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我的朋友阿豪,最近非常焦慮。因為公司去年的業績不好,今年又遇到疫情,現在雖然復工,但阿豪從小道消息得知,老闆已經在和HR討論“精簡人員”的方案。

他就在被“精簡”之列。阿豪很不理解,自己在公司勤勤懇懇做了3年,也算是老資格了,而且說加班就加班從無怨言,怎麼就要被迫另謀生路了?

書單君發現,有阿豪這樣的心理的人不在少數。但他們往往並沒有意識到,在這個社會,任勞任怨不是鐵飯碗、資歷深也不是鐵飯碗。

真正能讓你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站穩腳跟的,無非就是一句話——你足夠專業嗎?

你的專業水平越過硬,你就越稀缺,哪怕遭遇了疫情這樣的困難,老闆不僅不捨得裁掉你,還要仰仗你幫助公司走出困境。

書單君認為,這或許是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這個世界不會虧待認真對待自己職業的人


很多人曾問:“沒錢沒資源,為什麼‘專業’就能幫助我在職場站穩腳跟?”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明白,老闆和客戶為什麼要用你?

有些事情,他們沒時間精力親力親為,你卻能比他們親自出馬做得更好、更完美;

有些信息,他們掌握得不夠詳盡,但你可以給他們提供準確、詳細的信息;

有些難題,他們想破腦袋都解決不了,你卻能通過自己的知識和積累幫助他們解決。

也就是說,在職場中,你具備了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的專業技能,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能做到,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你能解決,你就具備了縱橫職場的底氣。

這一切,用兩個字就能概括——專業。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專業精神,不僅意味著你會積極打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意味著你會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完美。試問一下,這樣的員工,哪個老闆不喜歡?這樣的白領,哪個客戶不喜歡?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專業,根本不需要你有錢、有人脈,你只需要花心思、下苦功,就能成為業內最頂尖的20% 。

如果你沒資源、沒背景,唯有“專業”才是讓你脫穎而出的最佳武器。

我以前曾在一家全國知名的廣告公司實習,跟著一位業內有名的廣告人,真實地感受到什麼叫做專業。

每次給甲方做提案,他都會先花很長一段時間瞭解對方的產品和公司歷史,有時候甚至會自費去到甲方的總部進行拜訪。

他說:“不進行實地考察,就很難了解甲方真正的需求,自然也很難做出好的提案。”

有時候下班下得早,他就會拉著幾個同事,一起看看國外最新出的廣告,一起探討有什麼可取之處。

有一次我去他家,發現他家的書櫃,密密麻麻放著他這些年收集的廣告書籍、廣告案例,他自己的心得也寫了十幾本筆記本。

平時難得放假,他就去各大廣告展參觀、和別的廣告人交流……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近距離看到這一切,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出身貧寒,讀的大學也不算出名,卻能在廣告界拼得一席之地。這個世界,不會虧待那些認真對待自己職業的人。

太多人把事情做到60分了,如果你能做到100分甚至120分,那你就能鶴立雞群。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因為專業,你就永遠是寵兒


作家嚴歌苓,為了寫出《寄居者》裡上世紀40年代猶太人在上海生活的場景,她走遍了各大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甚至連當時人們所用的香水牌子、裁縫店的構造、舞廳的情況等等細節,她也都不放過。

寫《老師好美》,她跑了5所中學,有時候旁觀,有時候和學生一起聽課,後來還和學生們在網上通信;寫《第九個寡婦》,她數次下鄉體驗生活,和河南農村老太太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

哪怕現在已經功成名就,嚴歌苓每天早上八點一到,就會打開電腦開始敲字,每天要寫6個小時。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她明明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下資料,靠著自己的想象寫文章,但非要收集大量資料、甚至實地考察才開始動筆;她也可以偷偷懶,想寫就寫,不寫也沒人會怪她,但她還是老老實實地每天讀書、寫稿。

在一次公開課上,嚴歌苓說:

作為一名職業作家,就應該有專業精神,寫什麼像什麼,紮紮實實。

或許正因為這一份專業精神,讓她在那麼多作家中脫穎而出,她寫的書拿下了幾乎所有的華語文學類大獎,無數導演搶著把她的書改編成電影。哪怕你不能成為像嚴歌苓這樣的知名作家,但起碼你要看到她對自己的職業的認真和勤勉。因為她把自己的事業做到了極致,她不僅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抗風險能力也是最強的。

她不需要擔心自己哪一天會不會被人“裁掉”,都是大家搶著去找她合作。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就好比買空調,人們總是傾向於幾十年專注做空調的品牌,因為專業,所以是大眾的第一選擇。

很多時候,人和人的差別,就體現在能否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

因為專業,你就永遠是寵兒。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你善待工作,工作也會善待你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不知道“做事專業”的重要性,但就是沒辦法靜下心來積累。畢竟,要在一個領域達到“專業”的地步,起碼要咬牙打磨好幾年,但這個社會太多“一夜暴富”的新聞,什麼“00後CEO”、“30歲套現過億”……不斷撩撥著大家的神經。

大家慢慢就覺得,比起踏實積累,追風口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因此雷軍那句話總被人掛在嘴邊:“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很多人不知道,雷軍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豬如果能長出一雙翅膀,那就能飛得更穩。”

所謂的翅膀,就是我們的專業能力,如果不夠專業,風口停下來的那一天,你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神奇少女”王凱歆?

