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殺後,為何劉備做的第一件事是稱帝,而不是為關羽報仇?

歷史上的多多


先理一理關羽被殺和劉備稱帝前後的時間線,大概是這樣的:

公元217年到219年5月,2年之久的漢中之戰劉備勝利,7月,劉備稱漢中王。

公元219年7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整個戰爭過程中,劉備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支援關羽。

公元220年正月,關羽被俘虜,隨後被殺,首級被孫權送到曹操,孫權的意思是殺關羽這事是曹操命令乾的。

公元220年3月,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

公元220年10月,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曹丕代漢建魏,延續四百餘年的漢朝滅亡。

公元221年5月,劉備稱帝。

公元221年7月,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

劉備

從關羽被殺到劉備稱帝,中間還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曹操去世,另一件是曹丕篡位,代漢建魏。整個天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本天下是漢朝名義下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從曹丕代漢建魏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漢朝沒了,新建立的魏朝起來了,本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原則,和天下只有一個皇帝的傳統,劉備和孫權就要做出選擇。

要麼臣服於魏朝,要麼背叛於魏朝,孫權為了對抗劉備,同時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放棄了孫劉聯盟,選擇了投靠曹丕,這對於剛即位的曹丕來說是莫大的政治勝利,而劉備自然不肯選擇臣服魏朝,因為劉備一直打著漢朝的旗號,再加上當時的信息來源並不通暢,劉備以為漢獻帝已經被殺,於是選擇了自立,稱帝建立漢朝,史稱為”蜀漢“,選擇繼續與曹丕對抗。

曹丕稱帝

稱帝建立政權是劉備一生最大的理想,但沒有想到劉備以這種方式稱帝,這一年劉備已經61歲,已經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刻了,古人能活60歲以上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劉備也明白,自己沒幾年活頭了,但劉備還有更大的事業沒有完成。

關羽被殺劉備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為關羽報仇呢?

簡單地說,一是沒能力,二是不重要

劉備稱帝

關羽被殺離漢中之戰結束只有半年時間,漢中之戰劉備集中了整個益州全部的人力、物力、財力,盡了全力去打贏了這場仗,益州已經達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換句話說,就是益州已經極度疲憊,沒有能力再對外征戰了,益州本身就只有一個州的地盤,為了漢中之戰消耗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劉備沒能力再繼續發動對外戰爭

如果以糧食為例子,以古代成都平原來看,糧食一年成熟一次,一般是秋天收割,如果劉備要對外發動戰爭,一般會選擇在秋收之收,糧食有存量才能對外發動戰爭,你看後來諸葛亮發動北伐不是春天就是冬天,都是秋收之後發動的,從漢中之戰結束到關羽去世中間只有一次收成,不足於支援劉備對外發動戰爭,戰爭一發動,就沒有這麼快結束,必須要有足夠的存糧以支援。

夷陵之戰

所以你看整個襄樊之戰期間,關羽並沒有向益州要求支援,因為關羽明白益州這個時候沒有實力來支援,同時益州也沒有為關羽提供一兵一卒的支援,這不是劉備不願意救,真的是沒有能力救。

為關羽報仇並不是劉備最重要的事,劉備到了公元221年已經61歲了,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有兩件最重要的事沒有做,一是建立政權,二是傳承權力。建立政權就是稱帝,傳承權力就是為自己的後代提供一個更好的政治環境。

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已經把蜀漢的實力打掉了一半,蜀漢在荊州的全部勢力退出,這給了蜀漢政權一個很惡劣的政治環境,一個生存危機,如果劉備不做點什麼來改變這種環境的話,他的下一代將會很艱難,現在關羽被殺,曹丕稱帝,就給了劉備帶來了兩個任務:一是稱帝,二是奪回荊州

劉備

所以劉備在為關羽報仇前,必須要先解決這兩件事,這是劉備一生最後的機會,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所以劉備在得知了曹丕稱帝后,就開始籌備自己稱帝的事,在221年5月完成了,隨後,劉備又馬不停蹄地準備進行奪取荊州的戰爭,順便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因為這是劉備一生最後的機會,他不做的話,就沒有時間做了。

劉備是一個政治人物,他不會為了個人仇恨而做出魯莽的事來,否則他也活不到今天,政治人物首先考慮的是政治利益,雖然劉備與關羽的關係非同一般,但政治利益優先是不變的事實,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前,還特意派了使者去試探曹丕的反應,結果被曹丕給殺了,這就是政治人物的表現,劉備也擔心自己在發動對孫權的戰爭時,曹丕在背後攻打自己,如果兩線作戰的話,劉備沒有勝算,就不會發動戰爭。

劉備出征

但這場針對孫權的戰爭又不得不發,荊州是劉備政權的發源地和核心,劉備就是在荊州發展壯大的,劉備政權中的絕大多數中高層官吏都是荊州人,或者與荊州有著各種關係,包括劉備手下的大多數基層士卒也是荊州人,沒有了荊州,這些人就成了無根之水,為了穩定內部人心,劉備也會發動戰爭。

對於劉備來說,稱帝是第一步棋,戰爭一旦發動,誰也不知道何時結束,劉備先稱帝已經是抱著戰死沙場的決心了,只有先把政權安排好,劉備才能放心在戰場一決高下,因為誰也不知道戰爭會發生什麼?萬一戰死沙場,劉備所建立的這個政權還沒有建立好,那將是劉備一生的遺憾。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關羽被殺了之後,噩耗傳來,劉備是如何表現的呢?

