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到底该不该杀?

第七天小魔王


刀叔观点:王伦必须死,不死就说明不了古代读书人的悲凉。

电视剧《水浒传》看了不下十遍,但每次看到林冲火并王伦时都大呼过瘾。然而今早上醒来,偶然想到这个倒霉的白衣秀士,遐思半晌,竟对此前的蔑视与痛恨生出些歉意。

王伦的绰号很有意思,它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一类人的总称。“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第的士子,就是现在的高考落榜者。就是这么一个高考落榜生王伦,在求学无望,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只得走自由创业的途径了!

以一介书生而加入打家劫舍的山贼路匪,这本身就已经表明其人非凡的勇毅,至于他竟然还坐了山寨的第一把交椅,手下喽罗众多不说,还臣服了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两位擎天柱般的大汉,甚至,号称“旱地忽律”的朱贵也在他手下坐了第四把交椅,这就不能不叫人佩服。

为安定其心,王伦又特批朱贵在水泊彼岸开了一座鳄鱼酒楼,于山寨分红之外,兼领一份杜宋二人所没有的总经理高薪,由此可见,这位白衣秀士是颇谙以文驭武之道的。

在王伦的心目中,有一条理想的道路:应试中举,封官荫子,成就功名利禄。但现实是残酷的,往往朝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王伦时运不济,“不及第”,落个穷困潦倒。他和摸着天杜迁两人,不得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慕名投奔柴进,蒙其收留。可寄人篱下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王伦、杜迁两人想要的生活。他们得些柴进资助的银两,辗转来到山东济州的水乡梁山泊落草。

“文无仕途,揭竿杀戮。”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勤读苦学的文弱书生,到江湖越货杀人的强盗,这该经历一个怎样的灵魂挣扎与煎熬?那一袭白衣,便是王伦内心至美纯善的向往。写尽当时多少读书人的凄凉境地,读来阴风四起,感觉背脊凉飕飕的。

王伦选中梁山泊作为大本营,绝不是偶然,而是以战略眼光实地考证,经过细思量的,其原因有三:

第一,梁山泊水系四通八达,水域宽阔,退守自如,比较安全;

第二,给养容易保障,基本生活不愁。阮小七就曾对前往考察、拉他入伙的吴用说过:“如今泊子里新有一伙强人占了,不容打鱼。”为什么不许周边的百姓在泊子打鱼?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兄弟,有足够的鱼可吃。不用像少华山上的神机军师朱武、白花蛇杨春、跳涧虎陈达那样,为粮食发愁,还需假途史家庄去华阴县借粮;

第三,宛子城、蓼儿洼地势独特。自金沙滩上岸,“两岸都是合抱的大树”、“四面高山”、“中间里镜面也似,一片平地,方可三五百丈”。王伦等人在这里盘踞,“半山里是一座断金亭子”、“再转将过来,见座大关。关前摆着枪刀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檑木炮石”、“三关雄壮”、“靠着山口才是正门,两边都是耳房。”

可见,他们已依山势地形,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快活寨子。要不是他选择梁山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来也不可能使晁盖、宋江这帮农民起义者,立足于此,跟朝廷对抗,成就一番事业。

梁山西近首都开封,东临海滨,南向江淮,北上燕北,这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富饶之地,为以后梁山成为一个好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可以看出,王伦还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知识分子,知识就是力量。在刚开始的梁山公司董事会四个成员中,王伦的武功应该不是最高的,但是文化水平应该是最高的,所以他坐了董事长!

接下来,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如果没有小旋风柴进的推荐,林冲的到来,王伦的生活绝对是有滋有味的。后边的故事和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随着林冲、晁盖、吴用等人上山,王伦心胸狭隘、处事不当,终究死在林冲之手,演绎了一出强龙偏压地头蛇的好戏!

