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發展不容易 傳統車廠如何保值?

純電動車(BEV)龍頭廠Tesla在2019年第1季大砍價震撼車市,各車廠加足馬力;但同年第3季受中國補貼大砍落實,BEV銷量急縮以致全年銷售下滑。BEV這一年銷售頭重腳輕、表現雷聲大雨點小;唯獨Tesla一枝獨秀,第4季更交出獲利的成績單。

即使銷售不如預期,BEV未來發展趨勢仍是被看好,尤其德國加碼補助,品牌車廠加速朝BEV供應鏈跨入;但是,對汽車供應鏈業者來說,內心的糾結恐怕不是短期可以化解的。

Tesla市值飆升的另個意涵

從2020年以來釋出一連串的好消息,Tesla近期公佈2019年第4季獲利財報,不斷激勵其股價,使其市值更從年初超越美國福特(Ford)、通用(GM)、德國戴姆勒(Daimler)、BMW,這次財報則一舉超越福斯汽車(Volkswagen),看似僅剩龍頭廠日本豐田(Toyota)仍未超越。

Tesla的市值超越傳統車廠,其實有著更深層的意義。從2019年第1季末,Tesla非預期的大降Model 3價格,引發全球車市震撼,當時許多人不看好該策略,甚至認為Tesla在新能源車領域或許響叮噹,但怎麼樣也敵不過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品牌車廠所創造的「品牌價值」來得有影響力。

所以,在老字號品牌車廠大舉進入BEV之際,Tesla的大降價其實只是如臨大敵的因應策略罷了。尤其攤開Tesla未曾獲利的財報,以及數度資金週轉吃緊的窘境,再再顯示口袋深度夠、品牌保障度高的老字號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信心及對Tesla的威脅。

但近期Tesla市值卻快速超越上述代表性的品牌車廠,是不是也動搖了對老字號品牌車有著堅定信心的人們的信念?尤其BEV在全車市市佔率只有3%,即締造了全球市值排名第二高的Tesla,老字號品牌車廠處境如履薄冰。

電動車發展不容易 傳統車廠如何保值?

Tesla成傳統車的緊箍咒?

一直到跨入2020年,Tesla對老字號品牌車廠的衝擊力稱得上是有增無減。Tesla上海Gigafactory 3在2020年初開始交車,且製造成本掌控得宜,取得中國政府的補助,進而針對全球胃納量最大的中國市場,再做Model 3的15%以上大幅降價、一舉跌破人民幣30萬元。

Tesla在地自制率比重將在2020年底達到100%,更在財報公佈時證實與中國鋰離子電池龍頭廠寧德時代攜手合作,截至當下,其在中國的電池合作對象包括同在進駐在中國的南韓樂金化學(LG Chem)、日本Panasonic及中國寧德時代。市場相信,透過與寧德時代的正式合作,將使敞開大門讓Tesla更低價BEV加速奔馳的第一步。

反觀老字號品牌車廠,在2019年BEV的跨足相對過往來得積極,雖然如此,其實推出的新車款有限,或延期推出,因而難與Tesla推出的車款進行實際銷售量的競爭。

更有甚者,2019年全球車市受到中美貿易戰的衝擊,表現不如2018年,品牌車廠兩頭燒,一邊忙著因應傳統車的銷售不如預期,降虧損、截員、縮荷包等,一邊又得因應汽車電動化的到趨勢,大筆將資金投注在電動化、自駕車? 車聯網等領域,大筆的銀彈撒出仍不知具體的回報期。

相較於Tesla於2019年下半倒吃甘蔗的表現,讓市場開始懷疑當初對老字號品牌車廠在BEV領域潛力是否受到高估。過去不乏號稱Tesla死敵、剋星等新BEV車款出現,然截至目前為止,不是量產進度不如預期、就是銷量仍遠不及市場預期;反觀Tesla卻不斷創下佳績,更從上海跨到德國柏林建Gigafactory 4,稱得上是直搗多數老字號車廠的核心發展地,Tesla嚴然成了品牌大廠的緊箍咒。

老字號廠跨BEV的苦澀

近期福斯汽車集團執行長Herbert Diess的發言或許最能顯現2020年後Tesla在老字號車廠心中的地位。外媒指出,Herber Diess表示,在當下的市場,福斯汽車只有跟得上Tesla的步伐,隨後才能在某個階段超越它。

Herbert Diess更在近期全球董事會上表示,傳統汽車製造商的時代己經結束了,福斯汽車正加快從傳統汽車製造商轉型到自駕、智慧連網車製造商。

福斯汽車將於2020~2024年在混合動力、電動出行及數字化領域投資達600億歐元,其中有330億歐元投在電動化上,270億歐元投在混合動力及數位領域。Herbert Diess坦承,2020年對車汽產業是艱難的一年,福斯汽車在做正確的事來保持競爭力。

電動車發展不容易 傳統車廠如何保值?