玄德見了,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眾官救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

劉備雖然是三國影帝,一生酷愛表演,但這一波應該不是表演,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關羽是他一生最鐵的兄弟,雖然不是一個爹媽生的,但感情勝似同胞兄弟,“食則同桌,寢則同床”,一張床上睡出來的兄弟,你說感情深不深。

“食則同桌,寢則同床”是劉備的殺手鐧,屢試不爽,後來靠此又成功俘獲一枚“小鮮肉”諸葛亮,都是好哥們,都是睡出來的感情。

劉備還有一句座右銘,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手足不可斷,斷了就殘廢了,衣服無所謂,穿的不舒服丟出去就是了。

這句話雖然引起了女人的口誅筆伐,但在當時的男權社會,無疑收穫了無數爺們的“芳心”。

然而,關羽死了之後,劉備哭是哭了,絕食也絕食了,吐血也吐血了,但並沒有立即給關羽報仇,而是“不急不躁”地稱了帝,過了皇帝癮,一年之後才給關羽報仇,這是為何呢?


難道皇位勝過兄弟之間的感情嗎?

是的!

劉備一生東奔西走,睡了多少兄弟,流了多少眼淚,受了多少罪,逃了多少次命,圖個嘛呀?不就圖個皇位嗎?

後來,劉備佔了益州,取了漢中,立即急不可耐地稱了漢中王,為下一步稱帝提前做了一次熱身,然而此時的劉備還不敢稱帝,為什麼呢?

因為北面還有一個漢獻帝,人家才是正統,漢獻帝只要一天不下臺,那麼漢朝就存在一天,假如劉備此時稱帝,名不正言不順,大家會認為他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所以劉備不敢。

然而,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死了,曹丕繼位之後,立即把漢獻帝攆下臺了,曹丕成為魏國第一任皇帝。


劉備見曹丕稱帝了,既生氣又高興,生氣是因為曹丕居然敢篡位真不要臉,高興是因為現在漢獻帝下臺了,他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

劉備稱帝之後,改年號為彰武,國號還是漢,雖然後人稱之為蜀漢,但那是為了區分東漢和蜀漢,故作如此稱謂的,劉備當然不會自稱蜀漢,而是自稱大漢。

劉備多年以來的夙願,今朝終於實現了。

雖然當了皇帝,然而統一天下之路依然遙遙無期,估計此時的劉備也看到了這一點,也懈怠了,此時的他年已花甲,沒幾年活頭了,不如當幾天皇帝過把癮吧!

這一年時間裡,劉備也沒閒著,籌備軍糧,打造武器,訓練軍隊,一年之後,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劉備帶著七十萬大軍傾巢出動,去給關羽報仇雪恨去了。

這是一條不歸路。


一半秋色


這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歷史細節:有關關羽死後,劉備的表現,似乎非常平靜,只不過是過於平靜了,平靜地不像是正常人該有的舉動。

關羽死了,劉備該不該去找孫權報仇呢?當然是該的。倒不是說為了那莫須有的結義兄弟情,而是因為隨著關羽的死,荊州也全部落入了孫權手裡。作為劉備集團的老窩,以及實現他們政治理想的策源地,荊州的損失是無可估量的,這意味著蜀漢這邊將徹底成為一個割據益州的地方政權,遲早任人宰割。

但是在關羽死後,無論是在他個人的本傳還是劉備的傳裡,都沒有提到當時劉備的情緒活動和事務安排。僅僅在劉備稱帝活動完成以後,才添了一句沒有明確時間前提的話:

(章武元年)六月,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一開始在描寫劉備對孫權襲擊關羽這一事的態度時,陳壽用的是“忿”,也就是不爽;而在孫權請求和談時,劉備的態度則是“盛怒”。

很明顯,關羽的死是在219年冬,而劉備伐吳則是在221年秋,中間隔了一年半。如果劉備從事發到出兵都一直維持著“盛怒”的狀態,那劉備估計早就被自己的內火燒死了。

那麼為什麼時隔一年多才要發兵呢?個人認為蜀漢還是需要積蓄力量。畢竟在失去荊州後,蜀吳兩家的實力實際上是此消彼長的。這一場伐吳戰爭,對蜀漢來說不啻是賭上國運的一戰。為了打贏這場戰爭,作一年半的準備是值得的。至於中間的稱帝等活動,只不過是恰好應景而已。

而最終使得劉備從緊鑼密鼓的準備中出離憤怒下定決心東征的,還是張飛的死。畢竟砍掉張飛腦袋的傢伙們又帶著張飛的首級去了東吳。痛失左膀右臂的劉備,把這一切的賬都算給了東吳。

