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如果讓我說在養育彤寶的這兩年多里,最困擾的兩件事情是什麼?那肯定是睡覺和如廁!

這兩件在成人看來再容易不過的事情,卻常常把我逼到崩潰的邊緣。

最近終於有了突破:白天不尿褲子了!這可是這段時間最令我開心的事情啦!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01 教彤寶如廁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開始教孩子如廁練習的時間是18個月到24個月,崔玉濤醫生的觀點也是從2歲左右開始。

正因為這樣,當彤寶滿2歲還在不停尿褲子的時候,我有些不知所措了。

更令我不安的是,身邊總有人說:“你看,就是因為你給她一直穿尿不溼養成的壞習慣。”

還有人在知道彤寶仍尿褲子的時候,和我炫耀:“我家孩子一滿月就開始把尿,1歲剛過就徹底戒了尿不溼。”

一邊是彤寶總往褲子里拉、尿,一邊是這些聲音總在耳邊響起,另外也擔心她會不會是身體有毛病,總之,弄得自己緊張兮兮的。

都說夏天是教孩子如廁的最佳時間,所以今年夏天我拼命訓練彤寶如廁。

可愛的小馬桶、馬桶圈、相關繪本、玩具都用過了,誇獎法、懲罰法輪番上陣,結局是:沒效果!

最好的情況就是拉大便的時候會主動說,但還是要尿溼好幾條褲子。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彤寶爸估計是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道:“她還小呢,老這麼逼反而適得其反,不如由著她,大不了就是多花些買尿不溼的錢。”

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嚴重焦慮,彤寶還出現了抗拒坐馬桶的行為,隨決定結束這種每天雞飛狗跳的生活,順其自然吧。

沒想到的是她如廁的情況越來越好,現在白天已經不尿褲子了,雖然晚上還給她穿尿不溼,但早晨起來經常是乾的,半夜小便有時還會喊我。

正是由於這段經歷,我明白了適得其反的道理,更想和大家說說這個所謂的“尿不溼焦慮”。

02 很多家長都曾或正經歷著“尿不溼焦慮”,而這種焦慮會傷害孩子。

在育兒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會有各種各樣的“育兒焦慮”。

育兒焦慮症是指父母對孩子越來越重視,他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可能的行為都會引發父母的焦慮。

✍ “尿不溼焦慮”就是育兒焦慮的一個表現,可能但不限於體現為下面說的幾種:

  • 難道是孩子身體有毛病?
  • 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學不會上廁所怎麼辦?
  • 為什麼明明會表達,但就是喜歡往褲子裡尿?
  • 褲子裡兜著大便卻玩得很開心,難道他不覺得難受?
  • 育兒專家說買個可愛的馬桶引導,可孩子怎麼只願意當作玩具?
  • 孩子都2歲半了還戒不掉紙尿褲,不是說2歲就會自己上廁所了嗎……

早在十幾年前,香港一個由兒科醫生組成的“尿床研究小組”就發現:

如果孩子在2歲應該戒掉尿不溼、1歲就要開始如廁訓練這些人為設定的時間標準內沒有學會該技能,家長的育兒壓力指數就會比其他家長高很多。

而這種壓力會轉移到孩子身上,使他們背上沉重的心理壓力,從而影響專注力、自控力的發展。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那為什麼孩子總是憋不住尿呢?這和他們的生理發育有關。

  • 孩子年齡小,身體正發育中,膀胱儲尿量小。
  • 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需在3歲左右(有的5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
  • 大、小便的意識是受大腦皮層控制的,而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完善中。

有的習慣被把尿的孩子雖然很少尿褲子,但並不是真正的自主如廁,生理發育都還沒有達到能自我控制的能力呢,那隻不過是形成了條件反射而已。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女孩都已經參加工作了,但她有一個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毛病,那就是憋不住尿,一旦有尿意必須趕緊去廁所,後來只好長期穿著尿不溼。最後,醫生診斷說是得了“膀胱過度活動症”。

