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今的航母不再追求舰载机的数量?

竹的坚强


航空母舰作为海上对抗的核心,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舰载机提供起降平台以建立海上、近海作战中的空中优势,在能力范围内能够搭载的舰载机自然是越多越好,如果说航母连舰载机数量都不追求的话,那航母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主要价值。主要航母仍旧占据海军舰艇的核心地位,那么尽量追求舰载机数量的最大化始终会是各国航母的最关键目标之一。


中、美、英三国航母舰对比,从甲板上的舰载机停靠情况也可以略知三者载机数量的差异

二战中美国在海上对抗中取得最终胜利,航母群舰载机功不可没!

目前全球范围内装备航母的国家有美、中、俄、法、英、意、西、泰等国(另外还有日本正在改造其“出云级”两栖舰,未来也将具备搭载F-35B战斗机的能力),所装备的航母最小的满载排水量只有11600吨,最大的满载排水量达112000吨,相差了10倍,体型上的巨大差距也就导致了不同级别航母所能够能够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差距悬殊。
全球装备航母的国家及航母型号(包括美国“美国号”两栖舰,巴西“圣保罗号”已退役)
满载舰载机的美国航母战斗群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甲板处的12据P-700反舰导弹也影响了舰载机数量

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技术水平最高、载机数量最多的一型航母,其首舰“福特号”已于2017年服役,舰长约333米、甲板宽约77米,满载排水量达到了空前的112000吨,相对于“尼米兹级”航母,“福特级”不仅装备了新型的反应堆、电磁弹射系统,而且改进了机库设计,载机能力进一步提升。一般情况下,“福特号”航母可以搭载包括F-18E/F、F-35C等在内的75架各型舰载机,如果在战时情况下,才有最大载机量配置,最多可以搭载超过90架各型舰载机,空中作战能力超过大多数中等国家的空军,战斗力强悍!


甲板挺满各型舰载机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美国“福特号”核动力航母搭载各型舰载机效果图

英国6.5万吨级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是目前技术水平最高的常规动力航母,也是目前唯一一型采用电力推进的航母,采用滑跃起飞,最多可以搭载40架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我国的“辽宁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约为6.3万吨,可以搭载包括24架歼-15舰载战斗机在内的30余架舰载机,而在最近已经完成舰载机起降测试的国产首艘航母,经过对舰体结构和机库空间的优化,最多可以搭载27架歼-15战斗机,这也是为了尽量增加舰载机数量想尽各种办法采取的的结果,由此也可以看出增加舰载机数量是航母设计是最为核心的技术指标之一。

“辽宁号”航母最多可以搭载24架歼-15的战斗机

进行F-35B舰载机测试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
搭载“阵风M”舰载机的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影响舰载机数量的因素不只是航母的体型,与舰载机尺寸的关系也很大。我们的国产航母在吨位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接近的情况下舰载机数量却少了10多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歼-15战斗机要比F-35B大一圈!当然,提升舰载机的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数量的不足,但是不论是什么水平的舰载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舰载机数量都是首要考虑目标。
国产航母“三部曲”效果图,除了航母体型的差异外注意舰载机的变化😄未来国产大型核动力航母效果图


威呐解析


现在的航空母舰和以前的航空母舰比,在舰载机数量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变化,虽然普遍的排水量增加了,但是舰载机数量增加得不明显,甚至有些航母可以说舰载机数量反而是减少了的。二战时期美国投入使用的CV12“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可以搭载100多架舰载机,该舰的满载排水量约为3.3万吨,而现在的尼米兹级航母排水量达到10万吨,舰载机实际上并没有比大黄蜂号多。

之所以出现舰载机数量不增长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舰载机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机体积小重量轻,对起飞环境的要求也比较简单,现在的舰载机大幅增加了性能设施,相应地重量和体积也增大,对起飞环境的要求也严格了。大黄蜂号航母搭载的F6F“地狱猫”舰载机长度为10米左右,翼展13米,空重4吨,最大起飞重量不足7吨;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现役的F18舰载机长度超过17米,翼展在11米以上,起飞重量最大接近30吨。

舰载机精细化发展的结果是后勤维护成本的大幅增加,现代化的航母必须配有更加完善的甲板设施,才可以支持舰载机正常作业。体积更大的舰载机本来就占据了更多的起飞空间,而飞行甲板和弹射器等设施占据的空间也更大,这促使航空母舰的排水量和体型也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使得舰载机的起飞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并不代表就能够为舰载机提供额外的停放空间。