因此,即使孫權主動提出和議,他也無法接受,要帶著蜀漢的全部家當,去夷陵,走向自己命運的終點。



青言論史


稱帝是當時蜀漢方面上下的共同願望,並不存在報仇這種說法。

這裡我想拋一個問題,劉備攻打東吳真的是為關羽報仇嗎?這個問題,想必在看了我的回答後,諸位心裡會有一個答案的。

看待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問題,我們很多人被《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混淆了視聽,《三國演義》的文學成就也使很多人固化了認知。

今天我就從人心、軍事實力、真正用意幾個方面來講講他們的故事,旨在為看到這道題的朋友們拓寬思路。

劉備作為東漢末年的割據軍閥,他與曹操、孫權、袁紹、劉表等等人其實無異。都是瞄準了稱霸這個既定目標去的。歷史上,關羽被殺後,劉備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稱帝,很多人心中不解,“他們不是結義兄弟嗎?”等等的問題絡繹不絕。

一、人心不齊,則泰山難移

其實,歷史上沒有桃園結義的事,關羽、張飛與劉備的關係,也更多是為了共同的理想、目標。與夏侯惇、張遼和曹操的關係無異。因此,關羽由於其剛愎自用也好、荊州註定的悲劇也好,失了荊州(並不是大意失荊州,誰來很難守住曹操、孫權的夾攻)。那麼當時蜀中剛剛經歷了漢中之戰,三軍用命齊上陣,也是勞民傷財了一陣子。

因此,從人心的角度,無論是原蜀中朝廷的大臣、將軍,還是普通的士兵,亦或是百姓,都在經歷易主——由劉璋家族多年的統治到劉備的轉變。關係著士族大戶的前途命運,也關係著很多元老級官員的家族命運,庶民百姓更需要休養生息。沒人願意再遠赴東邊,出川去打一場國家級戰爭。

所以,有很多說法其中之一,劉備、諸葛亮等人甚至對於關羽的貿然進兵,持否定和怨煩的態度,因此也有後續諸如馬超、劉封不發兵相救等等的各種說法甚囂塵上。這是後話,我們這裡不做過多探討。

二、軍事實力方面

漢中之戰,劉備集團要慶幸能讓夏侯淵當主帥。西涼宋建禍亂涼州三十餘年,自稱河首平漢王。曹操命夏侯淵帶兵討伐宋建,夏侯淵一個月攻破宋建,斬宋建極其丞相以下大小官員,又派張郃率兵平定河關,河西諸羌全部投降,隴右從此平定。曹操稱讚說:“宋建為亂三十年,夏侯淵一舉平定,如同老虎一樣,橫行關右,所向無前。用孔子話就是‘我和你們都比不上啊’。”虎步關右稱號由此來。夏侯淵作戰非常勇猛但缺乏智謀,在同樣少智的西涼,可以縱橫馳騁,當初屢戰屢勝,曹操告誡他說:“為將應該有害怕的時候,不能只憑借勇氣戰鬥,應該多用智謀,否則只是一個無謀匹夫。”夏侯淵不聽,終致身亡。

劉備一方應當慶幸如果沒有黃忠陣斬夏侯淵這個亮點,或者是曹操換帥這樣的事發生,蜀國是很難在短時間拿下漢中的。因為從軍力對比上來講,蜀國新經歷了易主不久,無論是先前劉璋的投降部隊,還是劉備從荊州帶去的部隊,皆是人困馬乏,就算是沒這麼嚴重,也基本上處於疲憊狀態。

漢中之戰,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由劉備一方主動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是全面的會戰,大小十餘場,參戰將領光名將就數十員,並不是影視劇裡的一場大戰就結束了的。

所以,打完漢中會戰後,劉備稱王,加封百官,調養部隊。漢中之戰結束同年,關羽出兵樊城,最終於220年兵敗被殺,這兩件事其實是幾乎銜接上的。此時再立刻出兵去長途跋涉為關羽報仇,是十分不現實的。

三、真正用意

這第三點又要回到了漢末諸侯的初衷問題了,他們起兵,絕不是為了個人私情。演義為了加入文學元素,將劉關張的結拜關係神話了,但終究不是兒女私情。劉備除了關羽張飛,更有一個國家要治理,更有文武百官要管理,更有數萬將士要訓練。不可能為了關羽一個人,就興師動眾。

劉備輾轉顛沛了幾十年,終於王霸一方了,立刻就要為了兄弟的死,興兵報仇,我想,恐怕他們不是血緣親,感情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至於為什麼最後又要攻伐東吳?

