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林語堂曾說“要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

”,這句勸誡聽起來似乎不難做到,可古往今來,真正做到這點也難倒了很多人。

想來我們活在世間不過短短几十年,最多一百多年,在這條人生路中,總有各種阻礙、各方面的壓力讓我們不得不做出自己不想要的選擇。往往我們都是處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中。

所以,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說起來輕飄飄似乎毫無重量,可想真正做到又談何容易,很多人甚至都沒搞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他們都沒認真地問過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等到我們都變成了自己最初討厭的那個人之後,才悔之晚矣。

但終究自己的路還是自己走,如何不愧對人生,人生之路應該怎麼走?我想我們可以從這位清華美女教授顏寧的身上找到一點問題答案的蛛絲馬跡。

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天生我材

顏寧1977年出生於山東萊蕪,從小就相貌秀麗,並表現出了超常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智力拔群。父母對她一直採取放養式教育,她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長大,卻毫不費力地維持著超好的成績,是名副其實的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說她智商就是高,碾壓了絕大多數人。

小時候,顏寧的父母為了保護她的眼睛,不讓她晚上看電視,於是顏寧在無數個深夜對著夜空冥思。當她遙望星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思考宇宙外面是什麼樣子,宇宙到底有沒有邊。

小小年紀就能想到這些深奧的問題,註定了她與我們絕大多數或是埋頭苦讀、或是隻知嬉鬧的孩子們形成不同的世界觀,立下不同的人生理想。

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初中的時候,顏寧在生物課上知道了一個概念,叫做細胞。她開始好奇,細胞是什麼樣的。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念頭,促使她打開觀測分子世界的眼睛,不斷地想要去探討未知世界的奧秘。

後來,顏寧出於對生物學的極大興趣,高考過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生物學專業,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

遭遇挫折

再怎麼天才的人也有跌跟頭的時候,2011年,初到普林斯頓,走出自己舒適圈的顏寧在人才濟濟的美國常青藤大學中感到了力不從心。

可怕的是,在煩躁焦慮中,她發現自己無論做什麼實驗都無法成功,一無所獲,虛度寶貴光陰。而看著另外一個復旦大學的同學已經在《Cell》發表了兩篇文章,加之導師對別人認真踏實的讚揚,她感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年多,終於在2013年初,顏寧完善了自己的知識儲備,開始了順風順水的實驗。當她可以毫不出錯地完成複雜的實驗,可以順利地畢業了。她才知道自己這段人生中暗無天日的時光是挺過來了,同時她也明白了

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

這個當初仰望星空的小女孩長大了,知道耍小聰明無濟於事,只有腳踏實地地去做研究才能夠成功。

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回顧這段挫折,是她用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才戰勝的。在這段時間,她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中,沒日沒夜地收集資料和做實驗,常常在實驗室裡不分晝夜地努力著,每天休息時間不足四五個小時。

就是這樣,她才拿到了普林斯頓博士、博士後學位,30歲那年被清華大學聘用,成了清華當時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非凡成就

所有的熱愛都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就像顏寧自己說的“拿實力來說話”。回到清華任教後,她發起了GLUT1核蛋白解構項目。

GLUT1是人體轉運核蛋白中的一種,是決定著某些遺傳病的關鍵因素,對糖尿病、癌症的研究起著關鍵作用。無數的科學家們研究了近50年,都未能成功分離出GLUT1。

但顏寧決定啃這根難啃的骨頭,她組建了一支科研隊伍,開始了艱難萬分的研究之路。

而僅六個月後,顏寧的團隊便成功解構出了第一顆GLUT1,這群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成功了!六個月後,顏寧將整理好的資料寄給了《自然》雜誌,引起了重大反響。科學界一片讚譽,各種獎項也紛至沓來。

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國際蛋白質學會、國際生物物理學會、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協會都為她頒發獎章,她還榮獲了“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入選《自然》雜誌評選的“中國科學之星”。2019年,顏寧被聘為美國科學院終身院士、國家科學院院士。

這樣的非凡成就很難想象是集中一個才三十多歲的女科學家身上,可以說,顏寧真的做到了

“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

做好自己

然而,榮譽到來時質疑之聲也不絕於耳。特別是,2017年,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成為了該校分子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教授。

網上形容顏寧“功成名就後拋棄祖國”,各種憤憤不平之聲不絕於耳。顏寧被形容成貪圖優越、拋棄母校的奸詐小人。她與恩師施一公的關係也被人惡意揣測,各種潑髒水,罵聲不絕於耳。

但事實上,顏寧沒有變更國籍,對於質疑,她這樣說:“我需要換個環境,給自己找找壓力,以獲得靈感和突破。”網絡上的紛擾並沒有影響到顏寧,童年仰望的那片星空給了她廣闊的眼界,讓她在精神上獨立自由,不受他人迷惑,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事實上,她在美國一邊研究,一邊做起了兩國之間科學人才的橋樑,幫助國內的留學生。同時,她還在微博上用簡明易懂的方式來科普科學知識,讓高冷的科學落在我們身邊。她與網民打成一片,用真誠善良來回應部分人的惡意。

其實,我們每個人也要像她一樣,學著形成獨立思維,瞭解自己,堅持做自己。顏寧告訴我們,不要總是屈從於外界的壓力,不管你是想做全職媽媽,還是文職人員,只要是認真思考過的,真的想要去做的,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吧。

我們也能在顏寧家長對她的教育中受到啟發,他們在顏寧的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從始至終,他們對女兒的要求只有:健康和開心。他們從未強加給她任何壓力,顏寧四十幾歲了,他們也不催婚。父母將她保護得周全,她才能成長成這麼一位陽光自信,積極樂觀的獨立女性。

顏寧覺得,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於她而言是沒有意義的。在她的觀念裡,

每個人不同於其他個體之處在於他給世界留下過什麼,做過什麼不一樣的事情。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對她來說是沒有挑戰性的,正是這樣的思想促使她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拔尖。

清華美女教授當選美國院士引爭議:做好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解釋

她的學生曾經問她:“你的工作比《歡樂頌》裡面的安迪累吧,付出也比她多吧,賺的錢卻無法與她相提並論,你不委屈嗎?”顏寧這麼回答:“錢賺得多就幸福嗎?

別讓金錢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

不被金錢財富迷失自己的雙眼,執著熱愛自己喜歡的事業,對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怎麼能夠再去譴責她“貪圖所謂的優越生活”呢?

人的成長環境決定了這個人的境界和思想,顏寧是一棵在豐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小樹,並茁壯長成了不平凡的參天大樹。我們作為普通人,也許只是一株株默默無聞的小草,只能盡力地往她所說的做自己的方向上靠。但不管怎樣,不論是樹還是草,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