?老字號品牌廠在跨足BEV領域一直被指是慢半拍,即使多數大廠在BEV領域累積研發歷史久,但卻鮮少將BEV有效商業化。少業內人士認為,燃油車創造了百年的不朽工業,吃香喝辣數十年的品牌車廠,恐怕已失去了對潛在競爭對手或異業跨入者的警戒心,這才是最大危機。

業者指出,BEV有其未來性,所以,老字號廠在積極跨足BEV的當下,或許只是對投資人的呼籲,我們也在BEV這條路上。

因為對多數投資者來說,他們的資金要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個銷量不斷成長的BEV或新能源車,怎麼樣都比不斷遞減銷售的燃油車來得有未來。所以,傳統車廠附和BEV有不少原因是為了吸資,但未來怎麼做,或許只能且看且走。

朋程董事長盧明光在尾牙記者會上也有相關的分析。2019年數家品牌燃油車的高層遭替換,主要是在推進BEV速度太慢。不過,2019年BEV的表現並不如預期般快速搶佔市佔,尤其除了Tesla外,整體銷售是衰退的,主要來自於中國大砍補貼,這代表BEV與政策有相當高的關係,就更難有效預期它未來的成長率。

品牌燃油車廠之所以未大舉跨足BEV,主要是一旦跨足,其現有製造廠的附加價值將大幅縮減。

以一間傳統車廠要轉型生產BEV廠來看。BEV最高的成本在於鋰電池佔整車約40~45%,佔整個組裝車廠的成本或許達65~70%,再加上驅動器、電池控制等,即可運作,相較於傳統車廠少了內燃機、發電機等精密技術,其人工製造、組裝附加價值約只可創造15%。而傳統車因技術門檻高,則可創造25~28%。

對於傳統車廠來說,還有他們培育了30~40年的配合廠、供應鏈夥伴或衛星製造商,一旦轉向BEV,這些夥伴都將面臨大裁員,棄燃油車跨BEV生產對他們而言才是險棋。

仔細推究BEV,其最核心部位仍在鋰電池,只要有電池,其實從二、三、四輪都可以推,對其他車構來說根本沒太大挑戰,頂多就是拿別人電池來組裝;但傳統燃油車卻如上述般有著層層技術推疊。或許當下BEV與燃油車的技術差異就如同電子錶與機械錶間的差異。

所以,真正核心的問題就在,傳統燃油車廠並不想快速的壓低自有廠的附加價值。更何況BEV仍以短、中程為主,要取代燃油車仍有相當的距離,對於BEV發展,且看且走。

出海口最關鍵

業者指出,其實對傳統品牌車廠來說,生產BEV沒有太大的難度,但產出後如何有效的售出,才是最大的問題。不論投資者如何吹捧BEV的未來性,最根本的質疑仍在於它高度依賴政府的補貼,Tesla從上海跑到柏林,或許也可以詮釋成為補貼政策築水草而居。

BEV仍被定位在短、中程車,也代表它的發展有一定的侷限,尤其快充、超快充或極快充都沒改變所耗時間比加油來得多許多,充電站即使依附加油站而擴展,電網負荷的挑戰也隨影而形。

還要考量的是低溫下,鋰電池的運作效率大打折扣,效率只剩5成以下、4成或根本不能行駛出門的情況仍在,挑戰絕大多數消費者對車的運作習慣。2019年鋰電池自燃的問題,更是BEV發展不如預期的關鍵因素之一,2020年同樣挑戰BEV製造成本。

回到Tesla市值快速超越傳統品牌車廠,實際上也引起不少專業分析師悲觀認為市場過度熱捧,Tesla股價被高估約200美元之多,顯示投資人對其市場潛力、交車速度過度樂觀,忽略了獲利力及現金流。

2020年車市同樣在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交峰間熱鬧展開,但均受COVID-19(新冠肺炎)衝擊,使其錯失農曆年後的傳統銷售旺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