我以為,攻伐東吳的真正用意,正是以關羽的死為幌子,想要一舉吞併東吳,從而實現領土的擴張。與曹操抗衡。但這一切完全違背了諸葛亮隆中對的宏願,也並不符合三足鼎立的事實。所以,當時蜀國對這次戰爭是很多人持否定態度的,比如趙雲。

這就回到了問題本身,為什麼第一時間稱帝,而不是為關羽報仇。因為並不存在報仇一事,稱帝是舉國上下文武百官的所思所想,只有這樣,劉備才有權利給跟他打拼了幾十年的人拜將封相,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青史留名。

【戰國君札言】歷史終究是歷史,不是兄弟情義,也不是兒女情長。很多時候,歷史的車輪不會為一人、兩人所左右,縱使他是皇帝、是王。


隨手轉發是美德,歡迎在下方留下寶貴的評論,我們一起交流歷史上那些有趣的事兒~

戰國君


先來梳理一下時間關係: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夷陵之戰;

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稱帝;

公元221年四月,劉備稱帝;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征伐東吳,號稱為關羽報仇,發動夷陵之戰。

由上述可以看出,曹丕稱帝半年以後劉備才稱帝,關羽被害一年半以後劉備才征伐東吳,而征伐東吳間隔劉備稱帝僅三個月。為什麼劉備在關羽遇害一年以後才征伐東吳?劉備四月稱帝,七月伐吳,又是什麼原因使劉備如此心急火燎?

筆者認為:

①劉備攻打東吳需要時間來養精蓄銳;

②劉備用稱帝來鼓舞士氣;

③“為關羽報仇”只是藉口,劉備的徵吳的真實目的是荊州。

下面聽筆者一一分析。

一、關羽被殺後,各方的反應

(一)東吳,稱臣曹魏,加強防禦

孫權殺害關羽後,料定劉備會為關羽報仇,及時做了三方面的部署:

① 外交上,稱臣曹魏。孫權殺了關羽,奪了荊州,孫劉聯盟不復存在。孫權為了防止劉備報復,及時調整外交政策,結盟曹魏。結盟曹魏,無論曹魏集團是否真心,對劉備而言,征伐東吳就要考慮這個孫曹聯盟。事實也確實如此,劉備伐吳時,派黃權駐江北為鎮北將軍,防止曹魏出兵。

② 防守上,加強夷陵地區的防護。呂蒙偷襲荊州時,孫權派遣陸遜攻取宜都郡,獲得了秭歸、枝江、夷道等地。然後陸遜退軍夷陵,守住長江峽口,防止劉備蜀中出兵

③ 內政上,減免稅租。孫權得到荊州後,立刻減免荊州稅租。劉備在荊州實行仁政,孫權兵不血刃取得荊州,短時間內撫平荊州官民,減免稅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三國時代,誰讓老百姓吃飽飯,老百姓就擁護誰。

(二)曹魏,曹丕趁機稱帝,靜觀其變

孫權殺害關羽,曹操是最大的受益者。近處看,孫權襲關羽,解樊襄之圍,當初關羽斬龐德,擒于禁,把曹操逼到了遷都的份上。遠處看

,孫權殺關羽,破壞了孫劉聯盟,這是曹操最想看到的。所以孫權拋來橄欖枝,曹操欣然接受。曹操病逝,曹丕趁孫權、劉備箭在弦上,篡漢稱帝。

稱帝后的曹丕,靜觀其變,在朝廷上開始討論孫權、劉備開戰的可能性。《三國志》中有如下一段有趣的記載:

曹丕在朝廷上展開了一場討論會,討論劉備是否會出兵東吳。曹丕展開這場討論會,目的是為了提前研判形勢的發展,提前做出相對應的準備。

可見孫權、劉備“鷸蚌相爭”時,曹丕已經做好了作“漁翁”的準備。

分析了關羽被害後,東吳、曹魏一系列的反應,劉備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出兵東吳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孫權、曹操聯盟的建立、孫權防線的加固、荊州內政的平穩、北方曹魏的虎視眈眈,這些促使劉備只能養精蓄銳,伺機而發。除此之外,還有劉備本身內部的因素。

二、劉備內部不具備發兵東吳的條件

蜀漢內部也有許多因素制約著劉備,總結歸納如下:

(一)經歷了漢中之戰,劉備集團人困馬乏

漢中之戰,雖然劉備獲勝,不過勝利的過程卻十分艱難,以至於到達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若不是曹操主動撤出漢中,漢中之戰,勝負難定。況且曹操撤出漢中時,撤走了漢中所有的物資、百姓。所以劉備贏得了漢中之戰,不但沒撈著任何好處,還傷了自個的筋骨。漢中之戰半年後,關羽兵敗麥城,這時候劉備即便是給關羽報仇,自個兒的勢力也不允許。

(二)關羽兵敗麥城,劉備將士士氣低落

關羽作為劉備手下的第一戰將被殺,大大打擊了劉備集團內部的士氣。這一點兒也是曹丕那場討論會中大臣普遍認為劉備不會出兵的原因。眾臣認為蜀漢名將唯一關羽,關羽兵敗身亡,國內憂傷,士氣低落,近期無法出兵東吳。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三)劉備集團的內部矛盾

劉備集團內部存在著複雜的派系關係,分別是關羽、張飛為首的元老派;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李巖、吳懿為首的東州派;益州本土的益州派。劉備剛取益州不久,需要拉攏東州派打壓本地的益州派,扶持東州派制衡荊州派,利用荊州派管束元老派。

