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襄汾方言中表示“累、乏”意的字——攰(方言音乖)

一、引言:

襄汾人把“體累、體乏、身體疲乏”一般說成“乖”、寫作乖,偶爾也說成“累”或“乏”。比如說“這幾天乖的不行”、“你要是覺(zhe)著乖啦就歇一會”。其實“乖”只是個記音字,其本字是“攰”。

二、說“攰”

攰,《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12月第1版)未收錄有此字。

攰,《辭海》(1999年版縮印本)未收錄有此字。

攰,《辭源》(第三版)(力部 四畫)中有:“攰 gui 集韻 居偽切,去,寘韻,見。疲睏。同〔危支〕〔危皮〕。” 明確說了:攰,音gui,疲睏意。

《康熙字典》中有:“(攰:)居偽切,基位切,居位切,音媿。疲極也。弊也,力乏也。《集韻》〔危支〕或作攰”。 很明確:攰,音媿(gui),力乏也。

三、攰,古文中常見,意為“精疲力盡”

《讀通鑑論·齊高帝》有:“然而天鑑之矣。故憤盈以出,而疲攰以歸,天奪之也。”

《三國志·蔣濟傳》有:“弊攰之民,儻有水旱,百萬之眾,不為國用。”

《讀通鑑論·玄宗》有:“決陽之阻困;引洪流以蝕地,亂水性以逆天,勞攰生民,縻費國帑。”

唐·歐陽修《新唐書·長孫褚韓來李上官》有:“民之師帥也,得人則下安措,失人則家勞攰。”

明·崇禎《罪己詔》有:“師徒暴露,黎庶顛連。國帑匱絀而徵調不已,閭閻凋攰而加派難停。”

四、“攰”的方言音及含義

攰=支+力,從字形結構上看,表述的是透支了力氣,即疲乏、很累意,符合古人造字理念。

粵語中亦有“攰”,發音接近普通話的“gui”音,句例如: 剛踢完球,好攰啊!(很累啊!)

攰,在襄汾、浮傘、以及晉南多縣市方言中的音是guai,或是古音如此,或是gui音的轉音、跑偏吧。

五、結束語

攰,在多地方言中都傳承和保留著古音guai。下面以幾句實用句例結束此文:

這幾天活多,攰(音乖)死啦。

攰(音乖)了唵?攰(音乖)了就歇上一會。

老趙幹活就不知道個攰(音乖),是個好人手。

一天啥都不幹,你攰(音乖)啥(fa)呢攰(音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