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古代一直有“諡號”一說,諡號是指在某人去世後用一個稱號對其一生做出總結,一般由禮部確定。不過並非人人都有諡號,一般而言只有皇帝與生前做出傑出貢獻的大臣才有諡號。

諡號與廟號又不同,廟號只有皇帝才有,而且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只有在位期間政績突出的皇帝才有廟號,如同漢朝,漢武帝是劉徹諡號,漢世宗是其廟號,文景二帝卻沒有廟號。諡號並非皇帝專屬,政治貢獻極大的臣子經禮部可確定其諡號。

臣子的諡號有“文諡”與“武諡”之分,諡號又有“美諡”與“惡諡”之分,如同文天祥、岳飛等民族英雄而言死後諡號一般都是“美諡”,而如同吳三桂、魏忠賢等奸臣死後多半是“惡諡”。

關於諡號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文官多都有一個夢想——死當諡“文正”,就是像范仲淹、方孝孺、張居正等大儒對於“文正”也趨之若鶩,

那麼為何古代文臣對於“文正”這個諡號如此熱衷呢?

一、諡號文正的來由?

諡號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不過到了秦朝時期卻被秦始皇廢除,因為諡號是由臣子商討而確定的,到明朝設立六部之後,諡號就由禮部確定。所以對於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而言,怎能容許臣子議論君王,於是便廢除諡號這一制度,直到漢朝才重新恢復諡號。

1.“文正”前身

漢朝恢復諡號之後,諡號也開始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文臣的諡號以“文”字為首,沒有固定的搭配詞,武將以“武”字為首,一般與“歷”搭配是為“惡諡”。

《周逸書•諡法解》中記載: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

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漢朝恢復諡號之後,唐朝之前,這一段時間一般臣子的諡號都以“文”而諡,單一個“文”字便將臣子的一生概括。直到唐朝,著名的諫臣魏徵讓唐太宗既愛又恨,魏徵死後唐太宗認為一個“文”字無法對魏徵一生的貢獻做出全面概括,於是便在“文”字之後再加上一個“貞”字,魏徵諡以“文貞”。

“文貞”的本意可能是諧音魏徵的“徵”字,也可能是對應“貞觀之治”的“貞”,無論是哪一種,這都是唐太宗對魏徵的最高的認可,所以自此之後,“文貞”便成了唐朝文臣最高的諡號。

2.“文貞”向“文正”的轉變

不過“文貞”諡號的確定,最初有些坎坷。“文貞”剛剛確定之後,很多大臣對於“文貞”這個不合禮法的諡號抱以不認同的態度,認為諡號當與禮法相同。直到皇帝親自下召給張說諡號“文貞”

,才結束了這場關於“文貞”合不合禮法的爭論,“文貞”也自此成為文臣最高的諡號。

在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政權之後,北宋王朝建立,宋朝沿襲了唐朝的諡號制度,北宋建立初期,幾為政治突出的文臣,如王旦等人都被諡以“文貞”。到宋仁宗執政期間,因宋仁宗名趙禎,“禎”與“貞”諧音,自古最忌諱的便是與皇帝名字同音。

宋太宗趙匡以與其兄宋太祖趙匡胤同“匡”字,改名為趙光義。所以說“文貞”與宋仁宗之名有衝突,為了避諱,“文貞”便改為“文正”。《周逸書•諡法解》中記載“正”的解法為: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

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文”配以“正”是為“文正”,按照諡號解法來看,“文正”可以說是對文臣一生的極高讚揚。在第一次出現“文正”諡號之時,司馬光提出“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而後“文正”便徹底取代“文貞”成為文臣諡號之首。

二、古代大臣為何偏愛“文正”

“死當諡文正”這一詞並非說說,古代文臣對於“文正”的追求可以用趨之若鶩形容。我們所熟知的曾國藩、方孝孺、耶律楚材等人都被諡以“文正”。

從“文正”這個諡號出現之後,“文正”簡直成為文人一生的執念,方孝孺是古代為數不多的大儒之一,也是明朝名臣。方孝孺一直被明清二朝的文人所靜靜樂道,並非是因為方孝孺諡號“文正”,恰恰相反,“文正”被文臣所熱衷有一部分原因是方孝孺被諡“文正”。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明之後,發現方孝孺是個人才,但此時卻不是任用之時。於是讓方孝孺進入國子監給儒生講學,之後朱允文繼任皇位,

