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10種嬰兒依戀行為,看懂嬰兒哭與笑,孩子長大更聰明


識別10種嬰兒依戀行為,看懂嬰兒哭與笑,孩子長大更聰明

嬰兒抓住乳頭和吮吸有兩個不同的功能,一個是營養,一個是依戀

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分析嬰童依戀行為。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還偶遇古話說“三歲定八十”,這裡的三和七其實指的都不是年齡,而是特指一個孩子的嬰童時期教育與發展階段。這個階段一個孩子的生理發展、心理特點和個性傾向的表現如何,可預期評估這個孩子成年後的未來發展。這個觀點如今被證實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作為一個嬰兒的媽媽,如果要正確理解或分析你離開嬰兒身邊一會兒或一個白天(上班)嬰兒的反應,就要理解嬰兒與媽媽之間的聯結是如何構建並維持的。

在心理學領域,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長久以來都一致認為嬰兒最初與人(尤其是母親)的關係是其人格發展的基石,這個觀點現在被認為是俗話或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心理學依據之一。

在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以及其他心理學學派)文獻中,有關嬰童和母親關係聯結的本質和起源有四個主要的理論——

1.嬰兒的生理需求需要滿足,尤其是溫飽需求。嬰兒之所以對母親感興趣併產生依戀,是因為TA母親能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

2.在嬰兒身上本來存在著一種將自己與人類乳房聯結吮吸並佔有她們的傾向。

3.嬰兒身上本來就存在一種需要被愛撫並依附於人類的傾向。

4.嬰兒對被從子宮裡擠出去感到怨恨並希望回到子宮中去。

現在人們都已經一致認可大部分嬰兒在十二個月內已經建立起來與母親(或母親人物:即儘管不是母親,但能起到母親角色功能的人物)之間的強烈聯結這個經驗性事實。

儘管人們對母嬰聯結產生的速度、產生的過程及維持機制、持續時間和能夠實現什麼功能一致未能取得一致,但對這一聯結用“依戀”或“依戀關係”,卻越來越統一。

現在認為嬰兒與母親的聯結是為了達成接近母親這一可預期結果的行為系統的產物,進而對依戀行為進行了定義——

依戀行為被定義為尋求和保持另一個個體的接近性,是一類重要性等同於共享某些成分和因過機制又相互獨立和重疊的交配行為和親職行為的社會行為。

與依戀行為相對應的是養育(母性)行為,諸多母性行為中最突出的是取回行為,取回行為被定義為來自父母(或母親人物)的,可預測結果是將嬰兒帶回家中或媽媽身邊,或兩者都有的行為。

人們對“經驗性事實”的認知總是充滿質疑,為了讓嬰童依戀行為不再處於充滿質疑的經驗性事實認知,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家尤其是心理學家對依戀行為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因為人類嬰兒出生時的未成熟度很高,發展過程又相當緩慢,研究人類的依戀行為存在著樣本和研究週期等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所以科學家們首先從鳥類、哺乳動物和非人靈長類動物領域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其結果儘管存在著差異性,但從類比性和相似性上都證實了生物的依戀行為的進化學和生物學上的本質特徵。

識別10種嬰兒依戀行為,看懂嬰兒哭與笑,孩子長大更聰明

小鴨和小鵝的依戀行為——印刻行為研究

小鴨和小鵝的依戀行為——印刻行為研究

人們對出對依戀行為的本質和功能研究,來源於精神分析領域的次級驅力理論研究,認為嬰兒對同類其他成員(母親或母親人物)的喜好源於被他們餵養。這不奇怪,Frend在1940年認為“愛的源泉是對被滿足的營養需求的依戀。”多拉德和米勒特別有針對性的指出,“愛起源於依戀關係中對營養需求的滿足。”但這類理論是基於假設而未得到觀察和實驗證實,併成為依戀行為研究中精神分析領域次級驅力理論的核心。

首先對這一依戀行為源於被餵養的次級驅力理論進行嚴肅質疑的是勞倫茲對小鴨和小鵝的印刻行為的研究。勞倫茲的研究成果發表於1935年,但截止到1950年的的十幾年間幾乎沒有得到多少關注,但之後卻對心理學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37年,奧地利科學家勞倫茨在觀察小灰天鵝破殼出生時發現,小灰天鵝第一眼看見什麼動物就把什麼動物當成媽媽,如果孵出時看到的是母雞,它就跟著母雞走;如果孵出時看到的是勞倫茨,小天鵝就認勞倫茨作媽媽,勞倫茨去什麼地方,一群搖搖擺擺的小天鵝就在身後跟到什麼地方;勞倫茨下水游泳,小天鵝也跳進水裡,並且親熱地啄著他的頭髮和鬍子。

勞倫茨把這奇妙的現象稱之為“印刻現象”。

勞倫茲的研究毫無疑問顯示了小鴨和小鵝的依戀行為可以在接受沒有食物或其他任何常見獎勵的情況下發展出來。在小鴨或小鵝被孵化出來的幾個小時內,這些幼小的生物會跟隨他們看到的任何移動的物體,無論是一隻鳥、一個人或一個紙箱板。此外,他們一旦開始跟隨這個特定的物體,他們就會更偏好這個物體並在一段時間內不在跟隨其他物體。