王伦必须死,不死就说明不了古代读书人的悲凉。


王铭苇


王伦该不该杀这个问题要问一下林冲

林冲说王伦该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王伦的百般刁难,又是投名状,又是房子不够住的。留我林冲在山上咋就这么难呢!

想我林冲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来到你梁山落草,是不是给足了你面子。我不想来到山上抢你王伦的位置,只是想在我落难之时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我的要求不过分吧!可你呢!你王伦做了什么,先是推脱房子不够住,偌大个梁山就缺我一间房吗?后又让我纳投名状,你当我林冲是什么人,发配沧州之时我林冲火烧草料风雪山神庙击杀陆虞侯。什么样的场面我没见过,你小小王伦一个穷酸书生跟我来这套。不杀你杀谁啊!

更有甚者,杨志来了你就拉拢他,你想用杨志压制我。你这是对我极其的不尊重,用曹操的话说,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幸亏晁盖大哥来了,让我有了一个杀你的机会。虽然杀了你我也当不了大哥,可总比在你手下受气好。就是吴用不来找我我也会主动杀你,不杀你难解我心头的怨气。只有杀了你王伦我才能出了这口恶气,只有杀了你我在梁山的地位才不至于这么尴尬。

所以我决定杀王伦,杀掉你这个梁山上最该杀的人。

梁山前大哥王伦也有话要说

我王伦在梁山当的好好的山大王,你林冲非要来入伙。你也不看看你是什么人,你可是国家公职人员,曾经的禁军教头。论武功我们山上这几个头领加在一起都打不过你,论名声你是鼎鼎大名,我们都是无名之辈。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是一个国家通缉犯,你这是要把祸水引到梁山上来啊!你在梁山落草,那国家得到消息一定派重兵围剿,我经营多年的梁山是不是就要毁于一旦。不让你在梁山落草,我也是为了梁山上几千口的人好吗。

还有就是你在梁山落草以后,你的威望你的武力都超过我王伦,那到时候我这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就有可能不保。你说我能留你在山上吗?说是房子不够住,说是要你纳投名状,难道你还看不出来我的意思吗?你还死皮赖脸的不肯走,你林冲真是猪脑子吗?我看你就是对梁山对我王伦起了杀心,不杀了我占了我的梁山你是不会罢休的。晁盖来了给你一个机会,证明你是和他们是一伙的,杀我无非就是给晁盖纳了一个投名状而已。可你要记住,你在梁山永远都是不被信任的那波人。今天你杀我王伦的表现已经在梁山各位头领心中种下了不被信任的种子。所以你永远都是梁山这群人中最憋屈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你最后的结果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你给我等着吧,林冲。


雨夜构想


我是皮哥,我来回答。

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在崇尚武力暴力的水浒里面,王伦似乎是个另类的存在。他不会武功,却能做到一个山寨头领,一部分原因是得到了柴进的资助,然而更大部分原因还是王伦有其自己的本事。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林冲上山之时,王伦以山上粮少房稀为借口想撵林冲走,手下的几个下属,比如宋万和杜迁等都劝王伦,王伦于是说:“这林冲刚上山,一点功劳都没有,就和你们平起平坐,我实在是看不过去,必须撵他走。他在这儿,我可以不在乎,可是他压在你们头上,这我可不行。”你看看,王伦说这些话表明上好像真是为了手下那几个人,其实他更是为了自己的位子。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王伦处处拉拢没有主见的人,排挤刺头也在正常的。

王伦之死,只能说是他是这个权力交替中间的牺牲品,吴用略施小计,就将林冲隐藏在心中许久的怒火点燃了,王伦这个时候其实早都心慌了,他就害怕要是林冲和晁盖他们串通一气就糟了,谁知道林冲虽然没有和晁盖传统,但是吴用借刀杀人,挑拨是非,杀人诛心,林冲也是不带脑子的人,轻而易举就被吴用算计,替别人除了祸害。