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劉備需要時間去消化。劉備需要時間去鞏固政權,安穩人心。

所以劉備國內人困馬乏、士氣低落、派系鬥爭等一系列的因素,制約著劉備,使劉備不敢貿然出兵。這也決定了劉備在關羽被殺後,做的第一件事是養精蓄銳。

三、曹丕稱帝,使劉備看到了機會

劉備養精蓄銳的過程中,曹丕稱帝。這一刻,劉備表面哭啼漢室將亡,內心樂開了花。

一方面,劉備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稱帝了,“匡扶漢室”是劉備南征北戰的旗幟,只要漢室存在一天,劉備就一天不能稱帝。曹丕篡漢稱帝,劉備不僅討伐曹魏名正言順,並且劉備作為漢室之後,用“稱帝”延續漢室似乎成為了不可推卸的責任。

另一方面,劉備不能立刻稱帝。劉備意識到稱帝是鼓舞士氣最佳手段。劉備等到征伐東吳前再稱帝,不僅可以鼓舞士氣,並且可以師出有名。這也就是為什麼曹丕稱帝半年後,劉備才稱帝;劉備四月稱帝,七月出兵的原因也在這裡。

四、 為關羽報仇只是藉口,奪回荊州才是最終目的

從感情上說,相對於關羽,荊州對劉備更重要。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直到擁有的荊州,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荊州作為劉備的發家之地,一直被劉備視為命根子。無論劉備前線如何艱難,關羽作為劉備手下第一猛將,始終防守荊州,可見荊州在劉備心目中的位置。

從戰略上說,沒有荊州的益州就像一個被人繫住口的袋子。川蜀之地,易守難攻。優點,別人不易進來;缺點,自己也難以出去。

劉備要想出蜀地,一條路走秦川,出祁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姜維用整個後三國時代證明了此路的艱難!另一條路走荊州。如果把川蜀比作一條袋子,那麼荊州就相當於這條袋子的出口。孫權偷襲荊州,相當於把這個袋子口給繫上了。所以劉備對荊州勢在必得,為關羽報仇只是藉口而已。

總結

劉備征伐東吳是遲早的事,目的在於荊州,“為關羽報仇”只是藉口。劉備即利用曹丕篡漢來稱帝,有巧妙的利用稱帝鼓舞士氣,征伐東吳。

參考:《三國志》


妙眼看歷史


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公元220年,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腹背受敵,一方面要對付曹操的大軍,另一方面,東吳又派人偷襲,而此時的劉備在漢中立足未穩,沒有辦法增援荊州。最終關羽兵敗被殺,荊州也成了孫權的。

關羽死後沒幾個月,劉備就在漢中稱帝,那麼劉備為什麼不先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之後再稱帝呢?

原因一,劉備本不想稱帝,但是有人逼他做皇帝。

在曹操在世時,劉備、曹操、孫權,雖然三分天下,但是沒有人是皇帝,當時普天之下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傀儡皇帝漢獻帝劉協。

曹操去世後,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大權,曹丕有些忍不住了,他可不想只做魏王,所以就廢了漢獻帝,自己當皇帝。曹丕稱帝時,正是公元220年,也就是關羽死後沒多久。

此時漢朝的皇帝已經沒有了,劉備卻一直稱自己是漢高祖的後代,而此時劉備只是一方諸侯,天下只有曹丕一個皇帝。從官位上來講,劉備似乎歸曹丕管。

既然劉備自稱皇室後裔,那麼當曹丕廢掉漢獻帝,自己做皇帝時,劉備就必須站出來反對他,不承認他這個皇帝,所以劉備不得不稱帝。

原因二,劉備若不稱帝,很有可能會眾叛親離。

劉備在稱帝前,最高的官位是個左將軍,這樣一來,劉備身邊的人,官位肯定都在左將軍之下。

而在曹丕這裡就不一樣了,曹丕是皇帝,所以他可以封王、封將軍、封丞相。

這樣一來,劉備軍中將士謀臣的官職都遠比曹丕身邊的人小,他們心裡能沒有想法嗎?如果劉備還甘心做一個左將軍,那麼這些人會不會哪天離開劉備,去曹丕那裡追求高官厚祿呢?

原因三,劉備原本有所顧忌,是曹丕搬走了劉備的絆腳石。

亂世之中沒有人不想當皇帝,劉備就更不用說了。劉備起兵之初,由於沒有多大勢力,所以不得不到處說自己是皇族後裔,讓大家來投奔自己。不過這個皇族後裔的身份,後來也成了絆腳石。既然是皇族,那麼就要承認漢朝皇帝,所以只要有漢獻帝在,劉備表面上就要聽他的。

曹丕廢了漢獻帝,剛好為劉備搬開了絆腳石,沒有了漢獻帝,劉備當皇帝也就沒什麼了。所以在漢獻帝被廢了幾十天,劉備就稱帝了。

劉備並不是不想先奪回荊州,給關羽報仇,只是曹丕當了皇帝,所以他才先稱帝,後報仇。


斯幽說歷史


其實對於劉備來說,為關羽報仇只是一個幌子,他想要去攻打東吳是為了奪取荊州。荊州的重要性,對於劉備集團來說不言而喻,失去了荊州劉備的蜀漢帝國,只是一個割據政權,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有了荊州之後,他就能夠以此為跳板,向中原進軍。

可以說荊州正是劉備集團的命門,所以劉備必然會選擇和東吳撕破臉去搶奪荊州這塊戰略要地。但是劉備為什麼隔了那麼久還順便在此期間繼位當了把皇帝以後才去報仇呢?

