之乱比较陌生,但是对八王之乱一定很熟悉。而八王之乱就是永嘉之乱的祸根,“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从291年到306年。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而引发八王之乱的直接因素则是皇后贾南风专政。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本来在282-292这十年间,先是天降旱灾,后又爆发蝗灾瘟疫,无数老百姓因此丧失。后又爆发八王之乱,司马懿的这些不肖子孙自相残杀,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了更大的浩劫,饥荒蔓延、疫病频生、流民遍野、生灵涂炭。据《晋书》记载,这前后20多年间,老百姓战死、饿死人数在百万以上。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此时的晋朝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国力消耗殆尽,矛盾激化,社会风气畸变,社会秩序崩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方的胡人才有了有机可乘,大举入侵中原。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起兵造反,自称汉王,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渊率军歼灭十万晋军,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为避战乱,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大量中原人被逼迁往长江中下游,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司马家族以及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再加上之后数百年的动乱中,东晋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马家族毫无作为,这样就更加让老百姓对司马家族心灰意冷了。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而东晋灭亡后,后世朝代更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贬低司马家族。到隋唐时代,民间自发说书讽刺司马家族。经过几百年的传播和演变后,到了明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造了“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而这些形象也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继而随着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这一场祸乱让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

以上就是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名声从好到臭的过程!朋友们,您是怎么评价司马懿和司马家族呢?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