而且航母的舰载机也并非越多越好,航空母舰的日常运作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一味扩充舰载机数量,将会导致成本水涨船高。航母的作战效率也不仅仅取决于舰载机数量,高效的弹射升空机制,才是保障航空母舰战斗力的最关键因素。所以舰载机数量并不是一个不封顶的指标,具体的数量会受到设计方案的影响。美国的里根号航母最多可以塞进140架舰载机,但是通常情况下不会搭载这么多。正常来讲,一艘10万吨航空母舰能搭载70至80架舰载机已经很多了,而中小型航母一般只搭载20至40架舰载机。


白虎堂


看了前面的错误回答,真让人遗憾,我得赶紧正一下视听。航母不再追求舰载机的数量本来就是伪命题,何况还有人说航母开始追求更大的单日起降架次数,这更是错上加错。

对于航母舰载机而言,远程精确打击远比低效率的大架次出动要重要的多,航母第一优势并非是火力的密度,而是火力的距离。


航母的单日最大起降架次数,并不是由航母作为决定性因素的,过去人们有个习惯,就是看见航母的一次最大出动量,再给他乘以一定的波次,就说这艘航母每天可以最多出多少飞机了。但是这是错误的。

实战中,完成大架次出击和巡逻作战任务的是陆基航空兵,而不是出击架次有限的航母舰载航空兵,舰载航空兵的目标是标定好的远程目标,而不是即时出现的大量新目标。


美国是世界上航母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美国海军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航母最大单日出动架次是一个虚命题,并不是实际上存在的指标,二战后的实战当中,美国海军最大的一次单日出动架次为106架每天,也只出现了1次,平均都是80架次上下,但是尼米兹级航母标定的单日最大出动架次数为120架次,为什么却在训练中达到了,实战中达不到呢?

这并不是说航母的出击架次完全无用,类似于苏联载机巡洋舰这样的低出击效率是要不得的。


因为战争打的是人,再强调两遍,打的是人、人、人!开飞机出去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人,是飞行员。一艘美国航母平均实战中携带作战飞机40多架(其他支援类飞机不计),一次出击执行任务时间最少为1个多小时,最长4个小时,每天一个飞行员在训练中可以出击4次,但是实战中由于心理压力大,作战强度高,且有危险性,一般不会让飞行员疲劳出击,尤其是心理疲劳的出击,美国研究发现,飞行员每天平均出击1.5次已经算是最高,每天出两次任务的已经是王牌了。

获得更远的作战距离,这是我国选择重型舰载机的原因。


再加上一个原因,决定航母出动架次的因素是任务,以及距离目标的距离,任务是巡逻出击的任务,那么出击架次会少,是突击出击,则更多一些,而距离目标远,出击次数少,如果单纯追求更大的出击架次,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出击的距离缩短了,因为这需要压缩单次任务的时间长度,毕竟美国的航母舰载机出击是有一套流程的,如果要大架次出击,必须压缩每一个流程,最终影响了作战半径,这是不值得的。

希望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各位作者也看看,理解一下。


海事先锋


在二战时期,航母为了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单次投送能力,船造的越来越大,搭载的飞机也越来越多,但是到了现在,美国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已经几十年没有明显变化了,这又是为何呢?

首先原因在于,虽然飞机多了可以提升其战斗力,但太多了反而不划算,毕竟两条搭载80架舰载机的航母要比一条搭载160架同类舰载机的航母便宜多了,而且在任务规划等方面更为轻松,这是因为增加的排水量和机库面积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舰载机太多了也没法提升一次性打击的火力密度,最先升空的飞机还得等着后来的一起编队出发,真要是俩小时了最后一架飞机才升空,那最先起飞的还没干活呢就该降落了。

其实现代航母更追求的是起飞效率和持续打击能力,按照规划,美国福特级在电磁弹射正常使用之后,起飞效率可以达到尼米兹级的2-3倍,单次攻击的准备时间更短。而持续打击能力则牵扯的更多,现代航母可以在一天之内爆发性的起降两百多个架次进行攻击,不过可能就得停好几天进行飞机的检修工作,而且就算是飞机吃得消,人也受不了,时间长了肯定事故频发。

像二战中那种需要全部飞机升空进行决战一般的场景几乎不会再出现,目标不再是海上的大规模编队,而是陆上的各类目标,更为分散,再加上舰载机和弹药的性能也更为给力,也就不需要太多的飞机了。


水镜晓先生


一直以来,航母舰载机的数量似乎就是航母战斗力的直观体现,载机多的航母战斗力越强。事实上,这是一个谬论,航母的战斗力衡量指标是其持续和短期时间内出动的舰载机最大架次的数量。而这个舰载机最大架次数量与舰载机数量并不是正相关的。事实上,过多的舰载机携带量反而会降低航母的舰载机最大出动架次,因为这增加了航母的收容,挂弹,放飞的难度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反而降低了航母的整体战斗力。

