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真純電還是“油改電”,這些參數不可不知!

綠色出行成為潮流,新能源汽車因為節能、環保,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買車時的首選。但在新技術探索階段,難免會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渾水摸魚的“油改電”產品,背離了用戶追求節能、性價比的初衷,影響新能源汽車名聲的同時,也大大損害了用戶利益。

那麼究竟該如何鑑別真純電還是“油改電”?真純電和“油改電”最本質的區別,其實在於是基於正向平臺開發,還是在原來燃油車基礎上強裝了電動系統。正向開發會使得各系統空間佈置合理,整車重心低且位於中軸線上;會帶來較輕的重量,更遠的續航里程,更好的NVH特性、操控性能和駕駛體驗。而“油改電”產品,由於生拼硬湊,在這些參數上,都會出現失衡。一款車究竟是真純電還是“油改電”,從一些直觀的參數上,就能估摸一二。

一看空間和重量。

空間和重量,是安全性能和操控性能最直觀體現的兩個參數。正向開發的純電動汽車一般會綜合考慮各個系統的佈局、整車重心的位置及整車操控性等因素,設計出適合的車身結構。由於電機體積比燃油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小,真正採用正向開發的純電汽車,會據此相應調整發動機艙的尺寸和位置,使得整體車身空間相對可控。

合理的結構佈局,能考慮到電池和車身的有機結合,做到保護電池的同時,使電池的離地間隙不至於太小而影響整車的通過性,保證剛度、強度和安全性的同時還可以做到輕量化。

“油改電”則只能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去掉髮動機及傳動系統,加裝一套電動系統,拼出一輛車來,並做出輕微的改裝,這就會使整車缺乏統一規劃而造成配重失調,系統混亂,線束錯綜複雜。強行在燃油車車身框架上裝上電動機,往往會讓“發動機艙”空蕩蕩;加上燃油車本來“皮薄餡大”,通過油改電增加電機,造成電池包占用大量底盤空間,地板升高,車內縱向空間不足。空間佈置不合理和重量分配失衡,也會影響整車操控性和被動安全性。

鑑別真純電還是“油改電”,這些參數不可不知!

比亞迪全新元EV就是正向開發的純電動車的典型代表。這款車是在比亞迪e平臺高度集成下研發出的新一代元EV,採用了全新的“驅動三合一模塊”、“高壓充配電三合一模塊”、“低壓控制十合一模塊”設計,高度集成化、一體化的設計,將原本分散佈局的零部件總成整合,實現了殼體共用、零部件精簡、連接線束和插頭精簡,可以做到空間利用更合理、零件數量更少、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穩定性更高。BAN保護雙艙的設置,一方面保證了大空間,另一方面對於安全性也是極大保證。

二看續航。

電動車在電池能量密度一定的情況下想要增加續航,第一靠自身減重,第二靠增加電池數量,第三靠降低整車能量損耗。

從第一點看,在重量上,“油改電”為了匹配現有的車身框架,就必須要增加新的機構連接和固定電動系統,就自然增加了整車重量,影響了續航里程。

從第二點看,“油改電”由於受限於車身結構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增大電池數量,續航自然受影響。

第三點看,由於油改電車的集成度低,系統能量損耗嚴重,所以巡航里程低。

鑑別真純電還是“油改電”,這些參數不可不知!

作為正向平臺開發代表的全新元EV,內裡已經和汽油版車型完全不同,是純正的電動車。它通過e平臺模塊化設計增加了系統的集成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系統的能量損耗,另一方面也節省出更多空間用於佈置電池。由於電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的提升,比亞迪全新元EV等速續航高達535公里,綜合工況續航410km,百公里能耗僅13度,續航里程和經濟性能是同級別純電SUV領域冠軍。

三看行車體驗。

正向設計的電動車,電池、車身有機一體,NVH和駕駛體驗非常好,整車操控性強。而油改電的產品,電動系統和車身互相缺乏“默契”,不能相互協調佈置。而在燃油車上配套發動機的“上下游部件“對於電動車來說可能就是多餘的,如果不能去掉可能會造成某些工況下噪音和抖動,影響整車的駕駛體驗。所以不管從操控性還是駕駛感受來說油改電都很難讓用戶滿意。

鑑別真純電還是“油改電”,這些參數不可不知!

比亞迪全新元EV採用“e平臺”模塊化設計,使得整車質量分佈更加合理,重心低,操控性好,駕駛感受更加舒服;加上動力系統結構的變化,全新元EV的NVH性能有質的提升。此外,全新元EV使用120千瓦電機,轉速提升至15000rpm,效率更高,百公里加速可以輕鬆做到9秒以內,駕駛快感絲毫不輸燃油車。操控性還是駕駛感受來說油改電都很難讓用戶滿意。

所以,如果想入手新能源汽車,可以參考以上幾個參數,多多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