王凱歆出生於1998年,15歲創業,在《我是獨角獸》節目現場被5個投資大佬爭搶,17歲拿到2000萬融資,大家都說她是“下一個馬雲”。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但沒過多久,“神奇少女”的光環不再,只剩下一地雞毛。她對待員工任性無理,動不動就破口大罵,把不少員工都罵走,還侵吞公款、偽造平臺成交額。公司水深火熱之際,她還跑去以色列旅遊,最後公司在半年內倒閉。在這之後,她又搞起了微商、炒幣……最後因為涉嫌詐騙,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

其實,王凱歆很有生意頭腦,高中時每個月靠幫同學代購就能賺近萬元,17歲拿到2000萬融資,起點本來就比別人高。如果她能把心思放在經營公司上,一點一滴地提升自己,沒準真能做出一番事業。

然而,她想的卻是如何賺快錢,揮霍融資、不負責任、吃喝玩樂......生生把一家備受矚目的公司搞垮。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查理·芒格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如果你想在職場中打拼出一番事業,首先就要問一下自己,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嗎?

很多人這輩子碌碌無為,恰恰就是輸在了“專業”二字,做事情只求“湊合”,卻不求“完美”。

職場上從來沒有捷徑可言,一夜暴富從來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踏實對待自己的工作、用心打磨自己的技能。做一行就應該愛一行,在什麼階段就幹什麼事,年輕時踏踏實實學本事,才是成長最快的方式。

你善待工作,工作也會善待你。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如何讓自己變得專業?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寫過本書:《專業主義》。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在書中,他提出要成為真正的專業人士,必須具有四種能力:

先見能力

——洞見本質,看見行業發展的未來,敢於質疑所謂的常識;

構思能力——不僅預見了未來藍圖,還能夠知道怎麼行動才能將它變為現實;

討論的能力——憑邏輯和數據說話,有理有據,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而不是進行無意義的對話;

適應矛盾的能力——企業經營往往沒有唯一的最佳答案,要對事物狀態從多角度分析,有機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

大前研一的這本書是管理學經典,有興趣的“書米”可以找來讀。如果覺得這樣的說法太抽象,書單君給你更切實的3個建議:

1. 不斷突破舒適區

想要變得專業,首先要增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很多人會想起“1萬小時定律”,也就是要經過1萬小時的反覆練習,才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但事實上,並不是花1萬個小時重複相同的內容,你就能成為專家,你要做的其實是利用這1萬個小時,不斷刷新你對技能的認知。每一次練習,你都要突破舒適圈,對自己掌握的技能加入新的理論和技能,這樣才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

2. 堅持學習

我們正處於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大量出現的新信息,讓不少人面臨著巨大壓力。有一些職場“老油條”,一開始確實是領域內的專家,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掌握的知識逐漸落伍,他們又不願意去了解新知識,只是吃過去的老本,最後被淘汰也是在所難免。一個專業的職場人,一定會保持強烈的學習熱情,時刻保證自己在學習的狀態中。

3. 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

鞏俐拍《霸王別姬》時,姐姐因乳腺癌去世,劇組給了她一天的假期,第二天趕回劇組,拍菊仙和小樓結婚的戲。在片場,鞏俐完美展現了菊仙結婚時得意的狀態,等到拍完回到酒店,鞏俐才放聲痛哭。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鞏俐後來說:“拍完戲以後,回家怎麼祭奠怎麼哭,那是你自己的事兒。我不能因為自己,把情緒發洩到影史會永久保存的鏡頭上。”

有一句話說得好:職場中專業能力強的人,往往不是性情中人。這就是真正的專業,從不把私人生活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一旦工作,我就不是“我”,而是一個專業的職場人。


✎✎✎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T字型人才”的說法,意思是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就像一根釘子,專業技能越精進,你才能牢牢“釘”進自己所在的領域,任憑風吹雨打也沒辦法讓你動搖半分。

記住,你的專業能力才是最大的優勢,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別的只是錦上添花。

因為專業,所以稀缺,你就顯得特別珍貴。

很多人說,自己年紀大了就很容易被淘汰。

其實這和年紀大沒有關係,被淘汰的都是那些凡事愛說“差不多”,不夠專業的人。

所以,打磨好自己的手藝,贏得客戶的認可、同行的敬佩,就是我們走好職場路的根本。

所以,請讓自己變得專業!

疫情帶給我們的最大職場啟示:你的專業,就是你的鐵飯碗

圖源 | 《重版出來》、部分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