重用方孝孺,凡有不懂之處皆問之,與“帝師”無異。

從此方孝孺成為天下讀書人的追求,群臣以為,“帝師”者,方孝孺也,方孝孺者,臣子之極也,亦文人也。所以對於天下讀書人而言,方孝孺相當於他們的領路人,讓他們看到了未來,在這些讀書人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之後燕王朱棣篡位,朱允文不知所蹤,為了名正言順,得到百姓認可,朱棣先是以禮待之方孝孺,讓其撰寫詔書,承認自己的地位,無效。而後便以誅九族威脅方孝孺,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都無法讓方孝孺低頭。

最終沒有辦法,朱棣下令將方孝孺車裂街市,而其也被誅十族。在這之後,可以說讀書人的脊樑完全被朱棣壓垮了,被奉為“帝師”的大儒方孝孺竟然被諸十族,可以說是古代最高刑罰,自此讀書人的脊樑挺不起來。

直到南明富王時,天下為方孝孺正名,追諡方孝孺“文正”。從此讀書人便不再視朝堂為猛虎,也因為方孝孺,“文正”成了讀書人一生所追求之諡號。

2.無“文正”張居正

若說明朝讀書人,除了方孝孺便是張居正

,明朝末年,政治腐朽,明朝式微。這時出現一位欲挽明朝大廈將傾之人——張居正。張居正可以說是南宋之後讀書人的楷模,通過一系列的變法,讓危在旦夕的明王朝得到轉機,雖然最終明朝依舊滅亡,但是張居正的貢獻可以說是青史留名。

與方孝孺不同,張居正並非諡“文正”。張居正出身寒門,卻以寒門之弟的身份成為明朝內閣首輔。此時的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已有傾頹之勢。

張居正以其一己之力,整飭朝綱,從經濟、政治、民生等各個方面進行變革,最終使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重新煥發生機,即便這次的生機如同迴光返照一般短暫。張居正的行為,讓明朝讀書人經歷了方孝孺之事之後再次看到希望,讀書人可以兼濟天下,可以以卓越的才情為生民立命。

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所以如同張居正這樣一個人,若論貢獻整個明朝文人恐怕無一人能比之,在其死後,為何諡號不是“文正”呢?其實這個問題現代史學家也有過討論,不少人認為明朝五個獲得“文正”諡號的人若論貢獻無一人能與張居正比擬。

“文正”作為最高諡號,理應有張居正之名。然而張居正的諡號是“文忠”,並非“文正”。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筆者看來,如同功高震主的將軍,皇帝如何能容得下。張居正雖因其表達讓風雨飄搖的明朝得以鞏固,但在當時的朝堂之上,張居正屬於僭越君上。

“正”這個字在《周逸書》中的解法以品德為第一,已經被皇帝認為不忠於君的張居正,等了一輩子的“文正”,最終只等來了“文忠”。

而即便如此,明朝末年,在天下士子的眼中,張居正是為天下讀書人開門之人,

因為張居正,讀書人才得以再次挺直脊樑現在天地之間。所以張居正等了一生沒等到的“文正”,不到沒有成為張居正一生的遺憾,反而成了後世讀書人所向往之事。

我輩讀書人,當以張居正為目標,治國齊家平天下,生當諡“文正”,讀書人頂天立地。

三、古代文臣對“文正”的追求

所以說,正是方孝孺和張居正將讀書人彎下的脊樑扳直了。天下儒生,自宋朝之後,便被視作懦弱不堪的代表,再經過元朝對漢族的打壓,讀書的脊樑被徹底壓垮了。方孝孺和張居正用生命的代價,為讀書人開闢新的大門,為讀書人正名,讓讀書人被壓彎的脊樑重新挺直。

死當諡“文正”:以張居正為例,古代大臣諡號為何偏愛“文正”?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往事開太平”再次成為我輩讀書人的追求。所以說方孝孺與張居正二人,他們“文正”或者說對於“文正”的追求,也轉而成了讀書人心中的“明月光”,是指引無數文人前行的目標。也因為如此,自此之後“文正”便成了文人所偏愛的諡號。

參考文獻:

《周逸書•諡法解》

《明史》

《尚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