杀了王伦之后,吴用等假装要奉林冲为山寨之主,其实他早就知道林冲一定会推辞,林冲以前无非也就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说白了就是现在的驾校教练差不多,不是啥大官,之前的林冲,媳妇受了委屈,他就是忍,一忍再忍,这样的人怎么能做首领呢?现在一下子让他做一个山寨头领,他肯定不做,他肯定会让给晁盖,果不其然,晁盖理所当然做了山寨头子。

回到正题,不管王伦该不该杀,只能说王伦一定会死,即使他不被林冲杀死,也一定会被晁盖等一伙人杀死,想想看,那一伙人劫了生辰纲,杀了那么多官兵,实在是无路可走才来的梁山,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条路。谁曾想王伦不欢迎他们,他们嘴上说既然不欢迎他们,他们这就要告辞了。可是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每个人都死死握着武器,杀死王伦,占了梁山还能有生还的余地,一旦离开梁山,他们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点,他们比谁都明白,即使林冲不杀王伦,保持中立,王伦也是必死无疑。更有甚至,即使林冲帮助保护王伦,晁盖等一帮人为了生存也绝对不会轻易下山,一定会为了生存背水一战和林冲进行火拼。

所以,综上所述,王伦是不该死,但是他却一定会死。


西安市精神病院院长


王伦,诨号“白衣秀士”,梁山泊创始人之一,也可以说没有王伦也就没有后来的梁山。

我们看《水浒》,对王伦这个人的印象,不外乎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屡拒英雄豪杰于山寨之外,以至于最后恼怒林教头,一刀宰杀。一刀下去,许多看客大声叫好,赞叹林冲豪杰,鄙视王伦狭隘。但王伦就真的该杀,林冲就真的该赞扬吗?

我想很多人真的对非观念方面没有分清,王伦这人小心眼儿不假,但真的不该就这样狠心杀之。王伦本身是个读书人,书中交待的清楚,他是个“落第秀才”,这种人在当时的年代除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之外,在文韬武略方面自然不如那些绿林道上的好汉,例如晁盖一众。

凡看客大都指责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但我想先打个比方,比方说:你自己有家小公司,因为自己矜矜业业任劳任怨,公司虽然不大,但是吃喝不愁,手下一帮员工也挺知足,你自己也很满意。但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姓林的杀人犯,非要住在你公司之中。试问你怎么办?要知道这个人杀的可是国家公务员,得罪得可是手握生死大权的高官。你为了公司着想肯定不能收留,因此拿出一张支票,让其走人。可这个姓林的偏偏就赖着不走。好吧,最终你妥协了,收留了这个姓林的,还给他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来做。可没过几天,又来人了,这次来的不是一个杀人犯,而是一伙,不但要强行住在你公司之中,还要逼着你上市。试问,这个时候你又该怎么办?我想你自然还是不肯答应,好吃好喝好招待开张大面额支票给这伙人,可这伙人不但不满意,而且还要霸占你的公司和你所有的员工。在利益趋势之下,这伙人忽悠姓林的杀人犯,一刀杀了你,你说你冤不冤。

其实王伦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经理,人家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怎么可能拱手让与他人。其实单看收留林冲之事,就看出王伦这人实质上人品还可以,虽然为难过林冲,但是最终还是予以收留,给其职位。要知道林冲得罪的可是高太尉,以梁山当时区区五六百喽啰兵要跟朝廷作对,简直以卵击石。收留林冲对于王伦和梁山来说,代价很大,王伦为了自己和兄弟们着想,不予受理,不算是不仗义。最终留下林冲,恰恰说明王伦不是那种毫无道义之人。

但面对晁盖一伙,就不能不打小算盘了。林冲毕竟只是一个人,而晁盖是一伙人,并且刘唐和阮氏兄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留下他们只能对自己不利。王伦这种想法一点错都没有,晁盖要的不但是他的地盘还有他的性命,因此杀王伦夺梁山是必须要干的。只不过要找个借口,而且下手之人最好找外人,这样不至于让自己的脸面在江湖上难堪。而最好的杀人者就是愣头青林冲,林冲是个典型的势利眼,并不像影视剧上演绎的那样富有仁义道德,原著中林冲这人品性真的不怎样。