需要統一思想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要報復東吳殺害自己的好兄弟關羽,這個必須要在集團之內進行思想統一,必須要進行很多的軍事準備,這些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首先在內部就有很多人不同意,在此時此刻去進攻東吳,很顯然,根據當時的情況,劉備進攻東吳,這是他們的主要敵人曹操所樂意看到的。相信這一點,劉備集團的很多人都看到了,要做通這些人的思想工作,不是一個小工程。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部隊調動的問題

在古代調動軍隊,可沒有高鐵運輸機,部隊的調動全靠兩個鐵腳板。劉備需要進攻東吳,實現奪取荊州為關羽報仇的戰略目標,所需要調動的部隊可不是一萬兩萬,這些部隊的調集,需要大量的時間,這使得劉備不可能第一時間組織兵力前去報仇。

而恰恰就在這個時間節點內,中國大地的形式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在中原的漢獻帝被他的大舅哥曹丕廢掉了,延續了400多年的漢朝宣告滅亡。

在這個特殊時期,劉備這個一向打著漢室宗親旗幟,擁漢反曹的軍閥頭目必須站出來,接過漢獻帝手中的槍,延續漢朝的統治。這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才是一等一的大事,如果沒有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久而久之,就會夜長夢多,沒有漢朝正統這個旗幟,劉備集團存在的法理正統性,也就不存在了。

劉備為了自己能夠登上皇位,還在四川境內捏造了漢獻帝被曹丕殺害的傳聞。這下可好,漢朝正統皇帝已經死翹翹了,我們這些忠心漢室的人只能擁立漢朝的宗親漢中王劉備當皇帝。

所以劉備這才扭扭捏捏的登上了皇位,順便給群臣加官進爵。這一點的好處就在於它用實實在在的爵位,堵住了一些反對南下討伐東吳大臣的嘴,畢竟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等到登基之事完成之後,他的各項軍事部署也已經基本完成。劉備這才是一心滿滿的南下和東吳爭奪荊州,開始了這把賭上國運的戰爭。

只可惜劉備的堅持並沒有給他帶來很好的結果。這一仗下來,荊州依然還是人家的,自己還白白的損失了五萬百戰雄兵。非但如此,還把自己的那條老命也搭了進去,蜀漢帝國可謂遭遇了三下悶棍。


歷史評說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佔領漢中,進位漢中王。隨後,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正在劉備的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東吳突然敗盟,襲佔了荊州,擒殺關羽。這使得劉備和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遭到了挫折。

東吳雖然佔領了荊州,可也害怕劉備的報復。於是,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曹操識破了孫權的伎倆,反而隆重的安葬了關羽。這使得劉備更恨孫權。從這一點看,劉備的實力尚存,曹操和孫權都很忌諱,怕劉備的打擊落在自己身上。同時也怕對方漁翁得利。

但是,劉備並沒有第一時間對外用兵。他決定對東吳用兵已經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在這段時間裡,劉備先稱帝於稱帝。在第二年才出兵伐吳。那麼,劉備為什麼不先去為關羽報仇,而是先去稱帝呢?

這是因為,劉備稱帝是不得已的。在關羽死後,曹操和孫權互相推諉責任,都希望劉備把打擊落在對方頭上。這個時候,劉備就要有個謀劃的時間。他要在內外都需要有所準備。

當時,東吳剛襲佔荊州,劉備再和他和好是不可能的。可是,對於曹操,劉備一直視其為國賊。也不可能立刻就轉變外交方針,這就需要一個時間。

誰知道曹操第二年就死了。曹操的繼承人是三國有名的弱智曹丕。劉備本來想趁著曹操之死,派人弔唁,來緩和兩家的矛盾,為下一步外交做工作。可是,曹丕下令,如果劉備的使者入境,立刻就地處死。這就徹底堵死了劉備的外交渠道。

接下來曹丕篡漢,將國號改為了魏。而東吳孫權稱臣於魏,成了曹丕的臣子。而劉備一直以光復漢室為旗號,當然不可能屈居曹魏之下。而且當時傳說,漢獻帝已經被曹魏所害,這樣就只能自己先繼承漢統再說。因此,劉備先稱帝也是不得已的,是形勢所迫。

一是,作為一個政治集團,必須要有自己的政治方略。在當時,漢室已亡,劉備作為漢室的宗親,如果不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那麼就等於默認了漢朝的滅亡。那麼,他這個政治集團就喪失了政治核心,無法再生存下去。

二是,劉備稱帝后,繼承漢室的正統,這樣在政治上就佔有主動。可以起到凝聚人心,增強鬥志的作用。用過去的一句話就是,“明其為賊,方可破也。”只有佔據了政治上的主動,才能壓制曹魏和東吳。

三是,明確的打出恢復漢室江山的旗號,這才能號召天下忠於漢室的人們,團結到自己身邊,一起戰鬥。這樣才能最大可能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這樣,稱帝就成了劉備的當務之急,出兵為關羽報仇的事情就只能屈居其後了。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在稱帝前後,劉備也一直在做著出兵的準備。