當勞倫茲的印刻行為研究被重複實驗證實後,人們不再相信或者期望精神分析領域的次級驅力理論能夠拿出足夠多的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

接著,很自然,人們就會想到哺乳動物和人類的依戀行為是否也會以相似的方式發展出來,這個想法給了很多心理學家無限的想象和研究動力,並逐一付諸於實踐。

關於人類的 印刻與依戀行為的認知,認為——

1.人類嬰兒的每種社交反應一開始都可以被很大範圍的刺激引發,但隨後這一範圍會縮小几個月後,縮小到一個或幾個特定個體產生的刺激上。

2.有證據表明嬰兒的社交反應對某些刺激比另外一些刺激更存在顯著的偏好。

3.嬰兒對一個人的社交互動體驗越多,對這個人的依戀就越強烈。

4.大部分嬰兒對一個偏好人物的依戀行為是在第一年發展出來的,可能存在著依戀行為發展的敏感期。

5.敏感期不大可能在六週以前開始,很可能在再幾周之後出現。

6.比起更小的使用後,在六個月甚至八九個月之後的嬰兒對陌生人更可能出現明顯的恐懼反應,並且更有可能會以強烈的恐懼反應來回應他們。這會導致嬰兒對一個新人物的依戀行為產生在第一年末尾以及之後的時間裡會變得更加困難。

7.一旦一個嬰兒對一個特定的人物形成強烈的依戀,那麼他就會偏好這個人遠超過其他人,並且這種偏好在分開的時間也會繼續。

很不幸或很幸運,以上依戀行為的研究在其他動物、哺乳動物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甚至更深入。

識別10種嬰兒依戀行為,看懂嬰兒哭與笑,孩子長大更聰明

接近性是依戀行為的核心

嬰兒依戀行為的發展形成進程概述

1.嬰兒出生第一年的前依戀行為

三個月左右的直覺辨認: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三個月的嬰兒已經存在直覺辨認,他們對母親的反應已經區別於其他人,相比於其他人來說,這個時候的嬰兒看到母親會微笑,更願意發出聲音,更長久地跟隨媽媽的眼睛。但是如果沒有證據表明可以辨認出母親並明顯表現出想要保持與母親接近行為(母親離開房間嬰兒哭泣或者哭泣並想要跟隨)的傾向前,還難於說明依戀行為已經存在。

六個月嬰兒的依戀行為:不僅表現在母親離開嬰兒房間時候的哭泣,而且表現在當母親回來的時候孩子用微笑抬起的手臂。以及發出愉快的聲音接近母親。孩子被單獨留在陌生人身邊的收更有可能哭泣,但這個年齡段不是每次都哭。

9個月嬰兒依戀行為:上述依戀行為出現的更有規律而更生動,對目前的依戀行為更加強烈也更加鞏固。這個年齡段,嬰兒基本都會爬行,所以母親離開房間的時候會跟隨,在母親返回的時候會迎接並儘可能爬到母親身邊。

上述所有行為模式會保持到第一年的最後三個月以及整個第二年。滿9個月以後,離開房間後嬰兒回跟隨母親,這個時候哭泣的情況會減少。這個行為在9個月後會變得十分明顯,尤其是當有什麼事物導致孩子警覺的時候,譬如陌生人出現。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上述行為也會發生在其他熟悉的家庭成員身上,但對母親的依戀總是最早出現且最強烈也最持久,且通常發生在9個月以後。

在依戀出現的前幾個月,嬰兒指向依戀的對象數量越多,對母親作為主要依戀對象的強度越大,嬰兒處於警覺狀態時,依戀行為會更加強烈。

2.嬰兒在2和三歲的依戀行為

儘管嬰兒在出生第一年的依戀行為發展很好地得到研究,但後續幾年的發展過程未得到詳盡的記錄。

有證據顯示在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大部分時間,依戀行為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並不亞於第一年的末尾,但是隨著嬰兒的直覺範圍和理解周圍事件能力的增加,引發依戀行為的環境事件也會發生。

首先是嬰兒對即將到來的母嬰分離有越來越多的意識和預判。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嬰兒會通過對注意母親的行為來預判即將表現出的離開,並且在離開之前就開始抗議。有經驗的母親會隱藏她們對離開的準備,尤其是對於要離開家門上班的母親(或母親人物)。