对于航母战斗群,有一个指标是关乎生死的致命指标,这就是舰载机CAP(战斗巡逻任务)防御圈。对于一艘携带了48架30吨级以上的重型战斗机,航母能够维持一个520千米的CAP阵位和一个250千米的CAP阵位。而若是将舰载机换成了60架中型舰载战斗机,则根本无法维持520千米的CAP阵位。这意味着,航母战斗群的警戒范围被极大的缩小,防空反应时间和拦截能力大大降低。这样一来,航母战斗群的生存能力和战场感知能力将极大受限。

其次则是航母的调度问题。众所周知,航母甲板面积是有限的,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航母甲板的面积,是所有有航母的国家都在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美军就在研究中发现,舰载机数量过多,就意味着舰载机占用机库和甲板面积大大增加,这十分不利于航母的收容,起飞以及挂弹工作,更不利于舰载机完成任务之后的维修与维护。这样一来,舰载机数量一旦过多,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架次反而还会降低。这极大的降低了航母的防御弹性和弹药投送量,意味着航母战斗群整体的战斗力缺失。

这也是为什么福特级航母虽然只有80架舰载机,48架战斗机,却能够保证每天160架次的持续出动能力和每天220架次的短期出动能力。要知道,携带了95-105架舰载机的尼米兹级航母,只能够维持持续120架次每天的出动能力和195架次每天的短暂出动能力。


区域拒止


家装蒸汽弹射器,提高起飞的速度,还可以装载固定翼预警机,增加,反应时间,希望整个航母战斗群的生存能力,因为固定预警机,比那个直升机预警机看的更远,可以增加更多的反应时间。包括拦截索,这些都很重,


飞刀无情97


舰载机起飞效率是受到航母大小和甲板空间结构影响的,不可能无限制增加舰载战斗机和其他舰载机,实际上增加舰载机数量在效费比上远不如提高舰载机起飞效率上,实际上,追求舰载机的数量还不是为了提高起飞后的作战能力,而现代化战斗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战机完全不一样,其作战能力十分强大,大批次起飞战斗机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小批量多批次起飞的战斗机是航母舰载战斗机发展的必然。

我们知道,大型攻击型航空母舰约有一半左右的舰载机停放在机库里,其中包括需要维修处理或暂时不需要执行任务的飞机,而轻型航空母舰则由于飞行甲板狭窄,几乎大部分舰载机都需要停放在机库里。由于机库面积有限,通常在机库中将维护完毕的舰载机紧密排列,尽量多地装载飞机,机库里除了存放舰载机外,在空间有空余时,还可以存放其他作战物资,如弹药、维修设备等,但问题是,从机库到甲板,从甲板到起飞位置,从起飞到降落,从降落到加油加装弹药,这一系列调运过程非常负责,现代航母不追求大量舰载机,就是希望通过减少上面的这个调运和起降过程来提高舰载机的使用效率,其实际效果和大量舰载机是一样的。

实际上,我觉得,舰载机和航母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舰载机延伸了母舰的作战半径,充当母舰的空中保护伞;母舰则为舰载机提供了起降平台,是舰载机的海上基地、补给站。二者又是相互适应的。作为母舰,要求舰载机体积越小、功能越多越好,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省舰艇空间和物资;作为舰载机,则要求母舰甲板足够宽、续航力足够大、能够抵御一定数量的敌机或导弹的攻击。二者只有优化配置,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做得最好的无疑是航母,所以航母才成为“海上霸主”。


小鹰说科技


谁告诉你不要求数量?

不要求数量美国怎么建造十万吨的而不建造五万吨的?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谁说的不追求舰载机数量?问题的答案来自几个方面。第一,现在没有出现需要庞大舰载机出动的场面。第二,一定程度上说飞机格斗这种战斗模式不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我是无法理解这种愚蠢到家的行为的。就算空中格斗吧,现在已经进入超视距时代,根本谈不上格斗,而是直接攻击对方重要目标,以现在装备力量而言,真的用不着太多飞机。第三,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不对称战术已经把航母驱赶到2000公里以外了,这个距离舰载机还有什么用?不要说我拿中国说话,实际上值得动航母的没几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但是航母偏偏对中国不会有用。话说回来,对别人还是可以的。


长空雄鹰46


因为以现役美军航母来说加装了蒸汽弹射器,战机出动效率更高,据悉,美军的新一代航母福特号、采用了全新的电磁弹射器,战机出动效率时上一代航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2-3倍,加上全新的隐形战机以及宝贵的舰载机飞行员有限,所以不用更多舰载机。现代海上作战不能完全以舰载机的多寡来判断作战能力,以全方位的战场感知能力、综合作战体系、出动的舰载机的效率次数才是关键,舰载机多的同时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再说美军在海上早就没有对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