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在车市本身就不怎么景气的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杀了很多汽车品牌一个措手不及。销量疲软和可能的产能转移,都在考验着国内车企的应变能力。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就乘联会刚刚发布的2月国内汽车生产、综合销量分析来看,受春节假期、疫情防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整个2月的全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仅有252308辆,同比下降78.5%;1~2月累计销量1968269辆,同比下降41%。几乎可以肯定,今年2月的汽车产销数据将是近年来最惨的。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另外,考虑到3月以来国内社会仍未迎来全面复工,以及部分车企开启了投身抗击疫情的物资生产,不难预测接下来一个月的汽车产销数据仍然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不过对于消费者群体而言,这也许会是一个便宜买车的好机会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市场让利能为购车者带来多少红利?


除了疫情期间憋在家中的消费需求要释放、库存压力要清空,同样想到前面产销问题的市场调控者也将集中出台一系列红利政策进行救市。目前,工信部已经提出放宽号牌限额的初步方案,中汽协也开始试图推迟一些地区的国VI排放标准施行时间,尽可能让购车需求得到最充分的释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做法更加简单粗暴,广州、佛山和湖南湘潭的购车补贴在限定条件上一个比一个松,其中湘潭更是只考虑产地而不考虑排放问题。当然,受制于经济体量,纯补贴金额还是广州的1万元最多……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限购和补贴松口了,消费者又会倾向于选购什么类型的车辆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就像前不久有关“异地必须买房,否则出现疫情无家可归”的调侃一样,人们对于一台专属的、随时随地能派上用场的代步工具的看法,其“必需品”的属性会进一步上升,毕竟谁也不想在戒严的时候苦等有一搭没一搭的公共交通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合一到两人短距通勤的小型车(可能不大于A级车)会迎来一波销量上升。考虑到非常时期未必总是能加上油,类似比亚迪e1或欧拉R1的、支持在家充电的小型化电动汽车也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同时,考虑疫情对人们健康意识的影响,类似于吉利/沃尔沃派系提出的“有效隔绝病原体”的车载空气过滤系统概念应该会火热起来,类似的概念一些造车新势力也曾提出,最著名的当属曾在加州大火中证明自己的特斯拉。不过,就刚才的分析而言,暂时没有在国内量产低定位车型的特斯拉,反而享受不到这一波潜在的福利,这就有点尴尬……

“抗疫”后时代,买车是否会更容易?

整体而言,考虑到宏观经济,近期的国内汽车市场肯定会倾向于释放购车需求。除了上述城镇购车用车情境,农村购车的难度也会进一步降低——还记得之前的新一波“汽车下乡”,以及皮卡乘用车化的提案吗?在经济压力之下,它们的进展只会更加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