最终,林冲手刃的不是自己的仇人,而是自己的恩人。有人说林冲杀王伦是担当,如果杀王伦是担当的话,那为什么不杀高俅?不要说什么宋江不让,真狠起来别说宋公明哥哥,就是天王老子拦着也没用。

王伦并非必须要死,但他最终还是实实在在的死了。要说王伦有错吗?当然有,错就错在他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你一个落第秀才,本身就不是干山贼的料子,却偏偏要当什么山大王。要知道山贼这种有前途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必须要心狠手辣,阴招损招拿起来就用,根本不用顾忌什么人命。王伦要是有这狠心,明知道晁盖一伙是来抢自己位子和地盘的,就该一碗蒙汗药将其药翻,痩的做成肉馒头,肥的熬油做羓子。可王伦偏偏就没这种狠心,于是乎倒是让狠心人害了自己性命。

王伦这人真的很悲催,根本没有选择对手的机会和权利,怪就怪自己没啥大本事,心狠手辣的事儿做不出来,手下俩兄弟,杜迁、宋万,除了绰号好听,纯属俩脓包货。王伦竟傻乎乎的想用常规办法去抗衡,去争取,要知道你面对的可是一伙凶徒,凶徒是不能按套路出牌,因此王伦血溅聚义厅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大狮


希望大家不要被电视剧给情绪化了。我们按常理来分析,晁盖兄弟七人初到梁山之时,王伦并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管吃管住还管送银子。正所谓先入为主,梁山本来就是人家王伦的,即使人家不收留你,你也没有什么说的。再者说如果你是王伦,你会收留他们几个吗?晁盖7人往根上说都是一些杀人越货的红毛子强盗。如果让他们上了梁山。他们会甘居于人下吗?王伦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当时的梁山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收下他们7个也不在话下。可是你仔细数一数,加上林冲也不过才6个人。并且林冲也不怎么听他的话。所以王伦不收留他们是没有问题的。与江湖大义来讲,王伦有些小心眼,但是罪不至死。





无寒07工作室


不该杀,这完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黑社会”火拼。黑吃黑。唯一遗憾的是王伦他输了,他输的很惨。很彻底 。输到没有一个人为他起事,输到没有一个人为他报仇。梁山招安的时候,有人去拜祭晁盖。却无人拜祭王伦,一个黑社会老大。做到这个份上,也太悲哀了。“我的心腹在那里”是他的最后一句话,但可惜的是,一个也没有。黑帮老大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够失败的

梁山一共有三位头领,王伦。晁盖,宋江。在三个人里,最被无视的就是王伦,他的被杀,没有掀起一点涟漪和波澜,作为一个黑社会的老大,为何如此的悲哀和可笑,无他,能力的欠缺和心胸的狭窄是王伦最大的失败、王伦能力肯定不行 ,他的本事大概也只能可以控制住杜迁宋万这样的无能之辈,林冲这样的大神上山,王伦怕控制不住。(当然,他的确控制不住)所以他拒绝林冲上山,但王伦不让林冲上山是本分,让你上山是人情。但先拒绝,后刁难。而最终让其上山,充分说明了王伦不是一个枭雄之辈,就是个小贼而已。但他的作为彻底地激怒了林冲,也为自己埋下 了定时炸弹。

王伦死在何处?实际上王伦和晁盖一样,都是挡了别人“向上”的路。王伦挡了晁盖的路,晁盖挡了宋江的路,自己的能力不行,必将阻碍他人上升的空间,死亡就在所难免,从强盗的逻辑来看王伦是“该死”。别人要王伦死,王伦不仅不防范,而且自己往死胡同里走。在对待杨志和林冲的态度上,既证明了王伦没有政治头脑。缺乏应有的才干和魄力。王伦是刁难过林冲,在最终还是收留了他,还是给了林冲一安身之所,林冲应该是感恩戴德,也算是有大恩于林冲。梁山是王伦开创,梁山后来之主是晁盖,还是宋江,享受人家的成果。就冲这一点,王伦即使被夺寨,也不该死。晁盖等人自命好汉,却坐下如此之事,后面会有报应。在这一点上林冲,多少有点不够意思了。有些缺德。

