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一次疫情,讓很多人現在都不得不面對可能失業的風險,再加上這兩年本來市場經濟也不太好,很多大公司紛紛裁員,所以人人都更加有了職場危機感,也許年齡小還沒什麼關係,但是人過三十,尤其到了35歲的你,可能會越來越發現找工作變得很難,更不用說找個好工作。

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在企業裡的HR們,經常會看到35歲以上的簡歷,但是面對企業的發展,也不得不把這些簡歷篩選淘汰掉,哪怕你的工作閱歷豐富,有10年左右的從業經驗,人脈也比年輕人豐富。

無論作管理還是做技術,過了35歲其實都一樣焦慮,因為一旦失業,在就業市場上都一樣沒有競爭力,甚至管理崗更沒有競爭力。

為什麼35歲以上的人找工作這麼難呢?

1、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耐力比不上年輕人

這點也許30歲以上的人都不想承認,但實際上確實是隨著年齡越大,身體的體力和耐力都沒辦法和20歲的自己相比。以前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你可能熬夜幾個通宵都沒問題,趕項目、趕進度,第二天依舊準點上班,身體也沒有多大問題。但是現在讓你去熬夜加班,連軸轉著出差試試,兩天恐怕就會疲倦不堪累得不行了。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就會造成員工的身心產生消極的影響。輕則消極怠工重則可能因為身體機能的問題容易導致自己的身體出問題,現在時不時的我們就會看到一些員工猝死的新聞,這些員工的年齡段一般也都是在三四十左右。這對公司人員管理來說,也是要承擔極大的風險的。

公司與其花更多的前找一個35歲的員工,還不如花更少的前培養一個沒有什麼經驗的年輕人,這對公司來說,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也為公司輸入了新鮮的血液。且年輕人對企業的認同感會更強。

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2、能力有限,薪資成本高

一個35歲的人,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有10年以上,如果依舊是企業的基層員工,那麼這類人很大程度上要麼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要麼就是不努力工作,能力不夠,所以表現平庸。即使工作10年,也沒有系統的經驗積累和輸出,見解不見得就比年輕人深刻多少。這類人往往企業也不願意花時間再繼續培養。

另一方面,不管怎麼說35歲以上的人由於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他們一般在找工作的時候憑藉這些工作經驗也會提出要求一份比較高的薪水,而且這個年齡的人男的成家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可能還要還車貸房貸,生活壓力較大,更需要一份高收入又穩定的工作。女的更是找工作還要以兼顧家庭為主,工作不能像年輕人那樣拼命,還要一份高工資,還不能總加班太累,女性35歲就更難找一份好工作。

對於企業來說,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如果是一個年輕人,踏實肯吃苦,同時又天賦極佳,公司倒是寧可花少部分錢去培養這樣的年輕人更省心省力。

3、35歲以上的員工管理成本高

正常情況,35歲的員工在公司應該已經成為管理層,甚至有些優秀的人,年齡更小就在管理很大的團隊。如果僱傭35歲+人,管理層管理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員工甚至比自己年齡還大的員工,確實有些難度,被管理的人也因為混跡職場多年,基本都是“老油條”,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未必“服管”。因為管理起來確實不方便,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時候就會考慮這點。

以上就是為什麼35歲左右的人普遍難找工作的原因。那麼,如果到了35歲,職場遇到瓶頸想要換工作,或者轉行要怎麼辦呢?

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1、做好心態調整,保持良好的狀態。

之所以把心態的調整是放到第一位,是因為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工作發展進入了瓶頸期,就像人們常說的夫妻之間的七年之癢一樣,只要彼此自我調整好,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就會煥發新的活力。

2、充電、填補自身短板,持續學習,提升自己。

在職場中如果缺乏持續的學習,可能會因為知識結構的老化而面臨被淘汰的尷尬境地。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有意識地進行“充電”,提高職場競爭力,是突破職場瓶頸的一種有效手段。

當你明顯體驗到職場的瓶頸期到來的時候,那種枯燥乏味的感覺,是非常難受的。每天的工作都是單調的重複,收入也基本也維持在原地打轉。這個時候也是很多職場人,開始走向頹廢的時候。我們要想突破瓶頸期,就要不斷的學習,尋找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效率提高了,業績有了,尤其是收入明顯提升了以後,動力十足,工作也就變得充實了,不會焦慮了。

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3、主動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

社交高手,都是善於學習,善於交際的。向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是一個優秀職場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接觸不同的人,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能量。接觸愛抱怨的人,會給你帶來負能量,讓你情緒變差;接觸陽光樂觀的人,會讓你心情舒暢;接觸好逸惡勞的人,會讓你懈怠;接觸優秀的人,會讓你變得更有優秀。有句話說得好,你的收入是你周圍十個玩的最要好的朋友收入的平均水平。某個角度而言,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總而言之,事業發展遇到瓶頸期不要怕,更不要灰心喪氣。要有歸零心態,重新審視自己,提升自己,捲土重來,相信努力過後,一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4、主動出擊尋找出路,但避免盲目跳槽

如果本職工作發展遇到瓶頸,且無望晉升,可以先考慮在公司內部橫向尋找發展機會,比如對與自己工作相關聯的工作多做一些瞭解,以便通過內部調整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這種做法比較穩妥,至少,在獲得晉升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因為跳槽而形成的成本。

對於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的職場人來說,由於公司的原因已找不到再次提升的空間,遭遇職場瓶頸,那麼不妨勇敢地邁出跳槽這一步。建議先選擇跟自己目前所從事行業有關聯的行業轉型。當然如果你喪失工作激情是因為發現了自己對這一行確實沒有興趣,那麼慎重考慮後選擇心儀的行業也是一種挑戰。

但是,由於前面我們提到的35+的人因為年齡和身體的原因,找工作都會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如果跳槽建議35歲之前就要考慮跳槽到那些工作環境健康的企業,例如外企,國企,事業單位等。而且要趁早,不要說過了35歲再行動,於公司來說所有的企業都不是慈善家,都要盈利。於自己來說,我們都知道人老了要靠養老金生活,其實年輕的時候,工齡也是一個巨大的財富。這點千萬不要忽略。

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5、轉行需慎重!

職場遇到瓶頸,現在的公司以及行業也無法繼續堅持下去尋求發展的人在轉行時一定要記住:一旦你決定轉行,就意味著之前的經驗歸零,需要在新的崗位上重新積累經驗,尤其是35+的人可能更加拼不過已經在該行業有經驗的年輕人。

此外,到了一個新的行業你要重新適應,其實你也不一定知道這個新的行業是不是真的適合你發展。你需要在冷靜的時候找到自己轉行的原因,是為了錢,為了興趣,或者是為了別的,然後給自己一個最堅定換行業的理由!

多方自薦,廣投簡歷。一旦入行,要放低自己的身份,加快速度學習,如果遇到了問題,也不要先去懷疑,切忌猶豫不決,如果你一直患得患失,那麼很有可能只是空有嘗試卻無法堅持。

當然,說了那麼多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需要保持一個樂觀心態以及健康體魄,不管你是20歲還是35歲,又或者是四十、五十歲,人生如浮雲,有高也有低,只有積極面對,未來的職場路,創業路才會越走越順,一片光明。

(如果你恰好有相關的職場問題也不妨留言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35歲+的你,如何選擇自己的職場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