在《隆中對》裡,劉備這一路人馬是出擊秦川的。在他佔領漢中後,就徵發大批勞力去修築從成都到漢中的道路橋樑驛站,為下一步北伐做準備。

可是,關羽之死使得劉備不能不改變兵力的部署。但是在伐吳還是伐魏上,蜀漢群臣的意見並不統一。這使得劉備的兵力部署改變一直遲遲不能實現。

在當時,面對曹魏篡漢和東吳敗盟兩件事,蜀漢劉備都必須做出反應。這是劉備稱帝后必須要面臨的戰略問題。如果不做出反應的話,劉備集團要面對分崩離析的可能。

在伐魏和伐吳的問題上,趙雲明確表示要伐魏,黃權是反對伐吳,而諸葛亮態度曖昧。這讓劉備無法立刻定奪。他只有先進行外交努力,在進行實際選擇。

在道義上,東吳向曹魏稱臣,就是附逆的亂臣賊子,伐吳就是伐魏。國仇家恨都一起得報。既為關羽報仇,也斬斷曹魏的一條臂膀,一舉兩得。

在和曹魏接觸後,劉備明白了曹丕和孫權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伐魏,蜀漢會遭到曹魏和東吳的兩面夾擊。而伐吳的話,可能會出現曹魏一起夾擊東吳的情況(後來曹丕沒有接受部下伐吳的建議)。

而且曹操已死,論軍事才幹來說,劉備已經是當時的佼佼者。經過這樣一番考慮,伐吳的勝利把握要比較大。因此,劉備選擇了伐吳。

既然要伐吳,那麼劉備就要做伐吳的準備。他必須要把準備伐魏的兵力調集過來,轉變兵力方向。包括在閬中的張飛的伐魏的戰役預備隊也調了過來。這中間還發生了張飛被刺殺的事件。

最終,在關羽死後兩年,劉備開始了為他的復仇之舉。在從關羽之死到劉備出兵的這一段時間裡,劉備被時事所迫稱帝是不得已。但是,他一刻也沒有放棄出兵報仇的念頭,並且一直在為此做著外交、戰備上的工作,為之而努力。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關羽被殺後,劉備做的第一件事是稱帝,而不是選擇為關羽報仇,第一個原因是劉備東征的孫權的真正目的,根本就不是為關羽報仇,而是為了重新奪回荊州。

因為,兩個軍政集團博弈的過程中,一個人的死活,根本就不算是個事。事實上,不要說孫權把關羽打死,就是孫權把劉備打死,只要蜀漢與東吳能夠在利益上達成一致,雙方照樣可以握手言和的。對此,只要看一下夷陵之戰後東吳與蜀漢的表現,我們就可以明白。

也許有人會說,劉備畢竟沒有死在戰場上。問題是,就算劉備死在戰場上,劉阿斗也好,諸葛亮也好,依然還是會想辦法與孫權結盟。從這層意義上,所謂劉備東征孫權是為關羽報仇,不過是蜀漢的政治宣傳罷了。



在當時的背景下,真正讓劉備耿耿於懷的,是孫權把曾屬於劉備的荊州地區奪走了。這種仇,比關羽的死,更讓劉備無法釋懷。只是這個理由,有點不好說出口,所以就說要替關羽報仇。

當然,也正是因為劉備的東征孫權的目的,是為了重新奪回荊州,所以他自然就不可能立馬就殺過去。因為,劉備需要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包括兵源後勤、戰略物資,甚至還要提前派人到荊州進行滲透和策反,在暗中做統戰工作,以及在外交上和孫權不斷溝通。

很多人總覺得劉備東征孫權,是衝動之下的非理性決定;但其實呢,劉備東征孫權,那是謹慎了又謹慎,謀劃了又謀劃,等到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才實施。當然,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劉備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做準備,而在這個準備期間,突然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劉備不得不稱帝。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劉備備戰過程中發生的這件事,正是在關羽被殺後,劉備選擇先稱帝而不是為關羽報仇的第二個原因。至於發生的這件事,就是曹丕篡位稱帝。



我們知道,關羽是公元219年12月被殺的,所以從公元220年開始,劉備就一直在為東征孫權做準備工作;接著等到公元220年11月時,曹丕突然篡位稱帝;於是到了公元221年4月時,劉備也正式在成都稱帝;再等到這一年的7月,劉備就正式率軍東征討孫權。

考慮到正常登基稱帝,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來規劃和準備,比如曹丕從公元220年7月就開始謀劃,一直到11月才正式登基,期間花了差不多4個月的時間。從這層意義上說,劉備在公元221年4月正式稱帝,那他起碼在公元220年12月就已經在開始為此謀劃和準備。