假设一下,如果王伦在宋江以后入梁山。入天罡星未必,但入地煞星也得时是前30名吧,起码比张青夫妇 。看马的,宋清等人强多了。论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可108将中,比王伦缺德的有的是但为何就白衣秀士王伦就该死?只是王伦做了他不属于他的位置,老大。尤其是黑社会老大, 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晁盖到 是心胸宽广能力非凡,一样也死于黑吃黑,可见,在强盗的眼里只有谁更狠,谁更黑,谁更无耻。可见王伦还是太“善良”良心未泯。死于他的天真和无知。而非嫉贤妒能。晁盖的结局就就是放大的王伦,今朝你趁主弱客强,,宋江上山不过有有样学样,却也是一样的结局。晁盖等人明刀杀人,宋江那厮暗度陈仓罢。做的比晁盖高明多了真可谓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清水空流


王伦该不该杀,得看站在哪个立场上。


站在王伦的角度想,肯定觉得自己不该被杀啊!

凭什么啊?自己当初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在拢共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条件下,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把一穷二白的梁山泊发展到现在丰衣足食的小康水平。

这些都是在自己熬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经历了多少次的浴血奋战下得来的,那时候,你们这些人都在哪儿呢?

虽然自己没有多么高的目标,也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目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官府也不会来攻打,自己也尽量避免招惹他们。对周围的百姓也不怎么骚扰,只是封了泊子,但这也是迫不得已啊!如果让人们随便出入,不知会混进多少奸细来啊,不论是官府的,还是来自哪个山头的,都是不稳定因素啊!

林冲来后,确实自己不想留,刁难过他。可是最终还是把他留下了啊,最后也没要他的投名状吧。

现在你们被官兵逼得无处藏身,就想起投奔梁山泊来了,来了就必须得留下坐把交椅。看你们来势汹汹,一个个眼睛滴溜溜乱转,是不是有鹊巢鸠占的意图呢?不得不防啊!自己不想惹祸上身,打破目前平静的生活状态,不想收留你们这样的大爷,要送你们走,就该死吗?

还讲理不?住大车店还需要店主人同意呢吧!

其实杜千,宋万和朱贵从内心中也不会支持杀掉王伦,王伦一死,即使自己能保住性命,在山寨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得到了印证。

站在吴用的角度想,王伦非杀不可。

一是现在七个人确实就走投无路,如果现在从梁山泊走出去,大量的官军在外面围捕,无异于自投罗网,不可能每次战斗都会像前两天的那一场那么顺利的。

二是即使王伦收留了晁盖等七个人,会安排什么样的位置呢?真的要喊王伦“大哥”吗?

吴用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其实他和宋江在本质上是一类人,只是他没有宋江那么好的资源罢了。他才不会安心一直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行事呢!

如果必须要有一场火并,不如趁早。这样也能早点儿实现自己的抱负。晁盖当大哥对自己来说太好玩儿了。

站在林冲的角度,可杀可不杀。

林冲的本意是,如果王伦第二天能把晁盖等七人留下,那他继续坐他的大哥,自己还可以憋憋屈屈的做他的小弟。

如果他不想留,自己通过恐吓能使他改变主意的话,也没必要杀他。

但是,当时的局势失去控制,吴用的一句“不要火并”,坐实了自己的意图,即使自己并不是真想杀掉王伦,也洗不清了。此刻林冲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提刀杀掉了王伦。

显然,这一句是吴用刻意喊出来的,造成既成事实,实现了自己“借刀杀人”的目的。



说破大天,王伦被杀还是他的实力不够强,后来,杨雄,石秀上山,没说了两句话就要被晁盖推出去“斩迄报来”。

他俩动过火并晁盖的心思吗?

