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十八路聯軍打敗後,以袁紹為首的各路軍都不願追擊,而急於撤回老家。為什麼?

彩雲東昇戴寶山


很多人認為十八路諸侯(雖然實際上沒有十八路)不追擊董卓是為了爭地盤,增實力,誠然有這個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不敢!

至於爭奪利益這個都比較清楚,這裡就不多贅言了,主要看下他們為何不敢?!原因一,原因二是現實,而原因三是最主要的。

不敢追擊原因一:自身安全

這裡所說自身安全,並非個人的身家性命,而是本勢力的安危,不知道各位仔細看過十八路諸侯當時的職位沒有,絕大多數都是一郡太守而已,濟北相鮑信更只是一個郡國的國相,實權不及一個郡守。

再看下,何為諸侯?按原本的意思至少是有天子分封的爵位,雖然後來也能指掌管地方軍政大權的長官。但是一個郡守能否作為諸侯?當時有爵位的有兩個,分別是祁鄉侯袁紹,烏程侯孫堅,官職分別是渤海太守,長沙太守。而真正能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只有冀州牧韓馥一個,擁有州郡實權的州刺史三個,分別是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徐州刺史陶謙。

如果再仔細看下,會發現有好幾個本該是從屬關係的,比如東郡,山陽郡,濟北國都應該屬於兗州刺史部,而陳留郡屬於豫州,廣陵郡屬於徐州,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混亂的組合,從屬關係也都平級而坐,說明當時很多州刺史或者太守對自己本身勢力的控制都不太完全的,一旦輕易離開老巢,隨時可能被別家攻佔,真正的割據還沒有形成,漢帝國對各地還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各位都不敢輕出。

不敢追擊原因二:依然強大的黃巾軍

雖然之前張角的黃巾軍主力基本被滅了,但是各地的黃巾軍並沒有就此平息,比如後來圍困了孔融了管亥,兗州刺史劉岱更是在跟黃巾軍作戰時戰死,這時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之前平起平坐的十八路諸侯鮑信成了劉岱的手下,還勸劉岱不要出戰,結果戰死,鮑信就把曹操請來主持兗州大局。

仔細看還能發現,十八路諸侯的根據地多數都是黃巾軍猖獗的青州、兗州、徐州。曹操後來到任兗州後更一舉收降了30萬黃巾軍,精簡出來的就是“青州兵”,但事實上曹操打的也不輕鬆,比如請曹操入主兗州的鮑信就在此時為了就曹操而戰死。強大的黃巾軍讓東面的各諸侯心有顧忌,不敢出動。

不敢追擊原因三:實力不足

這個應該也是最主要原因,當時單個諸侯的實力必然是不如董卓的,不如也不用這麼聯合了,但是聯合之後的整體實力一定是強過董卓的,但為何還說實力不足呢?不知道各位想過沒有,假如,猜想一下,如果十八路諸侯不管不顧,追著董卓死打,就算把董卓滅了,接下來怎麼辦?十八路諸侯有幾個完全忠心漢朝的?而控制漢帝之後的那個人就是董卓第二,只不過是多一個人提前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而這個人是袁紹,袁術兄弟的可能性比較大,難道各諸侯不能忍董卓,換一個人就能忍了麼?

那控制漢帝的那個人就是第二個被群起而攻之的對象,比如後來的李傕,即便是後來的袁紹也因為考慮到這一點,不願意迎接漢獻帝,才讓曹操摘了桃子,不過曹操的政治水平顯然不是董卓、李傕可以比的,不過即便如此曹操還是被袁紹以此為名進攻,只是官渡一戰實在意外,如果不然,曹操就會是董卓第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