3.嬰幼兒在3歲以後的依戀行為

大部分嬰幼兒在2歲半或3歲的時候回到保育院或幼兒園,這個時候的依戀行為就會發生變化。

他們要去幼兒園離開母親的時候,大部分會感到不安。

儘管哭泣會保持一段較短的時間,但他們很容易會保持安靜且不活躍,並尋求老師的注意——這與他們在相同的設置下母親在的時候的表現大相徑庭。

等孩子過了3歲生日以後,嬰幼兒會更好的接受目前暫時的離開並加入到其他孩子的遊戲中。這一變化來的似乎很突然,表明這個年齡孩子可能達到了某個成熟閾限值。

這個年齡段的嬰幼兒最主要的變化是他們變得可以在陌生的地方帶著安全感和次要依戀人物待在一起,如親戚或老師。但是這種安全感是有條件的。這些次要人物必須是熟悉的人,最好是在孩子在母親的陪伴下認識的人,且必須在孩子健康且不警覺的狀態下,其次,嬰幼兒必須知道母親在哪裡且有信心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恢復與母親的接觸。否則就會發生“孩子氣”狀態,或出現其他紊亂行為。

嬰幼兒在3歲以後的依戀行為在緊急程度和品臨床上要低於之前,卻仍然是他們行為中很主要的一部分。

此外,即使在減弱的情況下,在4歲孩子身上有一種相似的行為在學齡早期仍會持續。

5~6歲時,外出的時候會喜歡不時握住甚至很緊的抓住父母的手,如果被拒絕還會充滿怨氣。

在和其他人玩的時候,一旦發生不好的情況,他們就會立即回到父母或替代人物的身邊。一旦恐懼的感受更多一點,他們就會尋求接觸。

所以說,在一個普通孩子的整個潛伏期中,依戀行為仍然是其生活中的一條主線。

到了青春期,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就會發生變化。其他成年人可能會擁有和父母等同甚至超過父母角色的重要性。而同齡人之間性的吸引力又會擴展這一範圍,導致的依戀行為就演變為對父母的依戀繼續保持,對其他人的聯結也同等重要。

在很多社會中,女兒對目前的依戀要比兒子對母親更加明顯。

當一個人進入老年期,依戀行為無法指向更年長一代的成員或同一輩的成員時,就有可能會指向年輕一代的成員。

且在青年期和成年期,依戀行為不僅會指向家庭以外的成員,還會指向家庭以外的組織或機構。

有研究認為,成年期依戀行為是兒童期行為的直接延續,而以前的“退行”理論現在別認為是對成年期依戀行為的病理性誤導,退行的認知實際上忽視了依戀行為對一個人的一生中所扮演的至關重要的角色。

識別10種嬰兒依戀行為,看懂嬰兒哭與笑,孩子長大更聰明

一些依戀行為的強烈信號

一些引發思考的依戀行為

將母親作為出發探索的基地

當嬰兒會爬行的時候,嬰兒就不總是要尋求與母親的接近,而有時候會離開母親一點去探索周邊事物、環境或人。如果得到允許的話,他會離開母親的視線,前提是,時不時,他會回到母親身邊,好像要確信母親還在原來的位置。

這就像嬰兒以母親為基地探索周邊世界。

當母親在的時候,嬰兒對探索明顯要顯得更有信心。當母親不在的時候,他們會更加膽怯,甚至會常常陷入痛苦當中。

母親移動時的依戀行為

如果你是一個媽媽,你遇到過走在自己側面的孩子是如何突然移動到你面前並舉期雙臂的嗎?且這個動作如此突然到容易讓母親不小心把孩子撞倒。

有研究表明,嬰兒這麼做是一種基於適應性環境進化出來的本能行為,嬰兒的這種本能行為是處於移動的母親而誘發的,這一誘發的基因驅力是人類進化時移動母親對於嬰幼兒的運載功能。

3歲以下跟隨母親走動的笨拙分析

一般一歲多點嬰幼兒就具備了跟隨母親走動的接近性能力,但一個嬰兒通過目標校準型的移動跟隨母親移動的年齡大約是在三週歲時,比人們認知能力要晚得多。

儘管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可能已經能夠非常好的行走並且有能力在母親保持靜止的情況下進行長期且具有良好指向的短途旅程。但是一旦母親開始走動,嬰兒就會變得異常笨拙。

這一個嬰幼兒發展的現象不大為人知,對這一現象的忽視產生了很多養育中的煩惱。

安德森對十二個年齡不坐嬰兒車而他們的母親在公園裡不幸的孩子的觀察確認了嬰幼兒跟隨行為的極度無效性。孩子會不斷停下來,通常是與母親有一定距離的地方。以至於在每個5到8分鐘的時間段內,母親停下來等孩子的時間要遠超過行走的時間。分析認為這是孩子有讓母親攜帶運載的適應性安排進化的需求表達。

只有在三歲以後,幼兒才開始具備恰當的目標校準系統,能夠在母親移動的時候很好的跟隨。

母親替代物的信號

幼兒園晚期或小學生,對於母親的依戀行為,有時候不再是接觸性,而是母親的替代性。甚至有一些是純象徵性的,譬如依戀強度不高的情況下,目前的一個電話、目前的照片、都會起到某種“保持接觸”的依戀效果。

(注:本文為英國心理學家、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鮑爾比《依戀》三部曲的讀書心得,部分為直接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