没有,因为他俩清楚,俩人和此时的梁山带头大哥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


田获三狐


要说王伦该不该杀,答案是必须滴,不过林冲火并王伦可不这么名正言顺。

林冲为什么杀王伦,王伦奈何之下,只好收下林冲,林冲并未安分守己,让他做末位他尚有怨言,嫌王伦对他非打即骂,老婆也不敢取来,后来老婆被逼死了。想象一下,是老婆待在东京被高衙内觊觎危险,还是待在梁山危险呢?上山之初只要一个藏身之处,几百人的队伍,给予他头领的地位,尚不知足,难道一定要当老大吗?所以可以看出林冲在晁盖上山之前,是不安分的。

晁盖七人被送行,吴用要略施小计让他俩火并,结果都没让使计谋,林冲就主动靠过来了,为什么?他为什么要杀王伦,就是为了把自己的位次从第五升到第四吗?林冲作为第一个逼上梁山的好汉,他火并王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林冲虽有不俗的武艺,却是制度的奴隶,当教头唯唯诺诺,当囚徒唯唯诺诺,初上山唯唯诺诺,宋江时代要诏安,唯唯诺诺,不见他站起来反对,抓到高俅,他也只是闷气不敢反抗宋江。所以他只是个被规则束缚的好孩子。只有火并王伦,是他不懦弱的唯一,因为晁盖七人敢抢朝廷大员的生辰纲,让林冲奴性受到了刺激与惊喜。这些人敢和朝廷作对,这样的人才有可能为他报血海深仇。他火并王伦时不无羡慕的表达了对晁盖等人敢和朝廷作对的敬仰之情。而众人让位与他的时候,他也不敢做,因为他是个懦夫,愿做先锋供趋使,不敢匪首造乾坤。

王伦之死,不是吴用的挑拨,而是林冲心中的怒火与对复仇的渴望。




坎坎且伐檀


别说王伦了,水浒中有名有姓的,有几个不该杀的?

林冲空有一身武艺,为保性命,抛弃糟糠之妻,连救了他的鲁智深都要出卖。王伦收留林冲,最后却被林冲杀了,抢了山头。林冲该不该杀?

武松血贱鸳鸯楼,手下多少无辜人命,该不该杀?

(我就不明白了,这样的杀人狂、疯子竟然可以善终!)

李逵劫法场,竟然不管官兵百姓,一路砍人砍到江边,该不该杀?

宋江攻打祝家庄,死伤无数,竟然是因为庄里有钱粮,该不该杀?

梁山上那些所谓的“好汉”杀人放火劫财,无恶不作,又有谁不该杀了?

真的配得上“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恐怕只有那个傻和尚鲁智深了。



磊落故人


对于王伦,本不该杀,并且他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小气之人。你看看,每有人到他的水泊梁山,无论他想不想留人家,他都是好酒好肉招待,而且在走之时都是大盘金银相送。试想,在现如今的物质社会,能做到像他这样的又有几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但王伦至少不是这样的守财奴,小气像如今一些富人那样懒得理人家,更何况好酒好肉招待,还送大量的盘缠。所以,水浒中王伦所谓小气只是相对而言,比起如宋江与晁盖等人来说,是差一些豪气,但纯粹的说他是小气之人,还有待商榷。笔者认为,要说真正的小气,林冲在某个时候还比王伦要小气得多。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王伦不想收留一些豪杰在自己水泊梁山,站在他的角度是有道理的。理由有三:

第一,王伦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驾驭众多豪杰。无论我们是普通人还是英雄豪杰,都不能强求人家非要像一些帝王那样招览天下豪杰,建立自己的不世之功,或成立一个帝国,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要知道。这一点,王伦是明白的。