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特徵症狀就是尿急,而且常伴有尿頻、夜尿症狀,還可能會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

雖然說得這種病的病因有很多,但據女孩講可能與兒時的把尿有關。

大家都知道,通常家長把尿並不都是在孩子有尿意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都是掐著時間點逼著孩子尿。這就使孩子在成人後可能會出現“嬰兒式排尿”

,無法自我控制。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03 直到今天,專家們對“把尿”和“使用尿不溼”的意見也不盡相同。

目前的主流觀點是,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能力再開始練習如廁。

有研究說,1歲半前進行如廁訓練的孩子,往往到了4歲以後才能完全學會;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用半年時間就可以掌握。

比如說,前面提到的“美國兒科學會”和崔玉濤醫生就是這一觀點的支持者,他們認為在1歲半後,2歲左右開始比較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

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呢?畢竟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是不一樣的,他們認為當孩子出現如下的行為表現時就應該開始如廁訓練了:

  • 至少可以保持2小時紙尿褲不溼;
  • 能聽懂家長的指令,並照著去做;
  • 孩子對大人如何上廁所產生了興趣;
  • 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
  • 孩子對紙尿褲產生了排斥感;

……

再比如說,約翰·羅斯蒙德在《可怕的2歲》一書中,提到訓練孩子如廁的時間,他的建議是在1歲半開始,可提前,但最好不要超過2歲。

而且他認為訓練孩子如廁是一項很重要的事情,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他提倡的訓練孩子如廁的方法。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也有專家認為,老輩的“把尿”更科學,“尿不溼”要為孩子尿床背鍋。

主流觀點認為,只有大腦皮層發育好了,才能有意識地控制排便。

但有的研究又表明,新生兒時,孩子的大腦就已經感知並參與了排尿控制,適當的把尿能縮短孩子獲得排尿控制能力的時間,使用“尿不溼”的時間太長,則可能會延遲這項能力的獲得,尿床幾率變高。

意思就是說,假如長時間使用尿不溼,可能會導致孩子在超過5歲後仍尿床的問題,這就成了一項病症,學名叫“遺尿”。而適度的把尿對孩子相對較早學會控制排尿是有好處的。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尿動力學中心和泌尿外科,在2016年10月份到2017年3月份期間,曾隨機選取河南省9個城市管轄區的幼兒園、小學裡5到7歲的兒童,進行了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使用尿不溼提高了兒童遺尿症的發病率。

主流派的專家並不支持給孩子把尿,因為對孩子的脊椎、髖關節等可能會有傷害,而且他們認為這樣並不能讓孩子學會自主排便;而不支持一直使用尿不溼的少數派則認為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學不會自己控制排便。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04 參考專家的意見,以孩子為主體,做冷靜的家長。

養育孩子過程中,“照書養”或者“靠經驗養”都是偏頗的,況且每個孩子的發育快慢、先天氣質本來就不一樣。

孩子的生理、心理發育沒有發育到一定程度,一切都徒勞。

教彤寶如廁的經歷,讓我認清了一個事實:育兒過程中孩子才是主體,只有他各方面均成熟,才能真正地學會一項技能。

具體到學習如廁這件事情上,只有當以下幾方面均較成熟時,孩子才能真正地學會。

⑴認知能力達到一定程度。

事物之間是相互有關聯的,比如要吃飯就得拿勺子和碗;換鞋、穿外套就是準備出門了,上廁所則要坐到馬桶或者坐便器上,還需要把褲子脫下來……

只有孩子達到明白事物間相關聯繫時,才能更好地去學另外一些技能。

⑵能夠用語言、最起碼也要可以用很明白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用語言清楚表達最好,但有的孩子說話晚,不能用語言說清楚,但是可以用拽褲子、跺腳、夾腿等動作表現出來。