再考慮到曹丕篡位的消息從許昌傳到成都,至少也需要半個多月時間。也就是說,在劉備得知曹丕篡位稱帝的消息之後,他就基本上決定要登基稱帝。那麼,劉備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劉備一直都是打著漢室的旗號,但現在曹丕卻廢漢立曹,還讓漢獻帝通過禪讓的形式把皇位傳給自己,這也就相當於告訴世人,曹魏政權才是正統,是漢朝名正言順的繼承者。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劉備不趕緊接過大漢的旗子,那劉備就會在法理上處於不利地位。於是乎,蜀漢就開始有各種傳說,說是漢獻帝被曹丕害死了。再等到幾個月後,劉備就打著繼承漢室的名義登基稱帝。劉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告訴世人,他才是正統,才是漢朝名正言順的繼承者。


我是趙帥鍋


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不少人認為劉備和關羽、張飛兩人不僅是君臣,還是異姓兄弟。歷史上倒是有不少桃園,也有不少三結義,可惜的是並沒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桃園三結義”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雖然三人沒有真正結義,他們的關係卻非常要好,根據史書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張飛傳》則記載:“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通過史料分析,他們三人關係確實非同一般,而且也確實恩同兄弟,但是他們卻不是異姓兄弟。在權力面前同姓兄弟都靠不住,更不用說異姓兄弟。

219年,關羽兵敗麥城,父子二人皆被孫權殺害。劉備在襄樊之戰中除了損失了關羽之外,還損失三萬荊州兵和荊州三郡。襄樊之戰中劉備集團的損失非常大,劉備失去了最心愛的戰將,也失去了關羽這個忠實的粉絲。雖然《三國演義》中描寫了許多關羽去世之後的感人情節,可惜的是這只是小說家的感情宣洩。歷史上,劉備得知關羽敗亡的消息之後,確實非常傷心。但是遠遠沒有達到了痛不欲絕的地步,也沒有到非報仇不可的地步。

關羽死後,劉備立志替關羽報仇,一定要孫權血債血償。按道理說,劉備立志為關羽報仇應該第一時間出兵伐吳。劉備卻奉行君子報仇,兩年不晚。從關羽被殺,到劉備出兵伐吳中間一共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劉備並不是一心一意做戰前的各種準備,而是忙裡偷閒稱了個帝。為什麼劉備“隱忍”了近兩年才替關羽“報仇”呢?

劉備首先是一個梟雄、是一位帝王,然後才是一個富有感情的正常人。襄樊之戰中,劉備可以承受損失關羽,也能承受損失三萬荊州兵,但是劉備不能承受損失荊州三郡。在劉備眼中,關羽遠遠沒有荊州和帝業重要。關羽失去荊州之後,劉備和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落空。如果劉備想再一次出師北伐的話,只能從漢中出兵,需要跨越秦嶺。關羽的失敗使得劉備集團的形勢急轉直下,劉備從巔峰處跌下。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應該恨關羽才對。我個人覺得劉備集團對關羽失去荊州之事一直耿耿於懷,要不然也不會給關羽上了一個“壯繆”的諡號。

關羽失去荊州之後,劉備集團處境非常尷尬。當時劉備在漢中和益州的統治並不穩固,劉備集團內部對於是不是出兵孫權也有不同意見。劉備的當務之急不是進攻孫權,而是穩定益州和漢中。從關羽失去荊州到出兵孫權,劉備花了不少功夫致力於穩定政權內部穩定。劉備穩定了政權之後,才想到重新奪回荊州。

這兩年時間內,當時的政治局勢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曹操在此期間去世,曹丕繼任為魏王之後,於220年廢黜漢獻帝。東漢滅亡之後,劉備頭上的束縛就此解除,劉備稱帝的唯一絆腳石也被曹丕清除。漢獻帝還是皇帝的時候,東漢政權依然存在,劉備就不敢稱帝。劉備本來就有帝王之心,劉備興復漢室的夙願是真的,不過劉備要興復的卻不是東漢皇室。劉備希望的是由自己建立一個全新的大漢,自己當皇帝。此外曹魏代漢自立之後,天底下已經沒有大漢,只有一個曹魏。如果劉備不及時建漢稱帝的話,時間一長大家就會以為大漢真的亡了,大家就只能認曹魏為正統。所以劉備需要及時舉起已經傾倒的大漢旗幟。曹丕稱帝后不久,劉備便在諸葛亮、李嚴等部將的擁戴之下於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史稱之為蜀漢、炎漢。相比較於稱帝大業,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則成了次要矛盾。劉備自然會暫緩奪回荊州。

關羽失去荊州前,劉備集團一直都在打仗。比如,夷陵之戰前,劉備和曹操之間進行了漢中爭奪戰。雖然劉備以少勝多奪取了漢中,但是也損失慘重。劉備集團需要一定時間恢復軍力,軍隊也需要休整,也需要準備作戰所需要的物資。在此期間由於稱帝這件大事,所以才會耽誤進攻東吳的時間。

當劉備完成了稱帝大業、穩定國內局勢、而且積攢力量之後,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反對,以替關羽報仇為名發動了夷陵之戰。劉備替關羽報仇是假,重新奪回荊州才是真正目的。在帝王眼中,權力和勢力遠比報仇重要的多。最終的結果是,劉備不僅沒有奪回荊州,沒能替關羽報仇,還失去了三峽以外的所有據點。夷陵戰敗之後,劉備被鎖進了三峽,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