第二,王伦不想有远大志向,也不欺世盗名。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王伦不过就是一个不服命运安排的落第秀才,聚集一班兄弟占山为主,辛苦经营,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并不想把事业和声势闹大。所以就更不想与朝庭有过多的仇怨,也更不需要威震江湖的大豪杰来水泊梁山使自己处于难甚的境地。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王伦没有远大志向就说人家气量狭小。毕竟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旷世豪杰乃至帝王将相毕竟是少数。很多时候,我们评价别人很容易,也能看破红尘,但实际上自己在一些事情面前也不一定比王伦高明或大气多少。

第三,尽管王伦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但他还是有乐善好施之心的。

因为自己是占山为王,财物来源于天下,故也应该周济天下,这道理他是明白的。所以,凡是到水泊梁山拜贴子的各类人物,王伦都好好招待,这举动如果放到现在,能有几人做到?不对你打家劫舍就算不错了。

但是,林冲并没有站在王伦的位置思考问题,只是觉得王伦不收留自己,便怀恨在心,当晁盖一众人等来到水泊梁山,王伦重演了当时拒绝林冲的情节,这就招来了杀身之祸。我说林冲比王伦还小气的原因正是在这里:其实林冲并不是因为王伦再一次的小鸡肚肠拒绝收留晁盖等人而恨他,而是借这个事情报复王伦当时那样对待自己,只是这次林冲更有胆量和借口罢了。其实站在林冲的角度,他恨王伦是应该的,但林冲没有想到过这个道理,人家王伦再怎么样也没有把你林冲置于死地吧?最多人家是不愿收留你,再说这暂时是王伦的地盘,收留你是情份,不收留你也是人家的权力和意愿,你林冲有什么资格冲人家不高兴?甚至还耿耿于怀?到最后还找到了借口把人家杀死?不管怎么说,人家王伦也曾经是你的领导,再怎么不喜欢,再怎么耿耿于怀,人家毕竟是已经收留了你,你可以不感恩,也可以远走他乡,但你为什么要把他杀死呢?这样一比较起来,王伦是不是比你林冲还有大气度呢?因为不管怎样,无论人家怎样对你,但人家至少是一直没有想过要你的命,说明人家就有仁义之心,如果他王伦是真正的小人,他只要是不喜欢你,有些小人就会想方设法逼你走,或者置你于死地。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解释,王伦都不是纯粹的小人和恶人,更不是非死不可的十恶不赦之徒!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就没有明白,当时押解林冲的那两个公人想置林冲于死地,那两个人才是为了一点小利益就想谋人家性命的小人,才最应该是被林冲杀死的人,其品性和气节胸怀与王伦简直是不能比,但要不是鲁智深赶得巧,恐怕林冲早就死于非命了。这两个人简直是人渣,鲁智深本来是想两禅杖就结果了这两个人渣小人的性命,但没想到的是受尽折磨又差点被这两个人渣害死的林冲居然为其求情。既然林冲能原谅这两个歹毒的人渣,那为什么就不能原谅至少在客观上对林冲有恩的王伦?你即使不能原谅人家,但他也不至于非死不可吧?细细研究起来,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林冲认为那两个人渣公人是官家的人,再加上林冲曾经对高俅一等人一忍再忍,说明林冲骨子里的立场是站在统治阶级那一方的。而对于江湖中的落第秀才王伦在骨子里就是不重视不敬畏的,而稍有不满,就怀恨在心,最后却将其残忍杀害。林冲的这个阶级立场和性格可能后来鲁智深就看明白了的,所以后来鲁智深和林冲的关系就并没有早期那么好。也正因为如此,到了后来,在水泊梁山百零八将到齐时,和林冲要好的好汉没有几个。

所以,白衣秀士王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不应该杀的。甚至后来的水泊梁山应该把他作为有功之人供养起来,最坏的结果最多也是把他赶走,伤其生命,其罪可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