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俗之貼春聯

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擺攤子賣春聯的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鄉村民俗之貼春聯

聽爺爺說,春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的原型了。

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

鄉村民俗之貼春聯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他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麼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春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鄉村民俗之貼春聯

到了康乾盛世,春聯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江金山七峰閣聯,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鄉村民俗之貼春聯

在農村選春聯和貼春聯也是很有講究的,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對於春聯的字體和寓意都是特別的在意,做生意的大多會選用以發財為主題的春聯。

鄉村民俗之貼春聯

而農村的養殖戶都會選用關於農畜興旺為主題的春聯。貼春聯的講究那就更多了,貼春聯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上聯和下聯的上面各貼一個大紅福字,橫批貼在大門的中間,這樣一副大門的對聯就貼好了。

現在過年,春聯都是買的那種打印版的春聯,很規整,很漂亮,但不是那種手寫帶著墨香、原生態、飽含熱度的春聯了。

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用春聯表達的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