⑶孩子已經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

有一段時間,彤寶很排斥坐馬桶,每次都會哭鬧個不停;還有的孩子會對上廁所有恐懼感。

這些情況下,根本無法達到如廁訓練的目的,只有當孩子對上廁所感興趣,或者能配合大人的安排時才可以。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⑷如果生理條件不具備,一切的如廁訓練都枉然。

  • 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就像是小便和大便排出時的閥門,成人是可以自己控制閥門開關的,也就是能“憋住”,而孩子小的時候這兩個括約肌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起不到控制的作用,小便、大便是“憋不住”的。
  • 想要大、小便了,或者不方便立即排便需要“憋住”的意識則是大腦皮層反饋的。

但凡哪一方面的生理機能沒有發育成熟,孩子都做不到真正的如廁。

家長的焦慮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⑴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而要看孩子自身的進步。

認識一個朋友,她家孩子只比彤寶大2、3天,但是小傢伙翻身、坐、爬、站等等大動作的發育都比彤寶掌握的早且熟練,當時也憂心過,後來發現這只是個體差異也就不再糾結了。

現實中還可以發現,在人類嬰幼兒初期身體發育中,很多時候男孩比女孩要慢一點,比如語言能力、動作靈活能力等,如廁的自理能力也有這方面的傾向。

瑞士育兒科學研究所曾做過一項普查,發現:1歲半時,30%的女寶寶、18%的男寶寶能做到小便自理;2歲時,60%的女寶寶、40%男寶寶可以做到小便自理;3歲時,90%的女寶寶、78%的男寶寶實現可以做到小便自理。

無論是性別差異也好,個體發育差異也罷,只要孩子沒有先天缺陷或身體毛病,真得不需要太過著急。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⑵育兒焦慮不可避免,但別讓大人的焦慮影響到孩子。

今年夏天訓練彤寶如廁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忽然一天,她像變回了新生兒的狀態,走著、站著、躺著隨拉、隨尿,有進步的如廁狀態被徹底打回原形。

當時真得很崩潰,可能是我的情緒感染了她,反而更喚起了她的反抗意識,連馬桶都不坐了,非要便到褲子裡。

有一定養育孩子經驗的人都知道,孩子某些時候會出現“行為倒退”,如果這時家長管教更加嚴厲甚至懲罰孩子,不僅不會有好轉還會加劇。

家長的育兒焦慮過於明顯使孩子也產生了焦慮,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不自信,甚至出現畏懼情緒。

⑶“盡信書不如無書”,專家的意見可供參考,因材施教更重要。

有一個當醫生的親戚,曾經和我說過:“科學的育兒知識本身沒有錯,但不能死搬硬套。

根據教彤寶如廁的經歷,個人認為既不要談“把尿”色變,也不要非得按條條框框來約束。

  • “把尿”是中國人的傳統方法,即使是現在宣講“自主排尿”更好的專家們估計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偶爾或者在孩子很樂意的情況下試試也沒什麼,只要不讓寶寶難受。需要注意的是小月齡的寶寶還是不要嘗試把尿的好。
  • 育兒真的不是按條例辦事就可以,即使孩子的情況完全滿足了專家們所提出的先決條件,如廁訓練也不一定能順利進行。

在整個過程中,根據自家孩子的先天氣質,儘量用柔和的態度,快樂的方法進行引導,沒有長大還不會上廁所的人,放下焦慮,給孩子時間。


❤彤寶媽有話說:

事後,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雖然彤寶很早會說“尿尿”“拉臭臭”,但是她無法明白“想尿”“想拉”的生理感覺,總是尿出來或拉出來後才明白髮生了什麼。

“如廁”這件事情,孩子得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邁進,從新生兒時完全控制不了大小便,到大、小便次數的慢慢減少,再到懂得“如廁”這件事,最後逐漸完全掌握這個技能。

可以從記憶中搜索一下,你是不是到了5、6歲甚至6、7歲還有尿褲子的經歷呢?

-end-

訓練孩子如廁愁壞家長,實操經驗,放下“尿不溼焦慮”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